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60天的早自习,张闻周对着数学模拟卷最后一道大题发呆。草稿纸上画满了无意义的圆圈,就像他此刻一团乱麻的思绪。前排的蒋子星第三次回头看他,眉头皱成熟悉的弧度——以前系统在时,那里会跳出「检测到注意力分散」的提示。
"换这个试试。"一张纸条滑到张闻周桌上,附着一支通体蓝色的钢笔,"蓝墨水刺激创造力,你卡在几何题时总需要跳出框架。"
张闻周旋开笔帽,金属笔尖上刻着微型月亮图案。他抬头对上蒋子星的视线,后者迅速转回去,耳尖却红了。自从系统移除,这种小心翼翼的关怀反而更加动人——不再是数据驱动的精准投喂,而是带着人类误差的温暖尝试。
午休时,他们照例占据图书馆角落的双人桌。蒋子星摊开五颜六色的复习资料,时间表精确到每分钟;张闻周面前则是文学笔记本,写满即兴创作的短文和诗歌。
"你确定不要我帮你理综?"蒋子星第N次提议,"去年竞赛题我押中过原题。"
张闻周用新钢笔戳他手背:"某人是不是忘了,上次月考语文我比你高12分?"笔尖在皮肤上留下微小的蓝色月牙印。
他们独创的互助模式逐渐成型:蒋子星用逻辑思维帮张闻周拆解数学难题,张闻周则用想象力为蒋子星的作文注入灵气。没有系统计算最佳学习方案,却意外契合彼此的脑回路。
放学时,王慧拦住他们。她的机械左臂如今覆盖着仿生皮肤,只有偶尔闪过的蓝光显示不同寻常。
"出事了。"她将平板转向他们,屏幕上跳动着一段异常代码,"林志鹰的残留程序在模拟考服务器里活跃。"
蒋子星迅速放大代码细节:"这是神经数据采集算法...有人在收集考生的应激反应模式。"
"更糟。"王慧调出地图,全市五所重点高中的服务器都被标记红点,"段阳查到教育局新来的技术顾问,是当年工业园区项目的工程师。"
张闻周突然想起蒋母的笔记本上被涂黑的那行字。他下意识摸向无名指的戒指,金属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先别声张。"蒋子星关闭平板,"高考系统有军方级别的防火墙,他们需要内部接应..."
话音未落,张闻周的手机响起。医院来电,母亲关节炎恶化需要立即手术。他匆忙赶去时,蒋子星往他书包塞了个盒子:"可能会等很久。"
急诊室的长椅上,张闻周打开盒子——是改装过的电子阅读器,预存了蒋子星整理的数学精华笔记。每页边缘都有手写批注,用不同颜色标注难度等级。夹在中间的粉色便签上写着:「遇到卡壳就看第37页的'蒋氏解题秘诀',包治百病」
所谓的"秘诀"其实是幅夸张的漫画:蒋子星本人头顶数学符号,举着"张闻周专属"的旗子与题目怪兽搏斗。笑着笑着,张闻周突然鼻酸——没有系统加持,这份笔记要耗费多少不眠夜?
母亲手术顺利,但张闻周错过了第二天上午的数学模考。回校补考时,他惊讶地发现试卷难度远超平常。正当他对着最后三道大题束手无策时,记忆突然闪回蒋子星的笔记第89页——「当题目出现双曲线与椭圆结合时,优先考虑极坐标变换」
笔尖在纸上流畅滑动,仿佛被无形力量引导。交卷后,张闻周在走廊尽头逮到偷看补考的蒋子星:"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又偷偷连接系统了?"
"绝对没有!"蒋子星举起三根手指,"只是...昨晚梦见你在做这套题,下意识在笔记里加强了相关题型。"
他们同时沉默。系统移除两个月后,残留的神经连接仍在某些时刻悄然生效——就像身体记住的惯性。
成绩公布那天,全班哗然。缺考一场的张闻周数学居然排到年级前二十。李老师推着眼镜反复核查分数:"最后那道压轴题,全市只有七个学生做对..."
蒋子星在课桌下偷偷勾住张闻周的小指。没有系统提示音,但某种比数据更真实的温暖在两人之间流动。
放学路上,张闻周发现蒋子星书包里露出研究所标志的文件角。他假装没看见,转而谈起暑假计划:"考完要不要去海边?段阳说新开了家星空民宿。"
"好啊。"蒋子星答得太快,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脖颈后的疤痕——他说谎时的习惯动作。
夜幕降临时,张闻周再次翻开蒋母的笔记本。在手机闪光灯下,被涂黑的字迹隐约显现:
「量子纠缠现象:当一方遭遇生命危险时,另一方的记忆将开始重构...」
窗外,初夏的闷雷滚过天际。高考倒计时牌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某种无声的倒计时。
二模考试的早晨,天空阴沉得能拧出水来。张闻周站在考场外深呼吸,试图压住胃里翻腾的紧张感。前夜母亲的止痛药副作用发作,他照顾到凌晨三点,现在眼前还飘着灰黑色的小点。
"给。"蒋子星突然出现在身侧,递来一个保温杯,"加了蜂蜜的参茶,能缓解心悸。"
温热液体滑过喉咙,甜中带苦的味道让张闻周想起系统还在时,每次考试前自动推送的「压力指数评估」。现在他只能通过蒋子星眼下的青黑程度来判断对方的紧张级别——今早至少是7分(满分10)。
"第三题会考空间向量。"蒋子星突然压低声音,"昨晚我梦见你试卷上的题号..."
