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归途无伴

回程的路,似乎比来时更加漫长,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滞涩与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浸透悲伤的泥沼里,抬脚时带起的不是尘土,而是黏稠得化不开的回忆与绝望。咸湿的海风依旧,却再无来时的期许,只剩下蚀骨的凉意,钻进他单薄的衣衫,缠绕着他疲惫不堪的灵魂。

魏息眠的行囊里,多了一捧傅稳措墓旁带着青草和异国泥土气息的泥土,被他用一块洗得发白、却异常干净的棉布帕子仔细包好,如同包裹着稀世珍宝。还有一小束在岛上采摘的、不知名的白色野花,花瓣单薄如纸,边缘微微卷曲,却带着一种倔强的、不肯向命运低头的生命力,被他小心翼翼地压在那本边缘已经磨损的深蓝色日记本的最后一页,与傅稳措亲手写下的、墨迹已有些黯淡的坐标相伴。那坐标,曾是希望的指引,如今,却是绝望的锚点。

他登上了那艘返回大陆的旧渔船。船身比来时感觉更加破败,锈迹如同丑陋的伤疤,爬满了船舷和甲板。机器的轰鸣声歇斯底里,震得人耳膜发疼,心也跟着一起颤抖。船身在不算平稳的海面上起伏颠簸,像个醉汉,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会在这无垠的墨蓝色海面上解体,将他也一同带入深渊。

起初,魏息眠以为只是常见的晕船,加上多日来不眠不休、心力交瘁的后遗症。他强忍着不适,靠着冰冷却粗糙的船舷,努力张大嘴巴,呼吸着那带着浓重鱼腥和柴油味的空气,试图压下胃里一阵阵翻江倒海的恶心。热带的阳光依旧毒辣,白晃晃地照在泛着油污的甲板上,反射出刺目而扭曲的光斑,让他阵阵眩晕,眼前发黑。但不适感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地涌来。他开始感到一阵阵发冷,那寒意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从骨髓深处渗出来,迅速蔓延到四肢百骸。即使在灼热的、几乎要将人烤化的阳光下,他也忍不住牙齿格格打颤,裹紧了身上那件傅稳措留下的、同样单薄的外衣,依旧觉得寒气透骨,仿佛赤身**置身于冰窟之中。

随即,寒意还未退去,高烧又猛地窜起,如同野火燎原。额头滚烫,脸颊泛起不正常的、诡异的潮红,像涂抹了劣质的胭脂。意识也渐渐模糊起来,眼前的事物开始旋转、重叠,船舷、大海、天空扭曲成一片混沌的色彩。耳边机器的噪音时而遥远如蚊蚋,时而又近在咫尺,震耳欲聋。

同船的一位常往来于南洋各岛、面相敦厚、略通医道的华人商贩,见他情况不对,好心过来探看。商贩蹲下身,替他看了看舌苔——舌质红,苔薄黄,又用手背探了探他滚烫的额头,那温度让商贩立刻皱紧了眉头。

“这位先生,”商贩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闽南口音,语气沉重,“你这症状,不似寻常晕船,倒像是感染了这岛上常见的‘瘴气’,也就是疟疾,怕是之前被蚊虫叮咬所致。”

疟疾……魏息眠混沌的脑子里捕捉到这个词,心中一片苦涩的麻木。是了,在那湿热茂密的岛上丛林,在傅稳措长眠的那片土地,被不知名的蚊虫叮咬,实在是再平常不过。或许,这也是傅稳措曾经经历过的痛苦?一种奇异的、近乎自虐的联想,让他对此刻身体的折磨,反而产生了一丝微弱的、病态的亲近感。

船上药物极其匮乏,商贩翻找了自己的行李,只找出些应急的、效果有限的奎宁片。魏息眠被人搀扶着,勉强用浑浊的淡水服下那几片苦涩的药片。药效发作,他出了一身透汗,里衣尽湿,黏腻地贴在皮肤上,高烧似乎暂时退去少许,但不久之后,那熟悉的寒战与高热便再次卷土重来,周而复始,如同永无止境的酷刑。他大部分时间只能昏昏沉沉地躺在狭窄闷热、散发着汗臭和霉味的船舱床铺上,像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破败玩偶。

在时睡时醒的混沌中,魏息眠的梦境光怪陆离,破碎而灼热。傅稳措时而鲜活地站在他面前,穿着那身笔挺的、仿佛永远不会沾染尘埃的军装,笑容明亮得刺眼,向他伸出手,指尖几乎要触碰到他的脸颊,那温暖的触感如此真实;时而又浑身是血,躺在泥泞不堪、老鼠窜行的战壕里,眼神空洞地望着灰蒙蒙的、压得极低的天空,任他如何哭喊、如何撕心裂肺地呼唤,也无动于衷,那身躯冰冷僵硬;时而又只是远远地站在那片记忆中灼灼盛放、红得滴血的山茶花丛中,背影挺拔却模糊,任他如何拼尽全力奔跑追逐,那距离却丝毫不见缩短,反而越来越远,远到隔着一生无法跨越的鸿沟……

