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一滴泪

祁钧只是当了一期后援团嘉宾,就已经把《不孤单小院》热度抬升至综艺类第一,顶流的力量不容小觑。

他出身戏曲世家,海影表演专业毕业,凭借电影《陌陌无闻》里饰演学生时代的吴南出圈之后戏约不断。

183的黄金身高,剑眉星眼,老少通吃的一张柔情脸,出道至今资源最差也是大女主剧里的男一,以及给一堆影帝影后做个男二男三的配角。

短短两年时间上了四部爆款电影和剧集,一下子坐稳了新生代海城一哥的位置。

当然“一哥”的粉丝很谦虚,称他为“七哥”(因为姓祁);七哥的粉丝又很“团结”,做数据买代言永远走在最前面。

可惜,七哥很佛。演戏商务之外很少在社交软件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虽然到处飞来飞去,可大多都只作为私人行程不对外公布,也从来没参加过剧宣以外的综艺。

个人微博的更新速度差点赶不上工作室发的每月工作安排频率高。

所以七哥的“钧米”们听说他居然上了恋综,都像过年了一样。

尤其在听说他只是后援团嘉宾之后,欢呼雀跃、抱头痛哭:七哥不恋爱,没人会塌房。

一夜之间,《不孤单小院》就被炒成了恋综天花板(流量天花板)。

*

可惜,小院里那群没社交软件的嘉宾们看不到这些。他们只关心电够不够用,新任务苦不苦,还有蚕宝宝今天长大了没有。

蚕宝宝们已经又白又胖,软软糯糯十分可爱,连最怕虫的蒋雨都敢拿在手里摸一摸。

整个小院只有李枫不敢动。

“它们一个个仰着脖子这是干嘛呢?”董梓琦瞅着它们,发出好奇。

“这是……又要蜕皮了?”李枫反问。他不敢碰,不代表不会观察。

“应该是要结茧了吧。”潘馨竹答,“它们最近食量也小了,看体型应该是五龄虫了,这就是该结茧了。”

看到别人一脸不置信地看着她,她只好解释道:“我是本地人,外婆家就是养蚕的。从小看多了。”

“那太好了!”金云熹更信任她了,“那接下来我们应该干嘛?”

“找些网格类的东西给它们上山。”潘馨竹说。

“上山?”蒋雨疑问。

“这个我知道,就是给它们爬上去结茧。”董梓琦说。

“对。我看前几天有点什么装水果的箱子,找找有没有合适的东西。”

潘馨竹拉着蒋雨一起去找,董梓琦也跟着去了。

留下金云熹和李枫两个人。

“这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李枫见她一直盯着蚕宝宝看,他因为他害怕很难体会其中的乐趣。

“你看它们胖乎乎的多可爱。”说着轻轻抓起一条放手心,准备递到李枫面前。

“不要不要,你们还是离我远点。”李枫连忙起身,摇着头就退出了蚕室。

金云熹本就只是打算吓他一下,没想到真的这么怂,就把手里的蚕宝宝放了回去。

她摸摸刚才那只蚕的后背,“你乖乖结茧哦,不乖就叫你李枫叔叔把你吃掉!”

[哈哈哈哈,吃掉可还可以!]

[赌一分钱,我枫哥不敢吃!]

[不是应该叫哥哥吗?]

[那金云熹自己是姐姐还是妈妈?]

[就不能……叫阿姨吗?]

朱宇良早上跑步回来,就看见几个年轻人在蚕房疯狂摆弄。

他在门口看了一会,大概搞明白了:“你们这是要给它们搭格子上山?”

