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8章 慢慢算,别一下把自己赔进去

而立在廊侧的朱筠钦,早已止了饮,盏中酒色未褪,却不再入口。

他将酒盏握在指间,望向白尉怜,眸中神色微变。

他唇角挑起一丝不甚明显的弧度,不似笑,倒像在揣摩。

白尉怜方才那几句话,不重不轻,刚好落在贵妃与摄政王之间,把持得体,也不失文士风雅。

可这般投石问路、曲意入局之举,却不是他原以为的那个“清冷寡言”的太常寺博士。

他不知白尉怜是何时起了这份心思,也不知这句看似温顺的话语背后,究竟藏着多少试探与谋算。

只觉那人虽站在灯火下,身影却越发模糊不定,如覆冰之湖,静而深。

朱筠徵却肘了朱筠钦一下,调笑道:“往年灯谜都是我大齐第一才子打头,今儿被你这位小瘸子抢了风头。”

齐琮的笑意略僵,面上却仍作风雅态:“白博士此番倒是抢了正题之前的风头。”

白尉怜不言,只再度拱手为礼:“灯已献完,白某便不再推辞,斗胆一试。”

他说着,徐徐走向第一盏谜灯,在万众瞩目下,于金光火影之间,抬起头来。

灯影晃动,其上四字:

一人守门,门外无人;若欲入内,需破自身。

殿内忽而安静。

白尉怜指尖拂过签面,眉心轻蹙片刻,忽而一笑。

“这谜题看似绕,其实拆字便知端倪。”

白尉怜指尖轻轻点了点签面,缓缓解释道:

“一人守门,是说这个字里藏着‘门’和‘人’两个部分,就像一个人站在门里。”

“门外无人,是提醒人不在门外,而是在门里头,正中间。”

“而最后一句‘若欲入内,需破自身’,才是妙处。”

他语气略顿,眸色微动:“这说的是:你若想走进这扇门,不是推门,而是打开这个字本身。你会发现,门中还藏着一个‘口’字,开口说话,便是‘问’。”

“所以,这字谜的答案,是问。”侍者揭签,果然正是一个大红“问”字。

兰贵妃坐于席上,笑靥如花:“白博士果然文思敏捷,一语中的。”

众人神色各异。

有人轻声喃喃:“问者,启也;破门而出,是为问。”

朱筠钦和朱筠徵二人也不知何时站到了白尉怜身边,入神的看着灯谜。

只听席上又有命题之声起,笑语随风而至,仿佛方才那场突如其来的动荡不过片刻惊澜,已被绵延的丝竹重新收束进宴乐之中。灯火再度明亮,彩幡在风中轻扬,流光洒落在玉阶之上,映得整座偏殿仿佛一轴活色生香的画卷。

御案前贵妃轻拈羽扇,抿唇一笑:“方才诸位才子解谜如飞,倒叫人意犹未尽。既如此,不妨换些年头久远的题,听说太乐署与钦天监各藏旧笺数十,至今尚有未解者数道,连年悬而未破,今日若有人能破旧谜一二,也算不枉此夜清欢。”

摄政王闻言未语,只倚在席上微一点头。

立于幢前的内侍便取来一方旧匣,小心翼翼抽出数轴封存的谜笺。旧匣一经打开,檀香混着纸墨之气淡淡散出。

那纸已泛黄卷边,纹角沉墨,边角卷翘,却被层层丝绢包裹得妥帖,一名掌灯的内侍小心展笺,持灯近照,将首道谜题宣于众前,字字如珠落玉盘,在丝弦之下别具一番风味。

殿前一时间安静下来,唯听内侍朗声宣读:

“风雨空中雁阵斜。”

话音未落,席间便有几位文士低声复诵,三三两两侧首议论。

“这句好像是北派谜格的旧题……”一位年长礼部官员皱眉轻叩案几,“‘风’‘雨’‘雁’,皆为象形构字,谜底恐是一个字。”

“难不成是‘飞’字?”“不像……‘斜’字放在句末,恐非点缀,兴许是句眼。”也有年轻文臣忍不住插言,语带跃跃欲试。

朱筠徵懒懒倚着香盏,似笑非笑地晃着酒液,慢悠悠道:“‘风’与‘雨’皆可拆‘几’与‘冫’,‘雁阵’若作偏斜排布,可见‘厂’与‘隹’字之形。三者若拆合……”

他话未说完,却似有意停顿,目光缓缓掠过白尉怜。

有人循着他的目光望去,不由轻声问道:“白博士怎么看?”

白尉怜本立于末席,执盏而立,闻言略顿,方才启唇,语气平缓:“若从字形组合而论,或可解作——‘佩’。”

此言一出,席间微有波动,有文士忍不住点头:“果真是字形拆并,合北派之格,解得精妙。”

然而,前排一位衣饰儒雅的太学博士却轻轻敛眉道:“若果真如此,‘斜’之一字便显突兀。”

众人望去,只见那位年约五旬的博士,正缓缓抚着袖口,神色并无不敬,口中解释道:

“‘斜’本乃动向之意。若字形皆正拼合,又何来‘斜’?若以‘佩’解,字形虽近,语气却未必贴合。”

“或应另作一解:风雨掠空、雁阵偏西,是动感之景。或许‘飘’字也可入议。”

他说罢,席间顿生新议,便有人附和:“确实,若以意象为主,‘飘’或许更切景语。”

白尉怜却并不辩,只含笑点头道:“博士所论甚详,在下亦愿倾听诸家见解。”

内侍此时再宣下一题:“人断三寸气,月照千里山。”

此题一出,便有文臣沉吟不语。年长博士微动唇舌,却未敢轻言。

“格律古朴,”一人低声言道,“似属广流谜题……此言‘断气’与‘千里山月’,意象极重。”

朱筠钦扫了一眼白尉怜,半是调侃:“白博士方才一语中的,如今这题,可还解得?”

白尉怜一顿,却未推辞。他略一沉吟,道:“或许可试解为‘望’。”

众人神色微动。

白尉怜解释:“‘人断三寸气’,为目盼所绝,乃‘亡’;‘月照千里山’,为目之所及,‘望’字上有‘月’,下有山川如‘王’,是登高而远视也。”

他说罢,语气依旧淡然,仿佛不过是茶余随口之言。席中却已有人拱手称赞:“声形意三合,句中真趣。”

朱筠钦转过头来笑了笑:“我瞧着你未来这太常寺的差事,怕是会越来越热闹。”

白尉怜低低一笑:“若真如此,倒也不算寂寞。”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