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落户

吃过早饭之后,两人坐着公交来到了相国寺。

相国寺的香火还是一如既往的旺。

李景站在文物介绍标识牌前静静的看着。

唐昭宗大顺年间(890-891年)被火焚毁,后重修。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五月,又遭火灾,后又重建。

明洪武二年(1396年)敕修,后又遭水患。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泛滥,建筑全毁。

……

……

沧海桑田。

物是人非。

李景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原来,这个世界已经发生过这么多事情,而自己,仿佛刚刚从五代的硝烟中走来,哦,赵元朗还没坐上皇位呢。

就在自己出神的时候,叶铭钰已经买好了门票,手上还拿着香。

李景接过门票,转头又看了眼文物标识牌,转身迈步跨进山门。

叶铭钰正在山门前拍照,转头一看,李景已经往里面走了,她刚想喊他等等她,却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李景的背影,竟无端生出一股苍凉寂寥的感觉,仿佛这个男人不是去参观景点,而是走进了厚重的历史中。

想到这里,叶铭钰不由得一怔,她赶紧甩甩头,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追了上去。

里面的建筑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

其实李景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但是看着故地千年之后的变迁,这种感觉不是一言两语能说得清。

陛下对佛教并不尊崇,甚至曾亲手毁过佛像。

自己虽然曾多次随母亲去寺庙礼佛,其实内心还是很支持陛下的。

如今和叶铭钰来到相国寺,只是四处看了看里面的建筑,顺带帮叶铭钰拍照。

其实叶铭钰也并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只是公司说年底了,辛苦了一年,汇报完不用急着回来,可以放松一下。

她想到李景正好也在这边,自己也想帮他解决一些经济困境问题,于是就有了这趟结伴游。

来到一座不熟悉的城市,肯定要先去这里最有名的景点啦。

从相国寺出来,叶铭钰看到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打算骑单车去下一个地方,谁知道李景竟然不会骑?

逛了足足有四天,两人几乎把大大小小的景点都转遍了,眼瞅着又一个周一要到了,叶铭钰决定收心回去工作。

李景坚持把她送去机场,又一个人坐了机场大巴走了。

叶铭钰候机的时候打开手机相册,挑选了半天,选了一张自己觉得看起来美美哒的自拍发到了朋友圈里。

不一会儿就有人评论道:“后面有帅哥,快去搭讪!”

叶铭钰仔细看了看,照片是在清明上河园的一座桥上拍的,李景当时站在她后面,扶着桥上的栏杆,沉默的望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叶铭钰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透李景了,在清明上河园里,有骑马的体验项目,上次在草原她根本没骑过瘾,于是兴奋的拉着李景一起骑马。

没想到李景竟然真的会骑马,骑马的神态甚至称得上是英姿勃发。

叶铭钰又联想到这几天她帮李景拍照的时候时,这些历史类的景点,本来就多了一份严肃厚重之感,然而不管是什么宏伟压迫的场景,李景都能很好的融进去,自有一副渊亭峙岳的不凡气度,仿佛真的是从历史中走出来似的。

还有忘了在哪里了,有说书的正在说杨家将的故事,李景听了一会儿,随口说道:“哦,原来是麟州杨家的故事。”

“嗯?麟州杨家是谁?”叶铭钰不解的问道。

“故事的主角,府州折家的亲家。”

叶铭钰偷偷用手机查了半天才查明白,哦,佘太君是姓折啊。

自己对五代的了解,仅限于周世宗柴荣,毕竟五代太混乱,也比较冷门,自己更不是学历史的。

而从这些日子的接触来看,李景对五代的熟稔程度简直让人吃惊,说起这家那家的,就和说自己同事似的。

还有很多自己听都没听过的人名,她还要用手机查了才能知道。

哦,对了,不仅仅是五代,再往前的朝代也相当了解。

但是五代之后就显得陌生了很多,甚至还对宋太宗赵光义能当皇帝表现出了相当的耿耿于怀。

拜托,宋太宗怎么都比周世宗有名吧。

叶铭钰怎么也想不明白,谁家学历史是这么学的,莫非教李景历史知识的老师,教到五代的时候突然去世了?

