“铮——”
开场是一段急促的琵琶扫弦,令观众的精神为之一振。
仓促而凌乱的马蹄声由快至慢,伴随着一声长长的马嘶,灯光打在幕布上,倒映着残垣断壁。
将军手持一柄残剑,头发凌乱,身上的盔甲也残破不堪,仿佛刚刚离开战场,从左侧的台阶走上舞台。
一束光聚集在他的身上。
“我记得这里,这里曾经是公主的府邸。”由成均饰演的将军深情地望向舞台中间,“我记得长安的绿柳,胡姬在酒肆里日夜跳舞,跳得最好的胡姬会被邀请去公主府献上一支胡旋舞,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①。那遥远的春光,似乎已经与我这个心灰意冷的人再不相干了。”
他忽然笑了起来,笑声却渐渐如哭泣般。停下后,持剑一挥。
舞台的幕布像是破开了一道口子,露出一幅泛黄的画卷。
画卷上有人抚琴,有人持萧,有人弹琵琶,有人行剑舞。
舞台灯光直直地照向画卷,颜色变幻间,画中的人突然活了过来。
丝竹之声响起。
这是第一幕,公主的《春日宴》。
“桃花笑,柳莺叫,春日时光好。丝竹绕,清风摇,贵客来相邀。红樱桃,绿芭蕉,不负韶年凋。”
身着绿衣的群舞歌声轻快地响起,衣袂飘飘,轻盈的舞步如摆动的柳枝。宴会的气氛在她们的舞动中逐渐变得热络了起来。
饰演公主的吴律韵身着华服登场,这部剧的服装道具也很是下了功夫,尽量在贴合形制的基础上便于演员表演。
她对着观众露出一个雍容的笑,她是长安中最美丽的牡丹,引得宴会上的文人墨客纷纷为她献诗。
可是她似乎偏偏青睐于守卫边疆的将军。
一首属于公主的独唱结束后,引得在场的观众一阵掌声。
被冷落的诗人自然不服气,开始与将军争辩起来。最后两人打赌,谁能让崔朔为公主作一幅画,谁就能赢得公主的欢心。
台下的周珩阳微微坐直了身体。
场景转换,来到热闹的酒肆,市井风情一览无遗。一段还原的胡旋舞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名为崔朔的画家终于现身了。
他姿态慵懒却神色疏离,灯光下的灰瞳如琉璃般璀璨,宛如高山上的寒雪。他是世家的郎君,不可攀折的芝兰玉树,同样也是长安最天赋卓绝的画师。
——他是穆时青。
当他出现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会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
他毫不在意地拒绝了诗人的邀请和将军的威胁。
崔朔的声音落在周珩阳的耳边,仿佛是冬日清晨的霜花,寒意从尾椎处漫了上来。可当他的声音由低转高,却又似乎如清澈的玉珠,悦耳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纯净。
一首歌结束,诗人与将军讪讪离开。崔朔拂袖转身,目光扫过台下。恰好遇见周珩阳抬眼,两人的视线似乎对上了一秒,又极快地错开。
在这短暂的一瞬间,周珩阳却清晰地捕捉到了崔朔眼里的忧郁。
这位出生世家的画师似乎已经察觉到了盛世背后的隐患,繁花盛景下的灰败。他已经产生了一丝投身报国的念头,又怎么为权贵折腰作画。
穆时青的演技已经融入到了表情、声音和肢体语言中,站在哪里就是崔朔本人。
剧场演员的表演本就比电影或电视剧更加快放,为了让在场的观众能够看清楚,甚至会看起来有些夸张,过头了就会给人一种“他正在演戏”的感觉。
可穆时青的表演却收放自如,从他的一举一动中,几乎看不出任何表演的痕迹。
他将自己完全融入了角色中。
舞台是穆时青的统治区,他仿佛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周珩阳眯起了眼睛,他的情绪几乎被崔朔牵动,也为他感到无奈。
接下来便是一首由将军和诗人劝他的三重唱。
三推三请后,崔朔终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这一段的表演形式倒是有几分京剧的味道,不过周珩阳不太懂京剧,不能妄下判断。
他被邀请来了公主府,群舞们围绕着他蹁跹高歌,接着公主为他铺纸,将军为他研墨,诗人为他题词。
崔朔泼墨挥毫,身后的歌声转为了宣叙调。
舞台的灯光开始表现出时空季节的转换,最后集中在崔朔的笔尖,他袖手一挥,虚空一点,墨水如涟漪般散开,画卷在半空中慢慢显露,横空出现在观众们的视野里。
这是什么?
新的AR技术吗?
