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公子小生24

父子两人,不对还有一个昏昏欲睡的虎头,在福安院内聊了许久。

吴王告诫小生,这样的想法不能宣之于口。

不管是先生还是老师,都不行,毕竟他们本身就是公卿中的一员,谁也拿不准他们在想什么。

想要真正做到考试选官很难,不过现在吴国正在经历变革,董文磬已经开始着手变革军功了,有了军功选将之后,再改变选官的方式,会好一些。

虽然小生不是很认同董司寇物化子民的思想,但知道这些事后,他很敬佩董司寇,敢冒这样的风险。

“阿父,你会不会觉得小生很懦弱,居然躲在你们身后,不敢站出来……”

“你觉得我们会这样想?”吴王觉得自己被儿子小看了。

“阿父不会,董司寇也不会,小生会,小生觉得自己还要再勇敢点。”

吴王点了一下他的额头,说道:“不过九岁小儿,要什么勇敢,能帮上忙就不错了。”

“小生很能干的。”

“嗯,阿兄很能干。”睡得迷迷糊糊的虎头附和了一句,随后眼睛又闭上了。

“你现在还小,这些事情有阿父和众臣在,你可以依赖阿父,不过等阿父走了,你就得靠你自己了。”吴王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虽然还没下定决心,但该说的还是得说。

“阿父!”小生呼吸一滞,他不敢想象没有阿父的日子。

“好了,总有那么一天的,今日好好休息,等你再大一点,就算你想休息也没那么多闲暇时间了。”

小生轻轻点头,抱着弟弟进入内室。

吴王陪着两个孩子入睡,想到董文磬说的话,既然儿子有这样的心思,当阿父的当然要为他铺路。

最重要的是这个方法,可以抑制那些所谓的世家,能让朝廷选拔出真正有能力做官的人。

-

因为小生的参与,吴律的惩罚力度分了等,每当官吏抓捕到一人,就会大声念出他所犯之罪,就连世禄公卿之子也没放过。

那些世禄公卿真的恨死董文磬这贼子了,竟然用律法来约束他们,可当他们深究时,却发现这人的身后还站着一个人,是公子澈。

这不得不让那些人深思,公子澈究竟是怎么想的。

-

之后又有好几个王孙贵族身先士卒,让吴国子民都知道,这绝不是开玩笑了。

子民们又喜又怕,喜的是这些有权有势的纨绔行事收敛了,怕的是律法严苛,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犯法。

所以当有官吏在望兰城各个城门讲述吴律的时候,吴国子民纷纷前去倾听。

因为公子澈的建议,他们讲起律法来通俗易懂,还举了好几个例子,这样一来,这居然成了望兰城少见的娱乐活动。

董文磬看到这一幕,有些不愿,公子澈这是在启民智啊,这些人要是聪明了,还会安生的待在吴国吗?

“会的。董司寇,聪明人会比较、选择,吴国比其他国家强大,律法更加完善,光这两样,百姓就不会走。”

“因为公子,臣愿意再看看,不过公子,你要记住,吴国子民是吴国的一部分,该算的,还是得算。”董文磬说道。

小生点头,眼睛看着围在一起的子民,因为每日都会有人来讲律法事例,子民的话多了不少,话多了,思想的碰撞也就多了,他们更活泼了。

-

这次小生出来,遇到董司寇是个例外,最重要的是要见一个人,一个两年不见的老熟人。

“公子,两年不见,小人差点没认出来你。”王奉长笑着说。

“我以为回到吴国后,就能见到王先生,却没想到三月后你才回来,此程如此危险吗?”小生担心地问道。

王奉长有商队,当小生在陈国的时候,他就以陈国为中心,在各国之间往来。

直到两年前,小生从一老农口中得知了种子的重要性,且各地种子不同,便让王奉长收集沿途的种子。

起初小生只是想要新奇的种子,但他的老师孙白却有了旁的想法,让王奉长收集各国粮种,若是有好的粮种,田地的收成便可以提高一些。

知道此事有利于子民后,小生便着手去办了。于是王奉长就在各国奔波,暗地里打听优良的粮种。

在知道公子要回吴国时,他也没有回来,而是派人过去,收拾东西,他直接去吴国找公子。

“公子有所不知,虽然说上位者看不上种子,但是各地不乏有识之士,一些产量高的,耐旱耐涝的粮食种子,都被看管的极为严实。”王奉长叹了口气。

很快,他又精神了,说到:“但这些难不倒小人,运出了些许,虽然少了些,比没有强些。”

小生严肃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你办的极好,不论这些种子如何,总要先培育一番,看看成效才行。这份功劳,我会如实上报给父王,对了,这几日你多看看吴律,我的门客,定是有才能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要求的王奉长,听到公子这么交代,亦是满脸严肃,决定要回去好好看吴律。

然后,他收到了两车竹简,他这辈子读过的竹简,也就这么多了……

-

吴王看着各种各样的粮种,当即让农务官带去种植,如果里面真有一两种收成高的粮种,就是吴国子民之福。

至于小生,如今还是读书为主,不过吴王已经让他开始接触政务了。

乐菁早有心里准备,神情淡然,不管怎么样,如果大王真的要让小生继位的话,那么小生只能是她的儿子。

其余人心思不定,反而是常常跟在小生后面的虎头不干了,他要跟着阿兄。阿兄回来的这段时间,是他最开心的时候了。

他不要一个人读书,被母后盯着很恐怖的,虽然要一起听父王和老头子们的碎碎念也比较烦。

看着可怜巴巴的,在地上滚来混去的虎头,小生头疼,最后只能把他带上了。

兄弟两人边听边学,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过小生更了解吴国的现状了。

虎头还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但让他出去读书,他又不肯,非要黏着小生。

索性小生也不是日日都去,大部分还是在福安院听老师先生们讲学,虎头就在另一边启蒙,两人一块学。

-

听旁人都在说小生和虎头兄弟情深,乐莹有些坐不住了。

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小生和平安就是玩不到一块儿去,虽然小生常常来文山院,但很少和平安玩。

比起平安,虎头更像是他的亲弟。这样的场景,让她伤心,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最后,乐莹穿戴整齐去了阿姊地方,这种时候,只有阿姊能帮她了。

乐菁在知道她的来意后,只略微提点了一下:“与其思考小生怎么了,还不如想想你怎么了?”

