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蟾光望着卫王走出瓷器行,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了回去,没想今日会这么凑巧,不过出次门,就遇到大名鼎鼎的卫王殿下,她转而想到一事,问清萍:“家主可有收到卫王开府的请帖?”
虽然卫王在平州有自己的府邸,但他出镇汝阳,章帝赐下新府邸,按例仍是要宴客的,就算他低调不肯,多数欲攀附结交卫王府的世家大族也会想办法推动此事的进行。当日卫王救了阮氏阖府女眷,若是宴会将行,阮蟾光和王夫人定要替阮敏中备下一份厚礼的。
清萍并不详知,回府后去打探了一下,跑回房禀报阮蟾光:“说是这月初八,家主早便收到了请帖,差人告诉了夫人,夫人已是在精心准备贺礼了。因六公子大婚在即,娘子您太忙,所以夫人没有让您操心”
阮蟾光点点头,“也好,回头我去看看母亲那里可有什么要帮忙的,届时准备好,让父亲和六哥好好去谢一下卫王。”
寻常贵族开府宴客,除了邀请男客,也会邀请女客的,但卫王并未迎娶正妃,内无女眷主持中馈,所以阮蟾光就默认开府宴只宴请男客了,清萍却道:“帖子是给阖府的,听说卫王因内院无人操持,特地请了刺史夫人和郡守夫人届时帮他照应女眷。”
而今中州权贵,卫王堪称首屈一指,多少世家大族都翘首以盼能和这位异姓王攀上关系,即便内敛如刺史府徐夫人与郡守府赵夫人,得了这等颜面也是惶恐许久。徐、赵两位夫人原就是周到人儿,操持起来甚是不遗余力。
阮蟾光后知后觉地眨眨眼睛,拿起碟中的莲子酥填进口中,“这位卫王殿下想得可真是周到。”
卫王府开府宴那日,中州士族俱往,连封地毗邻的华阳王都遣人送了厚厚的一份重礼,可说是鲜花着锦般的热闹。
阮玉雅和阮纲因近日天气骤冷,一个接一个染了风寒,裴夫人又要顾着才几个月大的阮清琅,与王夫人二人皆离不得身,但卫王府宴会,为照顾女眷,卫王特去请了徐夫人和赵夫人坐镇,阮氏身为中州士族之首,总不好不去个女眷的,阮蟾光只得同父兄一起去了宴会。
先汝阳王原就是奢靡之类,他在世时营造的汝阳王府多年前就是汝阳一景,纵使封存多年,浮雕华饰依旧鲜研,阮蟾光听说这位卫王殿下不喜浮华,下令将逾制之饰拆去很多,饶是如此,修整后的卫王府也依旧是十分气派辉煌。
她随着引路的婆子进了内院花园,因徐夫人与赵夫人不过帮衬宴会,而非女主人,故不必前去请安,简单和同来的姨母顾傲霜说了话,阮蟾光就去了自己的座位上。
阮蟾光此来是因王夫人和裴夫人不得空,而卫王又是未婚男子,寻常士族虽然很想在婚事上和卫王攀些关系,但无不内敛些,除非家中主母脱不得身,鲜少有女孩来的,是以座中不过几个同阮蟾光一样的当家娘子。这些娘子多是因生母去世,或随父亲宦游在外,才拣起了当家的差事,故而都性情沉稳,待人有度,几人坐在一处说起话来也是客客气气的,讨论起理家之事,也算说得来。
有个娘子指着园中假山就说了:“这黄石盘的山石是不错,可是立于此处颇显单调,倘能从湖中引一溪流水过来,自上形成悬泉,再投些锦鲤进去,瞧着才雅致呢!”
另一个娘子望着亭上纱幔说:“这幔子制得好,外层厚绸,内里轻纱,冬季可挡风,夏季可掩蚊虫,冷时点了暖炉不散热气,热时又不妨碍吹风,正是好呢!”
......
众人欣赏着这园子,说得头头是道,阮蟾光坐在一旁听着竟险要睡去,她一晃神,原是身旁香炉气味过于浓郁了,细细闻来似是安神用的,便让她愈发想睡觉了。
她正要让人将香炉捧走,卫王府服侍的侍女见状,行来道:“五娘子,隔岸厢房是特地备来供娘子们歇息用的,您若困倦,奴婢可带您过去歇歇。”
阮蟾光连日忙着阮纬的婚事,确实多日不曾好好睡过了,闻言便别了众娘子,带着清萍和紫玉随那侍女而去。
隔岸是一排雅致厢房,屋舍前后净植各色花卉,她深吸一口馨香,推门而入,见室内不大,却布置雅观,处处是暖人香息。清萍和紫玉服侍她褪下外衫,二人出门守在门前,阮蟾光刚一沾到枕头,便沉沉睡去了。
她疲累时午觉极易做梦,睡到不知何时,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修长的身影向她走来,他穿着藏青色箭袖常服,银灰色绫绸披风水滑地垂至膝下,衬得他一抹剪影风采如玉,阮蟾光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觉他轻轻打帘而来,坐在了她的榻前。
他的指尖温热,触及她的额角,阮蟾光奋力想将他看得清楚些,却是如何都看不清,在她又睡沉时,恍惚听那人一笑说:“好久不见。”
待她醒时,已是开宴时分,清萍和紫玉叫了好几声才将她摇晃醒,阮蟾光这几日累极了,强撑着沉重的眼睛迷迷糊糊从榻上坐起,任由两个侍女给她穿着衣衫,她用帕子净了净面,渐渐才想起自己似乎又做梦了,梦里的人影有些熟悉,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她到宴上时,多数人都已就坐,好在去闺秀堆中并不显眼,远远张望去,主位上正坐着一个头戴面具身穿王服的身影,席间几个娘子小声说:“这卫王如何整日都戴着个面具?”
