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我们几个都去挖野菜,洗好沥干水晒干以后,就储存在你这里。kanshushen”
许建国几人立即做出决定, 他们都是东北人,雀盲眼,并不陌生。
“好, 也要捡柴火。我们今年肯定没有探亲名额。
猫冬几个月的柴火,一定要早早的储存够。要不然,以后冻的是你们自己。”
“嗯, 回到宿舍我们几个找其他的人都说说捡柴火的事, 别到时候大家互相推诿。”
有了昭君的提示, 几人都知道休息的时候该做什么。
送走几人, 昭君又开始忙起来,烧开水洗洗澡盆,要用滚烫的水烫三次,泡三次才行。
放置脸盆的三角架也要用开水擦拭干净。
一个人忙忙碌碌。
转眼四天过去了。
新知青在老知青的带领下,来到四连的晒场,等待着连长讲话。
吴连长长话短说,简单的介绍自己,然后让指导员介绍几位排长, 男知青排的排长是一位老兵贺峰,年约三十五六。
讲话完毕,连长吴振威再次走上前说道,“每年的八月, 九月之间都会有接连五天至十天的雨季。
差不多次次都是大雨暴风雨。每次收割麦子时,都会浪费一些粮食。
今年我和指导员商量,提前收割麦子。
从已经熟透的麦子开始收割,虽然不敢时间,但也不能慢腾腾的磨洋工知道不?”
“知道。”晒场里几百人齐天吼。
收割机,还有其余的人都手拿着镰刀,男女知青排长都领好手套,发给知青们。
“记住,都戴着。你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做农活,只要一天就会在手掌中磨出血泡。
戴着手套,还能稍稍好一些。”
大热的天,开始有很多人都不愿意戴手套 。听连长说了以后,就是嫌热此时也拿着手套,不说话。
朱丽,马艳萍拿着手套,第一时间就戴在手上。
太阳已经升起,红彤彤的大太阳,照耀在每个人的身上,脸上。
队伍出发,新知青们还不知道丰收时也是他们辛苦的开始,一个个的摩拳擦掌,想着大干一番。
走在队伍最后面的马艳萍烦躁的想死,还没有下地,她就觉得累。很不舒服,太阳照在脸上,难受的要死。
心中郁闷:被太阳连着晒几天,估计脸都会晒黑,和乡下人一样,又黑又瘦。
“艳萍,咱们走快点,再慢就掉队了。”朱丽不怕晒,还蛮向往,觉得自己真能建设农村。
“丽丽,急什么,走慢点。”马艳萍忙伸手拉住朱丽。
不能一个人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老兵们给新知青示范怎么割麦子,有些什么要点,怎么避免割到自己的手,腿。
半个小时以后,新手上路,开始歪歪扭扭的收割。
昭君会做,跟着学了会儿,就割的有模有样。教她的老兵,站着对周围的老战友炫耀道,“瞅瞅,我教的徒弟,教的多好。才学了会儿,就掌握了要领。”
“呸,哪是你教的好,是人家小窦聪明,一学就会。哪怕换成一个刚学会的人教她,一样能学的有模有样,与你何干。”
“哼,你就是嫉妒,嫉妒我有个好徒弟。”
一来一回,两人还杠上了,但是他们手中的动作却没有慢半分下来。
割了一个小时,昭君站直身体,伸伸腰。
朝着前方望过去,很绝望,一眼望不到头。
金黄色的麦浪,看着好看。可收割起来,却是个麻烦事。
十天半月都收割不完。
今年运气不错,加上连长决策有方,从七月底开始收割,一直到八月底总算是收割加晾晒全部弄完。
粮食该上交的已经上交,该储存入库的,已经入库。
忙碌完的第三天,老天爷淅淅沥沥的下起雨。
从中雨到大雨,再到暴风雨。
休息,全员休息。除了在新仓库值班的老兵与食堂师傅,都在休息。
累了整整一个月,每个月都掉了十斤肉,甚至更多。
昭君已经瘦成排骨,浑身没有二两肉。
她的家里,胡薇薇,蒋欣怡,还有杨宁娅,张欢,东倒西歪倒在她家炕上。
一个月的时间,还有一些知青没有来得及熟络。天天累的半死,谁有心情关注别人。
张欢,杨宁娅是京都人,抓鱼那天与昭君稍稍有了一些交情。
后来在一个月的收割中,几次她们都在一排,慢慢的就更加熟悉了彼此。
对彼此的感觉都还不错,交往也就多了。
“哎哎哎,你们几个,好好坐着。看看,想什么样子,炕本来就不大,几个人叠罗汉还是咋滴?
