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之行的余波,在一个春日午后,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叩门声。
沈清音推开工作室的门,门外站着一位身形高挑、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法国老者,正是之前在巴黎有一面之缘的著名时装设计师,马修·拉斐尔。他身后跟着一位年轻的助理,手中提着精致的公文包。马修先生没有预约,就这样带着风尘与诚意,直接出现在了这间隐匿于苏州小巷的工作室前。
“沈女士,冒昧打扰。”马修先生的中文带着浓重的口音,但语气真诚,“巴黎一别,您的缂丝艺术始终萦绕在我心头。请原谅我的唐突,我认为有些合作意向,必须当面、在您的创作环境中沟通,才显得郑重。”
沈清音有些讶异,但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平静,侧身将两人让了进来。
马修先生步入工作室,目光立刻被这方天地吸引。他走过天井,指尖拂过悬挂的丝线,眼中闪烁着艺术家发现珍宝时的光芒。他看到墙上那幅《石湖清秋图》,在自然光线下,丝线的光泽与水墨的晕染效果完美融合,令他发出低低的赞叹。最后,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幅《宇宙经纬图》上,深邃的蓝色星云仿佛将他也吸入了那片无垠的静谧。
“不可思议……”他喃喃道,“静态的丝线,竟然能编织出如此动态的、充满哲学思辨的宇宙。这不仅是技艺,这是空间的诗歌。”
三人在天井的小几旁落座,沈清音照例沏了茶。马修先生没有急于谈论合作,而是像一位虔诚的访客,细细品味着茶香,感受着工作室里流淌的、缓慢而沉静的时间。
“沈女士,”他终于开口,眼神锐利而真诚,“我此次前来,是为了我下一季的高级定制系列。这个系列,我将其命名为——《经纬共生》。”
他示意助理打开公文包,取出厚厚的设计草图册和一些面料小样。“《经纬共生》,核心思想是探索不同文明、不同材质、不同技艺之间的对话与融合。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未来,柔软与坚硬……它们看似对立,实则如同经纬,交织方能构成完整的篇章。”
他翻动着草图,上面是充满建筑感与前卫线条的服装廓形,但细节处,却预留出了大片需要特殊材质和工艺去填充的空间。
“我希望这个系列中,能有一个完整的、贯穿始终的‘东方灵魂’章节。而这个灵魂,我认为非您的缂丝莫属。”马修先生的目光灼灼地看向沈清音,“不是简单的图案粘贴,而是真正的、深度的合作。我将根据您缂丝作品的质感、色彩和意境,来调整服装的整体结构和细节设计。让缂丝,不仅仅是装饰,而是成为服装的‘骨骼’与‘血肉’的一部分。”
他指向一幅设计图,那是一件结构夸张的礼服裙摆处,预留出了一片不规则的区域:“这里,我希望用缂丝来表现……嗯,类似于您《宇宙经纬图》中星云爆发的瞬间,那种充满力量感的、混沌与秩序交织的美。”
他又指向另一幅,是一件男士外套的背部:“这里,或许可以融入《石湖清秋图》中山石的皴法质感,用丝线织出如同水墨般的肌理,与西装的硬朗廓形形成对比。”
马修先生滔滔不绝,他的构想大胆而前卫,完全跳出了将缂丝作为单纯面料的传统思路,而是将其提升到了与设计理念共舞的高度。
沈清音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渐起。她从未想过,缂丝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世界顶级的时尚舞台上。这与她之前拒绝的、那些仅仅想用缂丝图案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商业合作截然不同。马修先生是真的懂,并且尊重缂丝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价值,他寻求的是一种平等的、创造性的“共生”。
“沈女士,”马修先生最后郑重地说,“我深知缂丝创作的艰辛与耗时。时间、预算,都不是问题。我唯一希望的,是您能作为《经纬共生》系列的特邀艺术家参与其中,将您的艺术灵魂,注入到这个关于融合与对话的时尚叙事里。这不仅是我的系列,也将是您的作品。”
助理适时地递上了一份初步的合作意向书,条件优渥得惊人,并且明确注明了沈清音的艺术署名权。
工作室里陷入了沉默。只有风吹动丝线的细微声响。
沈清音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将缂丝置于全球时尚的聚光灯下,意味着这门古老的技艺将接受最严苛、最多元的审视。成功了,或许能为缂丝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失败了,也可能引来非议和误解。
她抬起头,目光掠过墙上那些凝聚了心血的缂丝作品,掠过那卷安静的蓝色丝线,最终落在马修先生充满期待和敬意的脸上。
她想起了父亲的话——“传承有不同的形式”。也想起了自己心境打开后,所追求的让技艺“被看见、被理解”。
与马修·拉斐尔这样的顶级设计师合作,不正是一个让缂丝在当代语境下焕发新生、与世界对话的绝佳机会吗?《经纬共生》的理念,与她近来对艺术融合的思考不谋而合。
这不再是妥协,而是进取。
良久,沈清音清冷的声音在工作室里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马修先生,《经纬共生》……这个名字很好。”
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我愿意参与这个项目。”
马修先生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喜悦的光彩,他站起身,向沈清音伸出了手:“太好了!这将是传统与先锋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对话!”
沈清音也站起身,伸出手,与他的手轻轻一握。
一只的手,带着常年与丝线摩擦留下的、细腻而有力的薄茧;另一只手,则是操控时尚风云的、优雅而精准。东西方,传统与时尚,在这间古老的苏州工作室里,达成了跨越文化与领域的联结。
合作就此敲定。送走马修先生后,沈清音独自站在工作室中央,心潮依旧难以完全平复。她知道,接下里的日子,她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创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她需要为《经纬共生》系列专门设计并织造数幅核心的缂丝作品,这些作品既要保持缂丝的艺术高度,又要完美融入马修的设计语境。
她走到缂丝机前,轻轻抚摸着光滑的木质框架。这一次,她的战场不再仅仅是这方寸之间。她的经纬,将跨越重洋,与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美学体系交织、碰撞、共生。
挑战令人心悸,却也让她沉寂已久的艺术血液,重新沸腾起来。
她拿出素描本,开始勾勒脑海中浮现的、为“星云爆发”和“水墨山石”主题构思的草稿。线条不再是传统的工笔,而是带上了更多抽象的、充满张力的笔触。
“唧唧”的织机声尚未响起,但一场关于《经纬共生》的、无声的创作风暴,已经在这间古老的工作室里,悄然酝酿。
我好像活跃在评论区的人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经纬共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