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月光不问赶路人,微风只暖有心人

第一节:反常的誓词卡 —— 婚宴上的生活指南

周六中午的阳光,透过 “暖光” 餐厅的落地窗,在红色地毯上织出细碎的光斑。复婚宴办得简单,宾客加起来不过三十人,都是双方最亲近的亲友 —— 晓晓的闺蜜苏然坐在第一排,手里捧着一束向日葵,花瓣上还沾着晨露;周磊的兄弟王浩坐在旁边,手里攥着个红包,嘴角挂着看热闹的笑。

司仪拿着话筒走上台时,周磊正坐在新郎席上,手指反复摩挲着口袋里的白色卡片。卡片边缘有点卷,是他昨晚熬夜写誓词时,反复折叠留下的痕迹。他穿的西装是晓晓去年送的生日礼物,袖口的纽扣擦得发亮,却还是难掩他紧张的样子 —— 喉结不停滚动,膝盖轻轻发抖,像极了五年前第一次见晓晓父母时的模样。

“接下来,有请新郎周磊先生,为新娘林晓晓女士宣读誓词!” 司仪的声音落下,掌声响起,周磊深吸一口气,快步走上台,双手展开那张白色卡片。

台下的宾客原本以为会听到 “我爱你直到永远”“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之类的浪漫誓言,可看清卡片上的字时,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 卡片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密密麻麻写的全是生活琐事:

每天早上熬小米粥,必用温度计测到 65℃,配小咸菜,咸菜切丝,绝不放姜;

记住晓晓生理期是每月 15 号左右,提前煮红糖姜茶,不让她碰凉水,每天揉肚子十分钟;

每周五晚上陪晓晓看电影,选她喜欢的爱情片,提前买好草莓味冰淇淋,不加坚果;

每月给晓晓买一束向日葵,放在客厅的花瓶里,记得三天换一次水;

家里的绿萝由我负责浇水,每周三晚上修剪枝叶,不让叶子发黄;

晓晓不吃香菜,做饭、点外卖时必须反复确认,绝不让香菜出现在她碗里;

吵架时不冷战,先道歉,再给她煮一碗 65℃的小米粥,等她消气再沟通;

每年结婚纪念日,带晓晓去一次她喜欢的地方,不管多忙,都要提前请假。

“周磊,你这哪是誓词啊,分明是‘老公行为指南’!” 王浩的声音最响,引得全场哄笑,“你这细节记这么清楚,比记项目方案还用心!”

苏然也笑着擦了擦眼角:“晓晓,你可算没白等,周磊这是把你放在心尖上疼呢!”

晓晓坐在台下,脸上的笑容藏不住,眼眶却慢慢红了。她比谁都清楚,这些看似普通的 “琐事”,每一条背后都藏着周磊的改变 —— 以前的他会忘了她的生理期,会在粥里放香菜,会在吵架后冷战,可现在,他把这些 “曾经的疏忽”,一条一条写进誓词,当成要坚守一辈子的承诺。

周磊念到第五条 “照顾绿萝” 时,声音有点抖,他抬头看向晓晓,眼神里满是认真:“晓晓,以前我总忘了给绿萝浇水,让你一个人操心,以后家里的绿植都由我负责,我会让它们像我们的日子一样,一直生机勃勃。”

台下的掌声更响了,晓晓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却笑着用力点头。周磊念完最后一条,没有立刻收起卡片,而是把卡片翻了过来,用手指轻轻抚过背面 —— 那里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字迹有点歪,还被橡皮擦过几次,却依旧清晰:“其实我不懂爱,只是把你的一切当圣经背。”

这行字只有晓晓能看清 —— 周磊念誓词时,特意把卡片背面朝向她。她看着那行字,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软软的、暖暖的。她知道,周磊从来不是擅长说浪漫情话的人,可他却用最笨拙、最真诚的方式,把她的喜好、她的习惯、她的委屈,全都记在心里,当成比自己的工作、比任何事都重要的 “圣经”。