我跟你们说,别弄垮我的炕。”
昭君在厨房搭了一个架子,上面晾着衣服,开着门,让外面的风吹进来。
忙完,进屋,看见的就是几个歪着躺的几人。
“君君,我们刚才说,等猫冬的时候,我们做点什么好?”
“呵呵,你们是不是想的太远了点。
别说猫冬了,说说小雨季过去了,咱还要收割黄豆呢。好好养足精神,等待下一个收割季的到来吧?”
是,九月上旬开始收割黄豆,收割完黄豆,还要收玉米。
一茬接一茬的事,哪有时间想猫冬的事情。
“哎哟,君君,别打击我们。真的,不要想那事,不说做,想想都觉得累。”
胡薇薇想到还有两茬,浑身没劲。翻个身,两只脚还抬起从高处放下捶炕。
她想做鸵鸟。
张欢也是一样差不多的性格,眼珠子转了转,想到还有两茬,也浑身不对劲,想死。
两只手忽然疯了一样,抱住自己的脑袋,使劲揉搓,“昭君,你太打击人。让我们几个先乐呵乐呵怎么了。”
揉搓几下自己的脑袋,很快,那齐耳的短发变成了鸡窝头。
她还故意把眼睛挤成斗鸡眼。
对面的昭君没有忍住,“噗”的哈哈大笑起来。
“欢欢,你真是个人才。”
其余几人也耸肩闷头大笑。
笑了一会儿,几人又闲扯篇。
不知道怎么的,就说起她们几个住的大宿舍的事情。
女孩子嘛,都各自有小心思,也各自有小脾气。心胸再宽广,偶尔也有不顺心的时候,那时候也是小脾气发作的时候。
张欢想到烦心事,噘着嘴,抱怨道:“超烦马艳萍,一天到晚的挑事。那傻子朱丽蠢了吧唧的,一个劲的以为马艳萍是个好人。
马艳萍娇滴滴的,说话没有刚开始那么嗲,可听声音真的让我肉麻。
虽然那些蠢货说是什么柔情似水,可我怎么听都觉得假。听着就烦。”
张欢六感很敏锐,对马艳萍已经是无限神烦。
“对呀,开始我还以为沪市的女孩说话都是那么柔柔软软的。
可近段时间观察下来,发现别的沪市女孩不一定是如此说话。
可马艳萍就不同了,不管与什么人说话都是低眉垂眼,温柔似水。每次挑事的时候也是一样,听着声音也是一个样,说的话却能挑起某些人的愤怒。
还有别人说话,随着心情变化都有语调的起伏,只有她永远是一个模板。太假了。”
杨宁娅也上过一次马艳萍的当,不算大事。只是被马艳萍使唤了一次。
之后在张欢的提醒下,她细心观察,也发现了有问题。
从此远离了同一个宿舍的马艳萍。
蒋欣怡,胡薇薇早就在昭君的提醒下,不与马艳萍深交,也提防着她。
在大宿舍,她们俩除了与马艳萍偶尔打打招呼。平时也不搭理她与朱丽那蠢货。
大半的休息时间,都是歪在昭君的单间。她们几个都是同班同学与其余地方的知青相比关系更紧密。
那些人虽然是一起来到兵团的,可他们最多是一个学校的,不同班。有些连一个学校都不是,关系自然差了一些。
“你们俩个说了半天,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声音娇没有人管。主要是马艳萍喜欢挑事。但她挑事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挑事,还有她喜欢撩男知青,只要是个男的,她都喜欢撩几下。简直了,那些男的,也是傻子,还认为她人善心美。
简直了,看着心累。”
胡薇薇也是神烦同宿舍的马艳萍,一天到晚的挑事,还故意勾引男知青。
要不是连长,指导员,老兵们都不是二十多岁,估计她也要勾引一番,散发她无处溢散的魅力。
“好了,说说发发牢骚就行。别人怎么样,只要不惹到你们或者伤害到四连,你们都别管。人无完人,我们管不了那么多。”
昭君不想继续讨论马艳萍,各自有各自的归宿,只要不惹到自己,不损害国家与集体利益。她觉得不要去管。
