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照华心里凄惨,给自己像是折纸钱一样把卷子折起来放在一旁,又从桌肚里翻半天才翻出政治课本和笔记本。
夏照华翻开女儿的笔记本,入目是一行行娟秀的字体排列着,荧光笔和红蓝笔把重点标注得明显。每一单元、一本书的重要知识点都配了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最核心的知识点一览无余。夏照华欣赏着,焦躁的心渐渐静下来。
行吧。这好歹比文科生的我来替理科生的女儿进行高三总复习好多了,至少这文科我还勉强能够听得懂。夏照华只好苦中作乐地这样想。
她单独抽了两张活页纸,打算给女儿记一下课堂上老师讲的重点和笔记,晚上回家再给黎嘉颖看,免得对方因为互换身体的奇葩事而落下太多课程进度。
老师简单地过了遍知识点,就开始让学生做题。
“十分钟,十六道选择题一定要做完啊!不然都是不正常的。毕竟你高考还有五分钟审题呢。”说着,老师又在一体机上设置了倒计时。
艳红的倒计时跳动着彰示时间的流逝 ,老师宣布开始做题还没过多久呢,前两排的学生已经飞快地做完第一页“刷刷”地翻到下一页去了。
听着这动静,夏照华的心如擂鼓般响,暗暗吃惊。她忙进入状态去仔细阅读题目。刚才聚精会神地听了半天,再加上有黎嘉颖的详细笔记,夏照华觉得自己应该能做点题。
畅通无阻地做完前三题,连蒙带猜地来到第十题,夏照华时不时瞥一眼巡堂快巡到自己座位旁的老师,觉得这简直比熬大夜赶DDL还急。
不断有翻卷子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老师巡堂的步伐愈发逼近。夏照华不免生出股霸王意气尽的悲戚来。
但!
她夏照华好歹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又在职场混了这么多年,哪怕再慌乱也要不动声色。
趁老师快走过来时,她把卷子翻折到选择题的最后一页,这动静自然被老师听进耳朵里。
于是,当老师站在她身侧,看她对着第十四题的题目圈画关键词时,开口道:“选择题做完可以先看看第一道大题。”随后她就往前走到江路的座位旁。
夏照华偷瞄一眼,顿时松了口气。
谢天谢地,江路牵制住老师长达三分钟。
夏照华忙不迭地赶完后三题,再偷偷摸摸地翻回前面补没来得及做完的题。
倒计时一结束,老师就让人轮流起身报答案。从第六题开始就有同学开始错题了,轮到夏照华的时候她刚赶完所有选择题,又在第一道大题上象征性地标注了点做题痕迹。
她站起身低头一看,第十题。
这不就是刚刚卡住的那题吗?
夏照华脸色一僵,唇瓣微颤,报出个答案。
她跟老师对视一眼,就听老师平静地纠正:“这题选A。注意了啊,既然连嘉颖都错了这题,那么我相信这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接下来我讲讲这题。”
夏照华松了口气,坐下后就低头盯试卷。
过了会总算是轮完选择题了,老师又突然点她起身分析一下第一道大题。
好在她早有准备,故作为难地说自己只来得及审题,然后分享点十分浅显的思路,就施施然坐下了。
老师带着班上所有学生审题、做题、反思,三个步骤循环弄了几种类型的大题。这听得夏照华是云里雾里、困意来袭,却又因为老师时不时点人分享答题思路而提心吊胆根本睡不着。
夏照华频频看手表,发现早上第一二节居然都是政治课,连大课间也没被放过。
眼看着第三节课还有两分钟就要上课了,政治老师终于舍得为这漫长的课画上个圆满的句号。她披好黑外套,抱着几沓卷子又冲向下一个目的地。
走班的学生涌回自己的班级,江路同桌的位置也终于有了人影。陶芝抱着书挤回来刚坐稳,下一秒就转身趴在了夏照华的桌面上:“我真服了,吴老师还是这么能拖堂。我站在教室外面等,站着都快睡着了。现在真是又饿又困……”
夏照华没接对方的话,却暗暗在心里腹诽。
到底是那个大聪明把政治放在早上一二节的?
能不能尊重一下语数英三门主科的地位?
