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逾白没结婚那几年,在投资圈的“冷感”与“魅力”始终成正比。他边界感强,自带清冷疏离的气质,可偏偏架不住总有“胆大”的示好者,围绕在他身边的“桃花”从未断过。
示好者大多摸透了他的性子,鲜少当面递礼,爱把心意裹进印着丝带的礼盒,借着“公司福利”的名义送到前台——有瑞士进口黑巧、法式手工马卡龙,还有季节限定的草莓挞。包装却不是商务风格,精致又浪漫,偏偏不写收礼人姓名,只在卡片上留句模糊的“祝团队工作顺利”。
行政部最先摸清规律。每周三下午的固定下午茶时间,原本要从预算里划钱订的甜品,好几次都被这些“桃花礼”精准承包。行政主管拿着采购清单跟特助打趣:“沈总魅力值是公司隐形资产,照这频率,下半年下午茶预算都能省出一笔团建经费。”
员工们更是默契十足。每次前台喊“有新福利”,各部门都会有人笑着凑过来,连不苟言笑的技术主管都忍不住探头:“这周是哪位‘赞助商’?我赌是上次送六口味曲奇的那位。”分零食时还不忘跟行政开玩笑:“要不咱们给沈总颁个‘最佳省钱奖’?就说‘桃花常来,下午茶常新’。”
沈逾白对此毫不上心。特助第一次捧着浪漫包装的精致礼盒进办公室时,还小心翼翼问:“沈总,这些零食需要您过目吗?”当时沈逾白正盯着电脑里的并购案数据,头都没抬:“分了。”语气平淡得像在说“把文件放桌上”。
后来特助彻底摸清规律——只要收到没署名的零食礼盒,干脆不往办公室送,直接让行政登记后按部门分,省得让沈总多费口舌。
时间久了,特助甚至还总结出一套“处理流程”:先查礼盒标识——若是印着奢侈品logo或明显是饰品盒,立刻联系前台追溯送礼人,用“公司规定”为由坚定退回,连客套话都带着不容置疑的距离;若是零食甜食,直接贴“部门福利”标签,拆都不用拆完,留几包给前台值班人员,剩下的全送进茶水间。
私下里,特助跟行政主管吐槽:“送零食的还好说,分完就清净;最头疼是送贵重礼的,得反复跟对方解释‘沈总从不收私人馈赠’,生怕话说轻了留念想,话说重了又显得不近人情。”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藏在礼盒里的“心意小卡片”。有的写着“愿沈总工作之余有甜意”,有的画着简笔向日葵,还有的留了隐晦的联系方式。员工们拆礼盒时总会好奇翻看,看完又默契地收进行政部的“趣味收藏盒”,谁也没敢拿给沈逾白看。
有次实习生不小心把卡片掉在走廊,被部门经理眼疾手快收走,事后特意叮嘱:“别让沈总知道,不然又得让咱们把卡片跟礼盒一起退,徒增麻烦。”
就这样,“桃花礼”成了团队心照不宣的职场小秘密。大家一边吃着免费甜品,一边偷偷议论“这次的送礼人审美在线”,偶尔还跟特助撒娇:“下次有送抹茶口味的,能不能优先给咱们部门留两盒?”特助笑着应下,心里却清楚,这些零食对沈逾白而言是“没必要处理的麻烦”,对员工却是枯燥工作里的小惊喜。
这份“福利日常”的“终结”,要从沈逾白和温星燃公开关系说起。
两人在微博晒出荷兰结婚证的那天,公司内网直接“瘫痪”。员工们抱着手机在茶水间欢呼,连平时严肃的法务总监都笑着说:“难怪沈总这两年没‘桃花’,原来早就心有所属。”可欢呼过后,大家也悄悄发现——下午茶桌上的进口零食,渐渐变成了行政部订的普通饼干。
半年后的某天,温星燃来公司等沈逾白下班,被几个熟员工堵在茶水间。运营部的小伙子率先开口,故意叹着气说:“温先生,跟您说个事儿——您跟沈总公开前,咱们每周都能吃免费零食,现在可没得吃了。”
温星燃愣了一下,手里刚泡好的手冲咖啡都忘了递出去:“还有这事儿?”
