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一日,春桃正收拾着杯盏,见言舒一直望着主院的方向发呆。
春桃瞥见廊下挂彩绸的侍女,突然想起:“王妃,过几日就是乞巧节了。听说今年街上格外热闹,朱雀大街搭了彩楼,卖巧果、花灯的铺子都备好了货,晚上还有灯会烟花呢。”
乞巧节?七夕?
言舒涣散的目光微微聚焦。在这个时代,这是女子祈求巧慧的节日,也是难得能出门的日子。重点是——情人节。
“热闹”、“灯会”这些字眼,却像火星落进她冰冷的心湖。
她被困在这四方天地,困在权谋与悲剧里,每日周旋、猜疑,几乎窒息,她也渴望甜甜的约会。
一个大胆的念头悄然滋生——创造个机会,在乞巧节热闹的街市上,或许能让人放松心防。
这想法让她心跳加速,带着孤注一掷的想法,也有一丝羞怯。她从未主动邀约过他,更别说这般带着儿女情长的请求。
他会答应吗?应该会吧,毕竟上次都主动约她骑马了,虽然他们之间开始有明显的改变,但还是会担心,害怕他会用冷冽的眼神看着她,觉得她不合适时宜。
想起他平日冷硬的侧脸,言舒几乎要退缩。但那天他亲手为她戴玉佩时指尖的温度,送她暖玉,在凤仪宫的维护,一起骑马游玩山林,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凌霄阁,这些事情给了她勇气。
总要试一试。
她深吸一口气,对春桃道:“知道了。”
遣退了春桃,言舒在室内踱步良久,反复思量措辞。直到夜幕降临,泠渊处理完公务回凌霄阁用晚膳。
餐桌上依旧安静。言舒默默吃饭,泠渊依旧沉默用餐。直到晚膳将毕,侍女撤下残羹奉茶,言舒握着茶杯,指尖用力,抬眼看主位上的男人。
“王爷,”声音比平日轻柔,“再过两日……便是乞巧节了。”
泠渊执杯的手顿了顿,抬眸看她,眼中没什么情绪。
言舒心弦绷紧,继续说道:“臣妾听闻……今年城中街市格外热闹。臣妾……入府以来,还未曾与王爷一同……领略过京中风情。”她顿了顿,脸颊微热,“不知……王爷乞巧节那日晚间可有空?能否……陪臣妾去街上……看看灯?陪臣妾过乞巧节?”
说完,她几乎不敢看他的眼睛,害怕下一秒就是他冰冷的拒绝。
时间仿佛变慢。她能听见自己如擂鼓的心跳。
泠渊确实意外。放下茶盏,目光落在言舒低垂的头顶和泛红的耳尖上。
短暂沉默后,就在言舒心慢慢沉下时,听到他低沉平稳的声音:
“可。”
一个字,简洁干脆。
言舒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惊喜,撞入他少了几分寒意的眼眸。
“多谢王爷!”她立刻应道,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雀跃,脸上绽出真切笑容。
泠渊看着她瞬间亮起的眼睛和毫不掩饰的欣喜,心中的某处再一次动了,努力的让面上不动声色:“届时让凌影多带些人跟着。”
“是,臣妾明白。”言舒连忙应下,心中巨石落地,被轻快与期待取代。
她成功了!他同意了!
而泠渊,在应下“可”字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去唇角一丝的笑意。
乞巧节夜幕将至,端王府侧门驶出一辆马车。
言舒坐在车内,听着外面渐起的喧嚣,既期待又紧张。悄悄掀开车帘一角,朱雀大街灯火如龙,人流如织,花灯将夜空映得如同白昼,小贩吆喝、孩童嬉笑、丝竹之声交织成鲜活夜景。
泠渊坐在对面,他端坐着,目不斜视,搭在膝上的手微微蜷曲,泄露一丝紧绷。
马车在稍远处停下。凌影带便装亲卫无声散入人群。
言舒在春桃搀扶下下车,感觉瞬间被热烈气氛包裹。她深吸带着食物香气和烟火气的空气,眼底起了笑意。回头看向格格不入的泠渊,鼓起勇气伸手:“王爷,我们……走吧?”
泠渊看着她伸出的手,在灯火下白皙纤细,又看看她亮晶晶充满期待的眼睛,终究忍不住伸手扶住她手腕。触手温软细腻,与他掌心粗粝对比鲜明。
一入人流,言舒便如出笼鸟儿,看什么都新奇。
“王爷您看,这泥人捏得真像!”
“那是巧果吗?闻着好香!”
