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胡子老汉连连点头,“老李爷说的是对的!就像是这么好的队伍,历史以来就没有过。我的意思先不要急,最好是等庄子里的人们到齐了,大家斟酌一下,看能不能凑个份子钱,——众人拾柴火焰高么——连夜子买上一两头猪、两三只羊,再买上些吃的干粮之类,再把喝的水也提上,明个早半日,送到红军驻扎的地方,就算是表示一下我们老百姓的心意。你们说怎么样?”白老汉愁着眉说:“你说的是对;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就怕红军不接受。你猜,我怎么给你们又说的这个话?因为我早上就接触过一次,深知红军队伍纪律严明,绝对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听他这么一说,众人还没办法了,最后讨论下的结果是:“过去了再看吧!人世上的事说不上,无非就是我们的个心意!忙紧要是收下呢,心意不是就到了嘛!话又说回来,这是多数群众心甘情愿的事情,又不说谁逼住才这样做的!”
说着话,老汉们又拿红军跟马家军做了一番对比,最后得出了结论:“红军队伍是穷苦百姓的队伍!”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出去了,传到了十里八乡,传到了深山老林,躲藏的人们消除了顾虑,纷纷回到了住地。果然,到了第二日,乡里的男女老少,纷纷箪食壶浆,到尾泉慰劳红军来了。部队首长深受感动,一边教人倒水。一边又阐明“红军假道出关,打通国际路线,创建抗日根据地”的立场,当地百姓对此赞不绝口。首长又说:“老乡们的心意我们就领了,也很感动!但是红军有红军的纪律。所以说你们送来的物资,我们还不能白要,除非是等价交换,请你们收下与之相对应的钱款!”老人们表示不理解,一个劲地推脱:“还有个说的?瓜子儿不饱是个人的心么!既然群众送上来了,你们就放心收下!再一个,你把东西收下,我们的心里也就好受了。”
部队首长辩不过,就想换个话题:“现在倒有个忙,想请老乡们帮一下:马家军吃了败仗,朝锁罕堡和一条山的方向逃跑了,你们谁一个知道,从这里到那里的路道怎么走?”老汉们听了一笑,“那个才多大的些事呀,还不是小菜一碟!只要你们把东西收下,所有想知道的问题,全部包在我的身上,我给你们详详细细地说!”发现稍有松动,赶紧又劝:“再者说了,你把东西收下,我们的心里也就好受了。你要是不收,教这么多人怎么想哩?心里又怎么过去哩?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部队首长无奈,先勉强收下了,立即联系供给处给付钱款。谁料老乡们的心意已决,不管他说啥都不要。只是说:“只要红军多打胜仗,能早一天解放,就是对我们穷苦人最大的帮助。”说完坐下,七嘴八舌,把尾泉到锁罕堡的路都彻底翻了个过,就连路途远近都说清楚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