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九章·长安·第三条路

娥陵皇太女看似乖顺地点头认同:“麓京阿姨说得是,凰族此刻的安宁极其虚假,正如神机阁与魏阳殿之间现在也只是维持一种虚假的平衡一样,而这份平衡随时都可能被打破。”

麓京不料她突然把话题转移到这件事上,简短道:“此事很快就会解决,你不用担心。如今魏阳殿与神机阁的矛盾皆因扁程而起,扁程是个贼臣,我已收集他诸多罪证。鲍玉茗一案审完后,扁程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麓京阿姨,你们厌恶扁程和他嫡系的这一帮朝臣,是因为他们品行不端、能力不佳。”皇太女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像是一个问句。

“对。”麓京顺着她的话点了点头。

娥陵皇太女继而问道:“可他们也厌恶你们,难道也是因为你们品行不端、能力不佳?”

麓京脊背笔直:“我神机阁女官各个努力勤勉,有目共睹。”

“那他们为什么厌恶你们呢?”

“因为他们受扁程挑唆。”麓京毫不犹豫答道。

“噢,”娥陵皇太女尾调扬起,“并不是因为你们是女人。”

麓京沉吟道:“固然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幸得娥陵皇后英明盖世,大川以帝后共治开国,男女平等,纵然人们还残留些许男尊女卑的老思想,但和前朝诸代比起来已经是最好的时代了。”

娥陵皇太女点点头:“所以只要把扁程撸下去,换一个能臣上来做丞相、主掌魏阳殿,魏阳殿便能与神机阁和睦共处、再不会发生男官排挤女官之事?”

“当然是这样。”

娥陵皇太女站了起来:“我倒是觉得,这件事的关键并不在于神机阁的态度,无论神机阁多愿意和魏阳殿平起平坐,魏阳殿怕是也容不下神机阁。”

“小妧,你有时候就是太悲观。”麓京轻笑,看见皇太女露出不服气的神色。

麓京蓦然想起了老礼官的难题:“小妧,你想当皇后,还是想当大后?”正打算大辩一场的皇太女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带偏了注意力,麓京详细解释道,“皇后的职责是服侍皇帝、统管后宫、为皇帝繁衍子嗣,大后的职责是分管朝政,与皇帝共治天下。你母后算是两者兼而有之,不过从你这一代开始,又是新的秩序了。”进宫见皇后还得明日,眼下先问一问皇太女本人的意愿也好。

娥陵皇太女想了想说道:“这么说的话,当然是当大后。”

麓京意味深长地看着她:“当大后可是一条呕心沥血而又孤绝的路。你或许会没有时间组建家庭,没有时间交朋友,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埋首于政务中一晃就是一生。”

“……听起来好惨。这两种我都不喜欢,我更想选第三条路——凰族的路。以友缘和亲缘为纽带建立家庭,所以不必像娇妻一样依附夫家,也不必像女强人一样孤独。”娥陵皇太女眼睛里的光亮晶晶。

麓京闻言,难以察觉地流露出一种对天真愚蠢孩子的鄙夷:“你相不相信,凰族人来了我们这,一样只有娇妻和女强人这两种选择,或者说,如果朱厌打过神恩河征服了凰族,凰族在自己的土地上也会被迫分流为娇妻或女强人。你能明白吗?你说的那种友缘亲缘家庭固然美好,然而十分脆弱,不堪一击。要不然凰族人一手建立的朝华国,为什么现在成了长安?是她们自己喜欢看着朝华灭亡吗?”

神机阁的老臣和少主都感到今夜的对话十分艰难,再一次陷入沉默。

片刻后,娥陵皇太女想起另一茬事:“麓京阿姨,若是连露实在怀着孕无力工作,不如放她回去休假,也给你们彼此一个缓和的时间。”

麓京不同意:“那她手上这成堆的公务怎么办?”

娥陵皇太女挑了挑眉:“我有个好人选,可以暂代她做十个月。十个月之后,再看她表现安排别的差事。”

“谁?”

“说来这人也十分熟悉刑辟事务,因为她在临甫县做了十几年的游檄,经验丰富,接手连露的事务应该能很快适应。”

“你是说,那个邱池?”

“正是。”今日接回证人后,邱池曾和娥陵皇太女提过,她已背井离乡离开临甫县,为上诉与上司闹僵未来也回不去,因此想在长安谋份差事。于是这个空当,娥陵皇太女十分适时地想起了她,“今日接证人她也有功劳,我看得出,她经验丰富,人也沉稳。”

“小妧啊,或许你没注意到一件事。”麓京的脸色却沉了下来。

“请麓京阿姨指教。”

“要想进神机阁做女官是需要选拔的,而要通过选拔则需要十数年的悉心学习,低门小户是没有能力供养自家女儿如此高昂的学费的,而平民家的女儿连专心学习都做不到,从小就要为家中分担活计,更是没有条件考学。这与天资无关,天资再聪明的女孩,也需要名师教导才能成器,而她们请不起名师。所以阁里这四十余个女官,没有一个家中父兄品阶低于四品的,其中有近小半出身三朝功勋世家。让一个边远县城里的小小游檄进入神机阁与她们同朝共事,成何体统?”