“这花灯上的画儿真精致!”
她几乎在每个小摊贩前驻足,拿起泥人、面人、剪纸、香囊细看,小声惊叹。泠渊起初跟在她身后半步,偶尔给“尚可”、“一般”的评价。
言舒热情却似有感染力。一直拿有趣的东西分享:“王爷您看那个猴子偷桃的泥人,是不是很滑稽?”或将艾草香囊递到他鼻尖,“您闻闻,是不是能提神?”
渐渐,泠渊紧绷唇角开始有弧度。目光不再只警戒四周,也开始随她的指引落在那充满巧思的小物件上。看到她对走马灯循环奔马图案的纯粹赞叹;看到她在冰糖葫芦摊前悄悄咽口水。
当她拿起威猛傩戏面具往脸上比划,透过眼洞偷看他时,泠渊终是没忍住,一下子笑出了声。
言舒看到那明显笑意,胆子更大起来。放下傩戏面具,拿起纹饰简洁、透着冷峻的银狐半面递到他面前:“王爷,这个……似乎与您很相称。”
泠渊看着面具,觉此举有**份。
言舒软声道:“街上戴面具的人很多,入乡随俗嘛……而且戴上能少些关注,更方便些,不是吗?”
泠渊看了看周围戴面具的男男女女,又看她充满期待、带恳求的眼神,心中抗拒莫名消散。沉默接过面具,略显僵硬的戴上。
银狐面具遮住上半张脸,只露下颌和薄唇,迫人威压被遮掩不少,反添几分神秘与魅力。
言舒眼前一亮,自己也挑了个绣蝶恋花的精致半面戴上,只露弯弯笑眼和樱唇。“这样,我们就一样了。”声音掩不住欢喜。
戴上面具,似卸下身份枷锁。泠渊感觉自在许多,虽依旧话少,但跟随脚步不再迟疑,偶尔她对某样东西表现极大兴趣时,他会默不作声的付钱,递到她手里。
两人随人流走着,在猜灯谜摊前,言舒正在思索难题,泠渊只看一眼,便低声在她耳边说出答案。言舒豁然开朗,看他眼神充满钦佩,让泠渊心中莫名受用。
后在老匠人摊前停下,挂满手工荷花灯、兔子灯、鲤鱼灯。言舒挑了一盏做工精巧、绘并蒂莲的琉璃灯,爱不释手。泠渊看她欢喜模样,目光微动,竟破天荒选了盏造型古朴大气、象征武运与守护的麒麟灯。
当两人各提一盏花灯,并肩走在挂满灯笼的长街上时,灯光流转,映着脸上面具和手中温暖光晕,身影在地上交织,全是和谐与般配。
这时,夜空传来巨响,一朵巨大绚烂的金色菊花在墨蓝天幕轰然绽开!紧接着,第二朵,第三朵……红的、绿的、蓝的、紫的……万千流光溢彩,如星河倾泻,将夜空点缀得如梦似幻。
“是烟花!”人群爆发出更大欢呼。
言舒仰头看痴了。第一次在古代见如此盛大纯粹的烟花,转瞬即逝的极致美丽。
她下意识看向身边泠渊。他也仰望夜空,银狐面具下侧脸线条在明明灭灭光影中柔和许多,那双眼睛里此刻倒映漫天华彩。
似呼感受到她的目光,泠渊低头,隔着面具与她对视。
在漫天烟火轰鸣璀璨下,在周遭欢呼喧嚣中,两人静静站着,手中花灯散发温暖朦胧的光,仿佛这一刻世界只剩彼此。那层横亘其间的坚冰,在人间烟火烘烤与璀璨烟花照耀下,似悄然融化一角。
言舒心中涌动暖流,悄悄、极轻地,用小指勾住泠渊垂在身侧的手。他手掌微僵,却没甩开。片刻后,他反手,将她手轻轻握住。温暖有力。
烟花依旧在夜空绽放,照亮古老城池,也似照亮他们前方,那依旧迷雾重重却不再冰冷孤寂的道路。
回府马车内,两人都摘下面具。言舒抱着并蒂莲琉璃灯,唇角带着挥之不去的笑意,偶尔偷看对面闭目养神的泠渊,心中充满前所未有的充实安宁。
而泠渊,虽闭着眼,脑海中却不期然浮现她戴蝶恋花面具、仰头看烟花时明亮的眼眸,和她悄悄勾住他手指时微凉依赖的触碰。搭在膝上的手指无意识地捻了捻,似还残留那份柔软触感。
这一晚上,有人决定直面自己的内心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