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

贝鉴官署的书房里,烛火如豆,彻夜摇曳。窗纸上映着一个伏案疾书的剪影,纤细却坚韧。数日呕心沥血,案头那份厚达数十页、图文并茂的《海州贝雕产业振兴建言书》终于落下最后一笔。墨迹未干,在昏黄的烛光下泛着润泽的光。苏弦序搁下笔,指尖因长时间执笔而微微发麻,她揉了揉酸涩胀痛的眼角,目光却带着难以抑制的灼热,一遍遍抚过那些凝聚了她现代智慧与苏汐痕匠魂心血的字句与草图。

这份文书,是她在这个时代投下的一颗石子,她期待着它能在楼默之心中激起涟漪,搅动海州贝雕这潭沉寂已久的死水。期待与紧张交织,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翌日清晨,阳光正好。苏弦序深吸一口气,捧着那份沉甸甸、承载着她所有希冀的文书,步履沉稳地踏入州衙书房。楼默之已屏退左右,他并未端坐案后,而是立于窗前,阳光为他挺拔的身形镀上一层金边。见她进来,他转身,亲自执起青瓷茶壶,为她斟了一杯清茶。白瓷杯盏中,碧绿的茶汤氤氲出袅袅热气,模糊了视线,却让书房内的空气显得格外沉静而郑重。

“大人,请过目。”苏弦序将文书奉于案上,声音清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指尖点向文书开篇,开始了她酝酿已久的阐述。

她的声音起初带着点谨慎,但随着话题深入,渐渐变得沉稳而富有力量,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奔涌的江河。她没有急于抛出那些惊世骇俗的蓝图,而是从最真实、最沉重的现状切入:“海州匠户,十之七八守着祖辈传下的手艺,挣扎于温饱线上。一件耗时数月的精品贝雕,其利微薄,难抵柴米油盐之困。手艺是瑰宝,匠人却如草芥。”她语调沉痛,寥寥数语,勾勒出海州无数匠人家庭黯淡的底色。

随即,她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如星:“然贝雕本身,乃海州千年积淀之瑰宝,是沧海赐予的灵韵!其流光溢彩,巧夺天工,价值岂止于金银?它承载着海州之魂,是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印记!”

铺垫至此,她终于展开了那幅精心描绘的蓝图画卷:“革新,迫在眉睫!唯有破旧立新,方能令明珠重焕光彩,泽被一方!”

“设计革新,乃源头活水!”她抽出一张精心绘制的草图,炭笔线条简洁而充满力量。纸上呈现的并非繁复堆砌的传统样式,而是一枚灵感源自海神庙飞檐斗拱的螺钿发簪,线条硬朗流畅,极具建筑美感;旁边是一套印着抽象海浪波纹的贝母杯垫,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摒弃一味堆砌的旧窠臼,萃取海州风骨神韵——海之辽阔,浪之奔腾,庙宇之庄严,渔家之质朴!将其凝练、升华,融入日常器用。让贝雕走下仅供庙堂深宅的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开拓广阔的中低端市场!唯有走入生活,方能生生不息!”

“材料革命,乃固本之基!”她又展开一页,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和试验构想。“贝壳废料磨粉,可尝试掺入瓷土烧制‘贝瓷’,温润如玉,独具海洋肌理;亦可研磨极细,用作颜料填料,赋予画作独特光泽。探索天然植物染料(茜草根染红,苏木浸紫,栀子黄)对普通贝壳的浸染固色之法,化平凡为神奇!研发环保耐久的新型天然防护涂层(改良桐油配比,融入蜂蜡、松香),大幅延长贝雕制品寿命,提升价值。变废为宝,降本增效,此为开源节流之大道!”

讲到此处,她情绪愈发激昂,抽出的是一份更为详尽的《海州工艺传习所规划图》。“教育推广,乃传承根本!”她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技艺若囿于门户,终将凋零!恳请大人鼎力支持,筹建官民合办之‘海州工艺传习所’!打破姓氏、门户之藩篱,广招学徒,不论男女,不分贫富!遴选良才,因材施教!将核心技法标准化、步骤化,编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之教材,系统传授!技艺传承,当如星火燎原,点燃无数希望,而非独守一盏孤灯,终至油尽灯枯!”

“标准化,乃立市之规!”她指向文书最后的重头戏,语气斩钉截铁。“建立《海州贝材原料分级标准》(甲、乙、丙三等),《贝雕成品工艺质量标准》(巧匠级、精工级、实用级)!明码实价,规范市场!杜绝鱼目混珠、以次充好!此为海州贝雕立足本地、走向外洋之定价根基与信誉保障!”

“市场拓展,乃通达之路!”她最后总结,眼中仿佛已看到那辉煌图景,“倾力打造‘海州贝雕’金字招牌,成为城市最耀眼的名片!举办大型博览会,邀四海商贾,聚八方宾朋!更可借市舶司通达四海之便利,扬帆远航,让海州匠心,惊艳寰宇!”

