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 19 章

好友控诉的眼神固然让人心虚,但小龙虾的香味显然更吸引人。

陈季常强迫自己忽视旁边老苏的低气压与目光,继续投入剥小龙虾事业中来。

还有两大盆,他还可以战斗。

等终于吃饱,撤去一片狼籍。陈季常倒上两杯热茶,才开始跟老苏好好聊他的痔疾恢复如何。

其实经过这段时间的戒断,已经恢复许多,不然老苏也没办法行走自如跟过来吃饭。

但辩才法师建议还要继续休养一段时间,而且以后也尽量饮食清淡,戒酒戒辣。

听到这些,老苏感觉天都塌了。

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无辣使人哭。

至少老苏现在就很想哭。

之前不能吃水煮肉水煮鱼剁椒鱼头的时候,他以为这已经是人间极刑。

但自从儿子发现小龙虾后,就仿佛发现了新世界一般,家里已经吃了好些天麻辣小龙虾了,那香味,简直过分!

之前苏过还想着给老苏做蒜香小龙虾,勉强解解馋,结果辩才法师说大蒜也属于辛辣之物,不可多食,于是连平替都没有了。

偏偏老苏还很不甘心,每次做了小龙虾都要在一旁看吃播,简直折磨自己。

见亲爹如此幽怨,苏过想了想,决定眼不见为净,走为上策!

可惜刚有这个意图就被老苏叫住,说什么他已经十岁了,学习上也应该上些难度,明日起就准备开始学八股文基础,破题。

什么?!

一个本应上小学的十岁小朋友,你让他开始学高中课程,这合理么?

虽然他是有那么一点聪明,有一点过目不忘,有一点悄悄偷懒,最近又刚好有一点故意气老苏来着。

但真的就一点!

前世苏过其实就算是小天才类型来着,虽然主要体现在厨艺上一点即通,博揽众长,各种食谱手法都是过目不忘。

没想到在这边,看各种四书五经时,天赋依然不减。

之前老苏刚出狱那阵为了不被发现,苏过拼命补课时就发现了。

很多书基本上看一遍就记住。

后来亲爹开始抓功课亲自教学。

苏过有藏拙来着,但老苏何等人也,没多久就识破了。

而且苏过也并不知道这个年纪,在古代有一点点聪明的小孩子应该是个什么进度,只好处处比着苏二哥来。

结果前段时间,苏二哥开始跟着辩才法师学医,法师见他医学天赋出众,佛学上也有慧根,十分惜才,当下就让认真拜了师,全面接手苏二哥医学教育,教导很是用心,还夸赞苏二哥不愧是神童,让苏过吃了一惊。

苏二哥是神童,那比着二哥进度的自己,岂不是藏拙失败?!

难怪老苏成天给他俩上课时都一副心情很好笑眯眯的样子。

有这样的儿子,不知道私底下跟多少好友炫耀过呢。

于是老苏让他开始学破题,他还真没有什么好理由拒绝来着。

毕竟四书五经已经基本讲完,各种杂书也看了一堆,用老苏的话来说就是,该“学以致用”了。

意兴阑珊的应了一声,在亲爹幸灾乐祸的眼神中离开。

苏过决定去找娘亲,讨论讨论别的事情。

比如,将他爹吃不到的麻辣小龙虾,让更多人吃到。

王氏正和柳氏聊天,她最近开始忙黄州的生意,很是有些新鲜事可以分享。

见苏过进来,柳氏忙一手拉了他坐在旁边,“几个月不见,过哥儿又俊了不少。厨艺也还是这么出色。”

苏过毕竟内里还是一个清纯男大的年纪,被这么一夸很不好意思,只能谦虚几句。

见他不自在,王氏忙来解围,“过哥儿是有什么事么?”

忙跑回母亲身边,“娘你觉得麻辣小龙虾味道如何,我们卖这个怎么样?”

吃了这么些天,苏家上下可以说对小龙虾都十分喜爱。若能拿出去卖,肯定受欢迎。

只是小龙虾壳多肉少,捕捉的人并不多,不知道能不能供应得了店里的消耗。

王氏在做生意上向来考虑比较全面,若货源都不稳定,那贸然推出,恐怕反而影响店铺口碑。

苏过也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还想到一个十分有用的办法。

前几天他随钟叔一起去市场买过小龙虾,跟捕捞人详细了解过情况。

黄州水资源丰富,小龙虾是真的不少。

但普遍物价不高,小龙虾更是价格低廉,所以捉的人不多。若是有需要,那多费些功夫,找人多抓一些即可,数量肯定不少的。

只是小龙虾本身生长具有季节性,也就这两个月比较好抓。而且野生的话,人工捕捞难免有多有少,这供应上就说不上稳定了。

苏过十分理解。但依然觉得卖小龙虾十分适合。

大不了多找些人去抓,总能收到足够货源。

既然时间数量都有限制,那就做成季节限定好了。

更加有噱头,还吸引客流。

只是这种收法的确稳定性太差。如果每年都卖的话,人工养殖小龙虾也不乏味一个方案。

他记得以前在哪儿有看到过一种方法,叫虾稻共养,将小龙虾养在稻田里,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这样不但能保证小龙虾供应,还可以提高稻谷产量,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高效科学的方法。

