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一百六十二集

唐高宗李治对淑妃贺兰敏月的死痛不欲生,事后回想了起来,是不是皇后武则天借刀杀人,他越想越怕,更感觉到了孤独无援,对皇后武则天也产生了厌恶,便把自己幽闭了起来,拒绝再见皇后武则天。

皇后武则天去找唐高宗李治谈心,吃了闭门羹。

太子李弘担心父亲的身体,责怪母亲,沛王李贤也站在了哥哥的这一边,让皇后武则天很伤心。

这时她才发现了,她为了朝政贬抑外戚的势力,致使自己的武氏一族基本死光了,后继无人,现在连儿子也反对她,真是悲从中来,唯有去跟自己最喜欢的女儿太平公主李令月一诉愁肠。

皇后武则天跟女儿太平公主李令月一诉愁肠,相拥而泣。

太平公主李令月为母亲打抱不平,找父皇去理论,唐高宗李治极受触动,去找皇后武则天,两人和好了,唐高宗李治承诺了会和皇后武则天形影不离,生死相依。

皇后武则天召周国公贺兰敏之进宫,周国公贺兰敏之在等候的时候来到了淑妃贺兰敏月的寝宫凭吊,悲不自胜,痛哭失声。

唐高宗李治恰好也来悼念,触目都是淑妃贺兰敏月的遗物,悲恸不已。

正好与周国公贺兰敏之相遇,周国公贺兰敏之同样认定是皇后武则天毒死了自己的妹妹。

唐高宗李治悲痛之中顾不得皇上的身份,拉着周国公贺兰敏之的手大哭着问他,淑妃贺兰敏月到底是怎么死的?

周国公贺兰敏之不敢说出自己的怀疑,跪在了地上泣不成声。

有心腹太监马上把此事密报给了皇后武则天,皇后武则天知道了他们在怀疑自己,虽然外甥女不是她所杀的,但是却是因为她而死的,皇后武则天对淑妃贺兰敏月还是心怀歉疚。

为了消除误会,她赶到了寝宫,唐高宗李治和周国公贺兰敏之心里有鬼,对她的突然出现很惶恐。

皇后武则天看出了周国公贺兰敏之对她的怨怼,反而大度地作出了一个决定,让周国公贺兰敏之成为了武家的继承人,赐为武姓,承袭父亲的周公爵位。

唐高宗李治非常感动,对自己误解了皇后武则天很愧疚,而周国公贺兰敏之完全不敢相信皇后武则天会对他这么好,等清醒了过来赶紧叩头谢恩。

皇后武则天跟太子李弘商讨了册立太子妃一事,太子李弘怒而表示不愿意娶杨诗绮,皇后武则天不明所以,太子李弘要皇后武则天自己去问周国公贺兰敏之。

周国公贺兰敏之就变成了周国公武敏之,成为了武氏家族唯一的继承人,他小人得志,一方面打着皇后武则天的旗号为所欲为,另一方面仍然不忘向皇后武则天进行更为恶毒的复仇。

他决定继续挑拨皇后武则天与太子李弘的关系。

他再次去□□了皇后武则天亲自替太子李弘选定但是尚未成亲的太子妃杨诗绮,试图进一步挑起了太子李弘与皇后武则天的矛盾。

皇后武则天派德官公公召来了司卫少卿杨思俭问罪,弄清了缘由,决心查明真凶。

派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前去调查缉拿真凶。

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等人埋伏在了杨府,瓮中捉鳖,当场捉住了周国公武敏之。

将周国公武敏之押到了皇后武则天处,皇后武则天极为震怒,要杖打40,荣国夫人杨牡丹前来解救。

周国公武敏之和皇后武则天起了激烈的冲突,皇后武则天下令将他押进了大牢扬言要杀他,荣国夫人杨牡丹苦苦的相求,皇后武则天答应了保住武家的这根独苗,但是把周国公武敏之判了流刑,押往了雷州。

