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钧正回味得出神,秦璐璐就敲了门进来。
“喏,给你打包了东西吃。”做姐姐的就是处处为弟弟着想,怕他又饿坏肚子。
祁钧还没来得及擦干头发,此刻还有水痕落在脸上、肩膀上。
“不擦头发也不怕感冒!”秦璐璐又开始唠叨。
这样的唠叨祁钧早已习惯,表姐虽然只大他三岁,但记忆里从小都是璐璐表姐照顾他的场景。祁钧心里感激,但介于表姐实在太能唠到,还是尽量乖乖地不给她抓住机会继续念。
然而他的沉默并不奏效。
“熹熹说今天餐厅的牛排不错,给你又带了一份。”秦璐璐打开餐盒,“还有水果,今天有西梅、葡萄和哈密瓜。”
”我不爱吃西梅和葡萄。”祁钧看着又紫又涩的水果发愁,他并不喜欢它们的口感。
“我看熹熹挺爱吃的,就给你拿来尝尝。你不吃我吃。”说着,秦璐璐伸手准备拿个葡萄。
“别动,我还又没说不吃。”祁钧抬手把她的爪子拍走,顺势拿了秦璐璐刚才惦记的那颗葡萄。还挺甜,勉强能吃。
“明天上岸去罗斯海新站,你是不是又打算抛弃我,去陪熹熹?”
祁钧冲她挤出一个笑容,撒娇状:“姐~”
“我就知道你个没良心的。我跟姜导一起的那两个摄影师已经商量好了,到时候跟着他们走,不会丢的。”
“他们要取景,走得慢。”祁钧一边嚼着牛肉,一边说。
“那也没办法啊,你们一个个成双成对的,剩我一个孤家寡人。”
“姐,你也该找个对象了。上一个,我记着得有好几年了吧。”
秦璐璐大学时代谈过一个男朋友,据她自己说又高又帅,可两人没有逃过毕业就分手的结局。“那还不是天天跟着你跑太忙了,我都没空谈恋爱!”
可自打招来王蒿,秦璐璐就不用一直跟着祁钧到处跑了,这个借口实在拙劣。
“要么我帮你介绍一个?你喜欢圈里的还是圈外的?”
“臭小子少操'我的心,你有这精力先把熹熹哄回来再说!”
*
天空作美。
吉川号驶入罗斯海的那天晴空万里。
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就建在南极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以西的恩克斯堡岛。
恩克斯堡岛,inexpressible island,直译叫难言岛,意思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岛。
听起来就很有故事。
据说曾经有几名极地探险家受困于此,度过了整整一个冬季,历经的磨难难以言表,因此得名。
难言岛的一侧是陆缘冰,一侧是南森冰架的冰舌,二者在它的北面围成一个冰间湖。加上地势的影响,形成它独有超强、超干、超冷的风。这也使得冰间湖终年不冻,方便给考察站运送物资。
想要登岛,还得坐冲锋舟。
虽然据说难言岛也有很多企鹅,但这次登陆的主要目的是参观科考站。企鹅这种熟客不在主要考察范围。
物资先行。先头部队拉了几船的物资上岛。后面到的老师、学生和他们这些乘客也都要帮忙搬运物资到站里。
有成箱的食品罐头,也有考察用的各种仪器和耗材。
岛上没有路,他们人多,刚好连拉带拖地往坡上扛。
前面的学生们一改平时的作风,特别吃苦耐劳,把能搬的都搬走了,只给他们最后一船的人剩下四只箱子。
刚好这船有四个男的,祁钧、姜彦行和摄影师雷烁、张立新。
但是还有一台并不小只的摄影机和两台相机外加几个“大炮”(镜头)。
拍摄任务不能落下,所以姜彦行跟他们商量,由张立新拿着摄影机随时拍摄,其他三个男士一人搬一个箱子,最后一个箱子三位女士轮流搞定。
“我一个人可以的!”秦璐璐自告奋勇。
“我跟你一起,相机给熹熹背。”张纹接着说。
“我也能搬。”金云熹在七个人中年龄最小,对这群人的团宠非常感激,但这并不是她可以偷懒的理由。
“不用,箱子我来拿。”祁钧把相机摘下来,熟练地挂在金云熹脖子上,然后一手拎了一个本来就有提手的箱子,径直往前走去。
“唉,你等等!”金云熹和秦璐璐都追了上去。
张纹转头看了看姜彦行。
“随他们去吧,”姜彦行没料到是这样的情况,苦笑道,“要么,你也帮我们背相机?”
