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新的线索

“知衡,来一下!”罕见地,院门口有人压低声音喊着安蘅。

自从越惟常跑来金府后,金府已经很久没有下人会来麻烦安蘅了。

“好!”安蘅本在井边打水洗手,远远应了一声,把手随意擦擦干起身走了过去。

喊她的是厨房里一个丫鬟,是回京后才买来的,并不是与金家人一起离开京城的府内老人,故而安蘅与她并不相熟。

此时丫鬟正躲在院门墙后,探出个头。见安蘅答应,这才走了出来,她的双手中还提着个精致小食盒,很规矩地放在身前。

安蘅靠近她,微微低头看着对方,这才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比之前长高了不少。

就在安蘅用眼神测量自己与丫鬟的身高差并暗暗高兴时,对方朝安蘅很灿烂地笑了下。

“喏,”那丫鬟将手中的食盒从身前提起,稳稳当当停留在安蘅面前,“这是李大厨新做的糕点,我们吃了感觉都不错,就想着给别人尝尝味道如何。”

她话意未尽,但安蘅懂了,这算是借着府内新糕点来卖个小人情。

白得的糕点不吃白不吃,安蘅也不客气,接过食盒道了谢,望着对方的身影彻底离开才拎着食盒回了院子。

连曲这个馋猫见她拎着食盒,立刻凑了过来:“知衡,这是什么?糕点?”

话音刚落,连曲就想上手替安蘅打开食盒。

安蘅身子一转,微微掩住食盒,阻止了连曲接下来的动作,撅着个嘴看向连曲。

连曲被她这一连串动作逗笑了,嘴一咧小小地嘲笑安蘅:“知衡你好小气!”

安蘅维持着面上俏皮的模样,不动声色地把连曲赶走,这才面色凝重地重新坐回桌前。

她摊开手,里面躺着一张已经被她捏的皱巴的纸,是方才安蘅接过食盒时那丫鬟塞给她的。

“信在盒内,小心”

几个漂亮的字落在皱巴的纸上。

安蘅打开食盒,将精致的定心端出来,这才看到垫在最下方被封好的信件。

她展开信件,看到第一行眉头就微微舒展开。是齐嬷嬷从宫中传出信来,原来刚刚那个丫鬟是齐嬷嬷的人。

看来齐嬷嬷还是了解连曲这个馋鬼,否则纸条根本多此一举,安蘅不禁有些失笑。

安蘅继续往下看去,刚刚还舒展的眉又微蹙。

齐嬷嬷所寄来的信件中写了她这段日子以各种方法打探来的消息,其中真假暂且不论,其中一条倒是一下吸引住了安蘅的视线。

五年前新年后不久,辞官归乡的前户部尚书戴大人与一家老小在家乡出游时路遇劫匪,戴家本家十几口人全都惨遭不幸,几日后才被路过的人发现横尸山野。

虽以辞官,但终究过去是朝廷命官,朝中也有不少与戴大人交好的官员,皇帝于是下旨派人调查,确定了那一带常年蹲守劫匪,戴家确实是单纯的运气不好,最后朝廷派兵捉拿劫匪,就这样草草结了案。

知晓此事之人只有朝廷命官,百姓则毫不知情,毕竟官员出游被劫匪杀害,显得大夏实在不堪,于是那之后知晓此事之人都对此避而不谈。

真的是单纯天降横祸?安蘅对此报以怀疑态度。

尤其……戴?大夏姓戴的人家并不多,安蘅总觉得这姓氏实在耳熟,可却如何也想不起具体的事情。

戴家遇害是那年年后半月,就在安家灭门前不久。

脑海中似乎有什么画面即将冲破束缚,展示在安蘅面前,可就差那一点,安蘅抓不住。

她定下心来,接着扫视其他内容,和前户部尚书遇害一事相比,其他消息显得小巫见大巫,无非都是些腌臜阴暗之事,若是抖落出去,不知会有多少贵人名声扫地、被世人唾骂。

虽然看起来都与安家之事没什么联系,不过安蘅还是仔仔细细记下了每一条。

或许之后会有用处呢?还是记下以备不时之需为好,她边看边感叹这些人可真是……嗜怪。

翻阅到最后,安蘅唯一觉得能与安家灭门稍微有点关联的只有戴家一事,时间相差实在太近,况且信件上唯有戴家不在京城。

齐嬷嬷在宫中多有不便,无法自如进出,能得到的信息也只有这些。

安蘅不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曾经摆了她一道的疯子身上,剩下的东西她会自己去查。

