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草地上,四周的灯光集中投射下来,中间的桌子装饰着闪烁的暖黄的彩灯,洁白的桌布上摆着燃烧的烛台和白色玫瑰,被蜜黄色的烤翅、洒满香菜蒜泥的茄子、不断散发浓郁香味的烤肠、大盘厚实的肉串、爽口鲜嫩的生蚝、色彩缤纷的水果拼盘、新鲜清爽的蔬菜沙拉等等包围着。初秋微凉的晚风吹来,在众人的欢呼中,晚餐正式开始。
林莘眼巴巴看着易司承为每个人倒了杯红酒,递上自己的杯子,然而易司承接过之后,干净利落地倒了整杯牛奶,无视林莘期待又愤怒的小眼神。
“噗,易哥,林莘姐不能喝酒吗?”小六看到这一幕,乐了。
易司承回答:“她胃不好,喝牛奶适合她。”
江影后闻言笑着看向林莘:“易总这么关心你哦,要不要委屈一下下?”
小六媳妇也在一旁劝到:“林莘姐,既然胃不好的话,是要少喝点酒,你喝牛奶吧,下次胃好了些咱们再喝点。”
林莘叹了口气,只能盯着自己面前的牛奶。
众人碰杯庆祝晚餐开始,庄由抿了一口红酒,眼睛都亮了:“好酒!”
江影后也点头:“口感醇厚,真是好酒!”
小六和小六媳妇更是赞不绝口,特别是小六,简直要把这红酒夸到此生最佳了。
林莘更加郁闷了,只能继续喝牛奶,易司承替她夹了几只虾安抚,对其他人说:“承蒙大家喜欢,我那还有些存货,等拍摄结束了送两瓶给大家。”
众人纷纷道谢。
酒足饭饱,江影后笑道:“今天真是惬意,让我想到第一次见庄由,也是在朋友聚会上。那时候大家伙才高中,我还是个不会打扮的小姑娘,庄由却是个帅气的男孩子,不过他这个人有个毛病。眼神不好,所以那么多漂亮的女孩子,他跑到我跟前,问我想不想听他拉琴,把我们都惊呆了。”
“然后呢?”小六媳妇问。
“然后我们就在一起了。”江影后感慨着:“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现在回想以前真是年轻。”
庄由同江影后碰杯,微笑着将影后脖子上的纱巾拢好。
“好了,我的故事说完了,该轮到你们说第一次见面的故事了。”江影后话音一转,将问题抛给了在座的其他人。
小六说:“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就是朋友结婚,我去参加,我媳妇是伴娘,我寻思这姑娘长的真漂亮,等仪式一结束就跑去问她要电话号码了。一来二去,我和她就在一起了。”
小六说的时候,小六媳妇脸都红了,不知道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害羞。
大家将目光投向没发言的林莘和易司承。
林莘有些尴尬地开口:“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大爆炸》时期,剧组聚餐,张屿导演介绍说他是投资方,那时候是只闻其名,第一次见其人,只觉得是个有钱的投资方,电影应该不会黄。”
大家听完全都笑了,甚至连摄像师们都被这直白的语气逗乐了。
林莘其实是不太记得她初见易司承时候的情景了。
只想得起那天的剧组拍摄结束后,张导同主创们说,晚上投资人请大家一起吃饭。这种饭局林莘很少会去,在《大爆炸》剧组,张导考虑到演员大部分是新人,通常只带着制片去的。不过那天,张导说希望大家能一起去,因为资方准备的很丰盛。于是林莘就和剧组一群人浩浩荡荡去了。
晚餐确实很丰盛,在当地最顶级的酒店,光开胃小菜就精致到剧组的人一直感叹吃下去是暴殄天物。林莘旁边坐着的是剧组中几位新演员,小声地拉着她讨论到底会是何方神圣,由于大家好奇心强烈,以至于当这位神圣现身时,都没抬头去看。
直到包厢中彻底安静下来,年轻人们才发现主人公到了。张导笑着与大家介绍:“这位是云深集团的易司承易总,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至少在新闻中都熟悉了,易总百忙之中还关心这剧组拍摄进度,大家一起欢迎易总。”
旁边的人都在惊叹原来传闻中的富豪易司承如此年轻帅气,在一众吸气中,林莘只是打量了两眼便不再放在心上。
易司承这个名字她自然是不陌生的,和所有人一样,在媒体上看到太多关于他的新闻,以及知道在现实中马路上跑着的国产热销款的车都来自于他执掌的云深旗下。真是有钱的资方啊,年轻的林莘脑海中闪过的只是这样的念头。
后来张导带着她和男主一起去敬酒时,林莘才近距离地看清了易司承的样子。眉若利剑,眼如点漆,鼻梁高挺,薄唇紧抿,浑身上散发着上位者的距离感和压迫感,对他们的到来也只是微微笑迎,如同冰天雪地里的雪松。
回到座位后,两个人就再无交集了,一直到晚餐结束,易司承与剧组人员一一握手告别,林莘也上去轻轻握了一下,易司承的手比她的大了许多,完完全全包围住,只是手同人一样,指尖都带着微凉的寒意,冷到林莘的掌心。
“林小姐,再见。”易司承说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是喝得有些多,眼睛里是微醺的光亮,微红的眼角带着浅薄的笑意,在模糊的夜色里隐约地透露些风流,看上去终于有些符合他这样年纪的男生的特点。
不过那时候的易司承和现在本来就不一样的吧,林莘后来回想的时候发现,年轻时候的易司承虽然也是冷漠的,但冷漠中始终保持着年轻的热情和孩子气,偶尔能窥探一二。而现在的易司承已经跨过男孩的阶段,冷漠中带着的更多是中年人的疏离和强势,所以一不小心便会吓到别人。