她语速不快,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字字珠玑。讲到激动处,她甚至拿起炭笔,在铺开的图纸上快速补充着脑海迸发的细节,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是她澎湃心潮的具象。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整个人仿佛沐浴在一层专注而炽热的光晕之中。

楼默之全程凝神静听,身体微微前倾,深邃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探针,紧紧锁在苏弦序身上,未曾打断一字一句。他看着她在阐述时因全情投入而熠熠生辉的脸庞,那平日里或清冷或倔强的眉眼,此刻燃烧着一种近乎神性的智慧之光。他听着那些闻所未闻却一针见血、极具洞见的词汇——“产业生态链”、“品牌效应”、“可持续性”……这些陌生的组合,在她条理分明的阐述中,竟勾勒出一幅前所未有、清晰可行的产业兴衰图谱!

这绝非一份简单的工艺改良建议,也不是局限于匠作小圈子的奇技淫巧!这是一份立足民生疾苦、深具经世智慧、足以撬动一城一业兴衰命脉的宏伟战略蓝图!其格局之宏大,思虑之深远,执行路径之清晰,远超出他对“匠人”二字的认知极限!

胸中掀起的岂止是波澜?简直是惊涛骇浪,猛烈地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边界!他第一次如此清晰而震撼地认识到,眼前这个曾被他视为棋子、工具、甚至麻烦的女子,其胸中丘壑,其济世之才,早已超脱了性别与身份的桎梏!她拥有的,是足以改变一地格局、泽被万民的雄才大略!是足以与他并肩,甚至在某些领域引领他前行的无双国士!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近乎凝滞的寂静。只有烛芯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和苏弦序因激动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她讲完最后一个字,胸腔依旧起伏,带着一丝完成重大使命后的虚脱和深切的忐忑,抬眸望向他。那双清澈的眼眸里,盛满了期待、紧张,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她将全部心血与未来赌在了他的认同之上。

楼默之霍然起身!

高大的身影绕过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带起一阵微凉的风。他几步便走到她面前,两人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他深邃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笼罩着她,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激赏,以及一种近乎灼热的探究。那目光仿佛要穿透她的皮囊,看清她灵魂深处那惊世骇俗的智慧之源。

“夫人之才,”他开口,声音低沉有力,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如同重锤敲击在寂静的空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经天纬地,洞悉幽微!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此蓝图,非但切实可行,更乃海州之幸,匠户之福!功在当代,利泽千秋!”

这毫不吝啬、近乎顶格的赞誉,如同滚烫的熔岩,瞬间冲垮了苏弦序心中因楼夫人阴霾而筑起的堤坝。一股汹涌澎湃的暖流激荡着填满胸腔,直冲眼眶,让她鼻尖微微发酸。

更让她动容的是楼默之紧随其后的、具体而有力的支持方案,这绝非空泛的褒奖,而是实打实的鼎力相助:

政策先行: “即日签发《振兴海州贝雕业令》,以州衙之名昭告四方!匠户所涉相关税赋,一律减免三成,为期三年!设立‘海州巧匠’官方认证及年例奖励机制!由州衙亲授匾额,岁给钱帛!为技艺卓绝者正名、加冕,立为行业标杆!”

资金场地: “州衙库银拨付专款白银五千两,作为传习所筹建及首年运作之资!选址、规制、章程,皆由夫人全权擘画督造!另设‘匠创新金’,由市舶司利银拨出,年供两千两,专用于支持匠户创新试制、改良工具、探索新材!城东临港百亩官地,即刻划出,留作未来大型贝雕展销盛会之永久会场!”

市场开拓: “责成市舶司上下,将海州贝雕列为甲等外销品类,设专人督办,优先推介!下次奏报天听,本官必以海州贝雕之振兴蓝图与初步成效,作为地方特色富民之政绩,浓墨重彩,书于本章之首!”

字字铿锵,落地有声!每一项支持,都精准地回应了她蓝图中的关键节点,力度之大,决心之坚,远超苏弦序最乐观的预期!

巨大的感动与澎湃的斗志交织在一起,苏弦序望着眼前这个目光灼灼、气度恢弘、给予她毫无保留信任与支持的男人,眼中水光潋滟,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微颤,郑重承诺:“谢大人信重!汐痕…定当殚精竭虑,不负所托!”

楼默之微微颔首,冰封的唇角,几不可查地向上牵起一个极淡、却仿佛蕴藏着千钧力量的弧度。那弧度如同初春破开冰面的第一缕暖阳,足以融化最坚硬的寒冰。他看着她的眼睛,低沉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她心底:

“放手去做。海州有你,是苍生之幸。”

这句简单的话语,如同最温暖的磐石,又似最坚实的后盾,稳稳地安放在苏弦序动荡的心湖中央。最后一丝因深宅阴云带来的寒意被彻底驱散,取而代之的,是被理解、被信任、被托付的无尽力量,如同燎原之火,在她胸中熊熊燃起!前路纵有荆棘,此心已如砥柱,无惧任何风浪!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