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玉鼎仙府2

玉鼎府之所以这般庞大,师徒制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并非有师尊在,徒弟便不能收徒,很多人都是上有师下有徒,且师徒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若是双方都没异议,也是可以解除师徒关系的。

择师而习,能者为师,不算荒唐,所以有些人今日为师徒,明日变同辈,后日又能变为长幼了。但天纵奇才毕竟少之又少,有机会能一飞冲天的就更少了,而且到了长老级别的一般都不会再收徒,这样的特例许多年也出不了一次。

这玉鼎府,拜山门时都是视自身天赋择优入选,每三年遴选一次,没有固定名额,若皆是资质平平者,宁愿一个不收,若突出者众,则具可留下。入门后也都是在各自领域的最底层修习,随着能力的显现便开始正统的拜师授箓专修某一类,若不思进取过不了师考一关或触犯门规,一样会被逐出。

而这某一类,其实也非常的庞大,拿道医举例,底下除了专攻医术的,还有药宗,香师,丹师,符咒等等。比如符箓,道医里用的符箓基本上都是祛病除害,强身健体的,于其他方面涉猎甚少。

而符箓本身又是独立的一个大派,它一样的分门别类错综复杂,若是有人在道医里接触了符箓,发觉了自己的天赋,那么便可以再拜新师重修符箓这一类。而有些人天赋异禀,并不满足单一的道法,那么他可以同时拜多人为师,共同研修。

(但是,只要拜了师,就一定要尊师重道,不以能力论尊卑,具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即便后来解除了师徒关系,但对于从前的授业恩师也绝不可有不尊的言行举止。)

再拿道医举例,比如有些人沉迷药宗,一生只钻研药理,用药出神入化鬼神莫测,他同样可以修炼到大宗师级别,赢得万千尊重,最终尸解成仙的不乏其人。而有些人会致力于整个的道医,将所有门类精修以后,便可以修炼秘术——起死回生术以及不老不死长生术。

这个一旦习成,可是超级了不起的,等于就是人间的仙,尤其长生术,几乎是所有君王的终极追求。

秘术并非禁术,虽然有悖顺天伦理,但已被历代尊主合理合法化,既然求仙问道是正解,那么起死回生长生术又为何逆天呢?

好了,之所以拿道医举例,其实是想说,如此了不起的道医,在玉鼎府还只是个小众偏科,八大长老里都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毕竟术法当道,武力值决定太多,而且也是最直接干脆的,一言不合打一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简单粗暴没毛病。

玉鼎府是长老制,掌门主尊之下有两位副尊——监院和住持,其下便是八位长老。同时还有类似三都五主十八头等各司其职,但不涉及本门,没有太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监院和住持也没有太大的实权,他们是辅佐掌门的,一般都由新任掌门上任时钦点的自己人。

但长老们却有很大的决策权,掌门只是监管,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万人之上。对于一些决定,若是有长老提出复议,那么就要重新考虑和讨论,若是还没有统一的决定,那么便由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参与者便只有掌门在内的九人。

掌门也不是世袭制,而是选举出来的能者居之,但说是这样说,基本上也都是论资排辈的,只是在那些老资格里选出一个稍能一点的。白天师退任掌门时,选了他坐下的第三弟子接任,而这位弟子上任以后又点了他的首徒,即现任掌门。而现任掌门在上任之后,第一时间就会物色好他的接班人来重点培养,而他第一个考虑的肯定是自己的徒弟,实在不行才会考虑其他人。

长老也是一样的,掌门无权委任,由上任长老自行传承,而接任者多半也是自己坐下的。也有一些长老他不收徒,或者少有的徒弟都早夭了,那么才会另选。

由于玉鼎府沿袭的是天师道,所以他们可以结道侣也可以生育儿女,但为了避嫌,传承者很少是自己的子嗣。不过出色的女婿、儿媳甚至自己的道侣会成为热门人选。这就需要掌门来主持公正,掌门虽然没有委任权,但是有罢免权,甚至可以视情节严重性将人逐出玉鼎府。

当然对于掌门的决定有复议,那就举行长老会再商量。

但要强调一点,宗师虽然只是荣耀,一种没有实权的称谓,但之所以能被称之为宗师,必定是自己所长的集大成者。所以,不管是掌门还是长老,都必须先成为宗师才能胜任,这样也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制度化。

另外还要再提一个。

玉鼎府门规一千八百多条,且与时俱进的修改更替,是每一个初入仙门的道徒第一个要熟背的。遵守“忠孝诚信、行善积德”的道戒。奉道戒,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为大宗旨。

玉鼎府虽然是仙门,不问红尘俗世,但它是与赵姓王朝同年创立的,从创府伊始到现在已经快两百年了,历经了九代掌门。46年前,天下格局发生了一次大动荡,从不摄政的玉鼎府在白天师的带领下还是追随了先王,保下了赵姓王朝的半壁江山。(当然,玉鼎府出手的主要原因,是对方也动用了异能势力,他们针对的都是这些人,而不会对向毫无灵力的普通人。)

结果,到底天命难违,整个天下一分为二,以大洨河为限分南北而居。所以当今有两个王朝,两位天子。赵姓王朝舍弃了原先在中原的都城,于温润氤氲的南川定了新都,而北方王朝则占据了赵姓王朝原先的都城。