年少的林莘把这声再见当作了结束,她不知道,于易司承而言,这是故事的开端。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A大,林莘应该忘记了,看来总是会忽略我。”一片笑声间,易司承清冷的声音十分突出。
林莘和江影后他们一样,意外地看向易司承,朦胧的灯光中,他的眼睛像是深邃的大海,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汪洋。
易司承始终认为,第一次见到林莘是偶然,第二次见到林莘亦是偶然,只是两次偶然叠在一起,是人生的必然。他是不相信巧合的人。
第一次见林莘比林莘记得的时间要提前一年多。A大邀请他去为新生作开学致辞,他答应了。9月份的大学充满着新鲜的活力,青春洋溢在每个角落,当他踏入校园大门那刻,就被这种久违的激情感染。
典礼马上开始,他在校长的陪同下朝前方报告厅走去,旁边突然跑过两个急匆匆的女生,三步并两步冲上前面的石阶,一边跑其中一个还在抱怨睡过头了,另一个并不接话,只是跟着在后面跑。
“林莘!你们等等我啊!”身后传来另一位女生气喘吁吁的喊声和急速的脚步声。
于是前面两个女生回头,停下来。
易司承始终记得这个瞬间。那个一直沉默着的穿着白裙子的女生回过头来,初秋的阳光照在她如玉般白皙的脸上,眉淡得如同远山,墨一样的眼睛含着少许焦虑和着急。明明是逆光,深邃的眼眸却闪闪发光,和她的人一样,是焦点中的焦点。等后面的那个女生追上来,她便转头继续往前赶,一跳一跳的马尾像是一只小兔子,直直地跳进了他的心里。
校长看到这种情形,尴尬地笑了声,易司承这才收回思绪,继续和校长聊着刚刚的话题。
开学典礼很成功,待他讲完,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望向遥远的拥挤着的观众台,几千张脸中,没有他想看到的那个。
惊鸿一瞥,就当作美好记忆吧,美人总是赏心悦目的。后来的易司承是这么想的,一直到宴会的重逢。
《大爆炸》并不是他主推的项目,而是他的好朋友兼公司副总。最开始要投资这部电影,副总用了一周的时间来阐述意义和重要性,志在替云深开拓娱乐事业,拿下第一块蛋糕。
易司承同意了,将这件事托给朋友全权负责。那天的宴会也是副总邀请他去的,说既然是老板,应该要了解下自己投资的是个什么东西。
于是易司承去了。
再见到林莘的那一刻,他就想起来了在A大报告厅前的那张脸。
彼时的林莘穿着米驼色的大衣,围着白色的狐狸毛微博,素着一张脸,在一众人中白得发光。她看到他也只是淡淡一暼,随即低下头去,显然是对他毫无兴趣。
然而易司承却兴趣盎然地一直注意着她,看着她埋头吃菜,看着她努力用虾壳作斗争,看着她百般无聊地用筷子一粒粒戳米玩,看着她偶尔转头与身边的人交谈。
张导与她来敬酒的时候,他费了好大的劲才忍住心中的雀跃,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同她碰杯,祝他们拍摄顺利,票房大卖。
最后分开的时候,他同她握手。她的手小小的,柔柔的,又软软的,带着他所没有的暖意,燃烧了他的掌心。
是命运吗,看着她渐行渐远的马尾,他心想。
也许,上天还是眷顾着他的吧。
“所以易哥,你们这是缘分啊,第一次你记得林莘姐,一年后居然重逢,在上千万人口的A城十分难得了。”小六听完,总结道。
“是,第一次就当作是美丽的邂逅,第二次是上天安排。”易司承承认。
易司承说这句话的时候,林莘看向他,发现他也一直看着自己,如同盯着老鼠的猫,不眨一次眼睛。她知道这话是特意说给她听的,既是此刻的回忆,也是对过往的诠释。
“那易总,林莘当时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江影后看着两人间的暗流涌动,问道。
易司承端起酒杯,轻酌一口,回答道:“她是独树一帜的。”
她的确是特别的。特别的气质,人群中独自的美丽,特别的性格,让他从兴趣到欣赏,特别的理智,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挫败,特别的特别。
江影后挑眉,遥敬一杯:“易总,你同我想的一样,林莘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晚餐结束后,林莘同易司承回房,一路无话。待进门,小李鼓起勇气来问能不能做采访镜头。
征得同意后,俩人坐在沙发上,听小李提问。
“今天拍合照的时候,易总有在偷笑,能问问为什么吗?”小李小心翼翼地看着易司承。
“因为是我和林莘第一次两个人有机会主动照合照。”
林莘意外地看向易司承,她没有注意到合照的事情,以为只是简单的与粉丝合影,没成想是第一次,仔细回想,好像两人相识这么多年,确实是第一次。
“那林莘姐知道吗?”小李问林莘。
林莘沉默,摇头:“我不知道。看来明天我要去问那位粉丝拷出那张照片,留作纪念。”
林莘知道易司承在某些时候是个非常老派的人,将仪式看的十分重要,比如第一次做的事,该纪念的特殊日子等等等等,所以他们应该要去拿回照片。
“您有需求的话,节目组会去和她联系,之后我们再将照片传给您。”小李解释道。
林莘同她道谢。
小李连忙说不用,表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接着宣布今天的拍摄任务到此结束,下一期是两天后,会有特殊任务。
然后小李和其他工作人员散去,留屋子里的摄像头继续作业,一天终于画上了句号。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