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错路引

鬼市果然名不虚传。

还没靠近,就已经能听到喧嚣的人声和各种叫卖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味,混杂着泥土和腐朽的气息。

他们刚走进鬼市,就被一个身材高大、满脸横肉的男人拦住了去路。

“新来的?”男人粗声粗气地问,眼神不善。

苏泞没有说话,只是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了过去。

男人眼睛一亮,接过银子,咧嘴一笑:“懂规矩。进去吧。”

苏泞和阿九刚走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喂,你们两个,站住!”

他们回头一看,竟然是柳婉青。

她也换了一身夜行衣,脸上同样戴着面罩,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巧的灯笼。

“柳姑娘,你怎么也来了?”阿九惊讶地问。

柳婉青笑了笑:“我来给你们当个向导啊。鬼市的规矩多,你们初来乍到,容易吃亏。”

苏泞看着她,眼神复杂。她不知道柳婉青是真心帮忙,还是另有所图。

“我们要找‘回魂灯’的线索。”苏泞直接道。

柳婉青点点头:“我知道。跟我来吧。”

她带着苏泞和阿九七拐八绕,来到一个偏僻的摊位前。摊主是个瘦小的老头,正低头摆弄着一堆破旧的玩意儿。

“这是我一个老朋友,”柳婉青介绍道,“他这里偶尔会有些‘稀罕’的东西。”

那老头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他们三人身上扫了一圈,最后停留在苏泞身上:“你是掌灯司的人?”

苏泞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你认识我?”

老头笑了笑,露出一口黄牙:“掌灯司的人,身上都有一股灯油味。”

他指了指苏泞的腰间,“尤其是你这种年轻的掌灯人,味道更重。”

苏泞没有否认,只是问道:“你这里有‘回魂灯’的线索吗?”

老头摇摇头:“回魂灯?那东西早就不见了。不过……”

他从一堆破烂中翻出一个小小的铜盘,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的符文,“我这里有个‘引魂盘’,据说能感应到附近的灯类异宝。”

苏泞拿起引魂盘,仔细看了看。上面的符文确实有些眼熟,似乎与掌灯司的古籍上记载的某些符号相似。

“多少钱?”她问。

老头伸出手,比了个“五”的手势。

“五十两?”阿九脱口而出。

老头摇摇头,咧嘴一笑:“五百两。”

阿九转头对苏泞道:“苏掌灯,这……”

苏泞却已经拿出一张银票,放在老头面前:“成交。”

老头赶紧将引魂盘递给她,又神秘兮兮地说:

“这东西在子时以后最灵。你们最好找个安静的地方试试。”

苏泞点点头,收起引魂盘,转身就走。柳婉青和阿九赶紧跟上。

走出鬼市,柳婉青笑着说:“苏掌灯果然爽快。希望这个引魂盘能帮上您的忙。”

苏泞看着她,忽然问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柳婉青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语气也认真起来:

“我只是想知道,回魂灯到底是什么。还有……三年前北境的那场战役,到底发生了什么。”

苏泞沉默了。她能感觉到,柳婉青的话里有几分真诚,但也藏着秘密。

“谢谢你的帮忙。”苏泞最终还是道了声谢,然后转身对阿九说,“我们走。”

两人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柳婉青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

她轻轻摇了摇腰间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

“苏掌灯,希望你能找到答案。”她低声自语,“也希望……你能活着找到。”

回到居所,苏泞立刻开始研究那个引魂盘。她将它放在桌上,然后点燃自己的青铜灯。

幽蓝的火光与引魂盘上的符文相遇,引魂盘微微震动了一下,上面的符文竟然开始缓缓旋转!

苏泞和阿九都屏住了呼吸。

旋转的符文最终停在一个方向——正北!

“是北境的方向!”阿九激动地说。

天色微亮时,苏泞和阿九已离开京城,踏上前往北境的路。

引魂盘在苏泞怀中微微发热,指针指向正北。两人骑马疾行,一路无话,只有马蹄声单调地敲打着路面。

“苏掌灯,”阿九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您说,这引魂盘真的靠谱吗?那老头看着……不太像好人。”

苏泞勒住马缰,停在路边。她取出引魂盘,仔细端详:

“它的符文与掌灯司古籍记载的‘地脉引’相符,应是真的。”她顿了顿,“但指向未必准确。”

阿九一愣:“您是说……有人在故意误导我们?”

苏泞没有回答,只是重新上马,目光锐利地扫向远方:“前面有个小镇,先歇歇脚。”

那小镇名叫“落霞镇”,名字雅致,镇子却破旧得很。

两人找了家名为“迎客来”的客栈,刚一进门,就被一股浓烈的酒气和汗臭味包围。

客栈老板是个身材微胖、笑容可掬的中年男人,老远就吆喝:“客官里边请!住店还是打尖?”

“住店。”苏泞言简意赅。

老板眼睛一亮,热情地将他们引到楼上:“二位来得巧,正好剩一间上房。”

他搓着手,笑得见牙不见眼,“不过嘛……价钱得加点,最近北境不太平,生意不好做。”

阿九皱眉:“加多少?”

“不多不多,就十两银子一晚。”老板笑眯眯地伸出一根手指。

“你这是抢钱啊!”

苏泞却平静地掏出一锭银子:“一间上房,两匹马来回的草料,再准备些干粮。”

老板眼睛都直了,连忙点头:“好嘞好嘞!客官您放心,包您满意!”