回想自己忙忙碌碌、心惊胆战的两节课,夏照华简直起鸡皮疙瘩。上课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下课了听陶芝这么一说,夏照华也感觉自己又饿又困。
她想起炒粉还没吃,可拎起来一看已经凉了。原先诱人的金黄色泽如今显得油腻,顿时就让夏照华没了胃口,隔着塑料袋都让人手感粘腻。
她打算去把这玩意扔掉,还没站起身,江路就主动伸手打算接过。
江路正好也要去扔垃圾,想着顺手帮黎嘉颖一起扔了。他和陶芝是同桌,坐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陶芝的位置靠走廊。而黎嘉颖的位置又在陶芝的后面,正好给江路留了个方便进出的通道,不用每次麻烦陶芝起身让路。
夏照华抬眼看着对方手里一大包垃圾,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对方。她决定替女儿跟这位男生保持点距离,以免助长些不妙的苗头。
接下来几节课倒是平安无事,终于熬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历史老师提前两分钟下课放人去吃饭,全班同学欢呼着冲出教室又狂奔下楼。夏照华诧异地望着远去的人群,从书包里拿着饭卡,一抬头就见陶芝在等她。而江路正眼巴巴地盯着她看。
“走啦走啦,再慢点其他班的人就追上来啦!”陶芝急得扯着夏照华的手臂就拔足狂奔。
两人在前头跑着,江路缀在后头。
食堂就在眼前,这时下课铃突然响起。陶芝尖叫一声就扯着夏照华更快地往前跑去。
四面八方渐渐有人也冲过来,等夏照华排进队伍里,几秒钟后回头一看,食堂里已经是乌压压地一片人。
队伍前面的人一个个打完饭离开,夏照华摆弄着手里的饭卡,心下感慨万分。想当年她们都是要自己从家里背着米,走几里山路去镇上学校换粮票,再用粮票去打饭。吃什么、吃多少还得自己先规划好,毕竟手里也就那么几毛钱。
看着面前这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幸福感和满足感盈上夏照华的心头。现在想吃什么都行,不必再为那点钱而斤斤计较、忍饥挨饿。她打完饭正准备离开时还被食堂阿姨叫住,发了高三专有的水果和牛奶。
端着餐盘去找位置的时候,夏照华就见江路朝她俩挥了挥手。环顾四周基本被占满的位置,她只好走向对方。
夏照华没怎么吃早餐,现在饿了吃午饭吃得很快。她瞥了眼江路的餐盘,发现对方压根没动几口。
还挺挑食……
吃完饭还没到午休的时间,三人慢悠悠地晃回教室。陶芝抱怨着下午第一节就是走班,还没睡够就得拿着课本开始大迁徙。
夏照华满肚子疑惑,却不敢开口问。毕竟走班这种事对他们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稀松平常。
虽然自己实在是不认可在校期间违反纪律偷偷使用手机这种行为,但是她无处可以解惑,只好求助网络。她偷偷摸摸从书包里拿了手机,藏进口袋,躲到厕所里去上网搜索。
谨慎地检查了手机是否静音,夏照华才放心地开始搜索。
原来高考现在改革成“3 1 2”的模式。所有学生都要考语文数学和外语,自主选择物理或历史,再在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科里选两科学习并作为考试科目。
学校会根据学生不同的选科而开设不同的班级。所以有些课需要学生去到对应班级上课,并不是按行政班上课。
夏照华理解了走班,不由得暗暗感慨那这开班和排课表的工作量还挺大啊!
那小颖选了政治,还选了啥?应该有个历史,毕竟她是文科的。
夏照华确实不太了解黎嘉颖的学业具体情况,她向来比较关注排名。
上网搜索的过程中,微信时不时弹出@全体成员的信息。
夏照华皱了皱眉,点开一看。
奶茶拼单群、外卖拼单群……
不仅有他们十一班的群,还有黎嘉颖之前在的那个重点班二班的群。
先前政治课发卷子的时候夏照华记了些人的名字,好几个都是群成员。一个个在群里活跃着,说是奶茶已经从东门偷渡回来了,来谁谁谁的座位上领。
夏照华无语地退出群聊界面,忽地想起那个老是围着黎嘉颖转的江路。犹豫了会,她还是决定看看他俩的聊天记录。翻好友列表没翻到,夏照华有些不死心,又去在搜索栏搜索。结果界面显示的是同群好友,同群还是同班群而已。
发现女儿根本没加人家好友,夏照华放心了不少。
其实准确来说,是黎嘉颖没通过江路的好友申请。第一次晾着没管,第二次就直接拒绝了。
夏照华满意地把手机关机,鬼鬼祟祟地从厕所出来。干这种违反校规校纪的坏事她还不太熟练,手机装在裤兜里像是藏了块烙铁,烫得她心惊胆战。
等回了教室,把手机重新放回书包里藏好,夏照华又在班级后面的公告栏对着黎嘉颖的选科看了下课表。黎嘉颖的选科都在自己班里上,免去了需要走班的奔波。
午休结束后开始上课。第三节课下课后夏照华已经饿得不行了。她把女儿书包里带的小零食吃了个精光,又从陶芝那吃了点救济粮。最后夏照华还是饿得现在就想冲去食堂饱餐一顿。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