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淬火
周师傅的流言在车间里阴燃,史今虽愤怒却暂时无法公开辟谣,只能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生产,试图用成绩说话。
批量生产进入最关键的总装阶段,林凡突然发现:连续三个批次的播种盘核心部件,动平衡数据出现微小但致命的系统性偏差!这意味着不是偶然失误,而是原材料或工艺出了根源性问题。一旦装配成整机,必将导致大面积故障。
全厂震惊!赵东升下令彻查。压力首先落到林凡和史今身上。林凡一头扎进数据,追溯工艺记录;史今则扑向仓库和生产现场,核对物料批次和操作流程。
调查举步维艰。关键节点的记录模糊不清,当事工人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相互推诿。史今敏锐地察觉到一股无形的阻力。就在僵持不下时,一个更致命的流言传来:问题根源是史今为了保周师傅,默许其使用了未经严格检验的“经验”手法加工核心部件,而林凡的数据监管形同虚设。
这把火直接烧到了史今和林凡的命门!质疑他们能力、甚至人品的目光从四面八方射来。一直暗中作对的人事科长老李等人,更是趁机向赵东升施压,要求暂停史今职务,彻底追责。
史今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和压力之中。就连老马都躲着他走。深夜,他独自在仓库检查问题批次物料的包装,试图找到蛛丝马迹,却一无所获。疲惫和委屈几乎要将他淹没。
这时,沈玉竹悄悄找来。她没有安慰,而是带来了一份关键数据比对分析:“我核对了所有入库记录和实验室抽检报告,发现问题批次的原材料,硬度指标处于合格范围的下限边缘。而周师傅加工这批料时,凭借经验下意识提高了切削速度,这本是为了保证光洁度,却恰好放大了材料本身的微弱不均性,导致了系统性偏差。”
真相大白!问题根源在原材料质量的临界波动,而非周师傅的“经验”!周师傅的做法甚至是无意中提前暴露了隐患的功臣。
史今豁然开朗,立刻与林凡汇合。林凡根据沈玉竹的数据,调整了针对此类临界材料的工艺参数。两人联手,一方面紧急调整后续工艺,挽救订单;另一方面,将扎实的证据摆在赵东升面前。
在厂务会上,史今没有急于为自己辩白,而是展示了完整的证据链,平静陈述了调查过程。林凡则从技术角度证实了材料与工艺的相互作用机制。事实面前,流言不攻自破。
赵东升当场严厉追究了采购环节的责任,并对恶意传播流言的行为发出警告。他看向史今和林凡的眼神,多了几分真正的倚重。
危机度过,史今在厂里的威信不降反升。但他心中毫无喜悦,只有沉重。他找到在车间角落默默抽烟的周师傅,将真相告诉他。周师傅只是“嗯”了一声,用力拍了拍史今的胳膊,混浊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转身又去忙活了。
经此一役,史今彻底明白,改革不仅是定制度、抓生产,更是一场残酷的人心较量。他也看清了谁是真朋友,谁是同路人。他与林凡的信任经过淬火,更加牢固;而沈玉竹在关键时刻的冷静与专业,让他心生敬佩的同时,情感的天平也发生了微妙的倾斜。
然而,还没等他喘息,一个更大的消息传来:省公司根据此次订单完成情况,将决定是否追加投资,甚至决定永固厂的最终命运。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