安蘅点燃了火折子,将被火舌吞噬的信件连同纸条一并抛在地上。信中提到一句朝廷中有戴大人交好的官员,或许她可以从这个点切入?她目光灼灼地望着逐渐变为小撮灰烬的纸张。

她从柜中翻出几张信纸,草草用毛笔蘸了些墨汁,龙飞凤舞地开始写信。

一封是回复给齐嬷嬷的,在后宫之中的齐嬷嬷绝对还能再给安蘅提供些有用的信息。

而另外一封,则是给越惟的。他实在太好用了,从不过问安蘅各种奇怪要求背后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安蘅身上没有任何能让他觊觎的东西,她不用担心这是圈套。

况且,安蘅能看出对方确实是真的就这么傻。

两封信落罢,安蘅舒出一口气放空,余光瞟到放在一旁的糕点,她拿起尝了一口,眼睛一亮。

这糕点确实好吃,剩下这些都留给连曲吧,安蘅边往嘴里塞糕点边想。

-

越惟收到安蘅信件时还很惊讶,毕竟安蘅很少主动和他联系,除了上次问他借人手。

想到那件事,越惟就回忆起当日,他派去的人回来与他讲述了安蘅拜托送出京城的女子。

一位消瘦的女子,似乎很是虚弱,大概是病了,动作哆哆嗦嗦,神经十分紧绷,但眼里不仅有紧张害怕,也有大快人心的畅意。

越惟一听这描述就知道那女子约莫是杀了人,当下不禁担心安蘅所做之事是否真的“算是好事”。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越惟自己否定了,安蘅又不是什么恶人,她一个和别人出门还到处给路边乞丐投钱的姑娘,又怎么会伤害无辜之人?

结果几日后,越惟就从别人那得到了中书令陈家少爷在花楼遭了祸的消息,歹人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陈家则在拼命压住消息的传播。

父亲几次回府都说中书令陈大人在朝堂上没事找事,像是疯了一般针对其他官员,尤其是安蘅所待金家的金侍郎,给金侍郎最近找了不少繁琐又无功之事,金侍郎则敢怒不敢言。

就连皇帝也被他呛了一句。不过看在陈家少爷如此不幸的情况下,皇帝还是宽容了陈中书令。

越惟刚回京不久,对其他的少爷小姐实在不熟悉,别人在他面前都是阿谀奉承的作为,越惟对他们的人品也算是两眼一抹黑。

从其他同辈的幸灾乐祸中,越惟大致了解到陈楚青此人品行不端,且频频残害百姓、罔顾人命,甚至连不少官家小辈也被他欺负过。

此番遭祸,京城中不少看不惯陈楚青的人都拍手叫好,甚至私下还称呼那女子为侠士。

越惟听到只有一个念头——果然如此,安蘅没骗他,果真的是为民除害。

思绪收回,越惟看着下人刚刚送来的信件,压下心中激动,屏退下人,这才展开了信。

信上只有一行龙飞凤舞的字:

“世子,二十日午时,来福茶馆一聚,知衡”

-

“给您上台鞠躬!”

茶楼中搭着的小木台上,两位说书人持着扇子并肩走上前,对着大堂或是喝茶或是等待的众人深深鞠了一躬,随后就开始讲了起来。

两位说书人一唱一和,言语诙谐还带着些口音。这种说书安蘅从前还没听过,想来是京城独有的说书形式。

越惟来到来福茶馆前,确定了牌匾,一个大跨步踏进了茶馆内。

这家茶馆生意很好,屋内客人不少,但越惟还是第一眼就在看见了坐在角落里的安蘅。

今日她还穿了件新衣裳。

他面色一喜,快步上前。又担心自己看起来太过孟浪,于是面上装作正经,一手握拳掩在嘴前,在安蘅身旁轻轻咳了一声,想要尽量让自己显得更加温润如玉。

安蘅确实发现了他,但是在越惟刚靠近自己时就有所察觉,她不动只是想看越惟突然停下来想做什么。

见越惟一连串小动作,安蘅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扭过头望向还在调整自己的越惟,恰好对上了越惟的目光。

他脸上故作正经的表情还没收回来,眼神一下就慌张起来。

“世子,你来了。”安蘅看着他的脸,语气有些调侃。

安蘅这个位置就在窗边,午时的阳光撒了进来,越惟眼中带着笑的安蘅在这光影中显得很是让人心动。

越惟的耳根立刻红了起来,他本来皮肤就白,这抹红很是显眼。

“嗯、嗯”越惟有些口不择言,一边坐下,一边在心里唾弃自己实在不争气,出府前练习过那么多次,结果真的面对安蘅时又全忘了个干净。

这边越惟还在懊恼,另外一边安蘅欣赏完对方的窘态,伴随着台上此起彼伏的说书声开了口:

“世子,如果我想让你陪我一起胡闹一番,你会同意吗?”

小安:拖人下水中,勿扰

越惟:什么什么好的好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新的线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