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来不及震惊马皇后怎么突然又能听到了,就被阿拉伯数字的事情吸引。
说来也是朱元璋运气好,徐妙锦好久没有阿拉伯数字计算,怕自己搞错,刻意将中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对应表写了下来,有了对应表,朱元璋和马皇后很快就弄清楚如何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
之后两人又找了一本没算过的账本分别用算盘和阿拉伯数字算了一边,最后不得不承认用阿拉伯数字计算确实比用算盘计算好。朱元璋也不是什么老古板,非要说算盘更好用,所以他很快就决定在户部推广阿拉伯数字。
马皇后见朱元璋喊人去叫户部尚书,就让人去取午食了。盯着朱元璋吃完中饭后,就将人赶回武英殿了,反正她下午也不准备召见徐妙锦。
话是这么说,但徐妙清和徐妙琳为了讨好马皇后可是准备晨昏定请的。
好在晚上朱元璋又跑来和马皇后一起用膳了,徐妙清她们还没出门就被人堵了回来,徐妙锦见徐妙清和徐妙琳终于安担了,也不管什么姊妹情深了,赶紧挑了一些自己爱吃的菜回了房间。
正殿中马皇后看着清淡不少的膳食,不解道:“今天这是怎么了,光禄司没油了吗?菜怎么清淡了这么多?”
朱元璋无奈道:“徐三不喜欢吃油的,你是不知道,昨晚吃饭的时候,徐三吃了多久就抱怨了多久,听的我烦死了。”
马皇后心道:原来这就是昨天晚饭时,某些人频频走神的原因啊!
朱元璋:不然你以为呢?
因为朱八八搅局导致没能晨昏定请的徐妙锦终于睡了个好觉。谁让宫里既没有话本,她也不是那种会熬夜做荷包的人,所以当徐妙锦第二天神清气爽的吃早食时,一旁熬夜做荷包的徐妙清和徐妙琳忍不住磨了磨牙,心想早知道就不熬夜做荷包了!
对此徐妙锦一无所知,她正沉浸在越来越和胃口的早食中无法自拔。
用完早食便是例行的晨昏定请,只不过今天有点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特殊在三人正好遇上太子妃常氏带着儿子朱雄英、朱允炆以及朱允熥来给马皇后请安。
徐妙锦见这架势,那是请完安就想离开,但马皇后却开口将她们留了下来,徐妙锦虽然不情愿却只能硬着头皮陪坐。
你说马皇后为什么要将她们留下?那是因为马皇后想要知道未来孩子们过的怎么样,没想到上来就是一个大刺激……
徐妙锦见马皇后一如既往的忽视自己后,忍不住在心里呼唤八卦系统出来聊天,但这次八卦系统没有如以往一样抛出话题,而是回了一句。
【真是奇怪,明明一个世界只能有一个系统存在,为什么我在常太子妃身上感受到了系统的存在?而且这运行程序怎么这么奇怪,是叛逃系统吗?不对,它似乎还吸收了别的系统,不行,我得爬墙找主系统聊聊。】
说完八卦系统就抛下徐妙锦爬墙去找主系统了,徐妙锦则将目光转向了常太子妃,八卦系统的话不由让徐妙锦想起常太子妃比历史上活的久,以及燕王妃早逝(比历史上早),这让徐妙锦心里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可八卦系统迟迟不回来,徐妙锦也没办法,只能耐着性子听马皇后她们闲聊。
但此时的马皇后已经没有了闲聊的心情,她和朱元璋不是没有推断过系统到底是什么,是好还是坏?从目前得到的情报看来,徐妙锦和她的八卦系统都比较佛系,属于只要不刺激太过,她们就随遇而安的那种,这种是可以拉拢的。但这不代表别的系统也跟八卦系统一样,不仅于大明无害,还有利于大明。
想到这里,马皇后就不由有些急躁,简单几句将几人都打发回去后,就让人去奉先殿等朱元璋下早朝,她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和朱元璋商量了。
徐妙锦回房后也没有心情做别的事情,而是想起了朱棣为什么会靖难……
这一切都得从朱标说起,他身为太子,原本是大明帝国的第一继承人,而他的长子朱雄英就是理所当然的第二继承人,可这一切都得建立在常太子妃没有早逝。
洪武十一年,随着常太子妃为朱标生下三子朱允熥后不到半个月逝世,朱元璋和朱标不得不面对再立一个太子妃的局面。
彼时朱雄英才5岁,朱标本人也才24岁,不续弦不现实,且朱标作为大明帝国的二把手,他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根本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带孩子中,且太子妃之位也不能长时间空缺。
所以必须再立一位太子妃,可立谁比较好呢?常太子妃作为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其母又是永昌侯蓝玉的姐姐,这代表着朱雄英身后站着的是大明开国勋贵,要是再选一个勋贵之女,怕是会分薄勋贵们对朱雄英的支持。
于是朱标果断的选择了将次妃吕氏扶正,吕氏之父吕本虽然是两浙都转运盐使,但后继无人,又是文官,对朱雄英构不成威胁。
可让朱标和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四年后,年仅9岁的朱雄英突然感染天花没了,这就很棘手了。
常太子妃共有二子,分别为长子朱雄英,三子朱允熥,理论上来说,朱雄英逝世后,应该由朱允熥顶上,可是被扶正的吕太子妃也有一个儿子,正是朱允炆,要死不死,朱允炆比朱允熥大一岁,这么一来,朱允炆的继承权就在朱允熥之前了。
这么巧的事情让朱元璋和朱标不得不怀疑朱雄英的死是否和吕太子妃有关。要知道一旦朱雄英死了,吕家就有出头日了,且之前朱允熥也被交给了吕太子妃抚养,谁知道吕太子妃有没有好好教导朱允熥呢?
