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大陆版图上,撒拉帝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帝国一号机关作为其权力与秩序的核心枢纽,服务的首位对象便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查理三世皇帝陛下。这位年逾七旬的君主,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漫长的统治生涯中缔造了无数传奇。他一生历经三次婚姻,在皇室的风云诡谲中,那些不被承认的私生子女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掩埋,如今仅存三位身份尊贵的合法婚生子女,他们构成了帝国皇位继承的核心脉络。
大皇子卡洛斯·威灵顿,年方三十二,虽未正式被册立为皇储,但凭借“第一皇子”的身份,无论是在帝国严苛的继承法条文里,还是在朝野上下积累的崇高威望中,他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他的母亲是查理三世皇帝的首任王后,那位来自古老贵族家族的女性,为他的血脉增添了厚重的荣光。卡洛斯性格沉稳,自幼便接受帝王之术的熏陶,在朝堂之上,他的每一次发言都极具分量,是帝国未来的有力掌舵者。
相较于大皇子的风光无限,第二皇子塞洛斯·威灵顿的境遇则显得有些落寞。二十五岁的他,是查理三世第二任王后的儿子。这位王后曾因家族势力的起伏在后宫失势,连带塞洛斯也未能得到父皇的青睐。他在国内的威望远不及兄长,甚至被查理三世以“历练”为名,派遣到遥远的殖民地——塞里昂州担任总督。那片土地充满了未知的挑战,蛮荒与叛乱的阴影时常笼罩,塞洛斯在那里的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他的存在仿佛是皇室权力博弈中被暂时搁置的棋子。
而年仅十五岁的伊利莎白小公主,是现任王后唯一的孩子,也是查理三世皇帝的掌上明珠。她的母亲是皇帝晚年迎娶的伴侣,凭借着温婉的性情与聪慧的头脑,牢牢占据着王后的宝座。伊利莎白继承了母亲的灵动与父亲的英气,传闻她行事作风颇有赛昂大帝的遗风,活泼开朗却又不失皇家威仪。她在皇宫中备受宠爱,是沉闷宫廷里一抹亮丽的色彩,偶尔传出的她微服探访民间、帮扶弱小的事迹,更让她在民众心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然而,看似庞大的威灵顿家族,却笼罩着“子嗣艰难”的阴霾。查理三世皇帝本人并无兄弟姐妹,皇室血脉的延续本就系于这三位皇子皇女身上。塞洛斯刚刚结婚不足一年,尚未有子女诞生;大皇子卡洛斯虽已成婚十年,也仅育有一子一女两个合法子嗣。更令人忧心的是,坊间悄然流传着大皇子妃身患重疾的消息,有消息灵通者断言,她或许熬不过来年的春天。
看看这稀少的皇室成员,萨拉,仅用了不到一秒的时间,精准地猜到了那个竟敢私自溜出皇宫、跑到谢菲尔德的人是谁。
这个人,正是伊利莎白·威灵顿,帝国备受瞩目的小公主,查理三世皇帝捧在掌心的掌上明珠。整个帝国上下,也只有这位天性活泼、又带着几分皇家贵气的小公主,才有如此大的胆量,能甩开负责她安全的1号机所有随从,像一只挣脱了束缚的小鸟,飞到谢菲尔德那片充满未知与自由气息的土地上去。
在旁人看来,这样的行为对于这位从小在皇宫的呵护与规矩中长大的小公主而言,或许只是一次充满童趣的、小小的冒险罢了。她或许只是想暂时逃离宫廷的繁文缛节,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
“这和我无关。”萨拉轻描淡写地说着,他并非1号机的直属人员,甚至连守夜人都不是,要把那位玩心大起的小公主带回皇宫,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的头上。
一旁的克丽丝,一位对皇室事务颇为了解的女官,不由得忧伤地叹了一口气。若不是因为欠下了一份难以推脱的人情,她才不愿掺和到这档子事里。帝国的上层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君臣和睦,可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就说那位已过三十岁的大皇子卡洛斯,明明是法理和威望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却至今未被正式册封为皇储,这其中的缘由,无不暗示着查理三世皇帝对于继承人的态度,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再看那位推动殖民地发展、让火车等利民设施广泛普及、切实走进民众生活的查理三世皇帝,也已步入年迈之境。在这权力交接的敏感时期,谁也无法预料,这位老皇帝心中真正认可的继承人,究竟会是谁。是沉稳却子嗣单薄的大皇子?是远在殖民地的二皇子?还是他最疼爱的小公主?
“谁让我从前欠了安妮王后一个人情,而且要娶王后那样一位美人儿,谁又能拒绝她的请求呢?”克丽丝端起精致的骨瓷茶杯,指尖划过杯沿细腻的花纹,无奈地轻笑了一下,语气里却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纵容。
安妮王后是撒拉帝国公认的美人。她虽出身于一个版图不大的小公国,却凭借着纯正的公主头衔与惊世的容貌,得以嫁给权倾一方的撒拉帝国皇帝查理三世。她那一头如瀑布般的金色卷发,一双蕴含着星辰大海的湛蓝色眼眸,还有那常年带着温柔笑意的红唇,组合在一起,便是上帝最精心的杰作。当她十六年前以十五岁的年纪嫁入皇宫时,那绝美的容貌让整个宫廷的女士都瞬间黯然失色,所有的光芒仿佛都汇聚在了她一人身上。
时光荏苒,十六年过去了,安妮王后依旧是帝国里最美的女人。岁月似乎格外优待她,没有在她脸上留下过多痕迹,反而让她多了几分成熟女性的优雅与韵味。更难得的是她温和的性子,面对宫廷里复杂的人际关系,她从不用尖锐的手段去打压异己,而是以一种高超的社交智慧,将各方势力都维系得十分妥帖。她会在贵族夫人的沙龙上,耐心倾听每位女士的烦恼;也会在赈灾的场合,亲自捧着粮食,温柔地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这份亲和力让她在帝国之中的名声好到了极点,上至朝堂大臣,下至普通百姓,提起安妮王后,无不称赞她的贤良淑德。就连向来对皇室事务保持距离的萨拉,也曾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因意外受伤得到过这位王后不动声色的关照——一份精心调配的伤药,一张字迹娟秀的慰问便签,都让他对这位王后的印象远超其他皇室成员。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