管的过来吗,每个人的脾气秉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说不定还觉得你管闲事。
说不定人家是马艳萍的脑残粉,你能怎么管。
“对,别管了。与我们无关。”蒋欣怡瞬间明白了好友的意思。
四连这块地方下暴雨,在一条宽阔的大江对面,另外一个国家也下着大暴雨。
那边的暴雨如注,明显比这边更加的狂暴。
在狂风暴雨中,不少房屋倒塌,不少牲畜逃脱,到处跑。
也有不少物件,牲畜被卷入河流中。也有不少牲畜摆脱主人,自由行走,无人此时去管那些牛,猪,什么的。
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洪涝灾害,在邻国发生。
几天后,风雨停歇。
四连依然还在休息,大雨过后,四处都是湿哒哒泥糊糊。
昭君在厕所,家里四周的都撒下石灰,还用消毒剂,杀死不少蚊虫。
连河中的水她都不敢用,从年代商店中买水。
那种大桶大桶的水,买回来倒入水缸中。洗澡,烧开水,还自己做饭,都是用这些水。至于从河中挑来的水,全都悄悄倒在屋后。
她担心瘟疫。
五天后,担心成真。
四连有三个人病倒,原来四连有位赤脚医生,以前当兵前在老家跟赤脚医生学过几年。
可三个月前,他早年在战场上受伤嵌入脑袋中的弹片有了松动。被送去京都军区总医院,没有一年半载回不来。
至少要在京都住上一年,因为他的那枚弹片很危险,即使取了出来,也要好好休息,随时准备好……
三人有七岁的小男孩,有三十几岁的老兵,也有第一批到四连的老知青。
症状全都一样,高热不退,剧烈的头痛。
四连连部,连长,指导员,排长,还有几位有威望的老兵,全聚集在连部开会。
“大家各抒己见,说说看,怎么办?”
连长已经接到团部的紧急电话,靠近大江的几个连部已经发生疫情。
四连现在也有三个人病倒,连长,指导员已经有了联想,三个人已经被隔离。
除了隔离,他们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团部医院不大,近几天已经人满为患,药物也不够,四连的三人送过去也是白送。
“连长,不管怎么样,还是送团部医院吧。他们三个不能等啊,去团部医院总比等死要好。”
出声的是贺峰排长,那个发高热的老兵是他的发小,在战场上没有牺牲,难道要死在瘟疫中不成。
他焦急啊,可除了焦急,他不懂医术,也做不了什么。
唯有在心中默默祈祷,为好友祈祷。
“送过去,可团部医院本来就不大。近几天 ,已经人满为患。
各种药物,早就没有了库存。万一他们不是瘟疫,去了反而被感染,那怎么办?”
吴连长何尝不想把三人送去医院。
可送去了万一不是瘟疫,反而会被传染。那可就会害了他们。
“我们连里还有没有人懂医的,老吴,咱们马上召集知青们问问。”
除了知青,其余的人都知根知底,不用问。
他们有所有知青的档案,可会不会医术,还得问问。
例如好几个知青家里的父母不是军医就是普通医院的医生。
问问也许,能有什么办法。
“行,这是个办法。小张去通知所有的知青们来晒场开会。”
“是。”通讯员张水池马上去找人。
今天太阳炽烈,所有的人,都在地里干活。
四连除了大量种植粮食,供给国家。还种植大量的黄豆出口,换取外汇。
也有大片的地,种植了蔬菜。
今儿,知青们都在菜地做事。
通讯员张水池,一路狂奔来到菜地。
“周永,召集所有知青去晒场集合,记得是所有知青。快点啊!”
张水池一把抓住菜地边缘的人,焦急的说道。
“好。有急事是吧?”
