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彼岸浪潮(3)

洛杉矶时间,清晨六点刚过。巨大的客机在破晓前最深的靛蓝天幕中降下,跑道的灯光在机身下连成一条璀璨的河。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舱门打开,一股干燥、清冽的空气涌入,瞬间驱散了机舱内浑浊的睡意。

“哇哦!这空气!”科迪第一个深吸一口气,他穿着短袖T恤和薄外套,仿佛回到了家乡,“这才叫呼吸!”

而来自东京深冬的其他人,感受则截然不同。遠山枫打了个喷嚏,把脖子缩进时尚的薄款高领毛衣里:“喂,这风……是凉的啊!”他期待的加州热浪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需要适应的、带着海洋湿气的凉爽。

山口一之濑默默从随身行李里掏出了针织帽戴上。

林光走在最后,她穿着惯常的深色长裤和一件看起来并不厚实的定制衬衫,外面是一件材质很好的薄风衣。她敏锐地感觉到了温差——这里没有东京那种刺骨的寒冷,但清晨的凉意依旧明显。最不同的是光线,即使太阳还未完全跃出地平线,天空的澄澈度和光的质感也已与东京灰蒙蒙的冬日清晨截然不同。她几乎是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不是用思考,而是用身体去感受——这里的空气振动频率与东京不同,更干燥,更空旷,仿佛混响开得更大的空间。她微微眯眼,习惯了冬日阴翳的瞳孔在加州锐利的阳光下有些不适,但耳廓却几不可察地动了动,像是在捕捉风中遥远的、属于太平洋的低频噪音。

“这就是加州的冬天啊……”刘川看着窗外,轻声说。不像日本冬日的内敛肃杀,这里的冬日以一种开阔、明亮甚至略带疏离的姿态展现在他们面前。

洛杉矶机场外的空气,混杂着航煤与热带植物汁液的气息。一个穿着法兰绒格子衫套着夏威夷短袖、剃着板寸的高大男人举着牌子,脸上是美式招牌大笑:“嘿!是Aural Ripple吗?我是尼克……”

他话音未落,一个身影就从林光身后晃了出来。科迪顶着一头乱糟糟的金发,睡眠不足的脸上扯出一个散漫的笑容,流畅的澳式英语像蹦豆子一样弹出:

“可算等到你了,伙计!再不来我都快被这儿的‘规矩’憋疯了。”他熟稔地一拳轻捶在尼克肩上,那是盎格鲁-撒克逊小伙子们之间标准的打招呼方式,“我是科迪,那帮日本佬的官方发言人兼主唱——当然,主要是因为有几位离了我就没法跟真老外沟通。”

尼克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响亮的笑声,用力回拍科迪的背:“哈哈!我就知道!这队伍里总算有个能说人话的了!上车,哥们儿,副驾驶给你留着!”

前往圣莫尼卡的车上,天色迅速亮起。当车辆驶离高速,拐入沿海公路时,初升的太阳正将金红色的光芒洒满整个太平洋。海面不是夏日耀眼的蔚蓝,而是在晨光中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近乎钢灰色的蓝,泛着金色的涟漪。空气清透,远处的圣莫尼卡码头摩天轮轮廓清晰。

“哦得了吧尼克,别放这软绵绵的加州流行乐了,给我们来点真正的西海岸声音……对,就是这个!狗爷!”他随着节奏晃动,一边给尼克指点路线,一边回头用日语对后排面无表情的遠山和刘川吐槽:“他说他表弟在圣莫尼卡码头卖热狗,能给我们打五折——我打赌那玩意儿难吃得要命,绝对比不上墨尔本的酒馆馅饼。”

林光没有像往常一样戴上降噪耳机,她靠在窗边,任由那低音炮的震动通过座椅传来。

当蔚蓝的太平洋毫无征兆地闯入视野时,车内安静了一瞬。

“哇哦…”遠山枫轻声惊叹。

然而,更生动的画卷随着车辆沿海岸线行驶而缓缓展开。这并非夏日般沸腾的喧闹,而是一种在冬日暖阳下,显得格外从容和清晰的活力:

沙滩上,穿着比基尼和冲浪短裤的男女并非挤作一团,而是稀疏地分布在宽阔的沙滩上,像享受日光浴的海豹。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闪着健康的光泽。海浪里,几名穿着湿式防寒服的冲浪者,正利用着冬季更具力量的涌浪,黑色的身影在蓝色的水墙上起起伏伏。步行道上,滑板少年们呼啸而过,轮子摩擦地面的哗哗声与远处街头艺人慵懒的布鲁斯吉他声交织在一起。不远处,一辆白色的热狗餐车前聚着几个人,蒸腾的热气在清冷空气中格外显眼。更让人惊奇的是,一阵清脆的、音乐盒般的《铃儿响叮当》旋律飘来——一辆色彩缤纷的冰淇淋车,正沿着海滩路缓慢行驶,仿佛季节在此地失去了界限。

“我的天,冬天还有冰淇淋车?”刘川扒着车窗,难以置信地喊道。

“Welcome to LA, man!” 尼克得意地笑着,仿佛这反差的景象是他一手打造的。

林光沉默地看着这一切。那片无边无际的蓝,海浪的形态,风的速度,光线在水面的跳跃……所有这些视觉信息,在她脑中似乎自动转化为了抽象的节奏型与动态范围。而眼前这些具体的生活场景——冲浪者的耐心等待、滑板少年瞬间爆发的动作、甚至那辆固执的冰淇淋车——都像是一个个鲜活的音符,共同构成了这片海滩独一无二的、随性而富有生命力的旋律。

她看得太过专注,以至于科迪连着叫了她两声才反应过来。

“光!我们的‘Riptide Recording’!是不是名不虚传?”

