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与这郭威一同前去邺城驻守的除了帐下将士,还有朝中好友魏仁浦,这魏仁浦虽不是武将,但是向来为郭威出谋划策,深得郭威信赖。魏仁浦少时家境贫困,显贵后善待家人,又因为膝下没有女儿,便把亲弟弟的女儿魏流惠接到家中当成自己的女儿抚养,前去邺城时,魏仁浦身患重病,为了更好的照料伯父,魏流惠也随着郭威和魏仁浦一同前往邺城。这魏流惠在伯父的教导下自幼饱读诗书,容貌端庄,前去邺城时已经是出落成花容月貌的俏佳人了,同时这魏流惠向来听伯父提起郭威是个难得的武将,一直对郭威心存爱慕,在照顾伯父的同时,一路上也善待郭威,郭威看她年龄小,也把她当做女儿一般对待,可是在魏流惠眼中,郭威可是她最仰慕的男子。
一天夜里,郭威和魏仁浦在帐中喝酒,魏流惠也前来侍奉左右。
“出来这么久,想必将军是想妻儿了吧。”魏仁浦看着喝了不少酒的郭威笑道。
“那是自然,我刚出生的孩子还在襁褓里呢,才这么大点,我就又离开家了,想想身为一个武夫也是对不起自己的妻儿呀。”郭威又喝了一杯酒。
“将军和我结交日久,是我魏仁浦信赖的人,率领大军也能惦念家中,郭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魏仁浦说着看了一眼魏流惠。
“你真是抬举我了,有哪个女子愿意嫁给我这种脑袋别在腰带上的武夫呢。”听郭威这样说道,在一旁侍奉的魏流惠红了脸,又低下了头。
魏仁浦向来也是知道自己侄女的心意的,同时也是相信郭威是个能善待自己侄女的人,便对魏流惠说道:“惠儿,方才郭将军说他这样的武夫没人稀罕,不知道你怎么想。”
魏流惠有些羞涩,半响才说道:“惠儿向来也是仰慕将军的,若是能成为将军的女人,可是一大幸事。”
郭威喝了些酒,有些醉意,听见魏流惠这样信赖自己,不觉得多看了她一眼,真是佳人一个。
“自幼惠儿就在我身边长大,若是郭兄不嫌弃,我今日将惠儿许配给你,可好。”魏仁浦问道。
郭威笑笑没有说话。魏仁浦又说道:“不知道你我要在这邺城多久,惠儿自幼读书识礼,能在你身边是她的福气,难道郭兄嫌弃她吗。”
郭威说道:“我怎么敢嫌弃魏小姐呢,只是家中已有妻室,要是做我郭威的侧室有些委屈了吧。”
魏流惠急忙说道:“不委屈不委屈。”
魏仁浦知道自己是促成了一段姻缘,又喝了一杯酒便离开了郭威这里,只剩郭威和魏流惠二人在这,于是魏流惠便成了郭威的女人。
再说这小皇帝后汉隐帝刘承祐,虽然打发走了郭威,但是他心性多疑,对这些朝中老臣总是心存怀疑。因此便和心腹李业等人陷害杀死了托孤大臣杨邠、王章、史弘肇三人,杀戒一开,小皇帝自然是不可停下,这时远在邺城手握重兵的郭威就成了他下一个要对付的人。
“杀,众卿家朕已有决定,留他们不得了,要是再任由他们发展下去,恐怕刘氏的江山就要被他们分割了,如今乱世纷争,朕不得不妨。”小皇帝在宫中召见几个亲信说道。
“皇上,您要三思呀,这几位都是先帝在世时有功的大臣,皇帝要是杀了他们恐怕难以服众,江山动荡呀。”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劝说皇上。
“不能再留,留下他们才是江山动荡,难道还想再出几个李守贞吗?李大人所言差异呀。”小皇帝亲信李业劝李弘义。
“听朕安排,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郭威;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朕心意已定,你们着手吧”。小皇帝打定了决心。
但这李弘义怎么会听令小皇帝的胡言乱语呢,这几位大臣何罪致死呢,便偷偷将皇帝诏令送给王殷。
王殷收到诏令后大吃一惊,赶紧向郭威告急,郭威便召集幕僚商议此事。
“义父,这小皇帝太过分了,自他登基一味刁难旧臣,如今又想要您的性命,咱们不如反了他。”柴荣愤慨。
“唉,你这孩子休得胡言,君不义,臣不能不忠,这事要从长计议。”郭威说道。
“您是国家的大臣,功名一向清白且为世人称颂,现在又握有重兵.据守着重镇。一旦被小人诬陷,灾祸来临是很难排解的。事态已发展到这一步,您可不能坐着等死呀。”魏仁浦说道。
郭威说:“想当年,我和杨邠等人披荆斩棘,跟随先帝夺取天下,接受先帝托孤的重托,竭尽全力保卫国家,如今他们已经死了,我还有什么心思独自活着!不如死了算了。”魏仁浦说:“您白白送死有什么好处?不如顺应众人之心,领兵南行,这是天赐的良机呀!
