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十五分,叶嘉枝站在"治愈时光"咖啡馆的后厨,将温度计插入正在加热的牛奶中。数字跳到63.5℃时,她立即关火,动作精准得像在进行化学实验。
"小枝,今天的蓝莓是新送来的,要现在处理吗?"帮工阿姨问道。
"先测糖度。"叶嘉枝头也不抬,手指在电子秤上轻点,将面粉精确到0.1克,"这批面粉湿度偏高,配方需要调整。"
她动作利落地操作着各种仪器,眼神专注得近乎偏执。没有人能从她娴熟的动作中看出,这位咖啡馆老板兼首席糕点师已经两年没有真正尝过自己制作的甜点了。
两年前那场车祸带走了她的父母,也带走了她的味觉。神经性味觉障碍,医生这样诊断。但叶嘉枝拒绝放弃,她用精确到小数点后的测量、详尽的顾客反馈记录和敏锐的观察力,硬是在失去最重要感官的情况下,维持着咖啡馆的声誉。
"叮铃——"前门风铃响起,第一位顾客来了。
叶嘉枝整理了一下围裙,将一缕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走向前台。她的眼睛下方有淡淡的青色,昨晚为了调试新配方又熬到凌晨。
"早安,需要点什么?"她微笑着询问面前西装革履的男士,同时注意到他领带的歪斜和眼底的疲惫,"推荐我们的'早安'系列,甜度适中,适合清晨提神。"
男士随意指了菜单上一款蛋糕,眼神飘忽。叶嘉枝暗自记下这个细节,转身去准备餐点。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端,林萧宇将又一张画布从画架上扯下,粗暴地揉成一团扔向墙角。那里已经堆了十几个相似的"失败品"。
"该死!"他抓了抓凌乱的头发,手指上沾满颜料也浑然不觉。
手机响起,是他的经纪人周明远。
"萧宇,张总那边又在催新作品了,画廊下个月的档期..."
"我知道!"林萧宇打断他,"但我画不出来,满意了吗?那些颜色...那些线条...全都错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出去走走吧,别闷在工作室。你以前说过,街上的人群有时候会给你灵感。"
林萧宇挂断电话,抓起外套冲出门外。三年来,他从备受瞩目的新锐画家变成了被期待压垮的"天才"。商业成功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更多的要求和限制。他迷失在自己构建的色彩迷宫中,找不到出口。
漫无目的地走了两小时,林萧宇的胃开始抗议。他抬头,发现自己站在一条陌生的小巷口,一家名为"治愈时光"的咖啡馆静静矗立在晨光中。暖色调的装潢和橱窗里精致的糕点莫名吸引了他。
推门而入,风铃清脆的声音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店内弥漫着咖啡和烘焙的香气,几位顾客安静地享用早餐,氛围舒适得让人想留下。
"需要点什么?"柜台后的女声问道。
林萧宇抬头,对上一双清澈的眼睛。女店主——胸牌上写着"叶嘉枝"——看起来二十七八岁,扎着简单的马尾,没有化妆,却有一种干净的美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专注的眼神,仿佛整个世界在那一刻只有面前的顾客存在。
"我...随便。"林萧宇疲惫地说。
叶嘉枝微微歪头,迅速打量了这位不修边幅的客人——皱巴巴的衬衫,沾着颜料的手指,还有那种艺术家特有的焦躁气息。
"试试'晨曦'慕斯吧,"她指着一款淡黄色的甜点,"柠檬和蜂蜜的平衡,加上一点迷迭香,适合需要提神又不想太甜腻的人。"
林萧宇点点头,随意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他掏出素描本,机械地画着线条,却又一次感到不满意。
"您的'晨曦'。"叶嘉枝亲自送来甜点,轻轻放在不会干扰他作画的位置,"配了伯爵茶,可以中和酸味。"
林萧宇漫不经心地叉起一块送入口中,突然,他的动作顿住了。酸甜恰到好处的平衡,迷迭香的微妙香气,还有那轻盈如晨雾的口感...他不由自主闭上眼睛,仿佛看到第一缕阳光穿透森林的画面。
叶嘉枝站在不远处,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位特殊客人的反应。大多数人对她的甜点只是礼貌性地称赞,但这位陌生人却像是真正尝到了什么触动灵魂的东西。她悄悄记下这个细节,退回柜台后继续工作,但眼睛不时瞥向那个角落。
林萧宇吃完最后一口慕斯,发现自己竟然感到一丝久违的平静。他抬头,正对上叶嘉枝观察的目光。两人都有些尴尬地移开视线,但某种无形的联系已经在那一刻建立。
"这个...很特别。"林萧宇走到柜台结账时说道。
"特别在哪里?"叶嘉枝追问,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收银机。
林萧宇思考了一下,"像是...能尝到阳光的味道。不是比喻,是真的有那种温暖的感觉。"
叶嘉枝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是她两年来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精确地描述她试图通过配方表达的感觉。
"谢谢,"她真诚地说,"这是我一直在尝试的效果。"
林萧宇离开时,回头看了一眼咖啡馆的招牌。"治愈时光",他想,也许这里真有什么特别之处。
叶嘉枝则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男性,约35岁,偏爱酸度略高的甜点,对香草类香料敏感。特殊反应:能感知情感表达。"她合上本子,若有所思地看向门外渐行渐远的背影。
两人都不知道,这次偶然的相遇,将如何改变他们各自陷入僵局的人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