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静水深流

风声越来越紧。巷口公告栏上的《征求意见通知》仿佛一个无声的倒计时,敲打着街区里每一个传统手艺人的心。来找沈清音探口风、谈“合作”的人渐渐多了,言辞也从最初的委婉试探,变得直接甚至急切。她像一块沉默的礁石,任凭浪涛拍打,始终以一句“暂无打算”礼貌而坚定地回绝。

然而,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夜深人静时,她独自核算着这些年的积蓄。缂丝并非暴利行业,她的作品大多用于展览、收藏或极小众的定制,收入仅能维持工作室的运转和她的清简生活。面对可能的搬迁和未知的新场地费用,那些数字显得杯水车薪。家族并非没有能力,但她自幼独立,与经营着庞大商业帝国的叔伯堂兄弟们关系疏淡,更不愿因此事低头,让纯粹的技艺沾染上利益的纠葛。

她开始更久地坐在缂丝机前,仿佛只有那“唧唧”的声响和指尖丝线的触感,才能让她暂时忘却外界的纷扰。《石湖清秋图》的织造进度慢了下来,不是因为懈怠,而是心绪不宁时,她绝不轻易落梭,生怕一丝烦躁破坏了画中的清幽意境。

这天午后,她正在调整一片表现远山淡影的丝线色彩,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不是游客,也不是说客,来人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气质沉稳干练,是她的堂哥,沈清砚。

沈清音有些意外。沈清砚执掌着家族企业的重要板块,平日与他们这些专注于“不务正业”的传统技艺分支往来不多,年节时也仅是礼节性的问候。

“清音。”沈清砚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带着商海沉浮历练出的从容,却不失温和。他目光扫过工作室,掠过墙上悬挂的《宇宙经纬图》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和欣赏,最终落在沈清音身上。“路过苏州,顺便来看看你。”

沈清音请他坐下,沏了茶。她没有主动提起最近的困境,沈清砚也似乎真的只是闲话家常,问了些近况,聊了聊家中长辈的身体。气氛保持着一种疏离的客气。

直到一杯茶尽,沈清砚放下茶杯,目光沉静地看向她:“巷子口贴的通知,我看到了。”

沈清音执壶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平稳,为他续上茶水,语气平淡:“嗯,街区规划,常有的事。”

沈清砚看着她低垂的眉眼和依旧沉静,却难掩一丝疲惫侧脸,缓缓道:“我了解了一下。这次力度不小,主导的开发公司,背景比较硬,看中的是这片区域的整体商业价值。你们这些老工作室,不在他们未来的蓝图里。”

他的话,印证了沈清音最坏的猜想。她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泛白,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我知道了,谢谢堂哥告知。”

看着她这副油盐不进、独自硬扛的样子,沈清砚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他这个堂妹,从小就倔,认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他想起小时候,她可以为了练一个缂丝技法,在织机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不吃不喝,直到晕倒。这份对技艺的痴迷和执着,曾让家族里许多追求“实效”的人摇头。

“清音,”沈清砚的声音放得更缓了些,“我知道你不想靠家里。但有些时候,个人的力量有限。这门手艺,是太爷爷传下来的,不仅是你的心血,也是沈家的一份传承。不能让它被这点风浪给拍散了。”

沈清音抬起头,第一次正面迎上堂哥的目光。她的眼神清澈,却带着一种执拗的坚持:“传承在心,不在方寸之地。就算……就算这里保不住,缂丝也不会断。”

“我信。”沈清砚点头,“但合适的土壤,能让传承走得更远,不是吗?你甘心让《石湖清秋图》在这样的动荡里仓促完成?甘心放弃这间浸润了祖父和父亲心血的老宅工作室?”

他的话,像针一样,精准地刺中了沈清音内心最柔软也最坚持的地方。她可以忍受清贫,可以拒绝浮名,却无法想象被迫离开这个承载了家族记忆和她全部精神世界的空间。

她沉默了,长久的沉默。天井里,最后几片梧桐叶子在秋风中打着旋儿落下。

沈清砚不再多说,他站起身,理了理西装:“这件事,我来处理。你安心做你的缂丝,其他的,不用操心。”他的语气很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那是久居上位者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底气。

沈清音张了张嘴,想拒绝,想说“不用”,但话语卡在喉咙里,最终只是化作一个极其轻微的点头,低声道:“……谢谢。”

沈清砚摆了摆手,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那幅《宇宙经纬图》,意味深长地说:“作品很好,比以前,多了点不一样的东西。”说完,便推门而去,巷子里传来汽车引擎发动远去的声音。

工作室里重归寂静。沈清音独自坐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有一种困境被解决的轻松,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她终究,还是借助了家族的力量。这让她感到一丝挫败,但内心深处,又有一块巨石悄然落地。

接下来的日子,巷子里的流言蜚语并未停止,但那些穿着制服拿着图纸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之前频繁打来的试探电话也诡异地沉寂了下去。仿佛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在酝酿到最浓烈时,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拨开,云销雨霁。

她是从绣娘阿婆那里得知确切消息的。阿婆一脸庆幸地告诉她,开发计划好像变了,她们这片老作坊区被划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示范区”,不仅不拆了,上面还要拨款支持修缮和维护。

“说是有什么大人物发了话,说咱们这些老手艺才是平江路的魂,不能丢!”阿婆絮絮叨叨,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沈清音安静地听着,手中挑选丝线的动作依旧平稳。她知道,这就是沈清砚的手笔。他不需要亲自出面,只需要一个电话,一个暗示,就能让一场危机消弭于无形。这就是资本和权力的力量,是她一直试图远离,此刻却不得不倚仗的东西。

危机解除,工作室保住了,街坊邻居欢天喜地。沈清音却似乎比以往更加沉默。她谢绝了所有因为“庆祝”而发出的邀请,将自己更深地埋首于《石湖清秋图》的织造中。

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时,她会停下梭子,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她保住了这方天地,但某些东西,似乎已经不一样了。她依然独立,依然清冷,但那份曾经绝对的自持,因为这一次的“被帮助”,而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她更深刻地认识到,纯粹的技艺想要在这纷繁的世间存续,有时,也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出某种无奈的妥协。

静水之下,暗流曾汹涌,虽已平复,却终究改变了水底的沙石。她依然是那个守护经纬的沈清音,只是心境里,多了一份世事洞明后的沉静,少了一丝不谙世事的决绝。

她拿起梭子,继续织造。丝线穿梭,经纬交错,将湖光山色,也将这份复杂的心绪,一丝一缕,织入永恒的缂丝之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