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傍晚时,秦美珍和郑家鑫回到客栈,见到何怀素都颇为惊讶。

“小何,你怎么来了?”秦美珍笑问。

何怀素态度恭敬又不失风骨:“我来给秦阿姨和郑叔叔拜个年,阿姨叔叔,过年好!”

既然是来拜年的,自然不会空手而来,何怀素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

秦美珍想到何怀素定会回来和顺,但没想到他这么早就回来,更没想到他如此周到。

何怀素准备的礼物并不浮夸,却处处显着用心。

给秦美珍的是一条质感极好的羊绒围巾,颜色是她最常穿的米白色,百搭又显气质。

“阿姨,腾冲冬天比昆明要冷些,这个羊绒含量高,保暖不扎人。”何怀素微笑道。

秦美珍摸了摸围巾,手感柔软细腻,确实是她喜欢的款式和材质,眼里不禁露出几分真实的欢喜:“你这孩子,太破费了。”

“您喜欢就好。”何怀素语气谦和,却没有过分讨好。

接着,他转向郑家鑫:“郑叔叔,上次您说喜欢喝茶,我带了些明前龙井,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

茶叶包装素雅,打开后清香扑鼻,一闻就知道是上品。

郑家鑫对何怀素本就印象很好,他笑着拍拍何怀素的肩膀:“谢谢,有心了。”

随后,郑家鑫去了厨房忙碌,何潆在做一个策划方案,最近接到一个大单,是魏希介绍的,一个小剧组要来和顺拍摄,剧组十几个人不仅住在听雨客栈,还打算在听雨客栈取景拍摄。

何怀素与秦美珍坐在炉火边赏雪聊天。

雪下得愈发大了,簌簌地落在院中的芭蕉叶上,又顺着叶脉滑下,融入满地银白。

炉子上的水壶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何怀素收回望向庭院的目光,替秦美珍续上一杯热茶。

“秦阿姨,看着这雪,倒让我想起以前有一年大雪封山,有个急症病人需要手术,外面的医生进不去,里面的设备又简陋,真是叫天天不应。那时候要是有现在的技术,恐怕就不至于那么艰难了。”何怀素找了一个秦美珍感兴趣且擅长的领域切入聊天。

秦美珍捧着温暖的茶杯,“是啊,现在的医学技术越来越先进,你想说的应该是远程机器人手术吧。主刀医生可以不在当地手术室,而是可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上海医院的控制台前,轻松转动指腕,远程操控基层地区手术室中的机器人机械臂,为患者实施手术。”

何怀素感叹:“这不就像……就像绣花的人不在绣架前,却能绣出更精细的花样?”

“这个比喻妙极了!”秦美珍赞赏地点头,“确实如此。而且这‘刺绣’的针线,可以比最灵巧的人手还要稳、还要精细。尤其是在狭小的体腔内进行微创手术,它的优势更加明显。”

何怀素:“这样一来,偏远地区的病人,也能享受到顶尖专家的手术了?”

“这正是它最令人振奋的前景之一。”秦美珍的语气里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想象一下,西藏、新疆偏远地区的患者,无需长途跋涉到北京、上海,当地医院配备这样一套系统,就能请到最好的专家进行远程手术。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更关键的是为危急重症患者抢回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深思:“当然,这也面临挑战。比如网络延迟问题,哪怕只有零点几秒的延迟,在精细手术中都可能是致命的。所以需要极高速、极稳定的网络支持。还有就是法律和责任认定问题,万一出现意外,责任如何界定,这些都是需要完善的。”

何怀素点头,“不过技术总是在不断突破。我听说现在5G技术已经能够将延迟降到几乎感知不到的程度。未来,结合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甚至能够提前预判某些风险,给医生提供辅助决策。”

秦美珍笑了:“你说得对,回到四十年前,我们小时候,哪里能想到技术能突破到这样的程度。”

回想到过去,秦美珍的思绪一时就飘远了,想起了她已故的丈夫何章华,同样是围炉的夜晚,他兴奋地给她看他拍到的一组雪景图。

何章华既是一名出色的放射介入科医生,也是一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他总说,如果说摄影师是用光影书写视觉的诗篇,那么放射介入科医生就是用光影进行生命的微雕。