“好啊。”张纹接过姜彦行递来的相机和镜头包,挂在身上。一行四人不急不慌地往山腰上走着。
前面的三个人很快达成了默契,祁钧在中间,旁边两人各拎了一个把手。速度倒是不慢。
罗斯海新站建在山腰上。由于建站时间短,目前只有几个长得像集装箱一样的基地。
基地的常驻人员只有五人,人少要干的活自然就多。他们既是科学家,又是工程师,还要兼职医生和厨师。
除了一位同学身体不适没能登陆,他们这船一共来了48个人,哪怕分成两组活动,也把小小的基地仓塞的满满当当。
金云熹他们由于“零基础”,被分在中小学生那一组。
本来只是来凑个热闹,没想到被科普了不少东西,这一趟可是赚大了。
站长季佑宁是这里的总负责人。看着这群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别提多高兴了。
他介绍道:“难言岛再往南300公里就是上世纪50年代就建成的美国麦克默多站,虽然咱们这儿在规模上远比不上麦克默多,但也是我们中国在罗斯海迈出的重要一步。”
……
接下来又带他们参观了新站的几乎全部设施。包括实验室、加热中心、宿舍和厨房,还有一个人工控制的小型温室。
“这里准备再种点菜。”季佑宁说,“中山站早几年就开始自己种菜了,我们也准备把设备搭起来。”
他指着占地只有几平米的小温室,由于罗斯海纬度更高,冬天极夜的时间只会更长,所以人工补光将是蔬菜最主要的光照方式。
“《南极公约》不是不让带种子吗?”一个学生提问。
“是的,所以我们要对种子严格管理,并且不能种容易结种的或靠别的方式逸散繁殖体的蔬菜。
目前计划先种种生菜,如果长得不错可以考虑种点别的叶子菜。运气好还可以尝试种一种黄瓜。
但是目前,我们还只能靠着罐头生活。”
大家投来同情的目光。
吉川号上搭载了丰富的蔬果和各种食物,船上的团员们每天都能吃的好喝的好,可在南极大陆上辛苦工作的科研人员,不但没有什么休息可言,还要吃那些看起来就没什么胃口的食物。
罐头再五花八门,也是罐头。
“你们几位……不是学生吧?”季佑宁发现了站在角落的他们。
姜彦行率先上去自报家门,“我们是来筹备纪录片的,先来踩个点。”
“哦,那两位看着挺眼熟的,是演员吧?”
祁钧见他和金云熹被cue,也主动上前握了握站长的手,“我们是来南极学习的。”
这话说得,跟没说一样。金云熹心里默默吐槽。
季站长看了一圈,又冲着张纹盯了半天。
金祁张三个人拼在一起,他终于想起来了,“我女儿很喜欢你们演的那部电影!叫什么……”
“陌陌无闻。”祁钧答。
“对对对,我们家那边的电影频道经常播。”
“那还挺有缘的。”《陌陌无闻》算是部校园电影,从大学生到大学老师,想来受众只是一小拨人。没想到下映之后还有电视台播。
“每年暑假,我们地方台都会放你们两个演的电影电视剧。我女儿说,我们那儿电视台的编导肯定是你们俩的那什么……CP粉。”
“对,他俩CP粉可多了。”张纹早见怪不怪了,三年前微博的空前盛世她可是见过,比她和朱宇良的CP出圈太多。
“我女儿也很喜欢你们俩。”
面对一个完全不混圈的人,金云熹和祁钧也不好当面否认什么,略带尴尬地对对方的喜欢表示感谢。
*
为了让大家辛苦搬上岛的物资物尽其用,吉川号的众人不会留下吃饭,参观完之后就直接准备回程。
如果说上岛的时候碧海蓝天晴空万里,下岛就幸运地赶上了难言岛的“难言”。
许是下山的路逆着狂风,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要是一不注意被脚下曾万年冰冻的石头绊倒,可是半天都爬不起来。
一行人本来还算整齐地排成一列下山,没走一会就变成了三三两两的小岛。
指挥林龙老师拿着大喇叭努力喊话提醒大家不要走散,可惜声音都被风吞没了。
金云熹他们几个人照着来时的队形——依然走在最后。
她感叹平时作为演员自我修养——体重控制在这种时候就丝毫没有优势了。她八十来斤,身上穿的全是空气棉的保暖衣裤,更是轻飘飘的,感觉风一吹就能把她刮跑。
祁钧也好不到哪里去,他183的身高在风里也成了缺点。
秦璐璐走在他们不远的地方,跟张立新和雷烁护着摄像机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
三个人鼎立状,又拿着重物,倒是走得稳当。
祁钧也就停下了脚步,等着身后还在风里摇摇晃晃的金云熹。
“一起走吧。”他伸出戴着手套的左手,抓住她的胳膊。
金云熹帽子围巾护脸雪镜全头武装,并没有办法听清他说了什么。
耳边都是北风呼啸的声音。但她读懂了他的意思。
不被吹跑最重要。她右手反握住他。
前面时不时有人摔倒。两个人肯定比一个人稳定得多。
祁钧也知道说话没用,比划着示意她把另一只手也给他。
两个人就这样面对面站着。
难道要像螃蟹一样横着走下去?金云熹想。
这时风突然又加速了!
祁钧本能地松开了原本攥着她的右胳膊,左手一带,再侧了半个身,搂住她的肩膀圈在了怀里。
他用后背挡住了这阵狂暴。
金云熹的头刚刚够埋在他颈窝的地方。而被空出来的那只手顺势抓紧了他的腰。
她用身体支撑住了这阵肆虐。
他们就像两只企鹅,在寒风中依偎。直到大风退去,他又牵起她的手臂,缓缓前行。
祁钧:这风值得加鸡腿!使劲加!使劲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三十滴泪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