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如果是凡人

皇宫。

滚滚黑烟升腾,喊杀声渐寂。夜间突袭以胜利告终,此处宫室灯火通明,屋里的将士们身上都沾满灰尘和血迹,唯有站在中间的男人作文人打扮,手持一柄折扇,整洁得扎眼。

有属下向他行礼:“世子殿下,翁主找到了。”

这位谋逆弑君的世子殿下名叫郦自衡。他说:“带她进来。”

属下得令,便叫人将翁主引进室内。虽然是深夜,又逢叛乱,翁主却穿得很整齐。她一袭广袖长裙,连鬓发都未乱。被士兵用刀剑挟持,她神态自若。见到郦自衡,她更是连头都不点一下——她的身份比他贵重,如果认真地计较尊卑,的确是他应该先向她行礼。

郦自衡笑了。他问:“你是谁?”

她也笑:“你派人把本宫抓来,还问本宫是谁?”她背脊挺直,下巴略略上抬,有凛然的傲气。华锦金玉遍身,她看起来像承得起这份重量的宫中贵人。

郦自衡走近她,掂着折扇:“你装得很像。可惜我十年前见过翁主,虽然那时她才六七岁,但如今也不该长成完全另一张脸。我再问一遍,”他用折扇去抬她的下巴,“你——”

折扇还没碰到她,站在郦自衡旁边的黑甲将军攥住了他的手腕。从郦自衡剧变的脸色来看,他这一握可用了不小的力气。将军看他的眼神不像看上级或同伴,倒像在看敌人。

郦自衡收回折扇。与此同时,将军也放开了他。

郦自衡问将军:“你认识她?”

将军说:“不认识。”

郦自衡玩味,视线在将军和她之间来回看了几轮。换成别人,大概要问问封铮此举是何意,但郦自衡知道封铮的行动从来没有任何深层的用意——他仅仅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封铮突然出手,多半也只是因为,他不喜欢郦自衡碰她。

郦自衡继续问:“你是谁,为什么假扮翁主?翁主在哪?”

她笑而不答。

“可怜你演技高超,脑子却不好使。”郦自衡佯作惋惜,“你本来和宫里大部分人一样,都是不必死的。九五至尊换了人又如何?照样需要宫人来洒扫服侍。你扮作翁主,无论有没有被识破,却都是死定了。”

他才刚开始威逼,都还没来得及利诱,就被将军拆了台。将军表情很不好地说:“不行。”

郦自衡脸上闪过真实的无奈。刚攻下王城,年号都还没改,他就已经开始被功臣掣肘。他策反了封铮,所以也知道封铮多么容易被策反——他几乎就是战乱本身。在削弱封铮的力量,除掉封铮之前,他最好还是别激怒他。

郦自衡吩咐手下:“去宫外搜查,翁主肯定还没逃远。还有,让所有和皇后、翁主有干系的宫人来指认她。告诉他们,要是没人想得起来她是谁,他们都得死。”世上少有忠臣死士,越是出身低微,越是被迫学会审时度势谋生存,不缺墙头草。

郦自衡又看向她。她是什么身份?总归不是嫔妃就是宫女。难得见封铮对战事之外的东西感兴趣,这个擅长装模做样的女人,说不定摇身一变,就可以是他刺向封铮的刀。

想到这里,郦自衡又笑了。他平素爱笑,这一笑并未额外引起封铮或者周围哪个手下的注意。但她与他目光交汇,两人似乎都从对方的眼睛里品味出一些旁人看不透的东西。

他打算利用我。她想。

她会为我所用。郦自衡想。

“殿下,审出来了。”有人汇报道,“她是伺候翁主的宫女小玲。她曾经在皇后宫里养猫,手上有猫的抓伤,可以证明她的身份。”

这时本应该捋开她的袖子验证身份,但鉴于封铮的态度,没人敢上前去碰她。她倒是自己抬手——袖子很长,本来只有指尖露在外面——她移动袖口,露出手背和手腕。仅仅几寸皮肤,已经有纵横的七八道伤痕。展示过伤疤,她福身见礼,气势消解,姿态变得柔和谦卑:“见过世子殿下和各位大人。”