更多的时候,是无数记忆的碎片,不受控制地纷至沓来,清晰得令人心碎:初次在图书馆见面时,傅稳措那略带笨拙、却又努力显得从容的问候,阳光透过窗棂,在他年轻的侧脸上投下好看的光影;一起修缮小屋时,两人满身泥点,相视而笑,那笑容干净而纯粹,仿佛世间所有的烦恼都与他们无关;冬夜里,共披一条带着彼此体温的厚毛毯,围着噼啪作响的炉火读书,傅稳措低沉的嗓音念着雪莱的诗句,窗外是静谧飘落的雪花;离别前夜,那双紧紧握住他、带着常年握枪形成的薄茧却异常温热的手掌,那掌心传来的力度和温度,似乎至今还烙印在他的皮肤上……

“稳措……等等我……我就来了……别走……别丢下我一个人……”他在高烧的呓语中喃喃不休,汗水与泪水交织,浸湿了头下充当枕头的、粗糙的布包裹。那包裹里,是他仅有的、属于傅稳措的遗物。同船舱的旅客被他苍白的、近乎死灰的脸色和断续的、饱含痛苦的呓语吓到,急忙唤来船上的管事。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的照料,用冰冷的、带着海腥味的湿毛巾敷额,勉强喂些清水。那些陌生的、带着同情或更多是漠然与些许厌烦的面孔,在魏息眠模糊而滚烫的视线里晃动,如同水中的倒影,扭曲而虚幻。他仿佛被隔绝在一个透明的罩子里,外面的喧嚣与关切都隔着一层,无法真正触及他濒临崩溃的内心。

几经波折,这艘破旧的货轮终于在一片嘈杂、混乱、充斥着各种刺鼻气味的南方港口靠了岸。汽笛发出嘶哑疲惫的长鸣,仿佛也耗尽了最后的力气。码头上人声鼎沸,扛着大包小包的苦力、焦急张望的接船人、叫卖的小贩、哭泣的孩子……汇成一股混乱不堪的声浪。魏息眠几乎是被人半搀扶着、脚步虚浮蹒跚地下了舷梯。踏上坚实却仿佛仍在晃动、带着潮湿水汽的码头地面时,一阵剧烈的眩晕猛地袭来,他眼前一黑,几乎软软地栽倒在地,幸好下意识地伸手扶住了旁边堆放的、散发着鱼腥味的木质货箱,指甲因用力而泛白。

战争结束后的港口,依旧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混乱与茫然。人流熙攘,拥挤不堪,充斥着天南地北的方言口音、尖锐的叫卖声、失去亲人的哭泣声和无数张被生活与苦难刻满痕迹的、焦灼的面孔。空气里混杂着海水的腥咸、人体的汗臭、劣质烟草的辛辣以及某种腐烂物的酸败气味,几乎令人窒息。这一切,与他记忆中五年前送别傅稳措时的那个港口,既有着相似的喧嚣,却又透着一股截然不同的、破败而苍凉的基调。那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悲凉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当年,他在这里送走了生的希望;如今,他在这里带回了死的确认。

他几乎是凭着本能,找到了一家码头附近最便宜、也最潮湿闷热的小旅馆住下。狭窄的房间如同一个囚笼,只有一扇对着昏暗、堆满杂物的后巷的小窗,光线难以透入,空气中漂浮着明显的霉味,床铺上的被子摸上去也带着一股湿冷的黏腻感。他原本只想在此稍作休整,恢复些许力气,再去寻医问药。

然而,病来如山倒。疟疾引发的反复高烧,如同最贪婪的寄生虫,耗尽了他本就因巨大悲伤和漫长旅途而所剩无几的体力与精气神。加之旅途的极度劳顿和长期积郁、无处宣泄的心疾,几股力量交织在一起,将他彻底击垮。他在这家令人窒息的小旅馆里一躺就是三天,大部分时间都陷在昏昏沉沉的半昏迷状态。偶尔被窗外的市井喧哗——小贩锲而不舍的叫卖、孩童的嬉闹追逐、或者是邻居激烈的争吵——或是体内那冰火两重天的寒热交替惊醒,他便只能无力地睁着眼,望着天花板上斑驳脱落、有深黄色水渍如同丑陋地图般蔓延的痕迹,听着那些陌生街巷传来的、他完全无法融入也毫不关心的、生机勃勃的声响,感觉自己像一叶被遗弃的、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无边无岸的苦海,离那个有温暖壁炉、有山茶花、有他们共同构建的小小世界的故山,遥远得如同隔了不止一个轮回。

第四天清晨,他被一阵剧烈的咳嗽呛醒,喉头涌上一股带着铁锈味的腥甜。他挣扎着,用尽全身力气,才勉强支撑着仿佛不属于自己的身躯起身,脚步虚浮地走到房间角落里那面模糊不清、还带着裂纹的镜子前。镜子里映出的人影,让他瞬间感到一阵陌生与心悸。那人脸色蜡黄,没有一丝血色,眼窝深陷,周围是浓重的青黑色阴影,颧骨如同刀削般突出,嘴唇干裂起皮,布满了细小的血口子。整个人几乎脱了形,只有那双眼睛,虽然失去了往日清澈明亮的神采,蒙上了一层疲惫与病态的阴翳,却依旧在最深处,固执地燃着一丝不肯完全熄灭的、微弱的火光。他怔怔地看了片刻,缓缓抬手,触摸着镜中那冰冷而憔悴的影像,心中一片死寂的冰凉。他意识到,不能再在这里耽搁下去了。他必须回去,回到那个唯一的归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