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复读

复读学校,属于公私合办模式。私人老板出钱建校,与市内几大高中合作。大部分老师来自那些学校退休的,少部分拿学校当跳板考编的年轻老师。

学校不大,转个圈,眼睛扫视完毕。教学楼办公楼宿舍虽然是新建,但风格和九十年代无甚区别。象征性的两个篮球场,两百米的跑道。四面山环绕,空气十分清新。

揪心的是宿舍,环境很一般,电风扇比我想的多两台。可以偷偷用热得快。宿舍10平米左右,有独立阳台和厕所,谢天谢地!

10个人的宿舍间,只来了8人,另外两人的母亲在校外租房全职陪读。

我每天6点起床,晚自习回来洗漱完毕,打着手电筒背单词。

其它科还好,数学总是徘徊在70。同学却能稳定在130,她想冲140,而我卑微地只想及格。

她总是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为我讲数学解题方法,也为我解答在她看来简单的题目。

我认真听老师讲课,琢磨老师讲的题目。我不蠢,只是不够聪明。老师讲得各种考点,

圆锥,集合,几何,代数····偏难一点的经典例题,我听得懂。

看着原题,我也能做出来,就是变题了我怎么都解不出题。我决定放弃数学的提升。只要不下降,稳定在一本分数。

我算是明白了,家庭氛围绷紧没有容错的童年成长,怎么可能有稳定的情绪滋养提升大脑智商。我又不是天才。

我想和她同进同出,互相抽背答疑,私心想养成她的学习模式。

她说,很抱歉,我习惯一个人学习。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先问老师,在做专题;实在不明白,放弃。

我···好吧。

她又说,文科,真谛在于“重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真理。文科我去年已经全通,不需要死记硬背,只做少而精的卷子。

老师发的不知道哪来的野卷,别写。你总考两百分,教科书没有读通。先精读五遍,再背十遍。年后刷好卷子。我会告诉你买哪些试卷。

我最重要的目标是语文和数学冲上去。英语我高一做高考卷子就有130分,比文科还好提分,背单词加做卷子,阅读理解文章每天早上读半小时,喜欢的文章背背背背得滚瓜烂熟。听力不要盲听,做复述加听写。作文都是套路,看答案总结然后背下来,每次考试尽量用上。

我说,谢谢你,你对我这么好。

她说,你人也很好。你记得吗,你不仅借我伞,我来月经,你发现我不舒服,买卫生巾给我,还去给我泡红糖水。

我高二来学校,不喜欢和别人交往,别人也不喜欢我。你和我一个小组搞卫生,你说我那么爱学习快去学,把本该我的任务给揽上身。我谢谢你才对。

还有一次,我吃错东西,吐到地上,其他同学搬桌子远离我,是你拿着扫把和拖把打扫干净,带我去医务室。

她说的这些,我差不多忘了。她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两人的交集比我印象里要多。我对她印象很好,因为她的数学总考第一。

别人问她题目,她基本不搭理。我去问她,会放下笔,耐心地为我讲题。稿纸上逻辑清晰,字迹端正漂亮。我剪贴在错题集里。

她继续说道,我知道你羡慕我有好爸爸妈妈,你没有。我妈妈说,那天你爸爸妈妈在楼下。你爸爸看你的眼神,没有当你是女儿,当是个包袱。

她要我告诉你,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好好读书考出去,才是唯一的出路。我妈说幸好他们夫妻都是体制内,不可能再生第二个。否则她不确定会不会生二胎。

我只是运气比你好一点。陈泠然,为了你自己,要拼命读书。

我说,好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她送给我的钢笔一直到现在,我都珍藏着,时刻提醒自己,切莫偷懒,切莫放弃。

中秋节我没回,国庆节没有,元旦节没有,到了过年才不得不回去。

母亲定期打生活费,问问近况,两三分钟后便无话可说,挂断电话。

这一年,他们俩都没来看过我。很多同学父母每周来给孩子加餐,送衣服零食资料,月假接回歇息再战。

陈军,一个电话没来过。母亲问月考成绩,得知分数比去年一本线的分数高时,语气终于轻松了些。

语文选择题正确率总如过山车。我每天晚上练两份选择题,限时完成。错题和不清不楚的题目,剪贴的错题集上。

作文,从范文中总结10篇不同类型的文章,融合在一起,背下万能开头结尾,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却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名言诗词。规定时间内写上千字练习。