第二节:誓词卡的视角 —— 熬夜的铅笔与未说的心意

我是那张白色的誓词卡,纸质有点薄,边缘被周磊反复摩挲得发毛。我的正面写满了黑色水笔字,背面有一行铅笔字,是周磊昨晚在出租屋的台灯下写的 —— 他熬了整整三个小时,写了又改,改了又写,铅笔芯用断了两根,橡皮擦也擦得快没了形状。

昨晚十点,周磊把我从笔记本上撕下来,平铺在书桌前。书桌上很乱,放着一本深蓝色的日记本(是晓晓给他的那本)、一支温度计、一袋小米,还有一张写满字的便签纸 —— 上面记着他从日记本里抄下来的 “晓晓的小习惯”,比如 “喝粥要 65℃”“不吃香菜”“喜欢向日葵”。

“第一条写什么好呢?” 他坐在椅子上,手指敲着桌面,眉头皱着,像在思考一个重要的项目方案。他拿起日记本,翻到晓晓写的 “2023 年 10 月 5 日:周磊熬的粥太烫了,差点烫到舌头”,突然眼睛一亮,拿起水笔在我身上写下:“每天早上熬小米粥,必用温度计测到 65℃……”

写的时候,他的手指有点抖,水笔在 “65℃” 旁边画了个小圆圈,像是在强调这个温度的重要性。他想起三年前,他第一次给晓晓熬粥,没控制好火候,粥太烫,晓晓喝了一口就吐了,当时他还笑着说 “你怎么这么娇气”,现在想起来,心里满是愧疚 —— 他把这愧疚写进第一条,当成最基础的承诺。

写第二条 “生理期” 时,他翻出了旧手机,打开 “晓晓的小习惯” 文件夹,里面记着晓晓每次生理期的时间和注意事项。他看着手机屏幕,手指在我身上慢慢写:“记住晓晓生理期是每月 15 号左右……” 写 “揉肚子十分钟” 时,他特意用尺子比着,把字写得整整齐齐,嘴里还小声念叨:“十分钟,不能多也不能少,晓晓说揉太久会疼。”

写到第五条 “照顾绿萝” 时,他停了下来,走到阳台,看着那盆被他养得生机勃勃的绿萝 —— 叶子翠绿,藤蔓顺着花架往下垂,是他每天浇水、每周修剪的成果。他想起以前,晓晓总说 “绿萝快渴死了”,他却总说 “忙完再说”,现在他把 “照顾绿萝” 写进誓词,是想告诉晓晓,他不仅会照顾她,还会照顾好他们共同的家。

凌晨一点,他终于写完了八条誓词,却没有停下,而是拿起铅笔,在我背面写下:“其实我不懂爱,只是把你的一切当圣经背。” 写的时候,他的眼泪滴在我身上,晕开了一点铅笔印,他赶紧用橡皮擦,却越擦越花,最后只能在旁边重新写了一遍。

“晓晓会不会觉得我写得太普通了?” 他拿着我,坐在椅子上,小声嘀咕,“会不会觉得我不浪漫?” 他想把我撕掉重写,却又舍不得 —— 这八条誓词,每一条都是他用心记下来的,每一条都藏着他对晓晓的在乎。

最后,他把我放进西装内袋,紧贴着心脏的位置,像是在感受我的温度。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象着明天念誓词时晓晓的反应,想象着他们以后的日子 —— 每天熬 65℃的粥,每周看电影,每月买向日葵,把这些 “琐事” 当成最浪漫的事。

现在,我被周磊握在手里,感受着他手心的温度和轻微的颤抖。我知道,他不是不懂爱,只是他的爱,藏在这些平凡的 “琐事” 里,藏在这行铅笔字里,比任何浪漫的情话都更动人。

第三节:时空跳跃 —— 熬糊的粥与温度计的承诺

周磊念完誓词,走下台,坐在晓晓身边,手指还紧紧攥着我(誓词卡)。晓晓靠在他肩膀上,小声说:“你写的誓词,我很喜欢,比任何情话都好听。”