“恩!”蒋雨答得爽快。

“那要考虑考虑要不要养双宫茧。”朱宇良提议。

“什么是双宫茧?”金云熹问。

“就是一个茧里两条蚕。”潘馨竹说。

“双宫茧有啥用?”李枫接着问。

“单宫茧方便缫丝做衣服,”朱宇良一一介绍,“但是得送去专门的丝厂。双宫茧一般拿来做蚕丝被。”

张纹和姜彦行也在门口停了一会,知道又可以开发新任务了,于是把PD叫了来。

“节目组说做双宫茧可以,还要我们自己做蚕丝被。”姜彦行虽然无奈,但也知道这些都是节目效果需要。

“那就得把蚕摆得密一点,对吧?”朱宇良跟潘馨竹确认,他刚听说这个小姑娘养蚕经验更丰富。

“对。确实我们随便养养的不一定能缫出好丝,还是蚕丝被比较靠谱。”潘馨竹也给出了她的想法。

于是众人都被说服,往蚕丝被的任务出发。

【场外】

第六期的后援团嘉宾是赵青山导演。

郑来:赵导,您作为电影《陌陌无闻》的导演,这次是作为哪位嘉宾的后援团来的?

赵青山:不光是《陌陌无闻》,李枫我也合作过电影《常山》,姜导更是我的同门师弟,他拍《唐古拉》的时候还找我合作过后期。除了几个年轻点的不太认识,其他都挺熟的。

郑来:娱乐圈说起来也就这么大点,都认识不稀奇。

赵青山:对,所以我来顺便给我的新电影物色物色人选。

郑来:赵导打算拍一部什么电影,能不能透露一下?

赵青山:想拍点不一样的,像《陌陌无闻》这种青春电影已经不适合我这种老头子了。最近刚杀青了一部《等着我》,是现实主义题材。之后可能还会尝试新的类型。

郑来:那您现在是缺男主还是女主?

赵青山:都缺。我还缺剧本,郑来老师要不要写一本给我?

郑来(刚出了一本新书):不了不了,我就是随便写写日常生活,没什么故事情节,不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了。

[绕了半天也没问出来是谁请来的,不愧是基地老油条,赵导就是厉害!]

[郑来这是碰到对手了。]

*

大家在蚕室一忙活又是半天,好容易把蚕宝宝的“山”都支了起来。看着它们一只只慢慢地往山上爬去,估计了一下数量,确实有点拥挤,应该会结出不少双宫茧。

但这结茧的时间要好几天。

所以“理所当然”地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接到了新任务。

采茶和制作茶叶。

江市地处丘陵地带,又温热多雨,特别适合种茶。

小院再往后的那个小山头就是茶园。

准确来说,后面的几十个山头都是茶园。

早在采桑叶的时候他们就惦记着要去品尝一下山上的茶叶,现在任务真的来了,又有种说不出来的奇怪感觉。

就像是垂涎已久的饕餮盛宴,摆在面前的是一大篮子鸡鸭走兽,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还好也已经习惯了节目组的尿性,众人纷纷收拾了身防晒装备,一齐往茶场去。

采茶的最佳时间在正午之前,虽然气温没有很高(大约30℃),可一直待在户外也并不好受。

跟着老师傅学了一会什么是一芽一叶,什么是鳞片和鱼叶,又学了“提采”的手法,就开始准备采茶了。

偌大的茶园,嘉宾们理所当然地被要求两两行动。

自由分组的结果也毫无悬念:新来的董梓琦和潘馨竹虽然年轻可都是技术型选手,搭档默契十足;李枫和蒋雨都是大神经,两不相厌,也合作愉快。

最来电的张纹和姜彦行早已经走远了,金云熹也跟朱宇良一起默默采茶。

说起采茶手法,虽然金云熹长在北方,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学起来倒是很快上手。

顶着竹帽,在满是茶香的小山包包上,周围安静地仿佛没有人声,也是一件乐事。

不一会太阳升起,湿热的天气变得有些难熬。

不远处的蒋雨提议唱唱“山歌”。

本就是vocal的她嗓音嘹亮,加上唱功不俗的李枫,倒是相得益彰。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合~”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

对面挑衅岂有不接招的道理,金云熹在朱宇良的鼓励下尽可能“一模一样”地回过去。

她从未在公众场合唱过歌,众人只知道她的跳舞出身(也没见她再跳过舞),并不知道原来她唱歌……也没有跑得太远。

朱宇良早年剧红人红的时候也发过几张专辑,也并不怕对垒,和着金云熹的曲调一起和对面玩起了对歌(把金云熹拉回来了不少)。

年轻人哪会几首民歌,不一会就绕到了流行曲库。能唱得有气魄的流行单曲不过那么几首,不一会别的嘉宾也加入了进来,又变成了大合唱。

再唱一唱阵营又变成了男女对唱,情歌婉转,配上后期的伴奏,倒像模像样的。

【场外】

郑来:我们嘉宾们可真是多才多艺,赵导要不要考虑拍一部音乐方面的电影?

