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尽快成婚吧

宋玉姝刚回到府中不久,还未和柳氏、弟弟亲热够,就听宋父唤她过去。

到了主院之中,见宋父和徐氏神色有异,她不慌不忙行礼道:“见过父亲,母亲,女儿回来了。”

宋父看着眼前的二女儿,容貌只能说是清秀,连出色也说不上,更何况惊为天人。

蔡大人从京城而来,应该不至于连这点都分辨不出来吧。

他不放心地问道:“你这些年在青云寺为家中祈福,辛苦了。”

“平日里,可有私自下山?”

宋玉姝心中了然,“回父亲,女儿一直在寺中跟着师父们吃斋念佛诵经,不敢私自下山。”

徐氏追问:“那可有碰到什么特别的人?”

宋玉姝:“不曾。”

宋父和徐氏对视一眼,又勉励了宋玉姝几句,就让她退下了。

徐氏试探道:“老爷,你也觉得奇怪吧?”

宋父点头,“可玉瑶最近也没去过青云寺啊。难道蔡大人见的人根本不是我们家的?”

那这到手的机会不就飞走了。

宋父似乎看见自己又要在这柳州继续待个七八年,待到再无机会。

徐氏哪里不懂宋父在想什么。

就算是她,也不愿意让这煮熟的鸭子给飞了!

她想到京城大理寺少卿夫人,放在以前这么遥不可及的称呼,即将落到自己女儿头上,忍不住语言间带了几分诱导。

“老爷,反正是蔡大人自己说要娶咱家女儿的,咱们就把最漂亮的女儿嫁给他就是了。到时候,再让蔡大人帮老爷某个京里的官职,咱们有着大理寺少卿的女婿,又有元景在户部。老爷,好日子不就来了么!若是哪一日,蔡大人成了大理寺卿……”

听到这里,连宋父都忍不住呼吸急促起来。

这种机会,错过可就再也没有了。

“可……会不会蔡大人就是相中了玉姝?”

见宋父还不敢决定,徐氏又加了一把柴,“玉姝也是我的女儿,我当然希望她嫁得好。可她之前传出克父克夫,名声可不好听。”

“若是让蔡大人知道咱们将克夫的女儿嫁给他,这可就成了冤家了!”

宋父想到自己多年郁郁不得志,二女儿从青云寺待了六年,自己就有了进京的机会。

果然是天生克父的孽女!

他心中有了了断,拍了拍徐氏的手,“还是夫人说的对。明日我就去拜见蔡大人,请他商议亲之事。”

宋父害怕夜长梦多,第二日一早就赶去了蔡炎下榻的客栈。

若是宋玉姝知道的话,一定会笑出声来,蔡炎住的正是她的桃源客栈。

看到宋父这么早就在门外候着,蔡炎一点都不意外。

以他如今的官职身份,想娶一个县令的女儿,何其简单。

要是说出去,不知道多少县令排着队,愿意把女儿送给他。

其实,若是只纳妾,宋父也不敢有意见。

只不过,想到那张令他心猿意马的脸,蔡炎难得的愿意把正妻之位给身份悬殊的她。

而且他心里似乎有一种感觉,他的妻子就应该是这个人,或许上一辈子就是了。

以后就是自己的岳父大人了,蔡炎也不能让宋父太难看。他亲自将人请进来入座,又倒上热茶后,才开口道:

“宋大人,自古以来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我向宋大人提出此事,是我唐突了。只是,柳州县离京城遥远,舟车劳顿,家父家母实在不便。还请大人勿见怪。”

宋父见蔡炎竟然这杨客气,更坚定了要促成此事。

他一时又因为是下官,想要恭敬一些;一时又因为即将成为对方的岳丈,想摆摆姿态,脸上的表扭捏作怪,好不难看。

几乎是用上了最和善的笑容,宋父忙道:“蔡大人万不可这么说。我和内人能有大人此等佳婿,实在是高攀了。”

蔡炎问道:“不知小姐是否同意?”

“儿女的婚事自然有父母做主。”宋父看到蔡炎面露失望,忽然觉得他可能并不是想听这些话,又急急地转了话锋:“至于小女,内人已经将此事告知。小女说了,大人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又亲自商议婚事,诚意拳拳。以后能和大人相伴,自然是愿意。”

蔡炎似乎已经看见了那人在自己面前含羞带怯的模样,内心只觉得舒爽无比。

他舒展眉宇,满面春风,“既然如此,我今日就给京中父母送信,不日就安排人前来提亲。请大人转告小姐,安心待嫁。我定亲自来迎亲!”

说罢,他看向宋父,“宋大人多年来在柳州县兢兢业业,造福百姓,功绩显著。若有机会,也该调动一番了。”

宋父高兴无比。这女婿懂事,太懂事了!

自己还没想好怎么说,他已经都想到了!

看来,这蔡大人比自己还着急。虽然心底隐隐有些担忧,可喜事在即,他也终于能离开柳州县了!