郦自衡遗憾。他本来有点期待她是个年轻后妃,届时封铮的反应说不定会很有意思。

数日后。

先是国丧,又是新帝登基,眼看着宫人们换上又换下丧服,玲还被关在这座偏僻宫室内。郦自衡驾临时,她正望着那套整齐叠好的翁主行头出神。

郦自衡看起来没什么变化,仍然对谁都是一副随意的姿态,但是又怎么看都有显贵的气派。玲观察着,宫人对他的态度越发恭谨,他们面对最高的掌权者才有这份诚惶诚恐。

“我有话要问你:你送翁主出宫,走的是东阳门,是不是?”他说。

事到如今,这也不算秘密。玲说:“是。”

“封铮从午门攻破皇宫,却不知道袭击东阳门的队伍其实比他更早地闯进宫里——为了方便翁主逃生,皇后授命遣开守卫。你送走翁主后,却忘记召回看守,甚至没有将宫门重新下钥,未免也太粗心。”郦自衡笑问,“还是说,你干脆就盼着我们进宫,所以连宫门都不锁?”

玲神态沉静:“先帝败局已定,负隅顽抗只会徒增伤亡。”

“可惜,前线领兵的人是封铮。有他在,任何密谋、计划都得往后站,无论什么局面,他都一律率精兵强行突围——偏偏还每次都让他打赢了。”郦自衡意味深长,“遇上这样穷兵黩武的敌人,你一番好心,真是错付了。何况打开宫门这种小伎俩,怎么可能挡得住天下的乱局?想要盛世,必须杀昏君;想要止战,同样必须有大动作。”

玲利落地说破他的暗示:“您想杀封将军。”

郦自衡看起来完全没被冒犯到,很感兴趣地问:“如果是呢?”

玲却又避开他的提问,貌似很本分地说:“陛下您自有决断,何需旁人置喙。”

“‘陛下’?”郦自衡了然,“你被关在这里,大概没人告诉你——登基的人不是我,是先帝的九皇子。不过他毕竟才四岁,所以我也不好撂手不管,只能勉为其难给自己封个亲王头衔,暂时为他辅政了。”

他本人就是皇室宗亲,竟然不自己称帝,偏偏扶先帝幼子上位,要当摄政王。玲对他的看法产生了些许变化——虽然不见得是往好的方向——她觉得此人心思深沉又胆大妄为,他真正的愿景藏得很深,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不过,他的确不适合做帝王。玲心想。帝王有天威,至少明面上必须打压、制裁一切冒犯,方能维护皇权地位。而他越被下位者挑战反倒越来兴致,让他收敛这份热爱僭越的本性去坐最高的位子,他估计也会很不痛快。

玲说:“殿下杀了叔伯又扶持叔伯之子继位,真是不走寻常路。您将来多半会因此遭遇大坎坷。”

“是啊。然而铲除昏君是天理,怎好因为是叔伯就手软。”郦自衡说。

最大逆不道的话出自他口,也显得很自然。玲于是应声:“殿下高见。”

郦自衡大概听出她纯粹在敷衍他,但懒得拆穿,只挑了挑眉毛,转而又问:“关于封铮,你知道多少?”

久居深宫,玲对前朝的了解很有限。即便如此,她也听过太多封铮的事迹——奋威将军的赫赫威名早已传遍禁中乃至乡野。封铮数次被先帝派去抗击外敌、平叛,他都凯旋;又数次被打为谋逆叛党,他都清君侧,这次甚至连君主也一起清理了。玲揣度着,他似乎不讲忠义也无所谓仇恨,只知道击败敌人,至于敌人是谁,全然不重要。他生于战乱长于战乱,又反过来引发更多战乱。

“功名熏灼,威震四海。”她顿了顿,最终还是赞同郦自衡的意见,“他与乱世互为因果。”

“只要他活着,战乱就不会终止。”郦自衡说,“但杀他绝不是容易事。”

“殿下有满朝文武,有千军万马。如果您真的想杀谁,又愿意为此放弃虚名,大可以派人去伏击暗杀,没有不成功的道理。”玲说。

闻言,郦自衡看她的眼神里居然饱含着怜悯:“你还真是什么都不知道。要是一支伏兵就能杀掉他,他早就身首异处了。”

玲问:“血肉之躯,为什么杀不掉?”