有娘子道:“不会真的面容丑陋吧?”
邻座有那日赏菊宴目睹阮蟾光怼人的娘子,忙向那人使了使眼色,那娘子也知暗自猜测卫王面容丑陋有失士族风度,悄悄吐了吐舌头没再说话。
离席去出恭时这娘子向同伴打听,“为何要与我使眼色?”
另一个娘子看看假山四周,悄声告知了那日赏菊宴程璧华挑衅阮蟾光的事。
人声渐渐走远,假山后缓步踱出一人,转转精神的大眼睛返回了卫王身边。
清萍端庄得体地侍奉在阮蟾光身边,不经意抬头看见王座旁的人影,拧了拧眉,阮蟾光看到后问她:“怎么了?”
清萍悄悄指了指那个大眼睛的护卫,“娘子,那护卫好像就是前几日撞我的那个人!”
阮蟾光开始没反应过来,后来才意识到就是之前给清萍药膏的人,她道:“你没看错吧?”
清萍挠挠脖子,“看着是挺像的,不过隔了好几天,我看错了也说不定。”
阮蟾光顺着她方才指的方向去看那近卫,眼睛在略过王座时,总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面具后的那双眼睛。她收回目光,默默低头吃菜,这烤鱼味道还真不错。中州菜色口味偏酸甜,做鱼不是糖醋,便是清蒸,鲜少有哪家府邸待客是上烤鱼的,加了麻椒香香麻麻的,她要多吃些。
卫王府开府宴后,很快便是阮纬的大婚,西京距离汝阳遥远,王氏送亲的队伍便提前上了路,前来送亲之人是王氏家主的三子和幼子——王允若与王允熙,一行人在大婚前三日抵达了汝阳。
阮敏中亲自带着弟弟子侄接待王氏两位公子,将王氏一行人安排在了阮氏的别院。
王家娘子唤雨乔,因是新娘子,婚前遵循礼俗并未与婆家人相见,但王夫人是亲姑母,还是能见上一见的。王夫人特意带上了阮蟾光和阮玉雅姐妹,侄女进门与两个女儿就是姑嫂,是要亲近的。
王雨乔是个娇小玲珑的美人,柳叶眉,鹅蛋脸,一双眼睛精致透亮,养女随姑,细看去与王夫人有些相像,不过王夫人性子偏娴静,王雨乔则有些活泼。
阮蟾光和阮玉雅同王雨乔见了礼,因还未正式成婚,便先称姐姐了。
阮玉雅撒着娇扑到王雨乔怀里,童言童语说:“阿乔姐姐,我好想你,你来了真好,快去管管六哥,他之前说不给我买糖葫芦了!”
王雨乔捏捏她的鼻子宠溺说:“是吗?他不买,姐姐给你买,谁也不能亏待了我们玉雅!”
王雨乔这般说着话,注意到阮蟾光还站着,忙道:“妹妹快坐,别客气!”
她指了指王夫人身旁的方凳,态度很是客气,阮蟾光回礼坐了。王雨乔便招呼侍女取出给二人准备的土仪来,说道:“都是些小物件,妹妹们拿着玩儿。”
“多谢阿姐。”阮蟾光道了谢。
阮玉雅高兴地接过侍女手中的檀木匣子,“让我看看阿乔姐姐准备了什么?”
王雨乔虽不是外人,但现下却是客人,怎好当着客人的面启封礼物?王夫人正要拦下女儿,不想阮玉雅一个手不稳,檀木匣子落地,散了一地的紫琉璃珠子。
阮蟾光令清萍等人去帮忙捡拾,乍一抬头却见王雨乔眉头紧蹙,瞥了她一眼,那一眼倒没什么,只是让阮蟾光觉得怪怪的,她当时并未在意。
几人一同用过晚膳后回到棠棣园,清萍几人收拾桌案,见到王雨乔送的土仪,一时好奇打开了木盒,待看到其中之物时,宝月定住了眉头。今日是她轮值,陪同五娘子去的别院,倘换做清萍或紫玉,想是会咽下此事,但宝月性子单纯,平日又大大咧咧,当即便叫嚷了出来:“王家娘子送了十娘子一整匣紫琉璃珠子,如何就送了五娘子一枚玉簪?”
清萍和紫玉以及几个侍女皆围了上来看,那玉簪质地中等,成色是不错,但和一整匣紫琉璃珠子相比,孰轻孰重?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