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

听的苏青一愣一愣的,她不由的连连点头:“嗯,对”、“你说的对”、“不亏是我杨大哥,还是您看的通透”、“对,来日方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杨志涛看她这副油嘴滑舌的样子,也不知道她这是听懂还是没听懂,甚至一时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又出自什么立场和她讲这番话,出于她姐夫的立场吗,还是出于同事之间的情谊,这种话和她能说得着吗;

不管怎么说,自己的本意都是为她好;嗯,也就是苏青了,和其他的同事兴许就不会讲这么多,别人兴许自会懂得,也不用他教。

他在心里和自己摇摇头,开口道:“算了,你自己没事也好好想想。你表姐说你不是淘了几本关于为人处事的书嘛,闲着没事也翻翻,自然而然的就懂了。”

苏青自然是听懂了的,谁都不是傻子不是,就算是当时没理解太多,但是事后再仔细的琢磨琢磨,怎么能想不透其中的关窍,五分钟内想不明白,用五个小时甚至五天的时间,总归是能想明白的;只是类似这样的言论,从小到大从没有人跟她讲过而已,苏青现在也是个满二十四岁的大人了,不再是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更不是初入职场的小白,各种人情世故,也是能领悟到一点的。

所以在七月初苏青拿到钱的第一时间,苏青就在网络上联系明婧淑,约下班后一起吃晚饭,明婧淑自然也明白苏青请她吃饭是为感谢她,大家都是明白人,没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她也毫不推辞的欣然赴会。

令她没想到的是苏青竟然拿出一个鼓鼓的信封,认真的和她讲了一番话:“师姐,这是你第一次介绍项目给我做,我很感激师姐能给我这个机会介绍项目给我做,这个里面没有别的,只是一封感谢信,师姐自己留下一部分之后还麻烦你拿去帮我感谢一下给我项目做的人;师姐你也别推辞,以后有项目,还希望能多提携一下小妹呀。”

这着实让明婧淑吃了一惊,摸着厚厚的信封,再看着眼前的女孩,她比自己年龄还小的吧,想不到她竟然会是如此的聪明。

明婧淑真是个敞亮人,她看了看信封,很直爽的说:“你给太多啦,我就是个中间人,你其实不用给我的。我和你直说了吧,这个项目是我一个同事的,午休间闲聊的时候他问我认不认识做造价的人,我这不是恰好认识你嘛,所以也是没想太多的随口帮你答应了下来,想不到他私下里还真的找我了。我这顶多算是无心插柳。”

“那师姐更得拿着了,既然他是你的同事,肯定和你一样能力超群,说起来这可你的人脉资源,要是没有师姐介绍,我可是什么都没有嘛,怎么能不感谢你呢。”

明婧淑想了想说到:“行,我也不和你矫情了,这算是我们第一次合作,我也才到这个单位上班没多久,还不太了解我这个同事的脾气秉性,他也没和透漏口风说要感谢费一类的话,我就先收着,瞅机会我会找他好好聊聊,然后把这个替你给他。你也知道的,我参加工作也才两个多月,年龄虽然比你大,可是我工龄还没你久呢,很多事也是一点点的摸索着,用你话说,大家都来日方长。我找他聊聊,等再熟悉熟悉之后我介绍这个同事给你,你们也认识一下,争取后期你们还能合作。”

苏青下意识的想说:“其实不用你熟悉就可以介绍给我认识啊,我可以自己去社交的嘛。”可是到嘴的话又咽了下去,她笑的眉眼弯弯,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冲着明师姐一边点头,一边用力的“嗯!”了一声!“我知道,我们虽然认识也没几个月,但是就是觉得和师姐投缘,我懂你的意思。”

明婧淑也笑:“好,还是那句话,咱都来日方长。”

至于明婧淑后来是怎么和她同事聊的,苏青就没去继续过问。但是她上班时候去到办公室的倒是把和师姐一起吃饭的事和杨志涛讲了,杨志涛也很高兴的说:“那真不错,我就说你师姐是敞亮人吧,好好处着吧。”又打趣她到,“以后有好事也别忘了我。”

“那当然啦,咱关系这么好。”苏青毫不掩饰的眉眼弯弯的笑。

这个夏天的苏青真可谓是起早贪黑,她现在几乎是每天早上不到六点钟就起床,先看一会书,再做一会题,然后拉上表姐去晨跑,再食堂买早点,吃完早点到八点多钟收拾收拾去上班;