“可不是嘛!”行政主管凑过来,故意把“桃花礼”的来龙去脉说得绘声绘色,“以前总有人送进口巧克力、手工曲奇,沈总拆都不拆,全给我们分了。特助后来收到礼盒,都不跟沈总说,直接让我们处理,省得沈总心烦。”
“还有小卡片呢!”实习生忍不住补充,“写得可暧昧了,我们都看过,沈总到现在都不知道。”
温星燃越听眼睛越亮,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咖啡杯壁。等沈逾白找过来时,就看到温星燃靠在门框上,嘴角挂着狡黠的笑,身边围了一圈憋笑的员工。“怎么了?”沈逾白走过去,顺手接过温星燃手里的咖啡。
“没什么,”温星燃转头看他,眼里闪着光,“就是觉得,得给大家补点福利。”
没过多久,温星燃就兑现了“承诺”。周五下午快下班时,他领着两个快递员走进公司,直接把巨大的纸箱放在茶水间:“给大家带的下午茶,拆开尝尝。”
员工们围过来一看,瞬间乐了——纸箱里的零食比以前的“桃花礼”精致十倍:有单块售价近百元的单一产地黑巧,有包装印着插画的手工饼干,还有当季限定的芒果干和草莓软糖,甚至连之前有人提过“超好吃”的日本草莓挞,都买了现成的半成品,附了张手写便签:“加热两分钟更甜,不够再跟我说。”
“温先生,您这是把进口超市搬来了吧?”有人拆开黑巧,咬了一口就忍不住惊叹,“比以前的‘赞助商’大方多了!”
温星燃靠在桌边笑:“听你们说以前吃得好,总不能让大家受委屈。再说了,这些都是我跟沈总一起挑的,他尝过都说不错。”这话里的小较劲藏都藏不住——既暗戳戳强调“我跟沈总一起选的”,又把“比过桃花礼”的小心思裹在“补福利”的借口里。
更贴心的是,温星燃还特意记了大家提过的口味。之前说“爱吃抹茶”的设计部姑娘,拆开礼盒就看到两盒抹茶曲奇;吐槽“黑巧太苦”的实习生,面前摆着的是微甜的牛奶巧克力。“温先生,您居然记着我们说的话!”有人惊喜地喊出声。
“当然记着,”温星燃笑着说,“把你们哄开心了,才能帮沈总更用心干活,他说不定还得谢谢我。”
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自从温星燃开始“承包”下午茶,团队的工作氛围明显更活跃。以前加班时大家只会默默点外卖,现在到了傍晚,会有人主动说:“等会儿吃温先生送的饼干,吃完再改方案。”甚至有部门在周会上汇报:“这周效率提升,多亏了温先生的‘能量补给’,咱们得加把劲,别辜负这份心意。”
特助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某次跟沈逾白汇报工作时,忍不住提了一嘴:“温先生送的零食比以前的桃花礼受欢迎多了,大家加班都更有干劲。”
沈逾白正在签文件,闻言抬头笑了笑:“他就是爱折腾。”语气里的无奈,却藏着掩不住的宠溺。
后来,温星燃送零食渐渐成了常态。去国外出差,会带当地的坚果巧克力;发现新款甜品店,会特意多买几份送到公司。员工们也摸清了他的脾气,每次都会故意“撒娇”:“温先生,上次的芒果干太好吃了,下次能不能多带点?”温星燃总会笑着应下,下次来的时候,准会把大家提过的零食全带来。
有次沈逾白跟温星燃在茶水间偶遇,正好看到员工们围着温星燃拆礼盒。沈逾白走过去,无奈地说:“别总惯着他们,都快被你宠得没规矩了。”
温星燃转头看他,眼里闪着狡黠的光:“我这是帮你笼络人心,让他们更用心给你干活,不好吗?”说着还拿起一块饼干递到沈逾白嘴边,“你尝尝,比以前那些桃花送的好吃多了。”
沈逾白张嘴接过,饼干的甜香在舌尖散开。
他看着温星燃跟员工们笑着聊天的样子,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他觉得“麻烦”的桃花礼,远不如眼前这盒带着烟火气的饼干——毕竟,只有真正在意的人,才会把“讨好你的团队”当成自己的事,把“让你身边的人开心”当成值得较劲的小事。
员工们看着这一幕,悄悄互相递了个眼神。大家都清楚,以后再也不用盼着“桃花”来了。毕竟,有温先生在,他们不仅能吃到更好的零食,还能顺便嗑到老板和爱人的糖,这份“福利”,可比当年的桃花礼珍贵多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