作文标题是我特别纠结的点。好几次模拟考试,错过写标题。于是看到一篇范文,除了分析模仿摘抄,我另拟5--10个标题。经过半个月的训练,标题起得又快又好还意蕴十足。

数学,头疼的数学!又一次模考70分,我撕毁试卷,下定决心要把最不懂的专题默写!我去打印店复印数学书,基础必考的页面折叠,背熟一页默写一页,背熟一页撕一页。

老师发下的试卷,一张不写,收起来放进文件夹。换做相关的专题写,每天写两小时。写着写着,选择题填空的正确率上来。我越写,兴致越高,自作聪明地以为练出手感来。

我没有得意,也没有放松,沉下心来感受进步的喜悦,挑战更多的专题。

数学上限摆在那,目标是及格。接近成年的人,智力不会再有质的提升。后期不能花太多时间在数学上。

至于英语,高三90-100分,典型文科生的平庸水平。

一张试卷,文章里的单词基本认识,就是句子,有长有短,翻译不通,看不明白。问了老师,说你单词不熟悉。去背四级词汇,熟词生义多背。

我买了一本四级单词书,一个个单词仔仔细细看,把不知道的意思圈出来,撕成等份。

走路的时候看两眼,食堂排队背一背,吃饭的时候边看边吃,晚自习回宿舍,打开手电筒复习···单词本被我揉捏地像冬天的枯叶。小考终于稳定在115分上下。

真题里阅读篇章CDE篇,每天早读,读熟以后选出喜欢的文章一段一段背,直至滚瓜烂熟。我一句一句抄下来,再一句一句裁剪,用抓阄的方式,抓一句就连同上下句一起背。

每天利用午睡前15分钟检验效果。坚持下去,背诵速度越来越快,一周拿下2篇文章。

语感越来越好,看懂的文章越来越多,限时做题的正确率达到80%以上。写作文时,准确的短语和句型自动出现在脑子里。

英语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耕耘成荒地。

有些人的语文靠吃老本,不听课,不做题,也能考100出头。而我靠勤做题勤总结,稳定在115上下。

再高,我不指望。没有天赋,或从小学起大量阅读,父母帮忙开悟,或是小学优秀语文老师带领,再上一个等级的希望不大。

英语仍然有提分空间,通过几个月的大量阅读,背诵和刷题获得成效大大鼓励了我。

我不跟学校做听力测试,拿着别人的二手mp3疯狂听高考听力,熟悉语音语调后,做听力复述,听写,跟读····错误降到3个以下

我借了同桌一本语法书,从头到尾细看了一遍。合上书后,我忘了这本书讲了什么语法。放弃学习语法,专刷试卷。

文科文科,大家都说背多分。打开书觉得内容都很熟悉。死活不愿背,其实眼高手低。分数出来就老实。

我叹口气,拿出历史书,翻到目录,用自己语言复述该章节的内容。完后打开书对比欠缺遗漏无条理的部分,记在笔记本上,重述一遍。这样循而往复,到信手拈来的程度,做这章的习题。

这样的方式对我来说效率很高,到第三本书,分数稳定80上下。

我不会盲目做题!买了两份相同的历史综合试卷,三套为一单位。先把所有的大题写在本子上,对照答案修改,对比,订正,总结如何用精简的文字答到点子上,而不是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阅卷老师勉为其难给个辛苦分。整理完毕,背答案。

大题告一段落,训练选择题。每天以最快的速度写完3套,第二天错题模糊题的知识点写在卷子上。次日写题前,复习昨天的笔记。就这样,终于稳定85分以上。

政治算三科里最简单的,少刷题多背书,大题基本套路。英语稳定以后,我早上改读政治书。

专有名词不懂的先查释义,彻底理解后再一个一个背。每一本书我系统地背了三遍。

地理,只有自然地理偏难一点。其余人文,区域,旅游小case。

无地图不地理。我从中国地图开始,几大区域经纬度分界线描摹起来。手绘不求还原百分百,达到75%~80%即可。

说实话,地图也不是那么好记。总以为比文字容易,第二天手绘,漏了很多信息。不是漏山脉,河流,就是气候图标不准确。

下定决心,一幅图不搞定就绝不描摹下一幅图。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总算弄懂大气环流,季风风向的偏转,经度纬度等知识点。

自然地理,通过不停地看图,描图,绘图,默图以及刷题,总算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文科总算突破240,偶尔上个250。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