张闻周差点呛到。自从上次补考事件后,他们都刻意回避这种"巧合"。但此刻考场铃响起,容不得多问。
语文试卷发下来时,窗外的雨终于倾盆而下。张闻周在作文题前停顿——「论科技与情感的边界」,这题目简直像为他们量身定制。正当他构思论点时,太阳穴突然刺痛,眼前浮现出蒋子星在隔壁考场写字的画面:
(真正的科技应当如琴弦,看似冰冷刚硬,实则传递最温热的心跳...)
这景象清晰得如同全息投影。张闻周下意识去摸脖颈后曾经连接系统的位置,只触到一片平滑的皮肤。当他再次集中精神,那画面消失了,只在作文纸上留下无意识写下的"琴弦"二字。
交卷后,张闻周在走廊拐角堵住蒋子星:"你作文开头是不是用了琴弦的比喻?"
蒋子星手里的保温杯咣当落地:"你怎么...我只是在脑子里想过这个意象..."
两人对视着,雨水顺着窗玻璃蜿蜒而下,像极了曾经在他们皮肤上流动的系统光纹。
下午的数学考试更诡异。当张闻周卡在最后一道导数题时,熟悉的刺痛感再度袭来。这次浮现的是蒋子星正在草稿纸上推演的公式,甚至能看清他写错又划掉的一个步骤。跟着这幻象指引,张闻周竟提前二十分钟完成所有题目。
"这不正常。"放学后的器材室里,张闻周把蒋子星按在跳箱上,"系统明明已经移除了。"
蒋子星掏出手机,调出一段脑电波监测图:"我偷偷做了实验。当我们相距小于50米且都处于高压状态时,脑电波会出现异常同步。"他放大某个峰值,"这和双生系统激活时的波形几乎一致。"
"所以我们是...人形WiFi?"张闻周试图开玩笑,但声音发紧。
蒋子星突然抓住他的手腕:"还有更奇怪的。"他撩起后颈的头发——原本淡化的疤痕正在发红发热,"从上周开始,每次你强烈情绪波动时,这里就会..."
门外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王慧和段阳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校服都被雨淋得半湿。
"紧急情况!"段阳啪地打开电脑,屏幕上是一张市教育局的内部照片,"这个新来的技术顾问,就是当年给我植入系统的工程师!"
王慧的机械手指飞速调出更多资料:"他最近三个月访问的全是高考信息系统服务器,昨天二模开考前两小时,你们考场的监控设备被远程重启过。"
张闻周胃部一沉。照片里的男人穿着规整的西装,但右手小指不自然地弯曲着——和工业园区那些宿主最后的症状一模一样。
"他们在收集数据。"蒋子星声音变调,"不是普通作弊...是要重建宿主网络。"
雨点砸在器材室铁皮屋顶上,像无数细小的脚步声。四人沉默地对视,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恐惧。高考,这个对普通学生意味着人生转折的考试,此刻变成了精心设计的陷阱。
---
那天晚上,张闻周在蒋子星公寓过夜。自从系统分离后,他们很少同床共枕——没有了神经连接缓冲,□□接触带来的刺激反而更加直白强烈。但今夜,两人只是并肩靠在床头,各自捧着一本复习资料。
凌晨两点,蒋子星的手机突然亮起。一条加密信息自动播放:(星星,你父亲有东西给你。——妈妈)
附件的音频文件需要视网膜验证。蒋子星犹豫片刻,将手机对准自己的眼睛。
“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说明双生系统出现了延迟激活。”蒋父的声音比全息影像里更加疲惫,背景有仪器滴答声,“最初设计这个系统,是为了应对极端考试压力...你记得那年国际奥赛吗”
蒋子星的身体明显僵硬了。张闻周悄悄握住他的手,感受到掌心渗出的冷汗。
(后来技术被扭曲了,但核心功能还在——当两个高度匹配的头脑在压力下同步,能产生量子隧穿效应,短暂共享认知资源。这本来只是...应试工具。)
录音里传来剧烈的咳嗽声,然后是玻璃碎裂的响动。
“意外的是,你和那个男孩...”蒋父的声音突然温柔下来,“系统在你们之间产生了情感连接,这是计算之外的奇迹。保护好这种连接,它比任何技术都...”
