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府,荷影堂,秦氏听到于老太太的传话,当即摔了手里杯子。
她气的浑身发抖,“这个老贱妇!嘴里说着府里大事小事都由我管,结果事事要插手。还有于莲这个两面三刀的小贱人,把老太太哄得团团转!”
刘婆子给一旁的丫鬟使了个眼色,好了,你们几个都下去吧。”
两个丫鬟具都退下,刘婆子安抚道“夫人,你可别发怒,这不正是上了老太太的当了。”
“于莲和老太太一样,面上人畜无害和蔼可亲,实际上虚伪至极。”秦氏嘴唇发抖,却被牙齿咬住,渗出血迹。
秦氏之所以会恼怒成这样,全因为当初王氏和于莲的存在令她蒙羞。
十几年前,秦氏一心觉得嫁给于老爷是天赐良缘,且不说于老爷是闻名京城的美男子,单论他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前途不可估量。
于老爷虽然是二婚,但亡妻王氏没有留下孩子,对于这庄婚事秦氏十足十的满意,这可让她在娘家人面前挣足了面子。
秦氏满心欢喜的嫁进了于家,没想到仅仅过了几个月,死去的王氏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女儿。
小姑子于氏和婆婆于老太太都偏心死而复生,历经千万苦归来的儿媳王氏。
秦氏的地位变得非常尴尬,她变成了明不正言不顺的正妻。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秦氏便不断在于老爷耳边撺掇,挑拨离间之下,王氏终于带着年幼的于莲负气离家。
王氏离开后,老太太为了补偿王氏,让于氏的儿子徐文月与于莲定下婚约,美名其约亲上加亲,再作一家人。
秦氏深深感觉自己被排挤在外,心里总是有股怨气久久不散。
王氏这边,王氏负气离府后,日子过得清贫,脾气也变得乖张孤僻。好几次于氏看望完王氏,都忍不住吐槽王氏变成了一个怨妇,于莲被养的字也不认识一个,浑身上下无一不透露着一股小家子气。
直到去年,徐文月中了进士,有不少媒婆上门说亲,女方无一不是知书达理,门当户对的大家千金。
于氏更加后悔当初定下的这门婚事。秦氏看出于氏的心思,看到了有机可乘,心生一计。
她假意交好,频繁走动送礼,于氏单纯的以为这么多年过去,姑嫂关系终于迎来了破冰期,渐渐与秦氏熟络起来。
秦氏借口给侄子介绍对象,拉着于氏和其她几位爱做媒的夫人聚会,于氏眼看着她们给别人拉煤,促成了几对上好的姻缘,再一想到性格古怪的王氏和于莲,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秦氏半开玩笑地说“要是文月没有定亲就好了,我看刘家的姑娘和你家文月很是般配,要是文月娶了刘姑娘该多好。”
说的次数多了,于氏渐渐往心里去了。
终于有一天,于氏下定了决心给儿子退婚。
按照规矩,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亲事由长辈定下,也理应由长辈退亲。
哪知道于莲和于氏商量之后就把婚退了。
于老太太回家后大发雷霆,于氏是于太太的亲女儿,于老太太自然不朝于氏发法火,便把怨气撒在于莲身上。
虽然没过多久,于氏充当事后好人,苦口婆心在于老太太和于老爷面前一通劝,频繁送礼表达歉意。这不,白花花的银子和华丽的布料送到了于莲手里。
但是秦氏知道,老太太,于氏,于老爷,于莲,王氏,包括秦氏自己之间的恩怨被世俗紧紧包裹,既解不开,又散不掉,活像得了褥疮一般。
*
回家的路上,于莲特意让轿夫从青菊街走,她去一趟街上的铺子。
两年前,青菊街上的包子铺换了主人,装修了个把月,摇身一变成了一家精致的胭脂铺,名字也从原来的王家包子铺变成了“洗月阁”。
不久,洗月阁推出的香胰子“香皂”就在京城掀起了一阵浪潮。
轿子停在了洗月阁的门口,于莲走进店铺,一个丫鬟迎上来,“这不是莲姑娘吗?最近店里新出了一款胭脂,姑娘要不要试试?”
于莲笑了笑,“我今天是来买首饰的,下次再来买胭脂。”
洗月阁一楼售卖胭脂水粉,二楼责卖金银首饰,掌柜平日都在二楼接待客人。
于莲踏上二楼。
鲜少有人知道她其实是这家店的老板之一。
重新回到轿子里,于莲手腕上红色珠串已经不见。
翠竹有些遗憾,“我瞧老太太给的这条手串红艳艳的,小姐你带着特别漂亮,为什么要托林掌柜当掉,小姐你自己留着不好吗?洗月阁每个月挣这么多钱,小姐你要对自己好一点。”
“首饰不过身外之物,翠竹你别这么在意。”于莲不在乎。
“银子不也是身外之物吗?”翠竹小声反驳。
“那能一样吗?”于莲反问,“吃穿用度那点不要用银子?”
翠竹有些无语了,“小姐,你真是财迷。”
自家小姐对穿的戴的没什么要求,甚至还觉得浮光锦做的衣裳太麻烦了,容易洗坏掉,要不是为了穿出去撑撑场面,小姐的衣柜里只有清一色的粗布衣裳。
*
三天后
于莲打着哈欠,被翠竹把托盘端进来,叫醒她“小姐,现在已经日上三竿了,你别忘了今天答应了老太太要去踏青。”
“踏青……”于莲瞬间清醒了五分,从床上爬起来,无奈的叹了口气,“早饭吃什么?”
