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 27 章

“先生。”

岐山山脚下,竹林深处有一个书斋,是周围的百姓都知道的事情。那教书的先生是顾家的神童也不是什么秘密,自从先生从咸阳教完如今的政公子回来后就招呼人建了这个书斋,说是帮族中孩童们开蒙,若是各村各里有想要读书的孩子也可以一同送去,男女不拘。

秦国重农政重军,社会风气也与后世不同,女子为农官为军士不是奇事,只是参军徭役还好说,若是为农官可是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一般需要下力气的活计家里的女孩也干不了,顾先生收学生不限年龄,所以十里八乡稍微宽裕一些的家庭也愿意将家里的孩子送到这里来学点术数,御术什么的。

要知道,但凡会识些字,养马架马,那都是最小也能成个管事,再不济也可以去商队跑马,总是要比终日务农要好。

说不定还能得顾先生喜欢,做个农官干干呢!

所以,除了家里的小孩子外,顾衍甚至凑足了两个班!女孩子还很多,几乎占了一半。

被父亲惊世骇俗的言论吓到的顾衍连夜从家里跑出来,回到了自己的小书斋里。因为家比较远,又有宵禁,所以每晚都有几个孩子留在书斋。看到在宵禁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先生竟然回书斋,几个孩子连忙出门迎接。

行过礼后,顾衍支着鸱鸮杖,将几个孩子都关心过生活后才说,“乘法口诀可熟背?”

“背矣——”

“先生我可很努力的。”

“我都可以自己算田亩数了!”

孩子们高兴的回答,叽叽喳喳的说着。直到韩徒听到声音从书斋的后院赶过来,才消停了。自从书斋开始收百姓的孩子后,顾衍就管不过来了,所以写了斋规教给小朋友们,再让韩徒管着。本来不知礼的孩子们是管不住的,但韩徒想了个办法,每天吃饭时都考教他们斋规,背不出的就没有饭吃,直到背熟。

但是背熟是远远不够的,知行合一这四个字被韩徒当作圣典在执行。若是被发现有违反斋律的孩子,会被立刻送回家再也不能来书斋学习。

可以举报,但秦律里谎报瞒报与犯事者同罪,所以即使韩徒不强调这点,也没有孩子敢诬陷他人。

是以,韩徒的吓人程度可能比顾衍这个真正的主家还要过。

“少主,韩徒迟来。”他先是对顾衍行礼,然后就将这些往顾衍跟前凑的小子都打发了,才从越丫手里接过搀扶他的责任,低头让顾衍小心脚下。

“不必对孩子们太过苛责,孩子贪玩乃天性,太拘束反而不好。”顾衍温声对韩徒说,越丫倒是替韩徒说话,“黔首无礼,冲撞了贵人不美。少主心善,不代表无礼百姓就真的感念您,保不准还想着欺主,韩徒管严些也好。”

刁奴欺主虽然不常见,可不代表不存在。更何况少主看起来实在太和善,那些刁民还不知道怎么在背后里议论他,就是越丫都听过几次难听的话。

只是怕脏了少主耳朵,韩徒在背后处理了罢了。

顾衍点点头,“懂规矩也好,不过罚的还是莫太过了。”他对韩徒和越丫做的事情很清楚,那些百姓背后如何议论他的愚蠢也略有耳闻,不过他是不在乎的。

那些孩子是这个社会的未来,要让他们认识到‘国家’的概念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做。他现在不过是在走艰难的第一步罢了。

让韩徒和越丫自己去忙,顾衍独自往后室去。

“少主还是心善,教他们识字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赏了,哪里有给那些黔首日日鸡卵和乳酪的道理?”越丫清点着明日的吃食,和在一旁记账的韩徒抱怨。

韩徒倒是没有赞同她,反而说,“施以小惠,不过是为了让那些孩子对少主有几分感念,至于忠心与否,是书中所讲。他们若是仔细学了,自然会对少主忠心。”他跟着顾衍讲学,还是听了一些的。

越丫还是不满,在她看来少主就是太心善,若是缺忠心的奴仆,以法拘之便好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但少主聪颖,她有时又觉得是自己愚钝,不懂少主的计策。现在抱怨,不过是可惜这些吃食。普通百姓哪里能吃这么好啊!