录音戛然而止。蒋子星盯着黑下去的屏幕,睫毛在台灯下投出细长的阴影。
"所以我们是...高级作弊器?"他试图调侃,但声音发抖。
张闻周翻身跨坐在他腿上,粗暴地扯开他的衣领。蒋子星后颈的疤痕此刻泛着不自然的红光,温度高得吓人。
"疼吗?"张闻周轻声问。
蒋子星摇头,却条件反射地瑟缩了一下。这个细微的谎言让张闻周心脏绞痛——曾经系统会精确显示彼此的痛觉指数,现在只能靠猜测。
他们额头相抵,呼吸交错。某种无形的张力在空气中蔓延,既熟悉又陌生。当蒋子星的唇即将碰上他的时,张闻周突然别开脸:"明天还有英语模考。"
这是系统移除后他们第一次主动拒绝亲密接触。
---
第二天英语考试,张闻周刻意选了距离蒋子星最远的考场。但当听力播放到第7题时,那种诡异的连接感再次出现——他清晰"听到"蒋子星在默念答案选项,甚至能感知到他纠结时轻咬左侧臼齿的习惯。
交卷后,张闻周直奔天台。需要冷风吹散脑中挥之不去的违和感,这种不受控的能力比系统提示更令人恐惧——至少系统有开关按钮。
"躲我?"蒋子星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罕见的怒气。他手里捏着印有研究所标志的信封,"正好,有件事该摊牌了。"
保送协议书滑落在张闻周脚边。国内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条件是"配合完成双生系统的后续研究"。
"什么时候的事?"张闻周声音平静得可怕。
"上周收到的。"蒋子星踢了脚边的石子,"我没打算接受,但..."
"但什么?"张闻周捡起协议,指着条款里的小字,"'必要时需配合神经接口重新接入'...你想再次被系统控制吗?"
蒋子星突然抓住他的肩膀:"你不明白!这种能力如果可控,能帮到多少人?王慧的机械臂需要升级,段阳的神经损伤..."
"然后呢?"张闻周甩开他,"让更多学生变成宿主?像你父亲希望的那样,把感情也变成可编程的算法?"
这句话像刀划开凝固的空气。蒋子星后退两步,脸上血色尽失。他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转身离开,脚步声沉重得像灌了铅。
张闻周在雨中站到校服湿透。当他终于回到教室,蒋子星的座位已经空了,桌洞里整齐码着分门别类的笔记——数学蓝色标签,语文红色,英语绿色,全是张闻周偏好的颜色系统。
段阳欲言又止地递来一张字条:(回家检查你的邮箱。——王慧)
---
家里的台式机很久没开了,风扇积灰转动时发出哀鸣。邮箱里躺着王慧发来的加密压缩包,解压后是几十张监控截图:教育局官员频繁出入各校考务办公室,深夜的电信大厦仍有不明灯光,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张闻周和蒋子星在器材室交谈的画面——拍摄角度明显来自通风口。
最后一张照片是城市地图,五所重点高中与电信大厦之间连着红线,形成完美的五边形。王慧的备注闪烁在角落:「他们在构建更大规模的神经网络,高考当天启动」
张闻周抓起伞冲出门。雨比傍晚更大了,水洼映着霓虹像打翻的颜料。转过街角时,他猛地刹住脚步——蒋子星就站在他家楼下,浑身湿透得像落水狗,手里举着被雨淋湿的笔记本。
"对不起"三个字被雨水晕染得模糊不清。
伞掉在地上。张闻周冲过去揪住他的衣领:"你在这站了多久?"
"三小时?四小时?"蒋子星傻笑着,嘴唇发紫,"段阳说你在查资料,我想等..."
一个裹着雨水泥土味的吻堵住了剩下的蠢话。蒋子星的嘴唇冰冷,但舌根是热的,带着参茶的甜苦。当他们终于分开时,张闻周发现两人无名指上的戒指在闪电中微微发亮——不是反光,而是从内透出的淡金色光芒。
"回家。"张闻周拽着他往楼道走,"明天开始,我们得制定新计划。"
蒋子星在他背后轻声问:"什么计划?"
"高考作战计划。"张闻周回头看他,雨水顺着下巴滴落,"既然甩不掉这破连接,不如学会控制它。"
电梯上升的三十秒里,他们湿漉漉的校服在脚下积成水洼。蒋子星突然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保送协议,当着他面撕成碎片。
"我父亲错了。"碎片飘落在水洼里,墨迹晕染开来,"我们之间从来不是技术。"
张闻周用拇指擦去他脸上的雨水,或者说泪水。当电梯叮的一声停下时,某种无声的默契在两人之间达成——高考不再只是考试,而是一场必须赢得的战役。
我感觉我写的结尾会很潦草…不管了先致歉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高考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