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辰时,九霄宗的晨雾尚未散尽,林子豪已悄然离开了宗门。
内门弟子的选拔与安排已尘埃落定,李长空将内外门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夜凝萝的剑法教习也深受弟子们推崇,宗门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这让林子豪暂时放下了宗门俗务,心中又想起了墨先生提及的“言灵之书”。
他对自己身上那莫名其妙的“言灵”之力始终一知半解,只觉得这或许与修仙大道有着某种深刻的联系。
既然宗门暂无大碍,他便决定再次下山,前往青石镇,希望能找到些许关于“言灵之书”的蛛丝马迹。
青石镇的坊市依旧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各种丹药、法器、符箓的摊位琳琅满目。
林子豪身着一袭青色长衫,与寻常修士并无二致,他并未在这些热闹的摊位前停留,反而有意避开人群,专往那些偏僻的巷道探寻。
他记得墨先生说过,真正的奇物往往隐于寻常巷陌。
穿过两条主街,拐进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窄巷,巷子尽头,一座不起眼的旧书铺静静矗立。
与坊市的喧嚣不同,这里显得异常安静,甚至有些冷清。
店铺的木门是暗沉的枣红色,上面挂着一块同样陈旧的牌匾,上书“墨香斋”三个古朴的隶书大字,边角处的漆皮已然剥落。
门前没有招揽生意的幌子,只有几盆半死不活的兰草随意摆放着,更添了几分寂寥。
林子豪走上前,轻轻推开那扇发出“吱呀”声响的木门。
一股混杂着旧纸张霉味、墨香和淡淡尘土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
店内光线略显昏暗,几排高大的书架从地面一直顶到屋顶,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古籍书卷,有的封面残破,有的甚至连书名都已模糊不清。
“随便看。”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从书架后方传来。
林子豪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背对着门口,站在一张大案前,手中拿着一块软布,细细擦拭着一本线装古籍。
他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长衫,头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起,身形清瘦,从背影看去,透着一股与这旧书铺融为一体的沉静与儒雅。
林子豪没有应声,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在书架间缓缓扫过。
他对修仙功法之类的典籍兴趣不大,九霄宗藏经阁内已有不少,他更想找一些记载着奇闻异事、上古秘闻的杂录。
他沿着书架,一本本慢慢翻看,手指拂过那些粗糙或光滑的书页,感受着岁月在这些古籍上留下的痕迹。
铺主苏墨斋擦拭完手中的书,将其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这才转过身来。
他约莫四十上下年纪,面容清癯,肤色是常年不见日光的白皙,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虽不大,却透着一股洞悉世事的深邃。
他看到林子豪正专注于翻阅书架底层的一堆散佚书卷,并未上前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平和地看着,仿佛在欣赏一幅与这书铺氛围相符的画面。
林子豪翻了许久,大多是些游记、杂记,或是残缺不全的功法注解,并未发现任何与“言灵”相关的内容。
他微微有些失望,正准备转身离开,眼角余光却瞥见角落里一个堆满杂物的矮架上,放着一本用黑色封皮包裹的书卷,封面已经泛黄发脆,边角卷起,显得格外不起眼。
他弯腰将其拿起,拍了拍封面上的灰尘,露出了上面用古篆书写的书名——《九霄异闻录》。
书名旁还有一行小字,标注着“残卷”二字。
林子豪心中一动,“九霄”二字让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宗门,便翻开书页读了起来。
书页纸质粗糙,字迹为手写,墨色深沉,透着一股古朴气息。
内容大多是些关于九霄山脉附近的神话传说、奇人异事,荒诞不经,寻常修士怕是看也不会看一眼。
林子豪耐着性子往下翻,忽然,一段文字映入眼帘:
“上古有神人,言即为法,字即为契,其所言所行,皆录于《言灵天书》。
此书无形无质,又无处不在,随神人之念而生,伴神人之语而显。
书分九卷,曰天、地、人、神、鬼、妖、魔、仙、道,卷各有灵,散落世间,待有缘者得之,可窥天地至理,掌言灵大道……”
林子豪瞳孔微缩,握着书卷的手指不自觉地紧了紧。
“言即为法,字即为契”,这不正是墨先生所说的“言出法随”吗?