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可以先收野生小龙虾。等秋季时,将虾种放入稻田,明年就能自产自销了。

当然,这只是他凭记忆搜刮出来的方法,具体落实,还是需要麻烦王氏操心。

听了苏过的计划,王氏倒是觉得十分可行,只是他们买的水田并不多,若要养虾,恐怕还得再买一些田地,农人也要选些经验丰富的,这么多良田,一时半会儿可能不好收齐。

柳氏听到这里,忙打断两人谈话,“何必那么麻烦,若要水田,我那边还有好几十亩的地,今年刚收回来没有租出去。若要搞什么共养,不正是现成的么。”

王氏连忙推拒,“那怎么好意思,现如今两个店铺客流量都不小,若这麻辣小龙虾开售,必然大受欢迎,那就不是几亩田地的事了,里面且麻烦着呢。”

柳氏却混不在意,“那就需要多少拿去种好了,就当我租给你们,都是早年我精选的良田,刚好在一片,你们找人打理起来也方便。”

此话一出,王氏和苏过都十分心动。

毕竟,如果临时购田,难得有符合条件又连在一起的大片良田。

若分散太远,管理起来也太不方便了。

见二人意动,柳氏继续劝道,“都说了当成租的就好,我正嫌这么大一片租给别人麻烦呢。”

于是两人应承下来,到时候按市价交租就好。

小龙虾搞定,苏过又想起另一件事来。

之前开店时就有计划,黄州这边茶文化浓厚,准备推出奶茶搭配火锅来着。

结果火锅店都运行起来,生意一日好过一日,奶茶竟然还不见踪影。

也怪自己,先是沉浸在各种辣椒菜色中,后面又有老苏痔疾,忙来忙去,竟忘了研发奶茶新品。

对苏过描述的香香甜甜的奶茶,王氏与柳氏都很感兴趣,但毕竟没尝试过,于是决定等明天,苏过先弄出来几份样品,试菜通过后再考虑要不要推出。

苏过自然满口应下,回去休息不提。

第二日,便特地去找老苏,要了他最好的茶叶,准备做奶茶。

老苏对自己的茶叶宝贝的紧。

尤其是近来不让喝酒,喝茶更是在他的爱好中提高了好几个优先级。

还是苏过承诺他,要用茶叶做更好喝的饮子,不在忌口范围内,这才松口,将收藏的好茶叶,给了好几种给苏过。

黄州处在大别山区,各种山头很适合种茶,尤其是云雾茶和碧螺春,品质出众,别的像毛尖、白茶等,虽然产量不多,但论品质,也是不俗的。

苏轼珍藏的,就是吉峰毛尖。

到厨房后,苏过将茶叶与一早让钟叔买好的鲜牛乳一起小火熬煮,让钟婶帮忙看着锅,便去忙着做珍珠丸子,毕竟,奶茶里面,珍珠可是灵魂。

苏轼给出自己的极品毛尖,又想了想,实在不放心,主要还是想看看是什么新鲜东西,便跑到厨房来围观。

然后就闻到了牛乳与茶香混合在一起的浓郁香味。

小子果然没骗他,是好东西。

正等着尝一尝,却见苏过将黑色一粒一粒像药丸的东西倒进去。

忙拦住他,“这是何物,长得好生奇怪,别弄坏了饮子。”

“这叫珍珠,等会儿你尝尝就知道了,差不了的。”苏过手上动作不停,将珍珠盛进特制的竹筒杯中,倒上奶茶,又放上用细竹子做成的吸管。

毕竟,奶茶还是要吸着喝才像样。

递了一杯给苏轼尝鲜,苏过便端着剩下的,准备给其他人一起来一个品鉴大会。

不得不说,甜甜的奶茶老少咸宜。

从苏二哥到王氏柳氏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甚至了元禅师和辩才法师也很喜欢。

箪哥儿见大人们喝的开心,也在旁边吵着要喝。

但小孩子不能吃糖,苏过便只给他喝了鲜牛乳。

品鉴大会获得圆满成功。大家都很喜爱,王氏立即决定加入店铺供应。

不过苏过坚持要用竹筒杯和吸管。

合适的细竹子难得,还需要仔细打磨。后面还得寻摸别的替代品,比如芦苇杆一类,很需要费一番功夫。

而且茶叶原料和奶源也需要安排,短期内无法推出。

苏过也很理解,没关系,咱们能喝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就好。

他们正在热烈讨论奶茶,却听丫鬟知夏来报,说陈知府唤苏轼前去府衙。

这倒稀奇,要知道老苏是没啥公事的,基本上都不去府衙打卡。

不知道这次是有什么急事,忙换了衣服出去。

到很晚,老苏才回来。

带来一个消息。

陈知府,要离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