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立春

陵德四十四年,春。

年仅九岁的洛影,进学堂了。

前几日,洛影如往常一般,早早爬上了床。如今的她,已经是个半大的孩子,虽然还要遵守早睡早起的规矩,但终于不用和爹娘睡在一处了,也算多了些许自由。

“也不知道是哪位圣贤定下的规矩,真是违背常理,泯灭人性!”洛影躺在床上,小声抱怨着,她此时的心情很是郁闷。

夜间,洛影和洛老爹为了一点小事,起了冲突。之所以称为“小事”,是因为此刻的洛影,已经完全记不起怄气的缘由了。

但是早在一个时辰之前,洛影还信奉着“忍一时越想越气”的至理名言,决定采取一些实际行动,以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

于是她晚上只喝了一碗粥,就气鼓鼓地离开了饭桌。走之前,还不忘狠狠地,瞪了洛老爹一眼。然而,当时的洛家二老正在“努力加餐饭”,并没有察觉到洛影的异常。

或许有人要问,既然是抗议,为什么还要喝那碗粥?洛影后来仔细想了想,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根据洛影一贯的战斗经验,不喝粥,会被娘亲崔氏察觉。若被发现自己在抗议,轻则挨骂,重则挨揍;其二,那可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粥啊!刚刚出锅,还冒着腾腾的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不断蛊惑着她。

总而言之,洛影没骨气地喝完了那碗粥,一滴都没有浪费。一碗下肚,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好在,理智战胜了情感,她放弃了再来一碗的念头。

初时,洛影只想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没成想,最后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此时的她,已然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洛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寂静的夜晚,只听到肚子传来阵阵的抗议声,似乎在谴责今晚那场,不甚明智的“绝食”行迹。

终于,洛影透过窗子,隐约看见爹娘房里的蜡烛被吹灭了。等了约有一炷香的功夫,她偷摸摸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准备去厨房偷一块杏仁糕——不对,应该是两块——来安抚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

洛影的房间在院子内侧,要去厨房,必须经过洛家二老的房门口。在距离十步开外的地方,洛影就已经进入警备状态。她轻点脚尖,弓着身子,竖起耳朵,慢慢挪动着脚步,并实事关注周遭的细微变化。

谁料,房里突然传来了一阵细语——是洛家二老在谈话。

“天哪!爹娘竟然还没睡!”这对洛影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于是,在那个寒风瑟瑟的夜晚。饥寒交迫的洛影,半弓着身子,僵在洛家院中,不敢动弹分毫。她的影子落在墙壁上,像极了一只准备偷油灯的小耗子。

洛影保持着这个略显狼狈的姿势,足足有半个多时辰,直到腿脚发麻,屋里才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洛影成功偷来了三块杏仁糕,并且悄无声息地,潜回屋内。

此刻,她正趴在被窝里,细细品尝这难得的美味,顺便消化刚才听到的消息——爹娘要送她去学堂了!

进学堂,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本朝以科举取士,读书之风盛行。无论男女,家中只要有些余粮,都会送孩子去学堂。这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知礼守节。毕竟,三年一次的科考,录取人数实在有限。对普通百姓而言,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很少有人会真的寄希望于此。在平常人家,孩子能够识文断字,明白事理,也就足够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洛家二老才决定送女儿去学堂的。洛影,是洛家唯一存活下来的孩子。做父母的,不求女儿能够大富大贵、光耀门楣,只求她能够平安喜乐、一生顺遂。

至于洛影,她对于这件事却颇为紧张。毕竟,对这个年龄的小孩子而言,进学堂也算是一件人生大事。洛影觉得,自己的命运,似乎也会因此发生某些改变。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深入思索,便在酒足饭饱之后,陷入了梦中。

……

最终,拜师礼安排在了立春那日。

洛影不懂历法,听大人的意思,这似乎是个很好的日子。所谓诸事皆宜,想必也不过如此。

那日,洛老爹换上了一件玄色交领长衫,那是只有逢年过节才穿的。他右手牵着身穿素色短袄、青碧色长裙的洛影,左手提着昨日备好的束脩之礼,走进了学堂。

此次洛影要拜的先生,是一位周姓的长者。他约有四十余岁,身长七尺,仪态端庄,五官也还算周正。和洛影一起拜师的,还有一个女孩、三个男孩,身量都比她高一些。

洛影跟着众人一起,先叩拜了孔老夫子,再叩拜周先生。然后五个孩子站成一排,请先生依次在他们的眉心,点上朱砂。据说这叫做“开智”,取开启智慧之意。

洛影看着其他孩子眉间的朱砂,觉得有些好看,便迫不及待想要找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的模样。但是碍于当时情况不允许,她只得作罢。洛影心中记挂着这件事,想着一定要在今晚洗漱之前,照一下镜子。因此,行为举止都变得小心谨慎,生怕一不留神,弄花脸上的朱砂。