赵青山知道他是开玩笑:我五音不全,不如郑来老师来给我做艺术指导?

郑来:不敢不敢。

赵青山:几年前拍《陌陌》的时候,金云熹有一场KTV的戏,需要演麦霸,哈哈,后来这场戏删掉了。

郑来:没有考虑过后期配音?

赵青山:那部电影准备送审参评的,不能配。换了一场做游戏的戏,临时加的戏,剧本都是演员现编的。效果倒出奇地不错。

高天哲:演员演戏很多时候都是对自己生活的投射,而如果想要完全摆脱自己就需要入戏很深,对自身也是一种消耗。

赵青山:是啊。所以有时候出戏很难,有些演员到了一定阶段就不再接一些太高难度的戏,身心都太累了。

郑来:这就是实力派、演技派。

赵青山:也不是只有他们才能演出好戏,有些跟演员本身非常契合的角色,自然演绎反而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高天哲:演员也是非常需要共情的,有时候演绎一个人的人生,也就慢慢变成了那个人。

赵青山:没错,你看张纹就跟《陌陌》里的女主角很像,是她们本就有相似之处。现在几年过去了,你会发现她比之前更洒脱,这就很像她演的角色后来的设定。

郑来:这么说起来,金云熹也很像少年时期的《陌陌》女主。

赵青山:恩,那时候的她很有朝气,很勇敢。

高天哲:现在更内敛一些。

赵青山:她现在更像重逢前的文忆。如果放到现在,她可以演成熟期的文忆了。

[求赵导再拍一遍陌陌无闻!求金云熹祁钧二搭陌陌无闻!]

郑来:上一期我们请到了祁钧作后援团嘉宾,他也成熟稳重了很多。

赵青山:虽然这几年没跟他再合作,但看他这些年的作品,也能明显感觉到他在成长。

高天哲:那是不是可以再拍一遍《陌陌无闻》了?

[高教授,你是我的神!就是我的互联网嘴替!]

赵青山:拍电影也是遗憾的艺术。当年张纹和朱宇良演绎的非常到位,两个年轻演员也把握的很好,已经是我很满意的作品了。

郑来:那为什么遗憾呢?

赵青山:人总会成长嘛,我也是,现在回头看,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表达地更好。不是演员的问题,是我作为导演,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完整一些。

郑来:《陌陌无闻》已经是国民级的青春电影了,赵导就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赵青山:哈哈,说得对。我还要往前看,拍一些更挑战自己的类型。

[赵导拜托熹世珍祁三搭就靠你了!他们两个避嫌了三年了!完全没有合作,连同框都没有!]

[那会不会是七哥根本看不上金云熹?不要再来蹭热度了!]

[谁蹭谁!熹熹也算是童星,当年比祁钧名气大多了!]

*

眼看时间已近正午,各人腰间的茶娄里也多多少少采下了不少茶叶。

一组分到一个茶萹,用来晾干新鲜的茶叶。

张纹和姜彦行采到的又多又好,当然大部分功劳是张纹的。

姜导在采茶的时候主要负责挑选茶芽多还不那么晒的地方、送水打伞还有帮忙背着茶娄。好让张纹充分发挥她的技术优势。

李枫倒是采了不少,可普遍叶子太大,还有不少采了四五片叶的,品质肯定不行。

“完蛋了,早知道不跟你一组了。”蒋雨抱怨道。

“想着自己喝的茶没必要讲那么讲究,能喝就行。”李枫也没啥好辩解的,“我们量多,这点稳赢。”