下午六点下班后不在公司加班的时候,就回家学习,晚上也是和表姐一样,学一会习到十一点睡觉。

她现在习惯了中午在公司午休,之前八组那个有小床的姐姐在七月的时候也离职了,走的时候小床不好带走,站在办公室里大声的问有人要小床吗,大家看看她,没有人应声,这时候有着校内跳蚤市场买旧物经验的苏青笑嘻嘻走过去,跟她交易了起来,这个姐姐也没有推辞,坦然的收了苏青三十块钱。

苏青也很高兴,每天中午缩在自己的工位里打开小床,毫不顾忌的睡上一个小时,睡醒之后精神饱满。她已经不再刻意的减肥了,也许是夏天到了新陈代谢加快,在一天天的忙碌中体重竟然降到了一百斤以内,整个人依旧是看上去精神饱满。

年后他们公司的整改也过去了近乎半年的时间,随着设计部人员的壮大增多,公司开展的业务也多元化起来。

咨询部的大多数员工的心变得活络,有的人希望离职的人更多,那样自己的工作变大,奖金发的会多;

也有的人认为工作量变大之后,收入和付出不再对等,于是提出离职;像苏青这样什么都不想的人不多,估计也就苏青和要结婚的孙妍了。很多人私下里窃窃私语的交谈,主要是想让老板涨工资,或者提高奖金发放的比例。

在这个背景下,七月初,公司果然下发了一个绩效考核的制度,简而言之就是谁干项目多,谁挣的也多;还提出来一个业务提成奖金的制度,就是无论是谁都能承接项目,公司都会给与一定的奖金,这一制度主要是针对这些小组组长的,公司其实也知道,不少业务能力强的人尤其是小组长们,都或多或少的有点资源,都能有机会接到这么几个项目,但是他们都当“私活”自己做了,公司是想他们把这些“私活”作为公司的业绩,甚至想拿到他们的人脉资源。拿杨志涛来说吧,今年春节不就带着苏青、金铭川做“私活” 了嘛,虽然他们小组三缄其口,没往外透漏一点,但是不代表其他小组没有人做的这样的“私活”,公司这么多人,总会有嘴巴不严的人。

苏青看完公司这个制度通知,就没太放在心上,她看的很简单:就是多干活多挣钱呗。当然不只苏青,大家都挺沉默,但是公司的气氛像以前一样,又逐渐的好了起来。

傅毅山作为一名入职两个多月的新员工,他也习惯了职场的生活,他从学校搬了出来,还和同寝室的孙秀来、张聪合租了个一个三居室,也是在五道口附近,他们毕竟对这地方熟嘛。

要不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他现在早已从和女朋友分手的阴霾中走出来了,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

他买了个照相机,有空就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的跑,拍一拍四九城的古建筑,照一照新竣工的摩天大楼,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比较实际的理想,要当一名有名的建筑师:将来不但能建造宏伟的建筑物,还能修缮古建筑,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偶尔的还给几个姐姐打打电话,在姐姐们看来,这个弟弟真是优秀又听话。

他和同事的关系也逐渐的热络起来,尤其是苏青和孙妍,他们三个几乎每天中午都一起吃饭。

说起傅毅山和苏青她俩走的近,金铭川吃不吃醋,金铭川怎么不主动和她俩一起吃午饭什么的啊,金铭川到底喜不喜欢苏青,这还真不好说,谁都看不透,估计连金铭川自己估计都不知道。

七月份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月末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据说是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场雨,暴雨持续下了16小时。

周四、周五时候就开始下了,今天恰逢是周五的下午,雨还在淅淅沥沥,傅毅山下班的时候找到苏青:“下着大雨,我们一起走吧?”

想要加班的苏青正忙着,她还不想走这么早:“你先走吧,我恐怕得加班。”

“走吧,加班完打车得堵车,带回家做?”

“就加一会儿,还最后一张图了,我不想带回家,再说了,今天踏踏实实做完就行了,不然留个小尾巴也难受。”

“行吧,我等等你。”

孙妍打趣到:“你是不是害怕打雷?”

“我一大老爷们儿怕什么打雷,这不是住的近嘛,下着大雨路上也有个照应。”傅毅山的意识回溯到自己小时候,那也是夏天里一个下大雨的日子,家里鸡棚倒塌了,父亲穿着雨衣冒着大雨赶鸡,雷雨交加,鸡群瑟瑟发抖,放暑假的四姐和五姐也出来帮父亲的忙,他们在大雨中,踩着破碎倒塌的鸡棚,大雨笼罩着一切,模糊了每一个人的眼睛;突然一个大雷打了下来,五姐吓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地上混合着鸡粪、泥土、稻草、碎石块;站在屋里的他也想出来帮忙,被四姐又撵回去……

这是他第一次在北京过夏天,他有些想他的姐姐们了。

在含苞待放的日子里放声大笑之——我们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