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晨光与夜色

沈清音飞抵巴黎时,这座城市正沐浴在初夏明媚的晨光中。塞纳河波光粼粼,卢浮宫的金字塔在阳光下闪耀,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香与某种自由浪漫的气息。她没有太多时间沉浸于观光客的感叹,?lodie Marchand为她安排的紧凑日程,如同一张精密的地图,引导她迅速切入巴黎艺术圈的核心地带。

?lodie果然如权志龙所言,能力非凡且效率惊人。她为沈清音安排的公寓位于左岸,距离装饰艺术博物馆不远,闹中取静,推开窗便能看见古老的石板路和爬满藤蔓的建筑。更重要的是,?lodie凭借其深厚的人脉,为沈清音争取到了博物馆内部一间采光极佳的工作室,便于她后期进行现场调整和与策展团队沟通。

然而,便利的背后,是?lodie毫不留情的“锤炼”。

沈清音的《流息》创作理念,在第一次与策展团队的核心成员见面时,便遭遇了挑战。几位资深的法国策展人和评论家,对缂丝这门遥远的东方技艺抱有浓厚的猎奇心理,却也带着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固有的偏见。他们欣赏《元·素》的视觉冲击力,但对于《流息》试图表达的、更为抽象和哲学性的内涵,提出了诸多质疑。

“沈小姐,缂丝作为一种古老的、以复制书画闻名的技艺,如何能承载如此当代的、关于‘气息’与‘流动’的概念?这是否是一种……嗯,牵强的附会?”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评论家直言不讳,语气带着法式特有的、礼貌的傲慢。

沈清音正准备用她惯常的、冷静的方式阐述,?lodie却抢先开口了。她用法语,语速快得像机关枪,言辞犀利如刀:

“亲爱的皮埃尔,当你们谈论哥特式教堂的飞扶壁时,会认为它仅仅是承重结构,而非一种指向天堂的、石头的祈祷吗?当你们欣赏印象派的《睡莲》时,看到的只是池塘景色,而非莫奈对光与时间瞬息万变的捕捉吗?艺术的形式从来不是枷锁,而是艺术家精神的延伸。沈小姐的缂丝,早已超越了‘复制’的范畴,她在用丝线进行一种哲学的书写。你们所谓的‘古老技艺’,在她手中,是与当代灵魂对话的媒介。如果你们看不懂,那不是她的问题,是你们的眼睛还被旧的范式所束缚。”

她一席话,说得那位老评论家面色微赧,其他几位也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沈清音有些愕然地看向?lodie,后者给了她一个“学着点”的眼神。

事后,?lodie对沈清音说:“在这里,谦逊是美德,但过分的谦逊会被视为软弱。你需要展示你的锋芒,用他们能理解的艺术语言,捍卫你的创作主权。你的背后是几千年的文明底蕴,怕什么?”

在?lodie的“逼迫”下,沈清音开始学习更主动地表达自己。她不再仅仅用语言描述,而是带着策展团队参观她的临时工作室,展示缂丝织造的过程,解释每一根丝线选择背后的思考,甚至将《流息》的局部色稿与某些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色域进行对比分析。她沉静的气质和背后扎实的技艺,配合着?lodie恰到好处的、充满战斗力的“翻译”与补充,逐渐打消了策展团队的疑虑,甚至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与此同时,首尔与巴黎之间,隔着七个小时的时差,维系着一段依靠电波传递的思念。

权志龙的康复训练进入了关键期,声带的恢复尤其需要耐心和技巧。他每天都要在声乐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长时间的基础练习,过程枯燥且时有反复。每当感到疲惫或挫败时,他总会拿起手机,看看沈清音发来的信息。

有时是她工作室窗外的巴黎天空,有时是她随手拍的塞纳河落日,有时是《流息》某个局部取得突破时的细节图,配文通常极其简洁:「今日天晴」、「夕阳很好」、「这里通了」。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拼图,让他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她在巴黎的生活轨迹,感受着她的专注与进步。他也会分享自己的点滴:一段恢复顺利的音阶练习录音,一张汗流浃背的体能训练后自拍(故意做鬼脸),或是深夜创作时窗外首尔的璀璨夜景。