叶铭钰被自己无厘头的想法整笑了。

她笑了笑,管他呢,本来两人能认识已经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了。

现在可能连朋友都算不上,至于以后,也许这个男人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就不会再有这么多需要找她帮忙的地方了,没准儿用不了半年,俩人就又回到陌生人的状态了呢。

想那么多有什么用。

……

李景又整整辗转了一白天,才回到落脚的县城里。

在县城住了几天后,李景打电话给乡镇派出所的人,派出所工作人员告诉他,大家都忙着年终考核呢,再等几天吧。

看来两周时间是不够的。

李景耐着性子又等了一周,还在这个小县城里跨了个年。

十二月最后那天晚上,街上的人明显多了起来,还有很多卖花的。

李景不明所以,吃过晚饭又回到了小旅馆里。

正在睡梦中,外面突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他坐起身来,掀开窗帘的一角,外面很热闹。

正在这时,手机响了起来,叶铭钰发来四个字:新年快乐!

哦,他都忘了,这里通用的历法和大周并不一样,今天是公历新年。

他给叶铭钰也回了新年快乐四个字,便起身穿衣服走了出去。

街道上明显年轻人更多,有一起手挽手从鞭炮上跨过去的,有一起举起手机自拍的,甚至还有情侣当街拥吻。

李景微微笑了一下,太平盛世,真好。

这就是他这么多年东征西讨的原因,不过是为了边陲百姓不必再年年受到外族侵扰,不必再成为流民举家迁逃。

十年致太平……

大周,到底是不是后周……

希望他的大周,并不是这里早已随时间流逝掩埋在历史尘埃里的后周,希望一切,都还是如他离开时一样。

……

在他几乎要完全把这个县城的地形完全熟悉了的时候,乡镇派出所打来电话通知他审核通过了,来派出所办理吧。

李景立刻坐车赶去派出所。

户口很快便办好了,李景拿着这个棕色的小本子,百感交集。

派出所的人告诉他,第一次申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他需要去县里的政务大厅办理。

李景谢过之后,从派出所走出来,天色已经晚了,只能明天再去办理。

回县城的车已经没有了,李景沿着公路走着,想着再去上次的那个小旅馆休息一晚。

结果人在顺利的时候吧,什么好运气都能找上门来。

天刚黑下来的时候,突然身后有辆长途汽车给他晃灯按喇叭,车停在他身边,司机打开车门扯着嗓子问他去哪儿。

李景说了县城的名字。

司机爽快的让他上车吧。

上车后,车上还有几个空位,李景找了个靠窗户的位置坐了下来。

跟车的人过来和李景收钱之后,李景就靠着窗户闭上了眼睛。

睡了大概不到半个小时,只听车里有人问司机:“师傅,晚上十点之前能到不?”

“肯定到,现在不让疲劳驾驶,我赶也得赶在十点前到了,你当我想在车上睡觉啊?”司机边说边又给了脚油。

果然,还不到晚上十点,车就已经到了。

第二天一早,李景就退房坐了公交来到政务大厅,等着办事的人已经在外面围了一圈。

一月份的天气冻的大家缩着脖子跺着脚,不停的向里面张望。

八点半的时候,保安准时从里面打开了门,在外面冻了半天的人们一拥而入,纷纷奔向自己要去的窗口。

李景找到办身份证的窗口,排队领了表拍了照,得到两好一坏三个消息。

坏消息是,身份证估计要到农历年后才能拿到。

好消息是,可以先办理临时身份证,立等可取;以及正式身份证可以直接寄到平北,不用在这里等着。

李景选择寄到平北。

所有的事情办妥后,李景直奔火车站。

来到售票窗口后,售票员告诉他,这里并没有可以直接去平北的火车,他可以先去隔壁市,隔壁市去平北的火车很多。

由于这个小小的县城在这个季节,基本只有返乡的人,很少有外出的人,加之大家现在都用手机买票,因此这个小县城的售票窗口前除了李景,没有别的人。

售票员索性热心的开始帮李景查询并且规划如何去平北最方便快捷。

很快,李景拿着两张车票谢过售票员后,去了候车大厅。

虽然临近中午,候车大厅地上还是零零散散的躺着一些人,这些人都带着大大的行李,就那么在候车大厅的长椅上或者地上靠着行李东倒西歪的睡着。

他坐在候车厅的椅子上,拿出手机琢磨下载12306的事。

捣鼓了半天刚刚注册好,听到广播里通知他要坐的车开始检票了。

他背好包走向检票口。

地上睡着的人有一些起来拽了拽身上的衣服,便吃力的拖着大大的行李走向检票口。

有一些可能车还没有来,还在继续睡着。

李景回头看了一眼这些人,心里默默的想着,众生皆苦。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