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阮用板车把捆在一起的竹子运回部落,接下来利用它们来制作卫生纸。
首先得把竹皮和竹肉分离,这个步骤离不开水的帮助,用石刀把竹子拦腰砍断后,米阮就把它们放在水中浸泡,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竹皮和竹肉就分开了,再经过多次漂洗,去除竹子中的全部杂质,剩下的就是接下来需要用到的竹纤维。
“巫,这个是什么?”石原跟在他身边看,情不自禁地询问道。
“你来摸摸它。”米阮没给石原解释,反而让他直接上手,“有什么感觉?”
石原回答:“有点硬,但很滑。”
“这就是制作纸张的原料,是竹子的一部分,你要仔细学,以后按照我教你的步骤来就行。”米阮说。
他接下来会慢慢培养部落人各种技巧,包括种植、建房、烧陶和制纸,因为他就一个人,也不可能变出分身去盯着部落的所有事情,这样的话就必须有人帮他。
而在所有人中,石原是脑子最灵活的那个,教他什么东西都学的很快,因此米阮有意培养他。
除了石原之外,经过观察,米阮发现季兰和麦也很聪明,所以她俩也在他的培养名单里。
而石原听了他的话,观察的就更用心。
接下来米阮把竹纤维放进石锅里,然后加入清水和草木灰,随着清水逐渐沸腾,竹纤维从原本的坚硬变得柔软,颜色也变得更加洁白。
当竹纤维基本融化的时候,就可以捞出了,将其放在石臼中进一步捣烂。
“巫,我来我来。”阿山忙完自己手里的活,在旁边坐一会又没闲住。
于是跟米阮说一声就直接抢过他手中的木杵,只留米阮本人在原地眨眨眼。
阿山舂捣的力气巨大,听着木杵和石臼碰撞发出的“笃笃”声,米阮甚至有点担心他会把石臼捣碎。
但好在他是有点杞人忧天了,一直到石臼里的竹纤维更加软化,变得如棉絮般柔软的时候,木杵和石臼也是好好的。
“可以了。”米阮跟阿山说:“你把里面的东西倒在这里。”他指指旁边放着的一个宽大木板。
这个木板特意做的比较松,中间有缝隙,当阿山把竹纤维摊平放在上面后,里面的水分就顺着缝隙滴落。
米阮接下来把一个圆口的木碗倒扣在竹纤维上,并用尺寸较小的石刀将其切成细长的条状。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后续纸张成型更方便,同时它也能让最终的卫生纸柔软且富有吸水性。
具体原理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但之前看过的一篇关于古代造纸的科普书籍上是这么写的,所以他就这么做了。
还有一件要注意的事情是在切割竹纤维的过程中,最好不要让其断裂,不然会影响纸张的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无法成型的严重后果。
到这里,基本上卫生纸就制作完成了。下面的步骤就很简单,用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竹纤维上即可。
石头的重量会把木纤维中的水分挤出,并从木板的缝隙中流走,等纤维干燥后,搬走石块,出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张洁白且柔软的卫生纸。
肯定是比不上现世五花八门、各具优势的卫生纸,但在有限的条件下,这种纸已经是米阮能造出来的最优选择。
而且除了卫生纸以外,这种方法还能制作出来普通的可以写字的纸,只要把硬度提上去就可以了。
只不过他们现在用不上,所以也没有制作的必要,毕竟连文字的概念都没有呢,只有类似文字的图腾。
最关键的是如果他想要推广文字,就得先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
每次一想到这里,米阮就会打消教学的冲动。
用手摸上制好的纸,触感还是稍微有点硬,下面再制作的时候需要稍微揉搓一下,把纤维揉开才行。
米阮把这件事放在心里。
不过他现在还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那是未到激动处啊!
