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姐和张总都到了,陈姐给苏青安排了工作:再熟读招标文件,看看我们做的投标文件有无遗漏,等张总安排调整的金额。是的,这是他们公司这一个月最主要的工作,张总悄悄和陈姐透漏过,倘若能中标,公司最少能挣到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公司半年的营业收入目标就达到了。
“嗯,好的,好的好的,我马上安排”,张总来了,张总很高兴。
苏青今天也很高兴,苏青的高兴和张总不一样,今天可是发工资的日子。
张总说:“陈姐,你安排一下苏青,调整一下我们最终的报价吧,我得到确切消息了,做到二百七十九万,留点零头,不要到二百八十万。”
苏青开始工作了。有些搞笑,这间小小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咳嗽一声办公室外就能听到声音:张总将工作安排给陈姐,陈姐又复述一遍张总的原话将工作安排给苏青。苏青耳朵可能有魔法,她能屏蔽张总的声音。
她做的很快,只是把几个市场价格浮动大的材料价格调整一下就好了。苏青已经轻车熟路的调整了很多遍了。
很快,苏青问:“陈姐,调整好了,请您帮我复核一下好吗?”
“好的”,陈姐走了过来,苏青站起身,陈姐坐到苏青的工位上,认真的查看。时间很短,陈姐和苏青说,“做的很好,我看是没问题了,请张总过目吧。”
陈姐站起身,离开。
张总走过来坐下,看苏青的电脑,看完后,和苏青严肃的道:“我觉得这个数字不太吉利,二百七十九万没问题,但是最后两位是四十九,四九,‘死舅’,能不能调整出来一个不带‘四’的。”
苏青有些无语,但是还是严肃的应和道:“好的,张总”。苏青虽然心里感到无语,但是又觉得好像有有些道理。哪里来的道理,这不封建迷信嘛,是的,苏青不知道的是,这个年代的很多老板都是信这个的,就像开工挑选黄道吉日一样,投标价也要找个吉利的数字。
苏青坐下再一次调整,二百七十九万七千三百八十九元。
“张总调好了”,苏青要起身给张总看。
张总像昨天那样拍了下苏青的肩膀说:“你不用站起来,我只看一下数字。”
说完他又很自然的把手放在苏青握鼠标的右手上,苏青都没来及抽回手。张总像昨天那样,下巴在苏青头顶的上方,接着开口道:“再调调吧,这个数字,四舍五入后,是二百七十九点七四万,‘七四’,领导怕是会犯膈应。”说罢拿开手,直起身。站到苏青身后一侧。
苏青强装冷静的压抑着内心的不舒服,开始工作,调整数字嘛,微调小数点,这次她感觉到有些难,怎么调整都会差那么一点儿,反反复复了好几遍,握鼠标的手都出汗了。
终于,调整好了。张总只看了一眼电脑屏幕说了个“好”字。就出去办公室了。他要出去打电话,和他的关系战友打电话汇报。不多久,张总又是满面红光的回来了。跟他的两名下属说到:“陈姐,小苏,你们开始下一步的工作吧,打印、封标。”
俩人一齐说:“好的,张总。”声音中带着欢心雀跃,终于不用再调整了。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张总从公文包里掏出两个信封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尤其是小苏,恭喜你转正了!”
发工资啦!苏青很是激动,这是她北漂的第一份薪水,两千五百元。巨款!
真的太多了,苏青无数次的在心里算计过这些钱要怎么花:第一件事是把上补习班的钱还给表姐,八百块呢;请表姐吃大餐,预计花二百吧;给妈妈存五百元;再充值公交卡和电话费,差不多一百元;快夏天了,再买夏天的衣服花掉两百,剩下的买菜,交房租水电费,差不多得花五百块。
自己还能剩下二百零花呢。
再等下个月发工资,又有两千五百块!下个月不用还表姐钱,争取攒一千块钱。
再下下个月,夏天了,衣服更便宜了,十块钱就能买条裙子,这样能攒的更多,照这样下去,一年能攒一万块呢!
真多啊,记得刚上大学时候,要交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一开学就带走了家里的八千块钱,妈妈当时说:都快一万了,这跟以前,谁家有一万块钱,那家就是万元户了,就是村里数一数二的殷实人家。
而苏青我,只用一年的时间就成万元户了,我可太厉害了。
“小苏这是你的,”张总把苏青的信封放到她的工位上,“不请你陈姐吃饭吗,你陈姐都没藏私的教你,感谢一下你陈姐。”
苏青赶忙站起身,对张总鞠躬说:“谢谢张总!”又对陈姐说,“谢谢陈姐!”“没问题的张总,这是我的第一份工资,今天晚上不知道您二位有空吗?我可以请您二位吃饭吗?”
陈姐没有说话,她在等张总先开口,张总也没接话,而是转身把陈姐的信封放在陈姐的工位上:“陈姐,辛苦你了。”
“不辛苦,张总,这是我应该做的”,笑着拿起信封放在自己的包里“谢谢张总啦。”
苏青在这一瞬间有些迷茫:我是不是表现的太急啦。我是不是不应该在张总发工资的时候插话的。
张总回过头来笑着对苏青说:“好啊小苏,你打算请陈姐吃什么?”
苏青不知道吃什么,贵的他请不起啊,麻辣烫?肯定不行。金百万?钱不够啊。这可怎么办啊,苏青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一咬牙:“吃什么都行,只要我请的起的都请。”
“别请啦,下班后我还得去接孩子放学带孩子呢,我们都是同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陈姐给苏青解围般的推辞了。
苏青在这一瞬间很感激陈姐,但是还在‘打肿脸充胖子’的努力谦让着:“请客是应该的,我们之前不是都说好了的嘛。”
“心意我心领了,你刚毕业,需要钱的地方很多,姐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省着点花。”陈姐笑着跟苏青说,还看了一下张总,“您说是不是,张总?”