“小生不是没和子陌玩过,只是被你阻止了。”

“平安还小,小生没轻没重的,要是将平安摔了怎么办?”对于那日阻止小生抱平安,乐莹觉得她没有错。

“抱不能抱,牵也不能牵,我要是小生,根本就不会再同那个阿弟玩耍了,不然什么时候会被阿母训斥都不知道。”

“也就我们小生脾气好,没有因此讨厌子陌。”

乐菁觉得把话已经说到这份上,怎么着也够了。

她愿意说这些,还是看在乐莹是她妹没的份儿上,不然,她巴不得小生和生母的感情越来越淡。

乐莹一愣,想到小生和虎头相处时的情景,那是何等的随意,不像在文山院,那般拘谨。

于是她尝试改变自己,当然,一下子放手是不可能的,只是让自己少注意平安一点。

小生察觉到后,松了一口气,知道阿母去找过母亲,便知道是母亲说的,不知不觉间,他的心偏了。

-

在吴律引起的水波平息后,董文磬这个善投者,又在吴国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

军勋制,吴国的士兵可以依靠杀敌得到爵位,层层叠加,达到庶人不敢高攀的地步,为吴国庶人打开了一条晋升之路。

世禄公卿谁愿意忍?

吴律是让他们损失了部分利益和一些特权,但那军勋制则是触及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无法把持住吴国的朝堂了。

就算英明如现任吴王,最初也得听他们的,就是广纳贤才,但能真正见到吴王的贤才极少,并不影响他们举荐自己人。

当然,也有比较公正的臣子,将他们认为有才能的人推举给大王。

但这也不是军勋制这种,能让庶民依靠自己的能力往上爬,爬到他们的高度。至少贤才都是识字的,而识字的人大多不是庶民。

除非庶民们能遇到一位极为开明的大家,愿意教导他们读书识字,不然,他们终身都不会认识字、学习雅言。

一时间,吴国上下波澜四起。

因为吴律的出现,世禄公卿的子孙们受到了压制,吴国子民的内心火热。

功勋制的颁布,让吴国子民不敢置信,家里本就在军营的,更是一天三趟的往城门颁布诏书的地方跑,就怕这块绢布没了。

而世禄公卿们轮流前往兰台,想要劝服吴王收回此令,或者调高门槛,至少是要名门子弟,而不是随便一个庶人都可。

-

小生听着外面纷纷扰扰的一切,终于明白,自己当初说的那些,有多么的天真。

而且吴国和他所见过的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同,读书识字只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中,如果考试的话,考的还是名门子弟,识字的庶民,就四个字凤毛麟角。

竹简厚重,不利于百姓持有,小生不知道其他小世界的纸是什么时候有的,但他现在想要试一试。

当然不是他试,他的一举一动颇受瞩目,这件事只能交给其他人,而且要确保这些人不会对外说。

想来想去,小生只想到当初阿父给的三位工匠还有他的侍从们,他回到吴国后,这些人依然留在他身边。

“所以,公子想要如绢轻薄、如竹价廉之物?”

“正是,不知诸位可有办法?”小生不知道纸张如何制成,但他手下有许多了,将自己想要的告诉他们,总有一日可以得到想要的。

“小人愿意一试。”

“此事你们在院里尝试,不要对外讲,明白吗?”

“明白。”他们不知道公子要干什么,但是见公子这般严肃,他们会闭紧嘴巴。

-

世禄公卿们到底没办法阻止军勋制的下达,吴**心大震,气势昂扬,若是此时有一场大战,相信吴国必胜。

但还不是时候,因为军勋制想要顺利施行,定要有人统计人头,这里面还有不少空子。

这几日董司寇选了不少人,让他们相互监督,另还有军队中的人监督,希望能将冒认军功的事情降到最低。

每次谈论这些的时候,大安院内其他大臣的表情及其不好,小生把他们的神情看在眼里,心里想了很多。

“公子,你是如何看待军勋制的?”夏太宰看着小生,终究忍不住问道。

“这是能让吴国变强的事情,”小生不假思索,又问道,“太宰,你是身为吴国太宰反对这件事,还是因为你是夏氏族长反对这件事?”

这个问题让夏太宰浑身冒汗,看着审视着他的公子澈,夏太宰不知道要说什么。

什么时候,公子澈看他们的眼神发生了改变?董文磬到底教了公子澈什么?

“公子何出此问?夏氏一族在吴国数百年,自然和吴国的利益是一致的。”

“可我看到的不是这样的,那些人,好像可以因为家族的利益,侵害吴国的利益呢,太宰爷爷,你也会如此吗?”

夏太宰沉默了,回想起功勋制出现后的种种,他终究是老了。

小生作揖离去,曾经那么亲近信任的人,终究不同了。

又或许那位老者从未改变,只是昔日孩童长大了,知道的更多了。

军勋制和科举制,一文一武,克制世家,扩大选拔人才的范围,世家无法控制朝堂选官荐官,再也没什么铁打的世家之说了。

不过这样的制度,肯定会被一部分人反对,推广难度极高,还有被报复的风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公子小生24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