周永立即站起来。
“嗯,快点,很急的。”
周永是第一批来到四连的知青,处事公正,遇事考虑全面,顾全大局。
是一个拥有大智慧,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目光远大,对局势分析极准。
他知道目前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在所有知青中,他的威望极高。
做事稳当,勤劳,为人处世也是一等一的好。四连的连长,指导员,也非常喜欢这位年轻有朝气的小伙子。
二十分钟的时间,所有的知青抵达连部晒场,站在台子下,望着一米多高的台子上的连长,指导员还有几位排长。
指导员先站出来说话,“同志们,近日大雨连绵,河水中各种牲畜泛滥成灾。河水也不再干净,我们四连还好,饮用的河水只是连接的大江的一条小分支。
即使如此,河水还是有些污染。团里,包括大江以及支流流过的区域都有发现有人发生高热,头痛,呕吐,这些都是疫情的初始。
团部医院已经人满为患,药物也空了。咱连现在连个赤脚医生都没有。
召集大家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所有人中,有没有家学渊源,学习过医术,自认还有几分能力的。
我可说好了,不能说谎,现在是人命关天。
不能存侥幸心理,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只要今日帮四连迈过难关,以后他(她)就是四连的医务室的新赤脚医生。等这次的疫情过去,我们送你去团部医院学习,送你去省城学习。”
指导员的话,在下面所有引起了大轰动。
还有人交头接耳,找人问。虽然他自己不会医术,可在找别人询问。
蒋欣怡拉了几下昭君的衣服,小声的说,“君君,你报名啊。我记得你小时候跟你姥爷学过中医,还帮我们把过脉。”
胡薇薇也想起来了,君君确实学过中医,还跟阿姨学过一段时间的西医,不过那时候没有太在意,以为君君就是好玩。
她们还做过君君的练习对象呢。
昭君自己都没有想起那茬,调动原主的记忆,发现原主确实学了蛮多中医知识,还有一些简单的西医知识。
学中医是为了哄姥爷高兴,学一些西医知识只是有中医知识解释不了的,她就问妈妈,然后学了一些浅显的西医知识。
她妈妈不是在什么医院工作,是在钢厂的医务室工作。
昭君在红楼世界用过医术的金手指 ,虽然是附带在送子娘娘中的一个小外挂。但医术,知识这些不比别的金手指,用了就用了。
只要神魂强大,是会刻印在她的脑海中。
她开设月子中心,设妇科,儿科专科,在那个世界多年,医术知识已经扎根于她的灵魂记忆深处。虽然妇科,儿科,她是专精。其余的医学知识,她也有涉猎,只是不是专精。
“啊,欣欣你不说我都忘记了这茬。脑子不用都生锈了,可我高中以后,姥爷去世,我就没有再学。
我学的那点,能治好人吗?那可是人命关天,不是儿戏。”
昭君心中盘算起来,脑海中一直搜索药方。
想想记忆中有没有关于疫情,瘟疫的方子。要是有,此时就用得上,虽然不是在古代,贡献一个方子能得到什么好处,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吧。
她不要表扬,不要什么好处,只是想单纯的用自己白得的外挂帮帮那些在生命线上挣扎的人们。
台下议论纷纷,可没有人敢报名,都知道人命关天,自己学的那点,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去救人性命。
几个学了点医学知识的知青,都不敢举手报名。
蒋欣怡急啊,想好友能把握住机会,但同时也知道,关系到人命,她不敢催。只是脸上的表情,极速变化。
昭君在记忆深处翻阅着,每一世的记忆,没有什么用的,她都会在离开以后剥离。
可关于学到的一切知识,她都会储存在记忆深处。
一点点的寻找,一点点的拉扯着深处的记忆。
时间一点点在流逝,周遭依然嘈杂。
她站立在原处,却没有被周遭的吵闹所影响。
很快的,她在记忆深处,真的找到一个方子。
一个被人改良过的方子,改良过的方子,效果更好,所需的药材更加的便宜,还常见。
昭君依然没有把握,只是想试试。
有了这份方子,昭君举起手,朗声大喊,“报告。”
“说。”吴连长听到这声报告,好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们几个站在台子上,一直挂着心。
“连长,指导员,黄大姐,我自小随姥爷学医。我姥爷就我妈一个孩子活下来,姥爷临去之前,把他知道的方子告诉了我。
我不能确定是不是能治好,但是我想试试。”
台上的几人听了转身走在一起,交头接耳在一起商谈。
没办法,现在是死马当活马医。
“行,要什么,你说。只是西药,不容易弄。现在到处都没有。”
指导员从连里出现病人以后,就一直找关系找药。
可是周围能及时到药的地方,都有病人。
不好弄啊,上面也在找京都找总军区弄药。
他们虽然成为了预备疫,可之前是正规部队,是英雄部队。找军区调药,只要有,一定会调一部分来。
可惜的是,军区总院也没有什么存药。
“连长,指导员,具体要什么,我列一张清单,不是什么难寻的,应该在省内都能找到。”
昭君没有直接说出来,有好些人都对中医很不屑,甚至压制中医的发展。
她不想说出来让人非议。
“好,你随我们去连部。”
连长二话不说,他是急的,找知青中懂医的人,就是一个馊主意。
只是他运气不错,误打误撞还真找到了这么一个人。
正在跳转到昭君之开挂人生 第50章 知青(03)绿色阅读 - 昭君之开挂人生 看书神 - 看书神小说阅读网 ...,如果没有自动跳转请点击[跳转]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