洛老爹看着异常乖巧的女儿,竟天真的以为,洛影此番真的“开智”了,感动的差点泪洒当场。在临走时,洛老爹还有些恋恋不舍,回头看了好几次,颇有几分父女情深的意味。当然,洛影并不知道老爹当时的心情,她只是盼望着,能够早点放学归家。

五个孩子,就这样告别了父亲,开始了全新的学堂生活。

后来听其他小孩说,周先生是一位屡试不第的举人。据说,他参加乡试那年只有十七岁,就高中解元。一度成为这座小镇里的风云人物,是各家父母口中标榜的麒麟才子。

可惜先生时运不济,因为染病,错过了次年的省试。三年后,他再次科考,却不幸落榜了。此后,又连续数次,都以名落孙山收场。好在,周先生并不气馁,他一边准备科考,一边开馆授学。这些年来,周先生虽然始终不曾考中科举,却培养出了几位举人、一位进士。

因此,小镇里的人都很敬重这位先生。

学堂里的孩子们对周先生,也是十分喜爱的,却不是出于他的学识和修养,而是因为他的性情。

周先生不像一般的学堂先生那样,总是板着脸,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他喜欢给孩子们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讲到精彩之处,常常会忍不住手舞足蹈,甚至还因此闹出不少笑话。

周先生给洛影上的第一堂课,讲的是一位名叫屈原的古人。先生说,屈原生活的年代,至今已有千年。洛影当时觉得,这个人一定特别伟大,否则怎么会时隔千年,还有那么多人记得他呢。

那堂课,先生讲了很多,大致是与变法、战争、国家有关的事情。洛影当然是听不大懂的,她只记得屈原是一位散发披肩,佩戴香草,遗世独立的男子,是个神仙般的人物。最后,他投身于某个江河之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洛影想,他应该是化作真正的神仙了吧。

先生讲到动情之处,不禁提起案台上的笔,洋洋洒洒写下了两句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当时的洛影,并不懂文中之意。她只记得,先生写完之后,眼眶有些湿润。他转过身去,用衣袖胡乱地抹了抹脸。再转回来的时候,脸上却不知怎地,抹上了一大块墨汁,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半晌,先生才弄明白孩子们大笑的缘由。他手忙脚乱地,擦掉了脸上的墨汁,低头笑了笑,脸颊粉粉的,像极了三月间盛开的桃花。

那堂课,给洛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记住了周先生,也记住了千年之前的屈原。

洛影不懂屈原的理想抱负,也不懂他为什么甘愿放弃生命,投身江河。洛影只觉得,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即便什么都不懂,也不影响洛影对屈原的敬重。那种为理想而不惜一切的精神,有一种壮丽之美。那么美好,让她忍不住心向往之。所以,纵使不大相信鬼神的洛影,也不禁觉得,他一定是化作神仙,乘着云,飘到天际去了。

……

学堂生活的第一日,就在这样的感慨之中结束了。

在归家途中,她认识了人生中的第一位朋友——柳留。

洛影觉得,柳留的名字读起来怪怪的,有些拗口。后来她才知道,那个名字,蕴含了怎样的深意。柳家在柳留之前有两个男孩,在她之后还生了一个男孩,都不幸夭折了。她的母亲,也在小儿子夭折那一年,病逝了。

“留”,或许是柳家人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祝愿。

“你好啊,我叫柳留,住在你家后面那条巷子,之前经常在镇子里见到你。”

柳留是个外向开朗的女孩,走出学堂不久,就赶上来主动和洛影打招呼。她比洛影高出一个头,并不像洛影那般白皙和瘦弱。许是追了一段路的缘故,她的脸颊有些晕红,说话时也略微有点喘气。

“哦,我叫洛影。”洛影此前对柳留没什么印象,但出于礼貌还是回应了对方。

“咱俩顺路,以后放学就一起回家吧。”柳留牵起洛影的手,歪着脑袋低头看着她。

“好吧。”洛影对此没什么所谓,一起就一起呗,多一个人,路上也可以解解闷。

于是,两个小女孩的友情,就在这样简单的对话中开始了。

洛影清楚地记得,她们回家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染红了普镇大半的房屋。

柳留牵着洛影的手,与她并肩走在街道上。柳留走路的时候很不老实,她喜欢用脚尖踢起地上散落的石子,洛影看着有趣,也学着她的样子,踢飞了一颗小石子。

那颗石子飞的很远,在夕阳下形成一道美丽的弧线。

柳留哼着曲子,笑着看向远方,洛影也笑了。

……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