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并肩作战

核查组抵达的那天,天是阴的,云层压得很低,像一块沉甸甸的铅块,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施工现场早早暂停了主体作业,防护棚被收拾得格外整洁,那些修复好的窗棂整齐排列着,木质的温润光泽在阴云下依旧清晰——每一扇窗棂上都贴了编号标签,对应着详细的修复记录,方便核查组查阅。苏晚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棉布工作服,头发束得一丝不苟,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里的文件夹,指腹的薄茧蹭过硬壳封面,带来一丝微弱的触感——文件夹里,她按顺序整理了备案表、检测报告、视频光盘,甚至还有修复时用的木料样本。

陆时衍就站在她身边,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褪去了往日的工装随性,多了几分沉稳。他没有说话,只是偶尔侧头看一眼苏晚,目光沉静,像是在给她无声的支撑——指尖悄悄在身后攥着一份备份证据,是张总与下属的通话录音,还有陆母与张总助理的聊天记录截图。

核查组的五个人穿着统一的制服,神情严肃,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姓陈,据说在文物保护领域深耕了几十年,眼光毒辣得很。他们一走进防护棚,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苏晚小姐,我们收到举报,称你在修复过程中违规操作,破坏了古窗棂的原有结构,请问你对此有何解释?”陈专家的声音低沉有力,目光落在苏晚身上,带着审视——他手里拿着举报信,指尖夹着一支笔,笔杆上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像是常年使用的。

苏晚深吸一口气,抬手将文件夹打开,动作平稳得没有一丝颤抖。“陈专家,各位老师,这是我本次修复工作的全部记录,包括修复前的现状勘察报告、材质检测数据(里面有腐朽部分的含水率、密度检测结果)、修复方案论证文件(有三位行业专家的签字),以及每一道工序的详细记录和对比照片。”

她将一叠厚厚的资料递过去,指尖捏着纸张的边缘,力道均匀,“举报信中提到的‘结构破坏’,实际上是针对部分腐朽严重的木质进行的加固处理。我采用的是‘最小干预’原则,所有修改都基于《文物保护法》相关标准,且保留了原有的核心雕花与纹路——比如这扇缠枝莲窗棂,腐朽部分占比15%,我替换的木料是从旧建筑拆迁工地回收的同批次老榆木,做旧处理采用‘热熏 蜂蜡浸润’法,颜色偏差不超过3%,符合行业规范。”

核查组的人接过资料,低头翻阅起来,现场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风声——防护棚外的梧桐树被风吹得沙沙响,像在低声诉说。苏晚站在原地,背脊挺得笔直,像一株迎着风雨的翠竹。她的目光落在那些窗棂上,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那些木质的纹路里,藏着她对抗质疑的全部底气。

“这张照片里的雕花,看起来确实与原纹路有偏差。”一位年轻的核查员指着举报信附带的照片,语气带着疑惑——他的笔不小心掉在地上,苏晚下意识地弯腰捡起来,递给他,看到笔杆上刻着一个小小的“陈”字,应该是陈专家送他的。

苏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扇缠枝莲纹窗棂,照片被刻意放大了局部,角度刁钻,刚好避开了木质腐朽的痕迹。“这位老师,您可以亲自去看看实物。”她迈步走向那扇窗棂,指尖轻轻抚过被质疑的雕花,“这里的木质原本已经严重腐朽,含水率超过40%,若不进行微调用加固,整道雕花都会脱落。我在修复时,严格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只是将腐朽部分替换为同材质木料,雕花的整体形态、线条走向都与原貌一致——您可以用这个含水率检测仪测一下,现在的木质含水率控制在12%,是最适合保存的状态。”

她拿出一个小巧的检测仪递给那位核查员,“您还可以对比一下,替换部分的木纹肌理、颜色深浅,都经过了做旧处理,与原有木质完美融合,不存在‘破坏结构’一说。”

核查员接过检测仪,仔细观察起来,眉头渐渐舒展开。陈专家也走了过去,亲自用手触摸窗棂的雕花,指尖划过那些细腻的纹路——他的指尖带着老茧,是常年接触文物的痕迹,眼神里的审视慢慢淡了下去。

“修复工艺确实精细,做旧处理也很到位。”陈专家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些,“尤其是蜂蜡浸润的手法,很传统,也很有效,能很好地保护木质。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完全推翻举报。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证明你的修复方案是合规的。”

苏晚早有准备,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签字文件:“这是修复方案的专家论证意见,上面有三位行业泰斗的签字,他们在修复前就对方案进行了审核,确认符合文物保护标准。另外,这是修复过程中的全程视频记录,没有任何剪辑,视频里有时间戳和光源记录,能证明我没有违规操作——比如这段,是我修复被举报的窗棂时的画面,能清晰看到木质腐朽的状态和我的修复步骤。”

她将平板电脑递过去,视频里清晰记录了每一道工序:她如何清理积尘、如何检测材质、如何调配粘合剂(比例是1:3的木粉和环保粘合剂)、如何小心翼翼地填补裂痕。镜头里的她神情专注,动作轻柔,每一个细节都做得一丝不苟——视频角落还有她偶尔的小失误,比如不小心碰掉了工具,然后笑着捡起来,这些真实的小瞬间,让核查组的人眼神柔和了许多。

核查组的人认真看着视频,现场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陆时衍看着苏晚从容不迫的样子,眼底泛起一丝骄傲——这就是他喜欢的苏晚,专业、坚韧,无论面对多大的质疑,都能凭借自己的实力站稳脚跟。

“视频和文件都没有问题,但我们还是想知道,举报者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陈专家放下平板电脑,目光转向陆时衍,“陆总,作为项目负责人,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陆时衍上前一步,刚好站在苏晚身边,两人并肩而立,形成一种无形的默契。“陈专家,各位老师,”他拿出手机,点开录音文件,“这是我们查到的证据,举报信是项目竞争对手张总恶意伪造,目的是阻碍项目推进。至于他为何会针对苏晚小姐,录音里有详细说明——里面提到了‘陆夫人那边已经打好招呼’,想来是有人想借此逼迫苏晚小姐离开。”

录音里的声音清晰传出,张总的嚣张与算计、下属的附和,还有那句“陆夫人说了,只要把苏晚逼走,项目后续的合作就好谈”,像一颗炸雷,在安静的防护棚里炸开。

核查组的人脸色都变了,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眼里满是了然。陈专家的眉头皱了起来,语气带着一丝不悦:“原来如此,竟然是恶意举报——还牵扯到这种场外因素,太不像话了。”

苏晚听到“陆夫人”三个字时,指尖微微一顿,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她侧头看了一眼陆时衍,他刚好也在看她,眼神里带着歉意和安抚,仿佛在说“对不起,又让你受牵连了”。苏晚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那笑意很轻,却足以让陆时衍放下心来——她知道这不是他的错,也不想让他为难。

“感谢陆总提供的证据。”陈专家关掉录音,语气严肃,“我们会将此事上报相关部门,对恶意举报者进行追责。至于苏晚小姐的修复工作,经核查,完全符合文物保护标准,不存在违规操作,我们对本次修复成果予以认可——甚至可以说,这是近年来古窗棂修复的优秀案例,值得推广。”

这句话像一道光,刺破了笼罩在现场的阴云。苏晚紧绷的肩膀缓缓放松下来,指尖的力道也轻了,她轻轻舒了一口气,眼底的沉静里终于染上了一丝释然——指尖无意识地蹭过文件夹上的木痕,那是她之前不小心磕到的,此刻却觉得格外安心。

陆时衍悄悄握住她的手,指尖相扣,再没松开——他的掌心温热,传递着无声的喜悦和珍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