周磊的耳朵一下子红了,挠了挠头:“我还怕你觉得太普通,想重写来着。” 他想起五年前,他第一次给晓晓熬粥的场景,突然笑了,“你还记得吗?我第一次给你熬粥,把小米粥熬成了‘小米饭’,你还笑着说好吃。”

晓晓也笑了,眼泪却又掉了下来:“怎么不记得?你当时还说‘以后咱家的粥都由我熬,保证不糊’,结果后来你总忘了熬粥,总说‘忙’。”

记忆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回到五年前的那个周末 —— 周磊租的小公寓里,厨房飘着焦糊味,他站在灶台前,看着砂锅里黑乎乎的 “粥”,急得满头大汗。晓晓走进厨房,闻到焦糊味,却没生气,反而笑着说:“没关系,第一次熬粥都这样,我尝尝。”

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焦糊味在嘴里散开,她却强忍着咽了下去,还竖起大拇指:“好吃,比外卖强多了!”

周磊看着她的样子,心里又愧疚又感动,他抓着她的手,认真地说:“晓晓,我发誓,以后我一定好好学熬粥,将来咱家的粥温,我拿体温计测,保证每次都是你喜欢的温度!”

当时的晓晓以为他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五年后,他真的买了专门的厨房温度计,每次熬粥都测到 65℃,把当年的 “随口承诺”,当成了要坚守一辈子的约定。

“那时候我就知道,你会对我好。” 晓晓靠在周磊怀里,声音很轻,“只是后来你太忙了,忘了我们的约定,忘了我想要的不是大房子、很多钱,而是一碗热粥,一句关心。”

周磊紧紧抱住她,声音有点哑:“对不起,晓晓,我以前太傻了,把最重要的东西忘了。以后我再也不会了,我会把我们的约定一条一条记在心里,把你放在第一位。”

婚宴进行到一半,周磊的手机响了,是物业打来的,说家里的水管有点漏水,让他有空回去看看。他挂了电话,有点担心,晓晓却笑着说:“没关系,等我们回去再修,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享受我们的复婚宴。”

周磊点了点头,心里却暗暗记下 —— 回家后第一时间修水管,不能让晓晓再像以前那样,自己贴防水胶带,自己处理家里的琐事。他想起誓词卡上的第八条 “每年结婚纪念日带晓晓去喜欢的地方”,心里已经开始计划 —— 明年结婚纪念日,带晓晓去她一直想去的海边,重温他们第一次旅行的美好。

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他们身上,暖暖的。周磊看着晓晓的笑容,心里满是感激 —— 感激晓晓愿意给他一次机会,感激他们能重新走到一起,感激他们终于明白,婚姻不是轰轰烈烈的浪漫,而是这些平凡的 “琐事”,是把对方的喜好记在心里,是把当年的承诺,当成一辈子的坚守。

第四节:五感交织 —— 月光下的粥香与心跳

婚宴结束时,已是傍晚六点。周磊开车载着晓晓回家,车里放着他们喜欢的老歌《稳稳的幸福》,旋律温柔,像他们此刻的心情。车窗外,夕阳慢慢沉下去,把天空染成淡紫色,街道两旁的路灯渐渐亮起来,像一串温暖的珍珠。

回到家,周磊先打开门,让晓晓先进去,然后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个保温袋 —— 里面装着那只浅棕色的砂锅,还有一个白色的瓷碗(是那只缺口瓷碗)。“你先坐一会儿,我去把粥热一下,还是你喜欢的 65℃。”

晓晓坐在沙发上,看着周磊走进厨房的背影,心里暖暖的。客厅的灯没开,只有阳台的月光透进来,落在茶几上 —— 那里放着周磊的誓词卡,还有晓晓的日记本。她拿起誓词卡,翻到背面,看着那行铅笔字,手指轻轻抚摸着,感受着周磊的心意。

厨房里传来 “咕嘟” 的声音,是砂锅熬粥的声音,还有周磊轻轻的 “嘘” 声,大概是怕粥溢出来。粥的香气慢慢飘出来,混着小米的清香和小咸菜的咸香,钻进晓晓的鼻子里,让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嗅觉、听觉)。

