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三十四年,冬,大朝会。
太和殿内,金碧辉煌,百官肃立。鎏金铜炉中龙涎香袅袅,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肃杀。龙椅上,皇帝面色沉静,目光却带着审视,缓缓扫过丹陛下的臣工。
北疆战事、马夫离奇死亡、朝野议论纷纷,今日的朝会,注定不会平静。
萧断一袭紫色朝服,按品级立于武将班列前方,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冷峻,看不出丝毫情绪。唯有熟悉他的人,才能从他微微抿紧的唇角,察觉到那压抑到极致的锋芒。
文官班列中,周崇明手持玉笏,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但其微微上扬的嘴角,却泄露了几分志在必得。他身后,数名御史和主和派官员交换着眼神,跃跃欲试。
果然,议事不久,便有御史出列,慷慨陈词,痛陈北疆战事耗费巨大,民怨沸腾,指责萧断“贪功恋战”,“视将士性命如草芥”,甚至隐晦地提及那“通胡”谣言,请求陛下下旨,即刻罢兵议和,以安民心。
一石激起千层浪。数名官员紧随其后,纷纷附议,言辞愈发激烈,仿佛北疆危局全系萧断一人之过。
龙椅上,皇帝面无表情,只是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萧断始终沉默,如同暴风雨中屹立不倒的礁石。
就在主和派气势最盛,几乎以为胜券在握之时,一位素来以清流著称、不党不群的翰林院老学士,颤巍巍地出列了。他并未直接反驳主和派,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份纸张已然有些卷边、显然是辗转传抄的文章,高举过顶,声音苍老却洪亮:
“陛下!老臣近日偶得一文,署名‘无名’,题为《论边事十疏并劾奸佞书》,读之如醍醐灌顶,汗流浃背!此文剖析边患根源,直指吏治**、军备弛懈乃祸乱之始!更惊心动魄者,文中列举数条线索,直指朝中有人与北胡暗通款曲,以军国大事为筹码,行卖国求荣之实!其行可诛,其心可诛!”
老学士声音激昂,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此文已在士林学子中广为传颂,群情激愤!若陛下与诸位同僚尚未得见,老臣恳请,当庭诵读!”
“无名先生”的新文!还是直接劾奸佞书!
大殿之内,瞬间哗然!
皇帝眼中精光一闪:“准!”
老学士深吸一口气,开始朗声诵读。那文章笔锋之犀利,如同出鞘利剑,字字见血。它并非空泛指责,而是条分缕析,从近年来几次蹊跷的军械损耗、粮草延误,到某些官员不合常理的升迁,再到几家商号与北地胡商千丝万缕的联系,层层推进,逻辑严密。虽未直接点名,但那指向性,已然明确无比!
文章最后,更是石破天惊地提及十七年前沈府“折玉”旧案,将其与今日边事阴谋相联系,暗示那并非意外,而是某些势力为了打击清流、扰乱朝纲的序曲!
随着老学士苍劲的声音一句句回荡,周崇明的脸色由最初的从容,逐渐变得僵硬,进而惨白!他身后的党羽,亦是个个面露惊惶,冷汗涔涔。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无名先生”会在此刻,以这样一种方式,抛出如此致命的一击!这篇文章,不仅撕破了他们主和的面具,更是将“通敌卖国”的嫌疑,死死地钉在了他们身上!尤其是十七年前旧案的提及,更是打在了周崇明最意想不到的七寸之上!
萧断依旧沉默,但紧绷的下颌线条,微微松缓了些许。他眼角的余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殿外纷扬的雪花,仿佛能穿透这重重宫墙,看到那个在听雪阁内,以笔为戈,为他,也为这天下,搏出一线生机的清绝身影。
“荒谬!污蔑!此乃构陷!”周崇明终于按捺不住,出列厉声反驳,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陛下!此等来历不明之文,妖言惑众,污蔑朝廷重臣,其心可诛!请陛下下旨,严查此文来源,捉拿‘无名’治罪!”
“周侍郎何必心急?”一直沉默的萧断,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沙场淬炼出的冷硬和压迫感,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嘈杂,“此文所言,是真是假,查证便知。若周侍郎与诸位同僚果真清白,又何惧一篇檄文?”
他转身,面向御座,单膝跪地,抱拳沉声道:“陛下!‘无名先生’此文,虽言辞激烈,然其所列线索,桩桩件件,皆有迹可循!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彻查文中所涉军械、粮草、商号诸事!并重查永昌十七年沈府‘折玉’一案!若查实臣有罪,臣甘愿伏法!若查实有人通敌卖国、构陷忠良,也请陛下,还阵亡将士一个公道,还忠臣良将一个清白!”
萧断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以自身为赌注,将调查的矛头,直接引向了周崇明及其背后的势力!
“臣附议!”
“臣附议!”
数名早已对周崇明一党不满的武将和清流官员,纷纷出列,声援萧断。
朝堂之上,形势瞬间逆转!
皇帝的目光在萧断和周崇明之间逡巡,深邃难测。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准奏。着三法司会同枢密院,即日起,严查‘无名先生’文中所涉一切事项,及永昌十七年沈府旧案。涉事官员,一律停职待参。北疆战事,依萧卿所奏,全力保障,一应求和之议,暂缓!”
“陛下圣明!”萧断与附议官员齐声高呼。
周崇明面如死灰,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住。他知道,皇帝这道旨意,等于已经相信了“无名先生”文章中的大部分指控,他和他背后的势力,完了!
散朝的钟声响起,百官心思各异地退出太和殿。雪下得更大了,覆盖了帝京的朱甍碧瓦,也仿佛要掩盖这朝堂之上刚刚掀起的惊涛骇浪。
萧断走在最后,在殿门外,遇到了被内侍“请”去偏殿“休息”的周崇明。
周崇明死死盯着萧断,眼神怨毒,如同淬毒的蛇:“萧断!你别得意太早!你以为扳倒我,就赢了吗?你根本不知道你面对的是什么!‘紫魅’……她不会放过你们的!沈家那两个丫头,还有你……都得死!”
萧断脚步未停,甚至连眼神都未曾施舍一个,只留下一句冰冷的话语,消散在风雪中:
“拭目以待。”
他大步走出宫门,翻身上马。风雪扑面,他却觉得胸中块垒尽去,一股炽热的气息在四肢百骸流转。
他知道,这场朝堂之战的胜利,仅仅是个开始。周崇明背后的“紫魅”,北疆的危局,十七年前的谜团,都还未真正解开。
但此刻,他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一丝难以言喻的牵挂。
他策马,并未直接回府,而是转向了另一个方向。他需要去见一个人,一个用她的智慧和勇气,为他劈开迷雾,点燃惊雷的人。
听雪阁内,沈墨隐刚刚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流云惊喜地跑进来:“小姐!宫里传来消息,朝会上……我们赢了!周侍郎被停职查办了!”
沈墨隐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漫天飞雪,唇角微微勾起一抹清浅的、却发自内心的笑意。
她知道,她掷出的笔,终于化为了惊雷。
而她也知道,那个男人,应该快要回来了。
脚步声在院外响起,沉稳,坚定,踏雪而来。
(第十六章完)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