太子李弘得知了未婚妻被玷污含羞自尽,周国公武敏之却并未按照国法处死,对母亲宠信周国公武敏之怒不可遏,认为这个悲剧就是母亲骄纵武氏家族造成的,冲动之下拔剑要皇后武则天严惩周国公武敏之,否则他亲手去杀了这个禽兽。

皇后武则天这才痛下了决心,派人紧急的赶去,在途中把周国公武敏之杀死,并要太子弘尽快振作起来。

官差在押送的途中,趁周国公武敏之喝水之际勒死了周国公武敏之。

为了安抚太子李弘,皇后武则天又为他另外选了太子妃裴婉莹,太子李弘在母亲的关爱之下走出了阴影,和太子妃裴婉莹结婚并举行了大典,大喜之日,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也忆起了当年,甚欢。

太子李弘来的时候正好撞见了唐高宗李治在舔皇后武则天浸着酒香的衣袖,太子李弘很生气,太子妃裴婉莹安慰太子李弘,非常的恩爱和睦。

唐高宗李治伤心之时来到了冷宫,看望两位被囚禁于此的公主,皇后武则天随后赶到了,却并未入内,让唐高宗李治和两位公主他们父女好好的说说话。

皇后武则天跟唐高宗李治商议,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驾幸东都洛阳,考虑治国之策,让太子李弘留在了京都监国,锻炼其治国的能力。

太子李弘经过了杨诗绮之死,跟母亲之间的裂痕加深了。

他积极的谋划,准备帮助父亲保住李姓的江山,不让大唐江山被母亲夺走,欲趁此监国之际,在政治上树立自己的形象。

在皇后武则天思虑治国之策的时候,太子李弘也开始了,扩大了影响,有一年,刚好长安大涝,太子李弘立刻下令把宫中的粮食分给了百姓,设棚施粥。

此举赢得了大臣和老百姓的赞誉。

太子李弘又针对朝廷处置士兵逃亡者,家属要没籍为奴的法令,上奏唐高宗李治,根据实际的情况放宽处置。

太子李弘的仁慈之名于是天下皆知。

皇后武则天为了儿子的这番作为感到了高兴,但是她不知道,太子李弘这样做有他的目的。

果然,皇后武则天很快就发现了,太子李弘越来越不听她的话,而且非常固执,经常拿出圣贤的话来反驳,甚至批评母亲,皇后武则天的心里很不安。

皇后武则天为了富国强兵,也着手实行了新政改革。

皇后武则天以天后的身份向唐高宗李治上了一道奏章,提出了治理国家的十二条意见,“建言十二事”是皇后武则天阐发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每一条都切中时弊,得到了唐高宗李治的大力支持,唐高宗李治更敬佩皇后武则天的治国才能,意识到了她远远比自己高明。

皇后武则天的这些主张也受到了朝廷大臣和百姓的欢迎,并且由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奏请将唐高宗李治进号为天皇,皇后武则天进号为天后。

太子李弘为了此事很不开心。

唐高宗李治和太子李弘商议,为了避免朝政全部都落在皇后武则天的手中,于是合计将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罢黜了官职,使皇后武则天失去了左膀右臂。