而这《言灵天书》,难道就是墨先生让他寻找的“言灵之书”?
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反复诵读着这段文字,试图从中找到更多信息。
可惜,这段记载之后便是大片的空白,显然是残卷缺失了后续内容。
“这本《九霄异闻录》,乃是前朝一位云游修士所著,收录的多是些未经证实的传闻。”
苏墨斋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趣,“公子对这些上古秘闻也感兴趣?”
林子豪抬起头,看向苏墨斋,眼中带着一丝探寻:“苏掌柜,这《言灵天书》,你可曾听说过?”
苏墨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在林子豪脸上停留片刻,见他虽年轻,眼神却清澈而深邃,不似寻常好高骛远之辈,且能从这堆故纸堆中找出这本几乎无人问津的残卷,并关注到这段最不起眼的记载,显然并非偶然。
他那沉默寡言的常态似乎被打破了些许。
他走到旁边的一张木桌旁,拿起桌上的茶壶,给两个倒扣的粗瓷茶杯各斟了一杯茶水,示意林子豪坐下谈。
“坐吧。”
林子豪依言坐下。
苏墨斋在他对面坐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才缓缓开口:“言灵天书,传说而已。
自古以来,关于它的记载只言片语,散落在各种杂记野史之中,从未有人证实其存在。
有人说它是天地初开时诞生的先天灵宝,也有人说它是某位达到言出法随境界的无上大能所留。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书中所言‘书分九卷,散落世间’,又是何意?”
林子豪追问,他对这《言灵天书》的兴趣愈发浓厚。
“谁知道呢。”苏墨斋淡淡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自嘲,“我们这些摆弄旧书的,不过是从故纸堆里寻找些慰藉罢了。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或许这本《九霄异闻录》的作者,也只是道听途说,随手记录下来的。”
话虽如此,他眼中却闪过一丝思索。
林子豪见他似乎知道些什么,便将自己偶然获得言灵之力,以及墨先生指点他寻找“言灵之书”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隐去了自己实力和宗门的部分。
苏墨斋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待林子豪说完,他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看着林子豪,眼神变得有些郑重:“公子既然身负言灵之力,或许与这传说中的《言灵天书》真有几分缘分。
老夫在这青石镇经营书铺三十余载,倒也听过一些本地流传的古老传闻。”
林子豪精神一振:“还请苏掌柜赐教。”
苏墨斋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镇子东边,靠近山脚的地方,住着一个姓铁的老铁匠,名叫老铁山。
他家祖上三代都是铁匠,据说,他太爷爷那一辈,曾是一位云游至此的修仙大能的贴身护卫。
那位大能具体是谁,叫什么名号,老铁山自己也说不清楚,只知道祖上流传下来一些关于那位大能的零碎故事。
那位大能,似乎就与一些奇特的符文、文字有关。”
林子豪心中一动:“哦?此话当真?”
“老夫岂会欺瞒公子。”苏墨斋微微一笑,“老铁山为人憨厚耿直,只是性子有些倔,不善言辞。
公子若有兴趣,不妨去拜访一下,或许能从他口中打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不过,他未必会轻易吐露,公子需得有耐心。”
林子豪站起身,对着苏墨斋拱手一礼:“多谢苏掌柜指点,此番恩情,林某记下了。”
他看了一眼手中的《九霄异闻录》残卷,“不知此书……”
“公子既然喜欢,便送与公子吧。”苏墨斋摆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一本残破的旧书而已,放在老夫这里也是蒙尘,能入公子法眼,也算它的造化。”
林子豪也不矫情,再次道谢,将《九霄异闻录》小心地收好,然后转身离开了墨香斋。
苏墨斋站在门口,目送着林子豪的背影消失在巷口,这才缓缓关上木门。
他走到刚才林子豪翻阅书籍的那个角落,目光落在矮架上,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继续整理他的那些宝贝古籍去了。
林子豪走出窄巷,心中思索着苏墨斋的话。镇东,老铁山,祖上是大能护卫,与符文文字有关……这些信息,似乎为他寻找“言灵之书”的线索,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火。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此时日头刚刚升至正中,正是晌午时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