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录取通知书像羽翼渐丰的鸟,衔着各自的命运飞向天南海北。
苏晚晴小心翼翼地拆开快递封,南京大学的烫金校徽在阳光下闪着光。她轻轻抚过“中国语言文学系”那几个字,想起那些深夜在群里分享的文学片段,想起张心瑶说“文字能治愈人心”时温柔的神情。
手机疯狂震动起来,“随性”的群聊已经炸开锅:
沈念发来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照片:“南下!以后就是粤语区小护士啦!”
张心瑶晒出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录取信息:“要去北方看雪了!比我们去年见的雪还要大吗?”
宋琪的录取截图最简单,也最震撼——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她只发了三个字:“做到了。”
苏晚晴将手中的通知书拍照发进群里。片刻的寂静后,消息如烟花般炸开:
“南京!文学才女!”
“我们真的要散作满天星了...”
“但是最亮的星。”
那天下午,她们约在第一次重逢的书店咖啡厅。沈念已经剪短了头发,利落得像真正的护士;张心瑶背着北上的行囊,怀里抱着送给小朋友的玩偶;宋琪的画筒换成了专业款,上面贴满了各地的邮票。
“这次是真的要各奔东西了。”沈念搅动着奶茶里的珍珠,“广州到北京,高铁都要八小时。”
张心瑶温柔地笑着:“可是距离从来不是问题,记得我们的云端自习吗?”
宋琪默默展开一幅地图,用彩色的图钉标记出四个人将去的城市:“我们在绘制新的星空。”
她们交换了准备好的礼物——沈念送了急救包,张心瑶送了书签,宋琪送了亲手烧制的陶瓷杯,苏晚晴送了定制的日记本。每一件礼物都藏着只有她们懂的暗号。
离别的时候,四个女孩在书店门口紧紧相拥。
“要视频。”沈念红着眼睛说。
“要写信。”张心瑶轻声补充。
“要更好。”宋琪言简意赅。
苏晚晴看着她们,忽然想起初三那个躲在楼梯间哭泣的自己。那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三年后的今天,她会拥有这样真挚的友谊,会勇敢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回到家,妈妈正在帮她整理行李。看见录取通知书,妈妈的眼圈红了:“我的晚晴,真的要飞走了。”
苏晚晴抱住妈妈:“我会经常回来的。”
夜深人静时,她打开宋琪送的地图。四枚彩色的图钉在灯下闪着微光,像散落在银河系的星辰。
她点开群聊,发出消息:
“即使散作满天星,我们也要在各自的天空闪闪发光。”
回复很快涌来:
“约定好了!”
“永远做彼此的星光。”
“永远。”
窗外,初秋的晚风送来桂花香。苏晚晴开始收拾行装,在行李箱最里层,她郑重地放上那幅四个女孩在烟花下的画像。
这一次的离别不是结束,而是她们各自发光的开始。就像萤火虫,即使飞向不同的方向,也永远不会忘记彼此的光芒。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