四十多年下来,百姓安居乐业,又恢复了从前的繁荣盛世,而祖祠宗祀以及那些没来得及逃离的遗民成了上位者永久的痛。原先叫喊着要收复江山的决心也在温水洗凝脂里渐渐淡忘,人性如此,好不容易缓过劲来的子民也故意不去想那些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亲人们。

即便另外的半壁江山打回来了,劳民伤财不说,被糟践了的土地和民众,接济到何时才是个头呢?一旦发动战争,怎么可能兵不血刃,到时候又是一场妻离子散生离死别!大家再重新回到动乱年代吗?累了,怕了,折腾不起了,整个赵姓王朝虽然看似活过来了,其实也步入老龄化了。

北方王朝虽骁勇善战,磅礴威武,但统治者远没有赵姓王朝的治世头脑,南方经济文化的遍地开花,越加显得北方王朝的贫穷和野蛮。但过分的富庶以及一味的重文轻武,会让饿疯了的人再次饥不择食,并非安居于一隅就能平安无事,危机从未解除。

由于当年白天师率领玉鼎府护国有功,新都建成以后,官家大力支持玉鼎府的迁移,并且也是在此时参合了玉鼎府的授箓。从正式拜师起,玉鼎府的每一位修士都会有朝廷发放的度牒(也是挺麻烦的,重新拜师拜多人为师时都要改,职位调动什么的也都要改,相当于名片了),而每一份发放出的度牒都会在官方登记造册,每一位持牒者上都会有一段独一无二的灵纹,普通人也能看得出来,一旦持有者被逐出山门,灵纹就会自动失效。

执此度牒,外出不便时,修士可以快速验明身份,同时可以受到各地府衙的接待以及保护,还能免去徭役和赋税,并且每月根据地位的不同都有固定粮饷俸禄。

若是玉鼎府有大的项目需要帮助,官家也会极大可能的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例如玉鼎府所在的连绵十八座仙山,山下不能有凡尘烟火,官家便一应驱逐周边的居民。玉鼎府不需要香火供奉,所以连到仙山脚下的路都是断的,所有地图上不许有标注。(想要求仙问道的人如果连玉鼎府的山门都找不到,那最好算了,就算有幸走了什么捷径,后面还是会受辱。)

好了,扯了这么多,现在言归正传。

白灵风拜师时,白天师早已辞去掌门的职位,常年不在人前现身。所以他授箓的是白天师本人,而不是玉鼎府,严格上来说,白灵风不是玉鼎府的人。但他求学问道时,还是在玉鼎府中,有度牒,也有玉鼎府身份象征的绶带。从他一入山门就是宗师级的一丈九尺长,后来就再也没改过。他都是自行修炼,很少与其他人接触,府上诸事也与他无关。

虽知道有他这样一个人物存在,但是大家也没有关心太多,无非就是好奇他长得怎么样,心术与法术修炼到哪了,若是参加试剑大会又能夺得怎样的成绩……毕竟他那时候还小,看不上他是正常的,况且他能拜在天师门下,谁都会揣测不过是天师卖给赵姓王朝的面子。

提到这再插一句题外话。玉鼎府每三年举行一次试剑大会,就在新人入山门后到正式拜师之前,但多数出头的都不会是这些新人。新人只是开眼界的,参与者基本上都是不上不下的中阶弟子,使出全力大放异彩的想要被高层看中,说不定就能从此平步青云。也是叫这些新人看看,谁才是值得拜师的,因为这之后他们也要开始收徒了。

其实试剑大会还是很重要的,是展现自己实力的最佳机遇。平时那些长老级的,甚至是高阶弟子基本上看不见人影,他们能顾上自己的几个亲徒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再拿道医举例,比如某个道医弟子在试剑大会上拔得头筹,正好被没有徒弟,或者所收徒弟皆是碌碌之辈不能胜任长老之位的,哎,看中了。一旦选中了他,而掌门和其他长老又没什么异议,那么,从此以后整个道医就要扬眉吐气了。

谁也不傻,谁也不会忘恩负义,不说自己的亲传弟子了,但最起码会在自己同门中选合适的继任者,一个道医出来的人怎么可能否认整个道医!

而这些长老之所以觉悟能这么高,是因为……同一个门派甚至是同一个心法术法的能出好几位长老,多一个少一个的根本没什么影响。比如剑气流,怎么着都占着老二老三老四的位置,谁能打得过他们呀?

多数情况下掌门也是这一挂的,最多全能,例如白天师。掌门甚至会私下找他们谈一谈,商量能不能让一两个位置出来,要不然便宜占尽还讲漂亮话,弄得太难看了。

有的人还真有这样的觉悟,本来他们就是修仙的,清心寡欲六根清净,只想一心修炼没有那么重的名利心。所以没多久他们自己就得道升仙了,一走了无牵挂,就是苦了追随他的那些弟子们。

而且这试剑大会除玉鼎府以外的门派也是可以参加的,资历不限,上到掌门级别下到无门无派的散修都可以。但……玉鼎府太强大了,根本就不给别人喘气的机会,他们来也就是看热闹长眼界顺便结交一下拉拉关系的。

擦擦擦,特么的到底要说什么,能不能讲重点!!!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