“算了,反正你就是神经大条。”蒋雨无奈接受。

李枫摸摸头,傻傻地笑了笑,哄女孩子他是真不擅长。

潘馨竹虽然采的不快,但也收获不少。

董梓琦虽然也笨手笨脚,但比李枫还是强了不少。潘馨竹帮他把太大太老的叶片都挑了出来,整体上也算过得去。

金云熹回来得最晚,她做事情一投入就容易忘记时间,朱宇良叫了她半天才反应过来。

摘下帽子一看,满头是汗,脸都晒红了。

她的茶娄里茶叶不多不少,而且均匀细致,一片片连大小都整整齐齐。

见状,朱宇良准备把自己的茶娄拿走。

“良哥,倒一起吧。”金云熹看明白他的想法。

“不了,你采得这么细致这么好看,不能被我拖了后腿。”

“本来就是一组的,在乎这些干嘛!”金云熹拉过他的茶娄,直接跟她的倒在一起。

其实朱宇良采的也不差,当然有李枫这种参照物其他人都做得不错。

茶叶阴干需要个把小时,众人去吃午饭,等到下午就可以准备杀青炒茶了。

炒茶需要徒手在温热的锅里对茶叶进行翻炒揉搓。力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不小心手就容易碰到锅。

一开始大家看着老师傅的动作轻盈而熟练,以为炒茶很简单。等真的上手了,才知道,难不一定难,烫是肯定的。

最先尝试的是董梓琦。

初生牛犊不怕虎,细皮嫩肉的他很快就被烫了几个泡。不过他一个男子汉也不在乎这点小伤。

倒是潘馨竹看不下去,硬把他拽下来,吸取教训小心翻炒。

李枫自然不甘落后,在蒋雨尝试过(觉得很烫)之后,亲自下场,后半程都是他在炒。

可惜他们组的茶叶太大,水分半天杀不干,手都烫红了。

师傅在旁边都看不下去,手把手教他处理了半天。

剩下的四人都是轮番上阵,手法技术很快就熟练了。

姜彦行虽然采茶不在行,炒茶的样子可是非常到位。他大手一翻,细碎均匀的茶叶就如细雨般缓缓落下。再往锅里轻轻捻压,叶片里的水分就很快蒸出来了。如此反复,不亦乐乎。

也因此,他和张纹制茶所耗费的时间最短。

朱宇良吸取教训,炒茶时格外小心,生怕把金云熹采的嫩叶给“杀”过头了。

金云熹反而放得开些,可惜为了炒得更均匀动作太大,奈何胳膊太短,小臂上还是烫红了一片。

但她好像丝毫不介意的样子,还是朱宇良及时发现给她找了烫伤膏。

【场外】

赵青山:你们这个炒茶负伤率有点高哈?

郑来(略显不好意思):后来都有医生处理了,已经差不多都好了。

赵青山:女演员留疤可不太好。

高天哲:对男嘉宾也不友好,有研究发现,男人比女人更怕疼。

赵青山:哦?还有这种说法!

[高教授成功转移注意力!哈哈哈!]

高天哲:女人更善于表达,有疼痛什么的比较容易被人知道。而且女性相对敏感又容易共情,更容易体察到其它女性的不适。

郑来:男性不是力量更大吗?

高天哲:对,所以往往忽略了他们也有基本的情绪需求。男性从小被培养得不能说苦说累,所以他们的疼痛往往不会表达出来,不代表他们不难受。而且由于女性很多有生理痛等经历,经常需要忍受一定程度的疼痛,所以忍耐程度普遍要高一些。

赵青山:也就是说男人更娇气?

高天哲:是这么个意思。

[心疼女孩子们……不是不疼是忍。]

[心疼男孩子们……忍着不说但是真疼……]

郑来:所以我们该心疼谁?

赵青山:我们不是恋综吗?你心疼什么?让他们找人心疼去!

郑来:您不说我都忘了。

高天哲:那我们还是心疼心疼你好了。

*

节目进行到现阶段,嘉宾们的选择看起来都已经比较稳定了,眼看着没有爆点收视率就要下滑,节目组又来搞事情了。

在第七期的预告片当中,既有八位嘉宾月下品茗的温馨场景,又有了新的外景地——银东湖。

以及,新的男嘉宾!

欢迎留言竞猜:新来的男嘉宾是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十一滴泪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