夜里,苏泞取出引魂盘,放在桌上。指针依旧指向正北,只是晃动得厉害,像是被什么干扰。

“奇怪,”阿九凑过来看,“怎么抖得这么厉害?”

苏泞凝神感受,忽然眉头微蹙:“这附近……有灯的气息。”

她推开窗,望向镇外的方向。夜色中,一座破败的山神庙隐约可见,庙里似乎有微弱的光在闪烁。

“去看看。”苏泞当机立断。

两人换上夜行衣,悄悄潜出客栈,直奔山神庙。

山神庙早已荒废,断壁残垣间长满了杂草。

庙中央,一个穿着破旧道袍的老道士正盘腿而坐,面前摆着一盏小小的青灯。那灯芯忽明忽暗,散发出微弱的光芒。

“果然是灯。”阿九压低声音。

苏泞却摇了摇头:“不对。这灯的气息……太弱了,不像是回魂灯。”

她正要上前,那老道士却忽然睁开眼,浑浊的目光直直地看向他们:“何方高人,深夜到访,所为何事?”

苏泞微微一怔,没想到这老道士竟能察觉他们的到来。

“道长有礼,”苏泞拱手道,“我们只是路过,见此地有异光,特来看看。”

老道士哈哈一笑,声音洪亮:“异光?那是贫道的‘定魂灯’,专门驱赶山中孤魂野鬼的。”

他指了指那盏青灯,“姑娘若有兴趣,贫道可以割爱。”

阿九眼睛一亮:“多少钱?”

“三百两。”

阿九:“……”

苏泞却走上前,仔细观察那盏灯。灯油呈淡青色,灯芯材质奇特,确实有些门道。但与回魂灯的气息相比,差得太远。

“道长,”她忽然问,“这灯,您是从何处得来的?”

老道士眼神闪烁了一下,笑道:“山中捡的,怎么?姑娘怀疑它的来历?”

苏泞不置可否,只是将引魂盘放在灯旁。

“嗡——”

引魂盘突然剧烈震动起来,指针疯狂旋转,最后“啪”地一声,停在了……正南方向。

苏泞和阿九同时一愣。

老道士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这是什么玩意儿?”

苏泞收回引魂盘,若有所思:“看来,我们找错地方了。”

回到客栈,苏泞将引魂盘放在桌上,反复观察。指针依旧指向正南,稳定得很。

“怎么会这样?”阿九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在山神庙时还指向北境。”

苏泞沉默片刻,忽然道:“这引魂盘,不是用来找灯的。”

阿九一愣:“那是用来找什么的?”

“找‘人’。”苏泞缓缓道,“或者说,找与灯有过接触的人。”

阿九更糊涂了:“您是说……那老道士?”

苏泞摇摇头:“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被误导了。有人想让我们以为回魂灯在北境,实际上……”

她没有说下去,但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就在这时,客栈房门被轻轻敲响。

“谁?”阿九警惕地问。

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戏谑:“是我,柳婉青!”

苏泞和阿九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

柳婉青推门而入,依旧是那身桃红衣裙,笑容满面:“两位,这么巧,我也来落霞镇‘观光’。”

苏泞看着她,开门见山:“你怎么会在这里?”

柳婉青走到桌前,瞥了一眼引魂盘,笑道:“我听说,有人在山神庙附近找到了宝贝,特来看看。”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苏掌灯,你被人耍了。那老道士是‘灯贩子’,专门仿制各种古灯,骗人钱财。”

苏泞眼神一凝:“你怎么知道?”

柳婉青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的册子:“我有我的消息来源。”

她翻开册子,指着其中一页,“看到没?这老道士上个月还在城南的鬼市卖过一盏假的‘长生灯’。”

苏泞看着册子上的记录,眉头越皱越紧。

“而且,”柳婉青补充道,“引魂盘的指向,是可以被人为干扰的。只要在附近放置一件与目标气息相似的物品,它就会‘认错’。”

阿九恍然大悟:“所以,那老道士是故意把我们引到山神庙的?”

柳婉青点点头:“恐怕不止他一个人。有人不想让你们去北境。”

苏泞沉默了。她意识到,从接过萧翎的案子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被卷入了一张巨大的网中。

而这张网的中心,似乎与三年前的那场战役,以及回魂灯的失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阿九问道。

苏泞抬起头,目光坚定:“既然有人想让我们去南,那我们就偏要去北。”

她看向柳婉青,“柳姑娘,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吗?”

柳婉青笑了:“求之不得。”

第二天一早,三人离开了落霞镇,继续向北境进发。

引魂盘在苏泞怀中依旧指向正南,但那只是一个假象。真正的线索,或许就藏在那片遥远而荒凉的北境之地。

北境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苏泞、阿九和柳婉青三人沿着一条废弃的官道前行,两旁是枯黄的野草和稀疏的树林。

苏泞的目光牢牢锁定着北方——那里,是三年前那场惨烈战役的发生地。

“还有多远?”阿九忍不住问,声音被风吹得有些发颤。他裹紧了身上的披风,却还是觉得冷。

柳婉青掏出一个小巧的罗盘看了看,笑道:“快了。前面有个叫‘断城’的地方,据说以前是个边防重镇,后来废弃了。”

她顿了顿,“不过,那地方……有点邪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