周珩阳能听到身旁突然加重的呼吸声,这是被强行压下去的惊呼。周珩阳这才明白剧院为什么会建议大家遵Dress code,他们身着汉服,仿佛置身于画中,在剧场里,在舞台下,在公主府,在宴会中,这才是完整的演出。
周珩阳一下子抓住了扶手,忍不住激动地颤抖了起来。
——真是太厉害了!
这种舞美仿佛魔术一般,打开了他的视线。
周珩阳觉得自己不是在观看一出音乐剧,而是在参与,他和在场的所有人都变成了这部剧的一部分。
琵琶声再一次响起。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画卷如梦幻泡影,骤然而逝,观众上一秒还沉浸在盛世的幻景里,下一秒便被迫迎接战争的到来。
丝竹声已经消失,琵琶的节奏越来越快,舞台上开始笼罩着不祥的气氛。
在民乐为主的旋律中,周珩阳敏锐地捕捉到了电子乐器的存在,低音频的琶音营造出了一种焦躁不安的氛围。
非常灵活的作曲。
就像这部剧的歌词和剧情,在传统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现代的改编。在走进剧院之前,周珩阳虽然有些盲目地信任穆时青的能力,但是他也做好了观看一出具有西方内核的中式故事。
比如很多剧迷会吐槽的,走进剧院就是看不同的人演各自的哈姆雷特。
万变不离王子复仇记。
但音乐剧的制作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中间会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为了达到各方满意的效果,也会进行一些妥协。
可穆时青的表演和演唱还是带给他太多惊喜了。
这部戏,它的核心是非常中式的。
那种风流与热血是从传统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芽。
甚至让他同其他人一样,产生了一种盲目的感情:只要是穆时青演的剧,就能让任何人感到满意。
第二幕开始于军情的宣报,将军的《塞外风》。
从这一刻开始,旋律更加急促,鼓点更加急躁,战事不容乐观,将军的状态陷入焦灼。
成均的男低音相当稳健,如同战鼓般深沉回响。
“战袍虽旧,战意未央,狼烟已至,绝不彷徨。”
崔朔同样来到了战场,给将军带来了建议。
两人二重唱时的情绪层层递进,宛如战车在不停推进。两人合作之下,大败敌军。于是声音转为热血高昂。
“我们——胜了!”
带着希望的光,幕布落下,全场灯光亮起,掌声雷动,久久不能停止。
周珩阳整个人摊在椅子上,久久不能动弹。
赵亮亮虚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太震撼了,以至于有些语无伦次:“这能比?这怎么比?……珩阳,你觉得呢?”
周珩阳听见了他的话,久久不能给出回应,他转动着眼睛,偏着头对上了好友的视线。
在赵亮亮无声的目光中,双手合十,虔诚地说了一句:“时门!”
“时门!”
“别急,还有下半场。”周珩阳扶着椅背缓缓起身,看赵亮亮还坐在原处,问道:“不出去活动一下?”
“脚麻了。”赵亮亮伸手,“快拉我一把。”
周珩阳:“……”
另一边,正在后台闭目养神的穆时青突然睁开眼睛,问身边的助理夏莹:“1排11座的票送给谁了?”
夏莹没想到他突然会问起这个,“我也不太清楚,等我回去查一下。”穆时青从来没有在意过那些赠票,一直都是经纪公司和出品方拿来送给业内的人,不光是请他们宣传,也是一种人情往来。
“嗯。”穆时青平静地说道,“查到后跟我说一声。”
夏莹虽然不解,还是乖乖点头。
“后天晚上的时间麻烦帮我空出来。”
“好的,穆先生,您还有别的事吗?”
“没有了。辛苦。”
穆时青又闭上了眼睛,他应该没有看错。他离自己这么近,近到只隔着一段舞台的距离,却仿佛只是一个幻觉。
不管这是不是注定的巧合,他都要探个究竟。
赵亮亮还是艰难地搀着周珩阳走到了场外,大厅里已经聚满了人,不少人出来透透气,还有在柜台排队买周边的。
周珩阳也加入了队伍。
赵亮亮左顾右盼,人太多了,没见着原婧和连心仪。
“你站在这儿别动,我去给你买杯咖啡。”
周珩阳瞪了他一眼,别以为他听不出来,“那你场刊要不要?”
“要!”赵亮亮回答地掷地有声。
于是两人分头行动,约好如果来不及就直接座位见。周珩阳眼见着赵亮亮笨拙地消失在了人群里,留下一个令他唏嘘的背影。
周珩阳慢慢地随着队伍往前挪,一边看着时间,一边注意听剧院的开场提醒。工作人员一直在维持秩序,等他快要排到的时候,就听见前方传来了一阵惊呼。
他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被推着往前挤。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薛能《春日使府寓怀二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看剧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