他们的视频通话,通常安排在首尔的深夜,巴黎的傍晚。权志龙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训练,洗去疲惫,靠在公寓的沙发上;沈清音则刚结束与策展团队或?lodie的会议,回到左岸的公寓,窗外是华灯初上的巴黎。

“今天?lodie又和策展人‘吵架’了吗?”权志龙看着屏幕里沈清音略显疲惫但眼神清亮的脸,笑着问。他从沈清音和?lodie偶尔的提及中,已经大致了解了那边“战况”的激烈。

“不算吵架,”沈清音微微摇头,唇角有一丝极淡的笑意,“是‘学术交流’。”

权志龙低笑:“她就那样,是个完美的‘麻烦精’,但也是最好的‘破冰船’。有她在,我放心很多。”

“嗯。”沈清音表示同意。尽管?lodie的方式直接得有时让她难以适应,但不得不承认,效果显著。

“你呢?嗓子今天感觉怎么样?”她问。

“老样子,慢慢磨呗。”权志龙耸耸肩,语气轻松,但沈清音能从他眼底看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重返舞台,对他而言意义重大,过程中的任何不确定性都是煎熬。

“别急,”沈清音看着他,声音放缓,“就像织造,经纬错了可以拆,嗓子累了就休息。基础打牢了,后面的图案才能顺畅。”

她的话总是这样,带着她那个世界的逻辑,却能奇异地抚平他内心的躁动。

“知道了,沈老师。”权志龙乖乖应道,像个小学生。他看着她背后巴黎的夜色,忽然说:“清音,等我这边稳定一点,我就飞去找你。”

“好。”沈清音应着,目光柔软。

然而,平静之下,亦有暗流。

某次,沈清音在?lodie的引荐下,参加一个巴黎艺术圈的私人沙龙。沙龙的男主人是一位著名的画廊主,对东方艺术颇有研究,也对沈清音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在交谈中,他不仅对缂丝技艺赞不绝口,更对沈清音本人流露出明显的欣赏,言语间带着法式的**意味。

?lodie在一旁,饶有兴味地看着,没有立刻解围,似乎想看看沈清音如何应对。

沈清音面对画廊主热情的赞美和暗示,始终保持着礼貌而疏离的微笑,巧妙地将话题引回艺术本身,不接任何涉及私人情感的话茬。当对方半开玩笑地邀请她共进晚餐,“深入探讨东西方美学”时,她平静而直接地拒绝:“抱歉,晚上我需要和我的男友通视频电话。”

她用的是“男友”(petit ami)这个词,清晰,明确,没有任何暧昧余地。

画廊主有些讪讪,?lodie则在一旁挑了挑眉,露出一个“算你过关”的表情。

事后,?lodie在送沈清音回公寓的路上,状似无意地说:“看来G-Dragon那家伙,在你心里分量不轻。”

沈清音看着车窗外流光溢彩的巴黎街景,没有回答,但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回答。

?lodie轻笑一声,不再多说。她欣赏有才华且心性坚定的人,无论男女。沈清音对情感的忠诚与对艺术的专注,在她看来,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值得尊重。

消息不可避免地传到了权志龙耳中,是?lodie“顺便”提了一句。权志龙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哼了一声:“那老头我知道,眼光倒是不错,就是太花了。你离他远点。”

沈清音失笑:“我知道。”

“等我过去,宣示主权。”权志龙半真半假地说,语气里带着点醋意和不容置疑的占有欲。

沈清音没有反驳,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空间的分离,没有稀释他们的感情,反而像一种提炼,让某些东西变得更加清晰和珍贵。他们在各自的轨道上努力奔跑,一个在巴黎的晨光中打磨艺术的锋芒,一个在首尔的夜色里重塑舞台的梦想,而连接他们的,是跨越时区的电波,是彼此心中那份日益坚定的“我们”。

巴黎的展览筹备在磕绊中稳步推进,首尔的复出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两条看似平行的线,因为爱与艺术的牵引,正向着某个必将再次交汇的点,无限延伸。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