苏青也跟着陈姐去看张总,张总也眯着不怎么聚焦的斗鸡眼笑,头是对着陈姐的方向,但是眼睛好像在落在张姐办公桌工位的桌角上,苏青每次直视张总的脸都觉得他有些滑稽。
张总笑出声:“哈哈哈,小苏我故意逗你的,既然陈姐说不请客吃饭,你多少对陈姐有些表示嘛,感谢是总得感谢的嘛。”这次他的眼睛又像是落在苏青办公桌的桌角上了。
“嗯,好的张总。”苏青又‘打肿脸充胖子’的对陈姐说:“陈姐晚饭您没有时间的话,明天中午可以吗?明天中午我请二位吃顿便饭好吗?”
“苏青别请客啦,我还是那句话,你刚参加工作,钱省着点花。”陈姐还在替苏青说话,“张总您觉得呢?我们明天还得封标呢,吃不吃饭的不打紧,还是工作要紧。”
陈姐想了想又笑着补充道:“我看啊,苏青你别请客吃饭了,你好好干,等这个项目中标了,我们请张总带大家一起吃饭庆祝。”
陈姐仿佛挠到了张总的痒处,张总很高兴:“好!等中标了,我请大家吃饭,工地上的他们几个也叫来!”
苏青顿时轻松了,仿佛心里的大石头落地般的看向陈姐,她太感激陈姐了,她现在太穷了,真的是每一分钱都得省着点花啊,要不明天买饮料请客吧,总勉强算是没有彻底拒绝张总。她决定给陈姐买瓶贵的。
这一天就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中过去了,苏青又比表姐下班早。她下午的时候在□□上给表姐发消息:姐,我今天发工资了,请你吃饭。
刘文卿:好的,你下班后来中关村找我吧。
苏青又来中关村了。中关村人太多了,路边有卖光盘的,支摊子给手机贴膜的,还有大姐抱着孩子嘴里不停的念叨“发票,发票,发票……”。
她每次来找表姐都能被好多人搭讪:“买电脑吗?”、“买手机吗?”,“组装电脑要吗?”
苏青用表姐教的:大大方方的径直走,什么也不回答,被追问厉害了就说一句“村里的”,对方听到这句暗号就会自然的离开了。
苏青第一次假模假式的说“村里的”这句话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偷笑,她现在自然多了,好像她真的是这个村里的。她本来就是从村里出来的嘛,大大方方的告诉他们就好。
苏青记得第一次来中关村,大二时候,和白瑞婕,跟着几个男同学一起,大家帮白瑞婕买电脑,那次被念叨“发票”的大姐吓到了:大姐们抱着安静的孩子,眼神飘忽的看着路过的每一个人,根本没有在看自己的孩子,就这么游荡着。
苏青听不清大姐说的话,他问身边的男同学,她们在干什么,是孩子不好了念什么咒语吗。男同学回答:“卖发票的,有时候还卖少儿不易的东西。”
这很玄学啊,少儿不宜的东西和发票,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竟然能同时伴随着一个大姐眼神在这个村里游荡。苏青只觉得深奥,太深奥了,不亏是遍地是金的中关村,像苏青这中没什么见识的人,想都想不到。当时没顾得上想,赶紧跟着同学走了。
当然了,现在苏青知道,此村非彼村嘛,这里可是承载着无数年轻人梦想的村。也承载着表姐苏文卿的梦想,表姐今天真的升职了。
刘文卿高兴的说:“二青,今天我请客吧,我升职了,公司新成立的研发小组,研发APP。”
苏青太无知了:“姐,什么是APP?”
“就是手机程序,你电脑上是不是装程序了,现在这个程序要安装到手机里。”
“啊!姐,那手机内存得多大啊,我的电脑现在内存都不够,都装不了大程序了呢。”是啊,苏青的电脑现在能做的事太少了,只能打开办公软件,都不能用预算软件,内存小到装上预算软件就会卡机,她一下子觉得自己表姐是真厉害,“姐,你现在都这么厉害了吗,我好多电脑的程序软件都不会用呢,你都能设计程序软件了吗?还能设计手机的!”
苏青毕业时候写毕业论文做毕业设计将将能用Word文档写完,其他的办公软件都用的不太好,现在当预算员了,预算相关的软件也用的很生疏。
“对,就是很厉害,我们公司也是刚刚才开始参与,国外很多公司都做的很成熟了,国内的其他的大公司也早就开始了,我们这是起步晚的了”,表姐很兴奋,真的是充满斗志,“你先想想吃什么?”
吃烤肉。烤肉店里人声鼎沸,坐满了下班后聚餐约会的男男女女,包括苏青和表姐俩人;俩人边吃边聊,很是高兴。
回出租屋的公交车上,姐妹俩挨着坐在一起,苏青从信封里拿出之前跟表姐借的钱:“姐,这是你帮我交的辅导班的学费,现在还给你”,表姐笑着看着她,应了句“好,”接过钱放到钱包里。
苏青看表姐收好,开心的笑了,表姐也笑。两人有着同样的默契:苏青也在努力,也会像表姐一样越来越好。不能因为一开始是表姐照顾苏青,苏青就理所应当的接受这份照顾;也不能因为表姐是姐姐,苏青就坦然接受这些钱不还。沐浴着路灯和周边大楼的灯光中,俩人相识一笑,亲情和友情,在这一刻交织。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