唐高宗李治和太子李弘都很宽慰。

唐高宗李治让太子李弘去看望两位公主,并奏请母后为其找个好人家。

太子李弘来到了冷宫看望被幽禁在宫中二十多年的两个姐姐,即萧淑妃生的义阳公主李下玉和宣城公主。

此时,这两位公主都成了三十多岁的老姑娘,还没有嫁人。

太子李弘非常的同情她们,当即奏请了皇后武则天。

皇后武则天和太子李弘有了冲突,他在冲动之下指责母亲太过分了。

萧淑妃的死本来是皇后武则天的心病,被太子李弘揭了伤疤,皇后武则天非常的恼火,感觉到了儿子跟她离心离德。

但是她还是答应了太子李弘,当即把两位公主嫁出宫去,却把这两个公主嫁给了宫里的翊卫。

但是为了避免非议,皇后武则天决定给予最高标准的婚礼和嫁妆,并将两个翊卫提升为刺史。

天下都在颂扬皇后武则天的恩德。

太子李弘赢得了仁慈的名声,皇后武则天赢得了宽厚大度的美誉。

皇后武则天意识到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太子李弘也深感忧虑。

吐蕃国君芒松芒赞派使节出使大唐,指名要太平公主李令月远嫁和亲,不然将兵戎相见。

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很是为难,既不想嫁往吐蕃,又不愿意开战。

中书令郝处俊在武德殿谏言,与太子李弘不谋而合,唐高宗李治被气倒了,太平公主李令月前来探望,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承诺太平公主李令月不会将她远嫁吐蕃也不会轻易的开战。

太子李弘主战,想要亲自带兵征战沙场,而皇后武则天想出了让太平公主李令月出家做一名道姑,既避免了太平公主李令月远嫁他乡,又使得吐蕃没有开战的理由。

太平公主李令月重回了太平观,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不忍,但是终于平定了吐蕃的挑衅和朝中的纷争。

唐高宗李治的老病复发了,意志越来越消沉,太子李弘经常去看父亲,唐高宗李治在太子李弘的身上看见了希望,心里萌生了传位给太子李弘的念头,太子李弘暗自高兴。

唐高宗李治与太子李弘合谋试探皇后武则天。

皇后武则天知道了之后,也开始大力的培植武家的势力,将流落在了岭南的尚书奉御武承嗣、右卫将军武三思和右卫中郎将武攸暨召回到了洛阳,同时将犯法的李姓皇族重重的处置了,皇后武则天和李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迫于皇后武则天的压力,周王李显也只得将常乐公主的女儿,自己的爱妃周王妃赵氏打入了偏房。

朝中的大臣联名上奏,让太子李弘继承大统,一时在朝中形成了拥戴太子李弘接位的阵势。

太子李弘雄心勃勃,准备接替父亲登上皇位。

皇后武则天见到局势难以挽回,以退为进,同意太子李弘继承皇位。

家人团聚的饭桌上,太子李弘却忧心重重,后来去见自己的皇弟周王李显,看到了被打入了偏房的周王妃赵氏和周王李显的窘迫境况。

太子李弘已经开始了和皇后武则天针锋相对,他决定在登基之后让皇后武则天回到后宫,不再干预朝政,而朝中的大臣也纷纷的响应太子李弘的决议。

在太子李弘的喜庆宴会之上,太子李弘喜不自胜,和兄弟们以及大臣们喝酒庆贺。

皇后武则天明明知道太子李弘体弱多病,不能饮过多的酒,却还是派身边的太监送大量的酒到太子李弘的宴会之上。

在与自己的妃子太子妃裴婉莹的对话之中,太子李弘说道,皇后武则天不是他的母亲,他的亲生母亲是韩国夫人武顺,他这样做,也是为了替韩国夫人武顺报仇。

此时由于喝了太多酒的太子李弘的肺痨病复发了,昏迷了过去。

太子李弘半夜昏了过去,皇后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闻讯马上赶往了东宫,同时皇后武则天重新又夺得了朝政大权。

常乐公主偷偷的回到了洛阳密见太子李弘,一番对话之后,太子李弘将常乐公主带过来的杀手带进了皇宫,准备刺杀皇后武则天。

刺杀不成,太子李弘万念俱灰,回到了东宫大量的饮酒。

而皇后武则天也猜到了是太子李弘要杀她,感到了万分痛苦。

太子李弘准备喝鹤顶红自杀,而此时唐高宗李治赶到了,制止了太子李弘的这一行为。

皇后武则天也赶到了东宫,狠狠地教训了太子李弘。

太子李弘此刻才发现了,母后实际上是为了国家社稷,而不是不放权于自己。

太子李弘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而皇后武则天经过了深思熟虑也准备让太子李弘马上即位,但是太子李弘却喝了鹤顶红自杀谢罪。

太子李弘死了之后,唐高宗李治极为哀痛,病情加剧。

皇后武则天的内心也很痛苦,厚葬了这个儿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