“整个战局的胜负,归根结底要靠军备;军备不足,天下第一的名将也救不回败局。但如果仅论一次交锋,成败则可以依靠士气、战术,甚至某一人的勇武来扭转。这正是封铮擅长的——他是不败的先锋。”郦自衡说,“伏击?不过是给他骇人的履历上再添一笔战绩罢了。”

玲陷入思考。她慢慢地说:“以权力治罪他,他会反;以武力杀他,他不败。此外可供殿下选用的办法,恐怕只会更不体面了。”

“这些所谓‘不体面的办法’,正是你能派上用场的地方。”郦自衡说。

“殿下想怎么做?”玲问。

“我们先来试试你对他的影响有多大。”郦自衡指着桌上纸墨,“你给他写封信,央求他进宫——你自己编个由头,什么都行。”

玲依言磨墨执笔。郦自衡在旁边看着,“啧”了一声:“你这字,真是不太能看。”

玲搪塞他:“奴婢才疏学浅,让殿下见笑了。”她一介宫女,能识文断字就不错了,哪有机会练字?他还挺挑剔。

等她写完,郦自衡打量两下,从那套翁主行头里选出一支最醒目的簪子。玲与封铮仅仅见过一面,郦自衡和玲都觉得封铮不像会记得她当时戴了什么首饰的人,但既然要向他递信,有信物总比没有好。玲思索,用簪子尖端划在信封上,划出并排的三条纤细痕迹,就像猫抓出的伤疤。

翌日。

郦自衡收到封铮派人送来的信:封铮今天就要进宫了。

本来,外臣进内宫是极复杂极难办的事情。正常来说,无论如何巧立名目,此事都要经过漫长的流程,等待层层批示。但这显然不是封铮做事的风格。封铮的这封信绝对没有征求摄政王同意的意思,它充其量算是通知郦自衡一声:我要进宫,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

郦自衡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最后一个被封铮随意怠慢的皇亲国戚。他心态很好地安排宫人迎候封铮的到来,又看了看信,无法不注意到另一件事:

戎马倥偬,封铮大概没有习字的闲暇与志趣。平日的公文都由军官代笔,如今郦自衡首次收到封铮的亲笔信,才发现封铮和玲的字丑得真是如出一辙又各有风采。郦自衡先后看过他们的笔墨,简直想去洗洗眼睛。

另一边。

玲猜到封铮会来。

毕竟她在信里说,她自知犯下死罪,时日无多,只盼死前能再见封将军一面。显然,如果这都不能引他进宫,郦自衡的其余谋划也不必试了。

但是,玲没想到他竟然来得这么快。

“你不会死。”封铮说。

玲脸上浮现出恰如其分的感激。

封铮又问:“你想离开这里吗?”

玲的表情僵住。如果可以的话,她终究不想为这件事做到如此地步。她抬起袖子,遮掩自己的不情愿,轻声说:“蒲柳之姿,不敢攀附大人。”

只见封铮愣住,然后眼神左右摇摆。他的耳根渐渐泛红。

糟了。玲暗道不妙。竟然是她想偏了。她有点生自己的气:她看人一向很准,今天居然在关键时刻出差错。也怪封铮的表情太简单,就好像他什么都没想,所以她也什么都看不出来。

她救场:“……不敢攀附大人的威势。”

封铮缓过来,又恢复一贯的默默神态。他少有表情,穿着风格老成,身居高位又气势强硬,因此让人觉得他年纪不小。但玲从他方才的情态中窥得了真相的线索。细看之下,她发觉他皮肤虽粗糙,却具备年轻人特有的光泽,也不见细纹。

他大概和她年龄相仿。

这样年轻,又战功累累。玲未觉得敬畏或仰慕,却不由得想,恐怕他在身量未足的年纪就上了战场。

玲端详许久,而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玲试探:“今后,还能再见到您吗?”

封铮说:“能。”

本篇有年龄操作,毕竟玲和他俩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

这是最后一篇番外啦(以正篇体量来看,番外好多),再次感谢看到这里!(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如果是凡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