宋父回府立刻将此事告诉了徐氏,徐氏见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又将宋玉瑶叫来。

宋玉瑶作为成亲的一方,反而是最后知道此事的。

可是对于她来说,这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婚事。

哪里会想拒绝!

自己的哥哥才是户部的一个小小主事,自己一下子就能嫁给大理寺少卿做正妻!

而且,听父亲说,那蔡炎年纪轻轻,生的一表人才,又专门为自己而来。

一颗少女之心砰砰砰直跳个不停!

她想起以前竟然还因为丁点小事和宋玉姝那个庶女斗个不停,简直可笑。

自己是正出嫡女,是她宋玉姝用尽小聪明也达不到的身份。

以后,她若是想嫁个好人家,恐怕还要求自己。

还有她那个庶出的弟弟,还不是仰仗她和哥哥过活。

想起以后那二人不得不看自己脸色的样子,宋玉瑶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以后,她们都不屑、也不配让自己再多看一眼!

……

不出几日,府里的人都知道大姑娘定了一门顶好的亲事。

据说是京城里的大理寺少卿呢。

“夫人现在就一门心思给大姑娘准备嫁妆呢。”

春雨藏不住情绪,抱怨道:“姑娘独个儿在寺里住了这么些年,夫人和老爷不说一起用个团圆饭,连来看一眼也没有。”

“姑娘及笄的日子也快到了,府里也不见准备,全都在忙大姑娘的婚事。”

宋玉姝瞧了瞧她,见她比自己还委屈,都要哭了,连忙安慰:“春雨,别想这些了。我们不是一起用了团圆饭么,难道你想跟着我和娘去主院里用饭?”

春雨一想也是,去了也是受一肚子气和委屈,还不如不去。

“可是,我就是气不过啊姑娘。凭什么大姑娘能有这么好的婚事,那蔡大人远在京城,怎么会知道咱们的?”

柳氏正在看着元止写字,闻言抬头,“会不会是大少爷在京城,和蔡大人有什么来往?”

毕竟,他们家也只有宋元景在京城了。

小小的元止写完一篇字,抬起头说到:“娘,姐姐,你们放心,以后我也会考到京城的!”

众人闻言都笑了,暂时忘记了刚才的不快。

宋玉姝心想,宋玉瑶这么“好”的婚事可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呢。

她平日里回青云寺大都是找那个人的马车,都是以柳十一的身份。

但有那么几次,用了宋玉姝的样子。

蔡炎本就是大理寺的人,顺藤摸瓜找来青云寺只是早晚。

只不过,她低估了蔡炎的速度。

等她换成一个小和尚的模样到山门处时,护卫已经打听到柳州县令有一个常住青云寺的女儿。

自己现在这个模样与真容还有五分相似,她不想冒险。

故意去和那护卫引导一番,让她误以为是宋玉瑶。

在有自保能力之前,就让蔡大人尽快成婚吧。

……

六年没有归家,柳氏几乎没怎么变样子,只有元止长大了,让人感觉时间的流逝。

让宋玉姝意外的是,焦姨娘和柳氏变得亲近了起来。

当时柳氏生产前,焦姨娘总是从小院里拿东西,还语带阴阳。

但是生产之时,又多亏了焦姨娘示警,柳氏才得以脱险。但事后,她又不承认了。

这事一直让宋玉姝感到很奇怪。

现在,焦姨娘再也没有什么阴阳怪气的话语,待人很和善。

玉柔已经9岁了,从元止刚出生起经常过来陪伴他,现在两人像是亲姐弟一般。

她总觉得,焦姨娘知道些什么,可她再也没有露出些什么不一样的,让宋玉姝无从查起。

府里把重心都放在了宋玉瑶的亲事上,对于一个在寺庙居住六年刚回家的庶小姐自然不会多关注。

更何况,经此一事,宋父更认定了她克父的命格,几乎不曾见她。

宋玉姝也乐的轻松,她找机会去了一趟姜府,拜见了姜父、姜母,还给姜灵儿的弟弟带了礼物。

灵儿已经过了及笄之礼,两人六年来只见了一次,再次相见都已经是长大了大姑娘,彼此间却还是亲密无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玉姝,你那个嫡姐的婚事,县里可是都传开了。她命可真好啊,京城那样的才俊也能攀得上!”

宋玉姝:“是啊,也许我们就快要离开柳州了。”

灵儿瞬间抓紧了她的手,“啊,怎么连你们也要走?”

宋玉姝知道灵儿憨真可爱,自然想不到这门亲事背后的事情,只是含糊道,“毕竟我大哥也在京城,现在嫡姐也要嫁过去。不过这都是我自己猜测的,也说不准。”

姜灵儿有些不高兴,她有很多朋友,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玉姝。

玉姝聪明,可是,也正因为她聪明,她猜测的可能真的会变成真的呢。

两人分别后,宋玉姝又去了一趟云秀坊。

照她猜测的,蔡炎还是很有可能继续给宋父谋一个新职位的,那到时候举家搬走,她想把卢风也带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