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的天香楼是一等一的酒楼,随便开一桌都是上百两银子抛洒,是专属于富人高官进出的地方,等闲人莫说花不起这个钱,就算花得起,也不一定进得去。
陈元明借了她嫂子扶峰县县令的名号才在这里定下一桌,而定这一桌高档的酒席,并不是为了生意上的来往,也并非是为了宴请什么达官贵人,而是为了施黎。
不错,陈元明在她哥哥陈溪林的指点下打算低头了,光帖子就送了十几回,好不容易才磨得施黎同意。
施黎坐在轿子里,掀开帘子随意一看,天香楼格外吸引人眼球的外观便撞入眼中。
天香楼高六层,外表恰似玲珑宝塔,前面临街,后面临江,占尽风华,夜晚挑满六层琉璃灯,灯火灿烂,繁华难言,就是放眼全国也是数得上的酒楼。施黎在原本的世界见过的建筑奇迹太多了,可看见眼前的天香楼仍旧不由赞叹。
赵长安也跟着探出头来:“好大的手笔,陈元明真是花了大价钱,看来她认错之心十分真诚啊。”
施黎摇头一笑:“诚心不诚心不好说,看这样子,陈氏书肆确实在我们的打压下喘不过气了。”
闻言赵长安会心一笑:“还是盼山你有办法。这陈元明仗着有个县令嫂嫂一向蛮横无礼,在扶峰县中几乎是横着走,谁也不放在眼里。可你三下五除二,连消带打便让她低了头,让人佩服。”
“长安,你就别吹捧我了,别人不知道,你还不清楚吗?倒也不是特意针对陈氏,是他们非想着靠盗版过活,他们要是能吃饱,吃的是我们的血肉,陈氏要是想说这件事,别说在天香楼吃顿饭,就是把天香楼买下来送给我……”
“你都不动心?”
施黎又看了两眼天香楼,再次感慨一番其精美之处:“那我考虑考虑。”
赵长安轻笑:“这倒是,要是真送个天香楼,我都要心动了。”
马车行至天香楼外,迎客的问明马车是否要停留后便跟着跳上车,引着马车去了专门停放的地方。施黎和赵长安则跟着另外的迎者上了小轿,摇摇晃晃走了一阵,在雕花楼梯前停下,又有新的人来引着施黎几人上楼。
“真是好讲究。”施美娘悄声对周喜说,周喜则拉拉她的袖子提醒,然后眼观鼻鼻观心,一句话也不多说。
上到三楼,进了雅间,陈元明立刻笑脸相迎,嘴里好话不要钱一样往外吐,弄得施黎都有点难以招架。好不容易双方在桌前坐下,陈元明又是连连道歉,身段低得都有些不可思议。
施黎也无心把仇结死,既然对方如此表态了,当下也表示过往种种都烟消云散。陈元明又表示愿意在墨痕入股,以后唯墨痕书斋马首是瞻。这事施黎和赵长安没有立刻答应,只是推诿说要回去商量商量,陈元明也不恼怒,只道没有问题。
一顿饭心不在焉的吃完,直到出了天香楼施黎还觉得有些神奇。
其实这还是施黎第一次见到陈元明本人,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从赵长安等人口中,和施黎间接接触过的印象来说,这应该是个跋扈无礼,目中无人之辈,却没想到这次见面,陈元明看起来却十分好说话,甚至有点奴颜婢膝了。
“感觉实在有些反常啊……”
“生意人是这样,”赵长安道,“捏住了命脉,也只能低头。罢了,先晾着她再说,入不入股也是我们说了算。”
“也只能这样了。”
-------------------------------------
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连日下暴雨,温度却没降多少,空气中弥漫着湿热,像是把人丢进了蒸笼里面,闷得叫人心焦。
陈溪霖站在池塘边喂鱼,陈元明在身边陪着,下人都离得很远,只有他们兄妹两个在低声说话。
“事情安排得怎么样了?”陈溪霖撒下一点鱼料漫不经心地问。
“阿兄,全照着您的意思,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了!”
陈溪霖闻言不动声色,只是淡淡道:“做事,不要望大丢小,前些日子叫你仔细查查这姓施的,查明白了,这不就有了对付她的办法。”
“还得是兄长聪明,要是换成我,想八辈子也想不出来这计策。”
陈溪霖微微一笑:“这些阴私手段上得了什么台面,不过对付施黎这样的人,倒也不用什么高明的办法。前几天让你去服软,你办得怎么样了?”