可无论是不是吕太子妃做的手脚,朱雄英早逝已经板上钉钉,朱元璋和朱标不得不面对到底是选朱允炆为接班人,还是朱允熥为接班人。
好在当时朱标才27岁,正值青年,没必要这么早考虑后事,所以这个问题没有被彻底摆上台面,且当时朱允炆才5岁,朱允熥才4岁,谁都不能保证他们两个能够顺利活到成年。
但让朱元璋再一次没有想到的是,朱标死在了自己的前面。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年仅37岁的朱标在视察洛阳归京后病逝,这个极为尖锐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到底是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还是立朱标的儿子为太孙?该立朱标哪个儿子为太孙?
出于一片慈父之情,朱元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立朱标的儿子为太孙,那么该立朱允炆还是朱允熥呢?
自从吕太子妃被扶正后,朱允炆的身份由庶子转为了嫡子,从礼法上来看,朱允炆和朱允熥皆为嫡子,以年纪论,朱允炆为长,那就该立朱允炆,可是朱允熥身后站着已经被封为凉国公的蓝玉。
在开平王常遇春和中山王徐达先后离世后,朱元璋在对外征伐上越来越依赖蓝玉,这导致蓝玉日渐恣意骄横,加之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的发生,让朱元璋开始害怕外戚干政,汉朝的教训还不够是吗?所以朱元璋不希望明朝未来的皇帝和勋贵走的太近,以防外戚干政。
此时朱元璋非常怀疑已经有些被养废的朱允熥能不能压制住蓝玉,万一朱允熥压制不住蓝玉,将来大明姓朱还是姓蓝?而朱允炆的身后只有文官集团呢,要知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最终,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册立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大明朝的第一次皇位之争似乎就这样落下帷幕了……可作为儿子们的秦王、晋王、燕王等人并不服气。
所谓父死子继,怎么就轮到身为皇孙的朱允炆了呢?
皇次子秦王、皇三子晋王、皇四子燕王、皇五子周王均为马皇后所生,都是嫡子,理论上他们的继承权该在朱允炆之前才是,可是秦王等人的背后站着的也是勋贵集团,朱元璋怕他们压不住,以及他对朱标爱的深沉。
对此以秦王为首的藩王们没有一个看的上仅凭所谓‘孝顺’就上位成为大明朝下一任皇帝的朱允炆。
他们服朱标,一是因为朱标是大哥,开国元勋/中山王/朱棣的老丈人徐达是太子少傅,朱标的老师,开国名将/开平王常遇春是朱标的老丈人,开国名将/凉国公蓝玉是朱标的妻舅,整个勋贵集团可谓是对朱标马首是瞻,那个大傻子敢和这样的太子争呢?
但以上的这一切,朱允炆统统没有,他有的不过是已经有衰败迹象的吕家以及骑墙派文官。
且朱标十分会做人,很懂得收买弟弟们的人心,包括朱棣在内,几乎每个人都惹过祸,但朱标每次都会耐心的前去劝导朱元璋,希望他能饶过这些弟弟。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家承受了朱标的恩德后,自然会对其有感恩之情,在朱标地位稳固的情况下,谁会跟二傻子一样站出来争皇位啊!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百度!
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