他之前都是用的树叶,要知道就算再柔软的树叶都会有明显的颗粒感,每次擦上去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偶尔用的树叶非常粗糙,那简直就是在受罪,现在总算可以摆脱树叶了。
当然,卫生纸升级了,也应该有配套的厕所改造。
经过米阮改造的厕所类似公厕,分别在四个方向修建了四栋用石砖垒起的房子,中间用砖墙隔开,分男厕和女厕。
厕坑上搭木板方便脚踩,厕坑下有挖开的土道作为管道和旁边的化粪池相连,实际上和旱厕差不多,化粪池大概每隔两个月左右就会清空一次。
里面的东西会被运到远离居所的一处地方,然后挖坑掩埋,它们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成非常有用的肥料,等需要种植的时候再挖开。
为了保证厕所的清洁,米阮在厕所改造好之后还规定大家每天都要清理一次,包括扫地、拖地等。
同时厕所外放置有一个大木桶,里面装满了水,每个人上完厕所都要及时从中舀水冲洗厕坑,把坑里的排泄物冲到化粪池中。
这样一来,厕所的臭味就没那么明显。
等到了雪季,天气凉下来之后,厕所容易被冻住,更要及时清理,否则就会出现排泄物被冻住堆积在厕坑中的情况,到那时偷懒剩下来的这点时间和精力可能就全部还回去了。
总之,这个厕所米阮自己是比较满意的,后面再升级改造也有发挥的空间。
米阮来到厕所门口,推开木门,把用干净树叶包裹的一包卫生纸放在木凳上,以后可以节省着用它,毕竟做一次卫生纸挺麻烦的,好在那片竹林足够大,他们砍伐竹子的速度远比不上竹子生长的速度。
忙忙碌碌又是一天过去,傍晚的时候狩猎队带着猎物满载而归。
此时米阮正好在处理竹笋和竹荪,在看到他们手里提着数只山鸡时,便让霞去清理山鸡,兴致勃勃地和大家说:“今天给你们小露一手竹荪萝卜鸡汤,保证喝了还想喝。”
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幼崽们纷纷围过来帮米阮打下手。
米阮见此给他们分配了简单的任务。
首先把白萝卜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石锅里,其实这种炖汤更适合用陶锅,但是现在陶器还在窑炉里烧着,只能用一口大石锅暂时代替。
山鸡也需要和白萝卜一样切成小块,炖汤以鸡腿肉为最佳,其他部位稍微逊色,米阮数了下,一共五只鸡,全都切块放到锅里之后,直接占满了一半,另一半则是萝卜块。
紧接着倒入清水,一定要没过山鸡和白萝卜,因为随着下面长达一个小时的炖煮,山鸡和白萝卜会充分吸收汤汁,如果水太少,一是味道有影响,二是容易糊锅。
趁着炖煮,米阮开始做竹笋,今天就简单做个凉拌竹笋吧。
把竹笋去皮切段,在另外一个锅里焯水后捞出沥干,这就算准备完成。
至于凉拌的料汁,米阮的选择余地比较少,但他也有办法,因为有蒜末和葱叶,再加入炒过的茱萸和一点点盐,最后倒入热油就够了。
油入碗的刹那迸发出属于香料的味道,有点呛鼻,一些没接触过的人纷纷咳嗽起来。
这碗料汁被均匀地撒在竹笋上面,米阮随便用筷子拌一下,然后就放在一边,静待竹笋入味。
这时,又有一阵似有若无的香气传来,咳嗽刚停的人再次抬起头来,开始寻找它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把周围看过一遍,他们最终把眼神锁定在正咕嘟冒泡的石锅上面,就在米阮把锅盖拿起来的瞬间,香味再次变重。
因为长时间的炖煮,山鸡的鲜味和白萝卜的清甜都释放出来了。
接下来米阮把洗干净的竹荪倒进锅里,不用等太久,大概十五分钟就可以开盖放盐,然后灭火吃饭!
“这个好好吃。”阿山说的是凉拌竹笋,“一点都不烫,凉凉的。”
随着旱季临近,外界的温度越来越高,米阮体感今天估计得有三十五、六度。
由于外界高温,一些烫的东西吃起来就没那么香了,很多人都会把烤土豆、烤肉之类的放凉再吃,但对米阮来说,土豆还好,肉放凉之后,他会觉得有点腥,他估计是那种味觉比较敏感的人。
所以今天这道凉拌竹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还没等汤放凉,就被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夹完了,要不是米阮眼疾手快地给自己和冽夹了些,他俩估计一口都吃不上。
米阮就着凉拌竹笋把烤土豆吃完,然后跟大家说:“竹林下雨后还会长竹笋,到时候我们可以采集起来,不管是做新鲜的竹笋,还是晒干做干笋味道都很好。”
看到其他人点头应是,米阮才开始喝汤,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从今天开始采集队每天都会绕去竹林一趟,把新长出来的竹笋采摘下来再回来,他接下来将在部落看到一茬茬的竹笋,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多余的都被做成干笋,这就意味着他们今年雪季将会有足够多的笋干吃。
但这都是后话了,他现在正在享受竹荪萝卜鸡汤的美味,白萝卜已经炖软,鸡块也骨肉分离了,一抿就能吐出骨头。
白萝卜清甜、鸡肉鲜美,竹荪则吸满了汤汁,入口有嚼劲,充满了鸡汤的美味,而汤本身因为有白萝卜和竹荪吸油,一点也不油腻,米阮能一口气连喝三大碗。
既然用石锅煮汤都这么好喝,那用陶锅炖肯定更香了,米阮如此想着,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去开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章 制作卫生纸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