因为少主和政公子的努力,如今的农人在少府的‘帮助’下都建了水骨龙车和磨坊,下田种的麦也算是逐渐进入日常的餐食中。听农官说近年粮食的产量增加,而赋税未涨,很多农户都有了些余粮,日子也好了不少——孩子自然也多了起来。

不过嘛,越丫还是觉得过不了多久赋税就会上涨,徭役也要加重了,她边收拾着食材,边想。这些食材会被登记,然后明早按量分配到每个班,早课后再由他们自己烹煮。

“听闻肃州又征发人手了。”秦法月为更卒,己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只是因为长平之战,秦赵大战,年十三者悉数参战,虽然最后胜了,但国内也伤了根基,这么多年没有什么大战,徭役多为城旦,水利之类轻松些的活计。如今肃州征发人手,很难不保证又要对蛮人作战。

不过,越丫和韩徒是不用担心的。他们的主家是长信侯,再征发黔首也到不了他们这种侯爵家奴隶身上。所以韩徒只是说说罢了。

越丫也没有什么恐惧的反应,只是点点头,“那倒是肯定要加赋税了。”

......

回到自己的书房兼寝室,顾衍将嬴政寄来的木牍拿在手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摸过。

在如今这个贵族统统使用纸这种更轻盈漂亮的书写物的今天,嬴政还坚持用竹简木牍无非是照顾眼睛不好的顾衍。

手边是从启蒙到律法儒学的课本,每一本都是顾衍精心编纂的。当然,他独自一人是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的,只能说暂时合适。

虽然教嬴政的时候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但真正要系统的教孩子,顾衍还是将科目分开了。启蒙班学的比较杂,识字,读顾氏童话,学识数和简单的计算,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以和他学画画——就是拿烧过的碳在地上胡抹,真正有天赋和兴趣的孩子才会在高级班里学透视和阴影,或者水墨画。

不过启蒙班和高级班是顾衍在心里给他们的分类,在明面上只是单纯的甲班和乙班罢了。

黔首的孩子们对农事和建筑类的知识更感兴趣,对读些文学,政治和律法的事情并不积极。这是自然,在他们心里那些都是肉食者谋,与他们无关,而学农事和建筑的知识能让他们在日后服徭役的过程中得到更轻松的活计——管事或者精细的工匠。成为农官甚至有可能受爵,这样服徭役的时间就会减少。

说实话,这也是顾衍实在不能接受的一点。秦法对服徭役的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秦民必须每年服徭役一个月,称为更卒。另外还要服兵役两年,其中一年在各郡进行军事训练,或为材官(步兵)、或为骑士(骑兵)、或为楼台水兵)。而另一年在京师或边疆戍边,在京师屯戍者称卫士,在边疆戍者称戍卒。虽然看起来不算多,但架不住服役的时间巨长。

秦民开始服役的年龄是从男子身高6尺6寸,即17岁始服,18岁正式服役。而秦制二十,男女赐爵一级以上,有罪以减,年五十六免。无爵为士伍,年六十乃免老。

那就是有爵的人56岁就可以退役,无爵的人要到60岁才能退役。一般无农民在役年限为43年,按秦制规定每年服役一个月,合计1290天;另外服兵役两年,合计为720天,二者共计为2010天,再加上各种法外之徭。(1)

还不能保证百姓都能活到60岁,很多人其实都是干到死也没退休。

《徭律》还规定,凡征发民夫修建的墙垣、壕等工程,必须对所建筑的工程担保一年。一年内如有损毁,主管工程的官吏有罪,并令原来的民夫重新修筑,不得计入服的时间。同时规定,如果需要临时修补苑围,应征发范围旁边有田地的人修补,不得作为摇役,等等。

虽然曾经和嬴政争论时,顾衍知道这个数字不至于力役三十倍于古,但也绝对是非常沉重的量了。所以,孩子们希望能学一些能用一辈子的,让他们干轻松活计的知识也无可厚非。

至少,在顾衍没有说服嬴政修改律法之前他们这样的想法没有什么问题。

“要不,再想办法给大家加点营养?”虽然现在不能减轻他们的徭役时间,不过如果能让大家吃好,多补充营养,使百姓强壮也算是增加大家的生存几率了。

第二天,早早进行晨读的孩子们发现书斋前面的空地,顾家的仆从运来了巨大的磨盘。他们当然认识这个东西,和水骨龙车和磨坊一样都是他们先生做的,但他们如今既不磨土又不磨面,拿它来干什么呢?

(1)卫宏:《汉旧仪》下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第 27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