尼克带着他们参观完面朝大海的录音室,当其他队员在客厅里对着顶级设备和无敌海景发出惊叹时,科迪已经勾着尼克的脖子,凑在控制台前。

“嘿,老兄,这板子是尼夫的吧?我上次在悉尼的301工作室见过类似的……对,就是那种‘空气感’……”他开始蹦出一连串专业的音频术语,与刚才在飞机上懒散的沙滩男孩判若两人。

尼克的眼神从惊讶变为尊重:“哇哦,行家啊!你也用过U47的话筒吗?我们这儿刚好有一支……”

“真的?U47?!”科迪的眼睛瞬间亮了,刚才对热狗和海浪的兴趣加起来都不及此刻的十分之一,“伙计,你是我亲哥!快拿来让我试试音!”

两个音响发烧友瞬间找到了共同语言,蹲在控制台前聊得热火朝天。

而另一边,林光感觉自己最后的精力正在被时差这只无形的手一点点抽走。客厅那扇面向太平洋的落地窗过于明亮,海面的反光像是细密的针,扎得她眼皮生疼。她悄无声息地退到客厅最远的角落,在一张单人沙发的阴影里坐下,身体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意识开始模糊,耳边科迪和尼克关于“空气感”和“频响”的讨论渐渐变成了遥远的嗡嗡声……

就在她几乎要滑入睡眠的浅滩时,几道阴影笼罩了她。

她费力地抬起沉重的眼皮,模糊的视野里,是科迪、遠山枫、山口一之濑,连劉川也站在稍后一点的地方,表情有点无奈。

“光——!”科迪的声音像是隔着一层水传来,“醒醒!重大作战会议!”

林光的大脑像是浸在粘稠的浆糊里,运转极其缓慢。她只是茫然地看着他们,下意识地把怀里的背包搂得更紧了些,仿佛那是她的铠甲。

“作战……?”她重复着,声音沙哑微弱。

“补给啊!指挥官!”遠山枫凑近,语气夸张,“冰箱是空的!我们的胃也是空的!再不去超市,今晚就要饿死在这异国他乡了!”

林光的眉头痛苦地蹙起,她试图理解这句话,但“超市”、“补给”这些词汇需要穿越一片浓雾才能抵达她的大脑皮层。她本能地抗拒任何需要移动和思考的事情。

“……不去。”她把脸往背包后面埋了埋,声音闷闷的,带着浓重的睡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耍赖,“点个外卖……或者你们自己去。”

“那怎么行!”科迪立刻反对,“没有你,我们怎么知道买什么米煮饭不会变成浆糊?买什么肉不会被煎成鞋底?光!我们需要你的味觉和你的大脑!”

山口适时地开口,声音平静却精准地戳中要害:“光姐,食材采购,关系到未来几天的基本生活质量和排练效率。而且,”他顿了顿,“有些调味品,我们可能不认识。”

这句话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林光混沌的意识。效率、质量、责任……这些刻在她骨子里的概念,即使是在最困倦的时候,也依然发挥着作用。

“我不是教过你们……”

她极其缓慢地、像是生锈的机器人一样,抬起头。眼镜歪斜着,眼神涣散,几缕黑发黏在额角,整个人看起来脆弱又有点滑稽。

她看着眼前这几张写满期待和“没有你我们真的会搞砸”的脸,沉默地对抗着体内每一个叫嚣着要休眠的细胞。不知过了多久,仿佛一场漫长而无声的内心交战终于分出了胜负。

她没有说话,只是极其轻微地、带着一种近乎自暴自弃的意味,叹了口气。然后,她朝着最信任的刘川,非常非常缓慢地伸出了双臂——那不是一个明确的指令,更像是一个困倦到极点的孩子,在本能地寻求一个不会让自己摔落的依靠。

几乎在她手臂抬起的瞬间,刘川的心就像被一只熟悉的手轻轻攥了一下。她太熟悉这个状态的林光了,她没有丝毫犹豫,身体微蹲,动作流畅得仿佛演练过无数次。她一只手迅速而稳固地托住林光的腿弯,另一只手环过她的后背,掌心清晰地感受到林光肩胛骨的轮廓,比印象中又单薄了些。下一秒,她腰腿发力,稳稳地将林光整个人抱离了地面。

“哇啊!”

在遠山枫的惊呼和科迪瞪大的眼睛中,刘川调整了一下姿势,让林光的重量更贴合地分布在自己身上。她抱得极其稳妥,仿佛怀里的是一件失而复得的绝世名品,又重,又轻——重的是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轻的是姐姐此刻仿佛一碰即碎的困倦。

林光的脑袋因为惯性轻轻靠在了她的颈窝处,歪斜的眼镜腿硌到了皮肤,刘川甚至能感觉到林光不舒服地微微动了动。她立刻不着痕迹地偏了偏头,用自己更柔软的脸颊侧肉承接了那份压力,让林光能枕得更舒服。这个细微到只有她们两人才懂的调整,让林光最后一点紧绷也消失了,她甚至无意识地将怀里的旧抱枕往上挪了挪,然后将半边脸颊深深埋进抱枕柔软的布料里,同时也抵着刘川坚实而温暖的肩膀。

她抬起头,看向目瞪口呆的队友们,脸上没有羞涩,只有一种平静的、近乎宣告的坚定。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平时更具分量,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维护:

“愣着干啥!”她目光扫过科迪和遠山,“开车,出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