没过多久,周磊端着粥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支银色的温度计。“刚好 65℃,你尝尝。” 他把粥放在茶几上,温度计放在旁边,显示着 “65℃”,数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视觉)。

晓晓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粥,送进嘴里。粥的温度刚好,不烫不凉,滑入喉咙时,带着小米的软糯和香甜,还有砂锅特有的柴火味(味觉、触觉)。她闭上眼睛,慢慢咀嚼,仿佛所有的委屈和难过,都被这碗粥的温度融化了。

“怎么样?好喝吗?” 周磊坐在她旁边,眼睛盯着她,带着点期待,手指紧张地攥着衣角(视觉、触觉)。

晓晓睁开眼睛,点了点头,笑着说:“好喝,比婚宴上的菜还好吃。” 她舀了一勺粥,递到周磊嘴边,“你也尝尝,你熬的粥最好喝。”

周磊张嘴吃下,粥的香甜在嘴里散开,他看着晓晓的笑容,心里满是幸福。两人分吃着一碗粥,勺子偶尔碰到碗沿,发出 “叮叮” 的声音,清脆而悦耳,像极了彼此的心跳(听觉)。

月光透过阳台的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一起(视觉)。微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淡淡的花香 —— 是楼下花园里的月季花香味,清新而温暖(嗅觉、触觉)。晓晓靠在周磊肩膀上,听着他的心跳,感受着粥的温度,心里突然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幸福 —— 不是惊天动地的浪漫,而是这样平凡的夜晚,一碗 65℃的热粥,一个在乎她的人,一份简单的陪伴。

“周磊,对不起,以前让你受委屈了。” 周磊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点愧疚,“我以前总以为,挣钱养家就是对你好,却忘了你想要的不是这些,是我的陪伴,是我的在乎。”

晓晓摇了摇头,伸手握住他的手:“都过去了,我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就好。其实,女人要的真的不多,不过是芝麻开花 —— 节节高的踏实,而非星星摘月亮的虚妄。一碗热粥,一句关心,一份记挂,就足够了。”

第五节:小事折射深情 —— 勺沿的碰撞与未说的承诺

周磊握着晓晓的手,手指轻轻摩挲着她的掌心 —— 她的手心有点凉,他赶紧用自己的手捂住,想给她暖一暖。“我知道了,晓晓。” 他的声音很坚定,“以后我会把你放在心上,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让你永远都能喝到 65℃的热粥,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晓晓看着他,笑了,眼睛里映着月光,像星星一样亮。她想起婚宴上,周磊念誓词时紧张的样子,想起他背面的铅笔字,想起他熬粥时认真的表情,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每一件都藏着他对她的爱,比任何华丽的承诺都更动人。

“你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约会,你带我去吃夜市的虾,你蹲在地上给我剥虾壳,剥了满满一碗,自己却没吃几只。” 晓晓突然说,声音带着点怀念。

周磊也笑了,点了点头:“当然记得,你当时吃得满脸都是虾油,我还帮你擦了嘴角,你当时脸都红了。” 他想起那个夜晚,夜市的灯光昏黄,晓晓的笑容很甜,他心里暗暗发誓,要一辈子对她好,不让她受委屈。

“后来你工作忙了,就很少陪我去吃夜市了。” 晓晓的声音有点轻,却没有抱怨,“不过没关系,以后我们可以经常去,我还想让你给我剥虾壳,还想让你帮我擦嘴角。”

“好!” 周磊立刻答应,“明天我们就去,我带你去吃那家最正宗的虾摊,我给你剥满满一碗,让你吃个够!”