郭威大惊,不敢思索魏仁浦的深意,见郭威这样犹豫不定,魏仁浦又说道:“自新帝登基,便对我旧臣有所防备,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自然是不能放过我们了,不能犯上作乱,但也要保全性命,现今小皇帝诛杀老臣,必会让旧臣有所防备,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做个诏书,公告天下是新帝受奸臣蛊惑命郭大人诛杀大臣,郭大人和重臣不敢新帝受此蒙蔽。以清君侧之命起兵倒也出事有道。若要是败了,也能凭势力保保命,要是赢了,这天下可就是郭大人说了算。”郭威见事情紧急,便采用了魏仁浦之计,伪作诏书,宣称刘承祐令郭威诛杀诸将,致使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讨伐,以“清君侧”。
这一年是乾祐三年(950年),刘承祐见郭威起兵造反,便派兵抵御。十一月十四日,郭威率兵渡河,刘承祐派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率兵抗拒郭威,又派宦官瑽脱侦察郭威的动向。但这瑽脱却被赵匡胤在巡视时抓住,被带到郭威帐中。
这宦官瑽脱是个怕死之人,刚一到帐中就大喊郭大人饶过自己,郭威今日抓住了小皇帝的亲信,这事情便是有了拐点。
“本官一心为的江山社稷,但奈何皇帝被奸臣蒙蔽诛杀群臣,我郭威是为后汉的基业着想,只是希望皇帝能够把李业等人交上来,给众臣一个交代。”郭威对瑽脱说道。
“大人的心思我们都是明白的,皇帝就是受了奸臣蛊惑,我肯定把郭大人一番苦心告诉皇上,还请郭大人先放过我,我好和皇帝见面。”瑽脱跪地求饶。
郭威见瑽脱这样,便命人把瑽脱送走。
待瑽脱回到小皇帝身边,便把郭威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小皇帝却喊来了李业,告诉李业郭威要取了他性命才能作罢,这李业岂能就甘心把自己的命交给郭威,便跟小皇上进谗言:“皇上,郭威如今已经起兵造反了,他现在是让您把微臣的命送上去,但是即使是微臣能为了皇上为了社稷去死,但恐怕这郭威也不会放过您,他还是会继续造反的,现在这个年月,谁有兵马谁就是王,他现在是打定了造反的主意呀,皇上可千万不要轻信于他。”
皇帝焦急的又问道:“可如何是好。”
“回皇上,您是王者之师,一定要和郭威分出个高低的,他这种反叛之人,是不会有天相助的,他都已经造反了,臣认为,一定要以儆效尤,把他留在京中家里的家眷全都杀死,让天下人知道造反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李业又说。
小皇帝自然也是不肯服输的,便命令将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员杀死,这里包括郭威还尚在襁褓中的儿子。
郭威闻讯自己家眷皆死于小皇帝之手,杀亲之仇,不共戴天,便打定了进攻造反的主意继续行军。眼下郭威便到了宋偓的驻地,宋偓是个有远见的人,见大势已去,便当即举镇投降,令郭威颇为感激。同时宋偓还随军郭威一同攻打后汉隐帝,但是这时的魏流惠已经身怀有孕,不便随军,郭威便把他留到了宋偓府中,让宋家代为照顾。
七里坡之战前,郭威命宋偓以驸马的身份先找到小皇帝,以便后事。但后汉军在七里坡之战大败,隐帝刘承祐慌乱出逃,在出逃途中郭允明以为是郭威的军队,为了保命便一刀杀死了小皇帝,但是正准备带小皇帝人头求助时,却发现前来的大军居然是后汉军队,郭允明无地自容,只好拔剑自刎。
小皇帝已死,郭威便大获全胜,现如今还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便带兵入京觐见李太后,将罪过全部推到了李业和郭允明等人的身上,让太后临朝听政,同时跟太后推举拥立刘赟为帝。
但事情不会就这么结束,郭威为了保命才让小皇帝害了自己一家,之前的小皇帝不信任,这次怎么又会把自己的命放到李太后和这个傀儡皇帝手里呢,他手里可是有兵马。于是命亲信假报契丹南下,自己率军北上抵御离京。但是郭威一军途径澶州时,便利用士兵发动兵变,自己黄袍加身成为了皇帝。之后郭威又返回汴梁,李太后见大势已去,只能顺从郭威将他授为“监国”,废了刘赟夺得国政。
这一年是广顺元年(951年)正月丁卯日,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倒是不知道是宋偓先投降还是小皇帝先杀了郭威的家眷,为了好编写便将宋偓投降排在了后边,同时魏流惠的真实身份应该是个魏仁浦身边的侍女丫鬟小妾这样的人,要不怎么会做郭威的侧室呢,但是要是出身低微一些,女主就没有光环了(哇,透露玄机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老夫少妻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