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夫君,我手里还有一些,够我们用了,等你那边结果出来,到时候记得写信回来。”
唐之辉点了点头。
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个进士出身,留到翰林院,亦或者是被外放到外地直接做个小官。
这些都还是未知的事情,不过妻子相信他,这让他心情很是愉悦。
“我一定努力,不让你失望。”
“路上注意安全,别乱吃东西,尤其是到了京城后,不要为了省钱住的远,该花的银钱要花,咱们也不是不赚钱。”
玉容认真的叮嘱他,眼前人虽然是他的夫君,可也不是全然没有毛病的,他有些节俭,玉容不想他因小失大。
“放心,不会的。”
唐之辉一脸郑重的说道,以前年纪小,见的不多,考虑到家里人,他想着能省则省,尽可能让家里人少负担一些,但这几年在外面读书,见的人多了,一定程度上也扩展了眼界。
唐之辉进京赶考后,家里少了个人。
玉容也不担心跟唐家人相处不下去,该干什么该干什么,需要进货,就找柱子。
柱子有力气,从不抱怨。
日子还是跟之前一样,她跟唐母依旧不怎么说话,倒也没冲突,她不理,亦或者直言直语,时间一长,唐母是真的不说她。
年后,府城天气慢慢回温,柱子媳妇除了家务外,还帮忙带孩子。
玉容没让她白干,刚帮着带孩子不久,就送了她一对新买的银镯子,柱子媳妇别提多开心。
她眼下每日都戴着,把唐枫当亲儿子一般的照顾。
有时候看的小虎都有些吃味。
唐母看着柱子媳妇手上的一对镯子,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有时候不免阴阳怪气一番,玉容是不搭理她的。
她自己赚钱,想给谁就给谁。
柱子媳妇这人,本质上不是个坏人,带孩子也是很辛苦的,不能让人白干。
银子也算是体面的首饰,之前在村里的时候,柱子媳妇的簪子也是她给的。
“弟妹人真不错,这都不是头回给我东西,我那簪子也是她给的,她挺大方的,也亏得老二让她管家,否则我可戴不上这个。”
夜里,柱子媳妇还是忍不住跟自家男人感叹,她现在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把镯子戴着。
“让你给娘一个,你也不给。”
“有本事你给你娘买一对,这是弟妹给我的,她每日在家也没事干,都不说帮着看孩子。”
柱子不说话,翻过身睡觉。
对面屋子,玉容抱着唐枫早已经陷入了熟睡。
这个时候,进京赶考的车队已经快到京城,唐之辉一行人已经住到距离京城不到五十公里的一家驿站。
出发的时候早,一路上也不算舟车劳顿,白日赶路,夜里休息。
唐之辉也没什么不适,驿站的管事的,对他们这些人还是很客气的,官道更是畅通无阻,路面也很平整。
一日三餐都是热菜热饭,路上,一点苦都没有受,唐之辉的行李不多,但也绝对不算少的。
以前都是背着包袱出发,眼下,唐之辉有了一个箱笼,不是上好的木材制成的,玉容给他买的是轻便的,竹子制成的。
他家可没什么仆人佣人,银钱,他是贴身带的,睡觉的时候他会把钱袋子压在枕头下。
年已经过完,京城还是十分寒冷。
唐之辉进城这天,天气阴沉沉的,还一直飘着雪花。
他们顺利进城后,官府护送的任务就算完成,负责送他们进城的一个府衙小官,也是不自觉的松了口气。
道谢后,唐之辉背着箱笼朝着京城内走去。
他抬头看着古老而厚重的城墙,守城士兵,各个威风凛凛,身材高大。
唐之辉驻足许久,一阵寒风吹过,他往城内走去。
这次跟他一起赶考的举人老爷,一共有五个人,他是县里独一份,却不是府城独一个。
其余四人家里看着就比他有钱,有两个,更是带了贴身的仆人来伺候。
一路上,大家也没多交流,基本都在专心温书。
眼下还不是交际的时候,到了这一步,谁不想更进一步。
守城士兵查验过后,唐之辉顺利进城。
他把箱笼背在身后,进城的这一刻,看到城内乌泱泱的人群,他也没表现出惊讶的模样。
京城,肯定是比府城更好的。
皇帝都住在这,达官贵人更是无数。
他看了看临街繁华热闹的商铺,找了个面善的行人问路。
“贡院距离这可远呢,那边可以租马车,你要不叫个车夫,走过去可得一个多时辰,还得算你走的快。”
唐之辉看向城门口的车轿,他租了辆马车,谈好价钱,就上了车。
城里的马车速度也不可能太快,走过去一个多时辰,坐车是半个多时辰。
等到贡院门口,唐之辉环顾四周,开始记路,在附近街道找客栈。
跟他一起来赶考的几个人,早在京城门口的时候,大家都各走各的。
先贡试,后殿试,前者如果落榜,也就没机会参加殿试,越靠近贡院的客栈,价格就越贵,唐之辉也没想着能住到贡院门口,他走了很久,找了一家走路大概半个时辰能到,装修还成的客栈,这样价格也会合适很多。
他已经是举人老爷,有身份,又是来赶考的。
客栈掌柜从头到尾都笑眯眯的招待他,亲自带他在客栈里走了一圈,让他挑选屋子。
一个人住,包个院子显然是不划算的,京城这边的价格,可以说是府城的三倍,更贵。
唐之辉要了一个房间朝向好的单间,往后,天气会暖和起来,先订一个月,他来的早,这里房间还空置许多,都可以挑。
如果能参见殿试,那就再续一个月好了。
登记的时候,掌柜的突然看向唐之辉。
“京城里有位闻大人,跟老爷你是同县,官职不低,老爷可要去拜访?”