两人又聊起了很多以前的事 —— 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旅行,第一次吵架,第一次和好。每一件事,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每一件事,都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日子。

粥碗空了,勺子还放在碗里,勺沿的碰撞声还在耳边回响。周磊拿起碗,想去厨房洗,晓晓却拉住他:“别洗了,明天再洗,我们去阳台看看月亮吧。”

两人走到阳台,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暖的。周磊从身后抱住晓晓,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轻声说:“晓晓,谢谢你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谢谢你还在我身边。”

晓晓靠在他怀里,闭上眼睛,感受着他的体温和心跳,感受着微风带来的花香,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段经历过危机与和解的婚姻,会像这碗 65℃的粥一样,温度恰好,滋味绵长。而那些藏在细微处的在乎,终将汇聚成最长久的陪伴,温暖彼此的一生。

第六节:内心矛盾与纠结 —— 周磊的紧张与自我反思

周磊抱着晓晓,心里却有点紧张 —— 他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怕自己会再次忽略晓晓的感受,怕自己不能实现誓词卡上的承诺。他想起以前,他也说过 “会好好对晓晓”,却还是让她受了委屈,现在的他,虽然把承诺写进了誓词,却还是会担心,自己能不能一直坚持下去。

“晓晓,” 他的声音有点抖,“我…… 我以后要是忘了誓词上的内容,要是又让你受委屈了,你会原谅我吗?”

晓晓转过身,看着他,眼睛里满是温柔:“周磊,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也会有脾气,也会有做错的时候。重要的是,我们愿意为彼此改变,愿意为彼此付出,愿意在犯错后及时道歉,及时改正。”

她伸手摸了摸他的脸,手指轻轻划过他的眼角:“我相信你,不是因为你写了誓词,而是因为我看到了你的改变 —— 你记得我喝粥的温度,记得我不吃香菜,记得照顾绿萝,记得修水管。这些小事,比任何誓词都更能让我相信,你会对我好。”

周磊的眼睛红了,紧紧抱住晓晓:“谢谢你,晓晓,谢谢你相信我。我会努力的,我会把誓词上的每一条都做到,我会让你每天都开心,每天都幸福。”

他的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愧疚 —— 感激晓晓的理解和信任,愧疚自己以前的疏忽和冷漠。他暗暗发誓,以后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晓晓,都要记得她的喜好,都要把她放在第一位。他想起誓词卡上的第七条 “吵架时不冷战,先道歉”,心里决定,以后不管是谁的错,他都会先低头,都会先给晓晓煮一碗 65℃的小米粥,等她消气再沟通。

晓晓感受到他的紧张和决心,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像在安慰一个担心做错事的孩子:“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慢慢来,一起把日子过好。今天的誓词,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给我们自己看的,是我们对彼此的承诺,只要我们记在心里,努力去做,就够了。”

周磊点了点头,心里的紧张慢慢消散了。他知道,婚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两个人一起努力,一起经营,一起面对未来的风雨。他看着晓晓的眼睛,里面映着月光,映着他的身影,他知道,他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找回晓晓,就是和她重新走到一起。

第七节:感官描写与情感共鸣 —— 微风、月光与粥的余温

月光慢慢移动,照在阳台的绿萝上,叶子泛着淡淡的绿光。周磊和晓晓坐在阳台的椅子上,手里各拿着一杯温水,杯子是他们结婚时买的情侣杯,上面印着小小的向日葵图案,和晓晓喜欢的花一样。

微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月季花的香味,拂过晓晓的头发,发丝轻轻飘起,蹭过周磊的脸颊,有点痒,却很舒服(触觉、嗅觉)。周磊伸手,帮晓晓把头发别到耳后,手指轻轻碰了碰她的耳垂,带着点温热的触感(触觉)。

“你看,今晚的月亮真圆。” 晓晓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声音很轻,“像我们第一次去海边时的月亮,你还记得吗?”

