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十九折

载坖边吻着,边缓缓将身子也跪下,与高襄促膝同跪着,两下明黄与大红的衣裳下摆都错乱堆叠在一起。

高襄被吻上的一瞬间,头皮一阵发麻。他内心有所抗拒,但浑身力气都被抽走了,像团棉花,反倒做成了欲拒还迎的姿态。他无力挣扎的那一下,甚至还听见载坖低低地笑了一声:“先生。”

亲吻过后,皇帝松开他,凝望着他的眉眼,望了片刻,又欲吻上来,高襄倒头便拜:“陛下,下午的日讲……”

因两人是跪在一处,他这一拜,身子倒几乎是拜在了他身上。

载坖双手虚托他手臂扶住他,扭头看看窗外天色,笑道:“是时候了,便重新开讲罢。”

高襄继续讲《礼记》,十七岁便令他扬名乡里的《礼记》:“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皇帝倒是不改好心情。

第二天日讲,高襄不当值,在内阁理事。

徐存年初已推荐张珪入阁,此刻阁中张珪与高襄二人各在一间房闷着。

近午,张珪踱去高襄那间房前扣门,高襄知道是他,便不搭理。

张珪就笑道:“那愚弟就进来了。”

“不许。”

“不许,愚弟也进来了。”

“无赖之徒……”高襄将书合上,扭头怒目而视。

然而张珪只笑眯眯的。

这张脸,配上这笑眯眯的表情,高襄又气,又生不起气来。

张珪慢慢收了笑,说道:“虽然说了上千遍了……还请肃卿兄信我。当日,实在是不知情。”

他不提还好,一开口说这事,高襄这才真正冷了脸色:“你休想再糊弄我。遗诏是件什么东西,要谁来写,你敢说你不知道?”

“弟确实有功利之心,但弟那时是真不知道徐……”张珪将“徐”字吐得极轻,旋即恢复音量继续道:“阁老要害肃卿兄啊。”

高襄要说的之前已与他说过数次,此刻本就有烦恼在心头,懒得再与他空费唇舌,只摆手送客。

张珪急道:“肃卿兄,弟要怎样,你才肯信?”

这时有皇帝身边的牌子太监奉口谕到了,两人忙跪接。

“万岁爷说,昨儿《礼记》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叫高先生过去讨教。”

高襄的脸又蓦地红了。

张珪是个当年在严阁老徐阁老之间游走自如的人精,什么看不透?当即愣在那里。

高襄被太监引进仁德室,那太监将人送到,就带上门退了出去。

高襄连跪拜都还没来得及,载坖就走上前来。

皇帝的嘴唇,像春风那么软。这次高襄连反抗都没有。

“一整天思念先生。先生不来,我的相思无处寄。”

说话的人,眸光醇厚如春水。

高襄快要醉倒在里面,却又挣扎着维持一丝清醒: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明白,自己是如何从常安公主手中占下了皇帝心头一片地。他不觉得自己有这样的能耐。

但他又不觉得皇帝有必要欺骗他。

高襄是师傅,最擅长侃侃而谈。从前在王府,载坖有事求教,高襄总能挥洒淋漓说上一通,让做学生的慨然称服。

如今载坖宣他来“讨教”,高襄一个字也说不出。

非但说不出,动弹都动弹不得。

皇帝的眼睛捉着他的眼睛不放,手从领口慢慢探到了他锁骨上。

高襄浑身发烫,喘不过气来。

“我只有先生了,还请先生不要怕我。”

高襄闭上了眼睛。

这时听得门外太监一声:“张大人。”

张珪当然不会蠢到强闯。高襄在里头听得,他与那太监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来意,又被太监敷衍塞责几句,就恭恭敬敬地告退了。

然而高襄稍一分心,载坖败了兴致,便将他放开。

顺着张珪刚刚对太监说的来意,载坖道:“我欲择日回潜邸看看,徐阁老还上书劝阻,张先生也费劲从内阁专程跑来文华殿唠叨。”

高襄伸手拢了拢衣领,垂首答道:“一则出宫后圣驾安全难保,二则沿途扰民,若无大事非要亲回潜邸不可,其实臣也以为,御驾还是留在宫中为妙。”

载坖欺上前来,鼻尖几乎抵上他鼻尖,低低道:“我欲回潜邸,是因念着什么,别人不知道,先生也不知道么。”

高襄闻言自然想到自己身上。在王府,他陪伴载坖的时间,恐怕比先王妃、继王妃——现在当朝皇后,还要长得多。裕王书房里,他分析夺嫡局势,出谋划策,在天威难测时让载坖安心。清早即来,夜深才去,春秋历历,不知陪着载坖看过庭前桃树多少次花开花落。

潜邸里是没有常安公主的。可他却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皇帝此刻到底当他是什么?

他又要成为皇帝的什么?

下午日讲开始,高襄便退回内阁去。

坐在桌案前,奏折整整齐齐堆成一摞,面前倒是摊开一本《礼记》,只是停在开头两页,一炷香烧完都没翻动。

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日头西斜,高襄合起书回家。虽然也没想跟张珪打招呼,见张珪已不知何时不见人影,心想正好省事,便往外走。

这时正好有一队人往内阁来,为首的那个远远看见是高襄,忙命一个小答应跑上前来拦他:“高大人,万岁爷赐了晚膳,留高大人晚上召见,另有些事要讨教。”

高襄谢了恩,御赐膳食一样样摆上来,高襄看着那餐具上绘的纹样,想起自己几年前科举上京时的志向,又想起皇帝还做裕王时欲改革弊政的朝气,觉得纵然是龙肝凤髓、玉粒金莼,也实难下咽。

皇帝的温柔为人,让他陷进去,让他舍不得。

若不是当年老徐谆谆教导他要做“国士”,或许他早就……

都怪老徐。

也不该怪老徐。

该谢谢他。

他这刁贼又不配我谢。

如今老徐的陈年旧话,也已经没用。皇帝轻轻松松,只那一下,就破解了。

高襄早已不知自己吃在嘴里的东西是什么味道。旁边的宦官只喜孜孜地望着他,一脸巴结谄媚。那副媚相,像在提醒着高襄什么,令他越发不舒服。

那宦官也不敢硬催他,只讨好地笑道:“高先生慢用,嘿嘿,只是别让陛下等得太心急了。”

高襄本就吃不下,听见这腔调,干脆放下了筷子。

当差的宦官心道:“脾气这么烂,真是浪费了一张好脸。”又不敢得罪他,忙小心伺候着他出去。

出了内阁,却见昏暗天色里一个大红官服的老头立在外头。

是徐存。

高襄是不想见礼的。

但老徐立在路中央,避无可避,只好走上前去,作揖作个四五成就要走。

老徐一把扯住他袖子。

高襄乍被人拽住,心里对他本就憋着一股子怨气,急脾气就要上头,听得老徐道:“肃卿,你不能去。”

高襄顿住。

老徐又道:“我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