“阿兄,你还不放心我,不过暂时低个头罢了,这点事哪有办不好的。赵家果然也让人跟着一起,倒是生怕咱们挖了她这摇钱树。”
“那就行了,明面上让赵家抓不住把柄便行,只要不明着枪来刀往,别说她赵林拿咱们没办法,就是闹到她们赵家本家去,咱们也不怕。”
“阿兄说得是,那秦君那里我们何时发动?”
“这件事急不得,要慢慢来,”陈溪霖道,“姓秦的虽然多妒愚蠢,到底身上有那层关系,若不是看在那位大人的面子上,你以为简吉安会那么乖乖的听他的话?”
陈元明连连点头:“阿兄,我又怎么会不明白,只是夜长梦多……”
“夜长梦多?”陈溪霖冷哼一声,“莫说什么夜长,这夜再长,你也得等着!”
陈元明不敢跟她哥哥呛声,虽心有不满也只能忍着。
一晃又是几月过去,《墨痕杂刊》已经出到第六期,除了《封神演绎》和《射雕》之外,还有白羽连的新文得到了不少的关注,虽说白羽连文笔欠缺,可实在很会把握要点营造气氛,有些人骂着骂着也上头了,话说黑红也是红,根据最近寄来墨痕书斋的读者信件来看,白羽连算是实打实的火了。为了和读者增加沟通性,施黎在连载小说后面增加了几页读者精评,别小看读者的评论,这可是神奇的好东西,不止是作者的救命良药,也是读者喜欢的。作者能从里面找到支持,读者能从里面找到认同,更离谱的是施黎那个世界的作者甚至可以根据评论写文,照抄评论毫不手软。自从增加了读者精评,寄往墨痕的信越来越多,施黎不得不多付一份钱,招收些认字的人专门拆信看信,开辟读者来信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对墨痕的认同和黏性,这种互动虽然花费了额外的金钱,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杂志的销量大涨,开始辐射周边,赵仙稼母女也不由得庆幸,要不是咬牙在府城新建了工坊,如今这样火热的局面恐怕根本吃不下。眼见势头越来越红火,这生意赵家已经是独吞不下,不得不找些合伙人了。
赵仙稼看中了赵氏本家一位近亲,官面上有过硬的关系,生意场上又没有太多的纠缠,一旦成了,墨痕的路便会越走越稳。赵长安和施黎也看中了一个本县的富豪,耕读传家,一门三举人,只待再过了会试便要出一个进士及第。这家人最开始便投过墨痕的分红,要是能同他们家谈成,也是一大助力。
施黎等人在操心合伙人的事情,却又接到了陈氏书肆的帖子。
赵长安哭笑不得的叹息一声:“一个月要递五六次,这回不知道那里得来的风声知道我们要招合伙,帖子递得越来越勤了。”
施黎也颇有点无语同时也烦得不行:“这事长安你就看着办吧,不必顾及我的面子,当初的事都过了这么久了,我也没有那么小心眼。”
赵长安点点头:“我倒不是担心盼山你,只是这陈氏一向跋扈,若是真同她们合伙,怕是会惹出事端来。不如就让她们拿些分红,权先堵住嘴吧。”
“这样也不错,那就麻烦长安你了。”
“说什么麻烦,都是为书斋做事罢了。”
陈氏的事很快被施黎放下,她跟着赵仙稼拜访了几家中意的合伙人,都还顺利,只是许多条条款款要商量,一时也定不下来。
就这忙中有序的日子中,忽然发生了一件让施黎头痛的事情,施大被抓进牢里去了。
这事对施家来说简直晴天霹雳,施原虽说有时候说话不好听些,人还是老实本分的,却不知怎么会进了大狱。
施老太气得差点呕血,虽说最疼的是施黎这个小孙女,可施原也是孙女,手心手背的肉,哪个能不疼呢?
施黎只能放下书斋的事,赶回家安慰家人,并找人了解事情缘由。
施黎和县城里的胥吏们大多相识,几乎是一问便知是怎么回事。
原来有人在醉春风里吃了酒席,竟然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其家人控告醉春风的厨子下毒,于是乎不仅施原,连带醉春楼里的大厨都一起拘了。
案件如今尚不明了,需要慢慢查证。
听闻不是主要针对施原,施家人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一半,可还有一本依旧悬着,在醉春风出事那人至今还昏迷不醒呢,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