周磊也抬头,看着月亮,点了点头:“记得,那天你穿着红色的裙子,在海边跑,我在后面追,你笑得特别开心。” 他想起那个夜晚,海浪的声音,月光的温度,晓晓的笑容,这些都成了他心里最珍贵的回忆(听觉、视觉)。

“以后我们可以经常去海边,去看月亮,去听海浪的声音。” 晓晓靠在他肩膀上,声音带着点期待,“我们还可以去乡下外婆家的麦场,去折纸鹤,去摘野草莓,像小时候那样。”

“好!” 周磊立刻答应,“我们下个月就去外婆家,我陪你去麦场折纸鹤,去摘野草莓,我还会给你熬 65℃的小米粥,让你在乡下也能喝到喜欢的粥。”

两人静静地坐着,没有说话,却能感受到彼此的心跳,感受到彼此的心意。阳台的粥碗还放在小桌子上,里面还残留着粥的余温,香气还在空气中弥漫,和月季花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温暖而幸福的味道(嗅觉、触觉)。

晓晓想起以前,她总觉得婚姻需要轰轰烈烈的浪漫,需要很多的钱,需要大房子,可现在她明白,婚姻最珍贵的,是这些平凡的瞬间 —— 月光下的陪伴,微风中的聊天,一碗 65℃的热粥,一份记在心里的承诺。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却能带来最长久的幸福,最深刻的情感共鸣。

周磊也在反思 —— 以前的他,总以为挣钱养家就是对家庭的责任,却忘了家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和在乎。他想起王浩说的 “把对方的事放在心上,刻在脑子里”,想起自己写在誓词卡背面的 “把你的一切当圣经背”,现在他终于明白,爱不是靠嘴说的,是靠行动做的,是靠把对方的喜好、对方的习惯、对方的委屈,都记在心里,当成自己的事。

第八节:留白的未来 —— 月光下的承诺与粥碗的温度

夜深了,微风渐渐停了,月光依旧温柔地洒在阳台上。周磊和晓晓站起身,准备回卧室休息。周磊拿起茶几上的粥碗和誓词卡,晓晓拿起日记本,两人并肩走进卧室,影子在月光下重叠在一起,像一幅温馨的画。

“明天早上,我给你熬小米粥,还带小咸菜,好不好?” 周磊把粥碗放在厨房的水槽里,转身对晓晓说,声音带着点期待。

晓晓点了点头,笑着说:“好,我等你。对了,明天我们去修水管,修完水管去吃夜市的虾,你给我剥虾壳。”

“没问题!” 周磊答应得很爽快,眼睛里满是开心,“我还会给你买草莓味的冰淇淋,不加坚果,你喜欢的口味。”

两人躺在床上,没有立刻睡着,还在小声聊着未来的计划 —— 下周去看新上映的爱情片,下个月去外婆家,明年结婚纪念日去海边,还有很多很多想一起做的事。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在他们身上,暖暖的,像在为他们的未来祝福。

“周磊,” 晓晓突然说,声音很轻,“谢谢你,让我重新相信爱情,相信婚姻。”

周磊握住她的手,紧紧地攥在手心:“应该谢谢你,晓晓,谢谢你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谢谢你还在我身边。以后的日子,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实现誓词上的每一条承诺,去让你幸福。”

晓晓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容,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可能还会有风雨,还会有矛盾,可只要有周磊在,有这碗 65℃的小米粥在,有这份记在心里的承诺在,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周磊也闭上眼睛,感受着晓晓的体温和心跳,心里满是感激和决心。他知道,他不是最好的丈夫,却会努力成为最在乎晓晓的丈夫;他不是最浪漫的人,却会用最真诚的方式,把晓晓的一切都记在心里,当成一辈子的 “圣经”。

月光下,粥碗还在厨房的水槽里,残留着 65℃的余温;誓词卡放在床头柜上,背面的铅笔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日记本躺在旁边,记录着他们的过往和未来的期许。这些平凡的物品,串联起他们的爱情和婚姻,见证着他们的和解与幸福。

至于未来会有多少平凡的瞬间,会有多少碗 65℃的小米粥,会有多少次夜市的虾壳,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学会了珍惜彼此,学会了在平凡的生活里寻找幸福,学会了让月光照亮彼此的路,让微风温暖彼此的心。这,就是他们最想要的,最长久的幸福。

通过视角转换、细节刻画与情感共鸣,让平凡生活中的温暖自然流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月光不问赶路人,微风只暖有心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