娥陵皇太女的神情一梗再梗,最终还是被梗住了,好半天才闷闷回出一句:“麓京阿姨指点的是,晚辈受教。”

这一晚深入而又毫无共识的夜谈算是彻底进行不下去,对谈双方也皆已筋疲力尽。麓京吹灭烛火,两人各自道别。

涂山麓京回到家中时已是丑时,她的丈夫本已睡熟,又被她窸窸窣窣的动静吵醒。

“小妮儿今天又病了。”她丈夫睡眼惺忪地和她说。

麓京正在换寝衣,动作一顿:“啊?怎么了?”

“吃不下东西,拉的全是水。我说你要不就把你那神机阁辞了吧,你这天天不着家的,孩子病了都找不到娘,小妮儿她今天喊了一整天娘亲,怎么哄都哄不好。”

麓京凑上前来,俯瞰着床上的丈夫:“你是不是故意害小妮儿着凉的?”

她丈夫一下子坐了起来:“涂山麓京,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去年岁宴的时候,你是不是还给左相敬过酒?”

她丈夫声音越来越大:“你在发什么疯?我和左相敬酒有什么错?和孩子生病又有什么关系?”

“你声音小点,别把孩子吵醒了。”麓京瞪他,“我懒得和你吵了。你再提一次要我回家带孩子,咱们就和离。”

话是这么说,然而在走进隔壁厢房,看到年幼女儿熟睡的病容时,麓京还是觉得自己的心在被刀割。女儿紧紧抱着她以前亲手为女儿缝的小被子,小小的嘴唇发乌,下巴上还有一排牙印,可能是身体难受一直咬着嘴留下的,看得人心疼。麓京摸了摸孩子的额头,一想到眼前这个小小人儿喊娘却怎么也喊不应的样子,她就有种无法自控的冲动,想要放下所有一切——包括神机阁,只全心全意陪在女儿身边。

她和衣在女儿身侧躺下,虚虚地环抱住熟睡的女儿。

先睡一觉吧……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

同是丑时,娥陵皇太女回到府中,正打算洗漱更衣,突然脚步一顿。

“殿下,怎么了?”随侍在身后的温嬷嬷问道。

娥陵皇太女近似于自言自语:“最近神机阁怀孕的官员实在太多了。连露大人只是第一个未婚先孕的,所以才令麓京阿姨这么吃惊。但在她之前,自修法以来的这几个月里已有十五六个怀孕的了。”

“这种老把戏,他们还在用啊。”温嬷嬷浅淡地哼了一句。

娥陵皇太女转过头:“温嬷嬷,你的意思是?”

“殿下可知,大川神机阁的前身,是前朝春身国武阳王后建立的春身神机阁?”

“请嬷嬷详细讲讲。”

娥陵皇太女幼时娘爹都忙于征服江山,将她寄养在外,直到大川建朝之后才接回长安,这位温嬷嬷是娥陵皇太女来长安后的第一位随侍,沉稳持重,忠心耿耿,深得娥陵皇后信任,皇太女对她也是倚赖有加。

温嬷嬷一边替皇太女更衣一边说道:“春身国末代国君公孙尚才智平庸,所以长期由他的妻子武阳王后辅政。武阳王后选拔身边头脑聪明的侍女,组成了神机阁的最初雏形。本朝的娥陵皇后正是效仿当年的武阳王后,组建了大川神机阁。

“六十年前,殿下你脚下站着的这片土地还是朝华国的国都朝华城,那时当政的是朝华大后秦云犀和大祭司巫马代双。那时朝华、良勺、春身三国还是各自为战,毫无交情。春身国的武阳王后有意与朝华结盟,却两次被拒。

“武阳王后第三次来访的时候,住的正是殿下您府上这幢楼。当年这楼名叫楚楼,是朝华国专门用来接待贵客的。

“当时巫马代双和秦云犀正头痛于基层女官们居高不下的怀孕率,每到了要做事的关键时刻,例如每年春种秋收这种最忙最缺人的时候,女官们就接二连三地都怀孕了。因为急缺人手,她们不得不降格录取男人。

“第三次来访的武阳王后给她们支了个招,说只需颁布一条法令,强仠一律按砍头判刑。斩立决。”

娥陵皇太女初听觉得这招不错,但一细想又觉不对:“这件事最难的难点在于,怎么认定强仠呢?”

温嬷嬷一边端来热水,一边道:“殿下问得好。当年朝华大后也曾这样问过。武阳王后给出的回答是,只要女方认为是强仠即是强仠——无论是婚外,还是婚内。”

“婚内也算强仠?”娥陵皇太女一边问一边洗脸,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

“任何时候,女方认为违背自己意愿的,都是强仠。”

娥陵皇太女拧干帕子擦干脸颊:“确实也是一个办法。”

温嬷嬷将热水端走:“当年的朝华大后和大祭司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她们采纳了武阳王后这条建议,收效显著。武阳王后也因此达成了自己的愿望,代表春身国顺利和朝华国结盟,再加上之前便与良勺大后赵姈结下的盟约,自此开启了华良春三大后同盟的时代。”

“我明白了!”娥陵皇太女一边脱掉外袍一边兴奋道。

温嬷嬷为她轻轻带上房门:“往日之鉴未必适合今时之势,不过若是能对殿下有些许启发也好。不早了,殿下不要思虑过多,早些休息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