距离考试还有半月有余,等待放榜也需要时间,唐之辉一愣,反应过后,他摇了摇头。
“多谢掌柜的,我还要温书呢,等日后有机会,我会去拜访的。”
唐之辉想他跟人家比起来,那是天差地别。
人家都已经做官,未必想见他,他就这么上门也不好,去的话势必要带礼物,礼物轻了不合适,重了,又要花一大笔钱。
读书人还是有风骨的,说起来,那位闻大人,跟他也不是一辈人。
他们只能算是同县,并非是一个村,更不是一个姓,也没有亲戚关系。
“好,小二,送唐老爷上去。“
唐之辉住在三楼的一间屋子,他上去整理好行李,继续看书。
掌柜的话,他也没怎么往心里去,说到底,还是得自己有本事才成,富贵不是那么好攀的。
京城是什么地方?又不是县里。
几日后,客栈里的人多了起来,热闹不少。
唐之辉还是把大部分的心力都用在温书上,他不想让家里人失望。
府城
玉容私下也算着日子,走之前,二人已经说好了,眼看着日子将近,他已经到了。
唐枫两岁多了,眼下走的更稳当。
他说话还是没那么真,不过家里人都能听懂,也就还好。
这天,玉容从医馆回来,见柱子媳妇正在给他缝衣裳。
午饭后,他跟小虎在院子里玩,把衣裳给扯破了。
“大嫂好手艺。”
针线活,如果有选择,玉容是不愿意做的,她自己衣裳都是买的。
“对了大嫂,你想学织布吗?”
柱子媳妇抬起头,看向玉容的眼神有些许不解。
“如果你想的话,我可以教你,等你学会了,可以抽空织布,也能赚钱,虽然不多,但有总比没有好。”
柱子媳妇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没人不爱钱。
她自小跟着家里人下地,种庄稼不比柱子差。
针线活缝补这些,是跟她娘学的,可往后大概率是不会有地种的,孩子也会慢慢长大。
玉容店里,她帮不上忙,她都不认字。
她在家就是做家务,可做家务,没钱赚。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玉容觉得自己有这个手艺,柱子媳妇也并非是不能吃苦的。
学会了,她愿意干就干,不愿意也就算了,技多不压身。
唐枫白日在家,他长大很多,也不需要人抱着哄着,现在更多的是吃饱喝足跟小虎一起玩,出去溜达。
他们出去,柱子是一定会跟着的,安全问题,玉容不担心。
“那好,明日我回来的时候,去当铺看看,买个织布机,买些丝线,织布不难,你能学会的。”
“多谢弟妹。”
“一家人没必要客气,我还要谢你帮我带孩子呢。”
“这,我跟你大哥也是闲着。”
唐母坐在一旁没说话,也不反对。
玉容行动力十足,次日她就把织布机买了回来,当铺里的是旧的,比新的要便宜一些,但也能用。
丝线她也买回来,每天傍晚,她花半个时辰的时间教柱子媳妇。
半旬后,柱子媳妇已经能顺利的纺线织布,虽然只是纯色的布匹,但也相当可以。
柱子媳妇也是成就感满满。
她年岁本就不大,何况眼下家里看孩子的人不少,她这边能上手,那边柱子天然的就会多看孩子。
两个孩子一出去玩,下午才回来,她也有时间,晚上,玉容只要回来,那就是自己带孩子。
不用下地之后,家务活也没多少,就是洗衣做饭,买菜都是柱子去的。
柱子媳妇学会后,私下玉容也跟她说,让她把赚的钱拿好。
唐母当然盯着,不过没用。
柱子媳妇跟柱子说要给儿子留着,往后他还娶媳妇呢,家里也要盖房子。
柱子觉得有道理,也没强要,唐母这边的算盘,也就落了空。
眼下是一家子一起过,可都有孩子,没有人是大公无私的,玉容心里也清楚,帮扶给钱作用不大,钱会花完的。
唐之辉一直都跟感念兄嫂对他的支持,往后,这份情也不会消散。
她早点让二人立起来,有事情干,有钱赚,也不是坏事。
柱子这边,眼下不好安排,得等日后稳定下来再说。
他媳妇倒是可以提前教起来。
宝子们,求收藏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4章 第 74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