摄影师向外探索世界的广袤与美好;放射介入科医生则向内探索人体的精密与脆弱。但他们都以影像为共同的语言,在各自的道路上,极致地追求着精准、洞察与创造。

他时常跟她分享他新淘到的古董相机镜头,或是解读一张摄影作品背后光与影的哲学。他对生活总是充满了无尽的热爱和探索欲,从医学到摄影,他的世界总是广阔而有趣。

秦美珍怀念着丈夫,又将目光投在何怀素身上,他们身上似乎有着不少相似相通之处。

“小何,”秦美珍的语气不自觉地柔和了许多,“他……阿鹿的爸爸,也很喜欢摄影,还痴迷于研究最新的手术显微镜和影像技术,常说‘最好的外科医生手眼,也需要最好的科技之眼来辅助’……”

何怀素没有接话,只是安静地听着,给秦美珍留出了回忆的空间。

厨房里,郑家鑫炒菜的香味愈发浓郁;何潆敲击键盘的声音轻微而有节奏。

晚饭后,何怀素主动去洗碗,何潆去帮忙。

何怀素却不让她碰水,只让她陪聊。

何潆斜倚在流理台边,看着何怀素利索的动作,目光黏在他线条流畅的小臂上。

“你和我妈聊了什么?”

“远程手术机器人、摄影,嗯,还聊了你爸爸。”

何潆惊讶:“我妈妈居然跟你聊我爸爸了?”

“嗯哼。”何怀素颇为傲娇地轻哼一声,手脚麻利地洗碗、冲碗。

何潆拍拍他的肩膀,“那恭喜你,你和魏老师同一起点了。”

“才同一起点啊,”何怀素故作惆怅地叹气,嘴角却翘着,“我还以为至少甩开魏老师半条街了。”

何潆笑着凑近一点,手指轻轻戳了戳他结实的手臂肌肉:“贪心不足蛇吞象。魏老师那可是我妈的救命恩人,你这才半天功夫,已经是奇迹了好吗?”

“而且,魏老师可是我年少时代的白月光’,声音又好听,长得又年轻,又温柔又有趣……”何潆忍不住逗他。

“白月光?”何怀素关掉水龙头,擦干手,转身面对她,眼神里带着点危险的揶揄,“这么说,我还得跟个影子竞争?”

“现在不用了,”何潆仰头看他,厨房暖黄的灯光落进她眼里,亮晶晶的,“影子散了,眼前人是真人,而且……”她拖长了调子,卖关子。

“而且什么?”何怀素向前逼近一步,手撑在她身后的台面边缘,将她圈在一方天地里。他身上淡淡的洗涤剂清香混着刚干完活的微热气息笼罩下来。

“而且这个真人,会洗碗,会撒娇,还会……”何潆心跳快了几拍,却强作镇定,伸手帮他捋了捋额前一丝不听话的碎发,“还会住到西面的露台房去。”

何怀素低头看着她泛红的耳尖,低笑出声,胸腔微微震动:“露台房好啊,晚上看星星方便。就是……”他故意停顿。

“就是什么?”

“就是东边的露台房还是有距离。”他的声音压低,带着明显的暗示和一点点委屈。

何潆的脸颊彻底染上绯色,轻轻推了他一下:“想得美!快去收拾你的行李!”

何怀素顺势抓住她推拒的手,握在掌心,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腕内侧。

肌肤相触的地方,像有细微的电流窜过。

“好,听你的。”他松开手,语气宠溺,“不过,等我收拾完,能不能申请一杯助眠的茶?露台晚上风有点凉。”

“看你表现。”何潆抿唇一笑,转身先走出了厨房,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

何怀素看着她窈窕的背影,眼里是藏不住的温柔笑意。

半个小时后,何潆端着两杯热腾腾的酸枣仁茶走上西面露台。

冬夜的寒风带着植物的清润气息扑面而来,露台一角的懒人沙发旁,落地灯洒下温暖的光晕。

何怀素已经简单归置好了行李,正凭栏远眺城市的灯火。

听到脚步声,他回过头。

何潆把茶杯递给他,两人手指不经意相触,这次谁也没有立刻松开。

茶杯的温度透过瓷壁传来,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里。

他们在懒人沙发上并肩坐下,距离不远不近,刚好能感受到彼此的体温。

夜空深邃,缀着稀疏却明亮的星子。偶尔还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打破夜的宁静。

“我很怀念这里,我喜欢这里的露台,喜欢露台上的这些花草,喜欢在这里俯瞰城市灯火……”何怀素啜了一口茶,缓缓道。

“嗯,还有吗?”何潆侧头看她。

何怀素迎上她的视线,目光灼灼:“还有,喜欢住在对面露台里的一个姑娘。以前我经常在这儿看夜色,也看她。”

笑意在何潆的眼底漾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