要不是为了在老太太面前装模作样,她才不要起这么去踏青。
木头托盘摆在梳妆台的一角,托盘上摆放着一碟小包子、一个鸡蛋、半个红薯以及一碗豆浆。于莲夹起一个小包子吃了起来。
翠竹在于莲身后为其梳头,她打开桌上的小匣,里面是一叠银票,上面压着一串红色的手串。
翠竹捧出一条红色手串,“小姐,你看,这是早上林掌柜送来的假手串,跟老太太送你的一条一模一样。”
于莲带上这条假手串,“好像轻一些。”
于老太太送她的手串是货真价实的红玛瑙手串,经林掌柜的手卖了一百五十两银子。
梳洗打扮一番,于莲身上只有华丽的衣裳和老太太给双蝶簪子是货真价实的。
她留下双蝶簪子,完全是因为短时间内工匠做不出双蝶金簪的赝品。
马车上,于莲闭上双眼,舒展着精神力。
穿越前,于莲是土生土长的星际人,星际的每个人类都有强大的精神力,精神力是比身体更为重要的存在,身体会衰败或死亡,精神力却不会变老,只会随着岁月而增长。
精神力强大的人可以操控机甲军舰等。强大的人,精神力可以凝聚为动物的形态,在战场上用来探索危险或者运输物资。
当然于莲的精神力没有强大到可以操控机甲的地步。不过这个古代世界的人几乎都没有精神力,她的精神力自保绰绰有余。
于莲可以肆无忌惮的伸展她的精神力,外面的小摊贩吆喝,路过的买菜妇女讨价还价,跑过六个嬉戏打闹的小孩……
周围的一切对她来说是如此的清晰。
翠竹以为小姐闭目养神,并没有打扰,只是莫名感觉奇怪,手臂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一定是早上太冷了,幸好她多备了件衣裳,翠竹并没有多想。
于莲收回精神力,集中注意,开始精神力保健操。精神力保健操是帝国每所学校雷打不动的眼保健项目。
穿越以后,于莲每天早晚坚持锻炼精神力,日复一日的坚持下,精神力增长不少。
于莲到达于府时,于老太太身边的嬷嬷在门口等候。
嬷嬷上下打量着,看到于莲带着老太太送的手串和金簪,露出满意的笑容,“小姐这般的艳丽动人,今天不知会迷倒多少男儿。”
于莲捂嘴假笑,礼貌性的与嬷嬷扯了几句话。
不一会儿,秦氏和两个女儿从府里出来。
秦氏与于氏风格不同,秦氏穿着绿紫两色的衣裳,头发上手臂上都带着金银珠宝。
于闰圭穿着粉色和嫩黄色的衣裳,仔细看还会发现嫩黄色的裙子泛着细光,发鬓上是漂亮鲜艳的绢花和珍珠银饰花簪,没有手镯和耳饰,手上带了一个镶粉石的金戒指。
她身旁是一位十岁不到小姑娘,长相灵动,想必是秦氏的小女儿。
于老爷一家从小生活在南方,习惯称呼儿子叫弟弟,喊女儿叫妹妹。秦氏随了于家人的习惯,跟着于家人叫小女儿“妹妹”
以至于于莲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叫什么名字。
她们上了马车。
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山脚下,两个丫鬟搀扶着秦氏和于闰圭下车。
于莲下车,看到不少人,书生打扮的俊俏男郎,年轻貌美的姑娘,抱着孩子的妇人……其中有不少丫鬟、小厮的身影。
丫鬟在草地上铺上席子,放上矮几和交凳,布置好果盘和点心。
很快就有两位贵妇人同秦氏打招呼,她们的身后带着五六个姑娘,于闰圭混进姑娘之中嘻嘻哈哈,聊着熟人熟事。
于莲一个也不认识,便觉得无聊,对秦氏的丫鬟说道,“我去那边转转。”
秦氏余光瞄到于莲离开的背影,只觉得眼不见心不烦。
于莲和翠竹沿着河边散步,翠竹提议道“我们上山怎么样?”
于莲自然是高兴,自告奋勇领路“我知道一条上山的小路。”
两人爬上半山腰。
暖风徐徐,风清水秀,从高处望下去,山下一览无余,于莲舒展着精神力。
于莲托腮远眺,看到了于闰圭和一个书生样的男子互相偷看。
踏青是古代男女相亲的好机会。
于莲的眼里划过一丝落寞,她所在的时代,繁衍后代需要通过精神力,两个人的精神力取得共鸣,建立精神链接,进行精神力的融合。
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别人的精神力了。
当初,于莲刚穿越过来那会儿,遇到过一个拥有精神力的男子。那男子身受重伤,血流不止,精神力涣散,眼看着快要死了。
好在男子的精神力非常强,坚持着没死。于莲救下了这个男子,并且尝试与男子对穿越暗号。
结果大失所望,这个男子只是一个拥有精神力的古代人。
失望之余,于莲发现男子并不会用精神力,出于好心指导对方,还将精神力保健操传授给对方。
仅此一面,分别后于莲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男子,也没有遇到过其她有精神力的人。
她与男子相遇的地方,就是这半山腰处的一间破庙。
于莲沿着记忆中的河流,和记忆中的一样,走了二十多步,穿过一片竹林,一座小庙出现在眼前。
“这儿怎么有一间庙?”翠竹好奇,“以前从来没听说过。”
“咱们进去瞧瞧。”于莲也好奇,好几年没来,这小庙丝毫看不出当初破败的模样。
走进庙内,立着一座女子的塑像,这女子一袭白衣,眼弯如月,嘴角挂笑。
盯久了便觉得有一种诡异感。尽管于莲不太相信鬼神之说,秉持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她还是诚恳地敬香。
于莲凝神默念心愿。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