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十七

37

在到绵竹之前,姜山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去和地头蛇们好好斗一阵,然而她回了城才发现这些所谓横行霸道连刘焉都不放在眼里的地头蛇们乖巧得不像话,不光是派了各家家主前来祝贺上任,更是连自家生意做到什么地步,未来大致规划是什么样都向姜山托了个底。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张松和郭嘉在她回成都的那段时间里搞定的局面,只是姜山问起如何搞定的,郭嘉却都只轻描淡写地笑笑,说只是利用情报让他们内斗了一圈,他们回过神来之后就乖了。

不过既然局势暂时稳定,自己又有更多事情要做,姜山便也没有深入钻研郭嘉的做法。毕竟她也知道,自己的优势并不在与人勾心斗角,若是花时间去钻研这个,反而得不偿失。

反正,若是这些豪绅再闹事,到时候大不了再一扫而空,总是会有后来者居上的。

这一天,姜山带着手下们去了绵竹城郊视察。

绵竹分为两类地势,一半平原,一半山地,尽管降水丰沛,水文丰富,但耕地面积并不算广,所以粮食也仅够百姓自用,撑不起太多兵马,这也是为什么刘焉虽管的是相对富饶的州,手下兵马却并不算多。

正午时分,众人寻了座香火不旺的庙宇休息,围着火堆烤火。

蜀郡虽然极少见雪,可空气潮湿,寒气见缝插针地钻进人身体里。而前一天正好又下了雨,湿冷之气更是深入骨髓。

姜山披了件白虎皮制成的大氅,缩成一团,像个毛球,火光映着她白皙的肤色,才给她添了几分血色。荀攸、郭嘉和邓艾都是来自北方,虽然没姜山这么怕冷,但那潮潮的感觉还是让他们格外不舒服,凑到火堆旁烘着手。

倒是甘宁看起来最轻松,领口敞着,好像过着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季节。

“兴霸,你不冷吗?”姜山羡慕地看着甘宁。明明她自己也是习武之人,还带了外挂,但好像也无法完全抵抗这阴寒。

甘宁笑了笑:“水上讨生活可比这冷多了。要是还冷,你们喝点酒不就暖和了。”

郭嘉立刻眼前一亮,看向了姜山:“主公上午路过酒坊不是顺路买了些酒?”

姜山无奈地叹息:“咱们还在办正事呢,喝酒不是误事吗?”

“少喝一点也醉不了人的,主公你又不是没尝过。”一提到酒,郭嘉便顿时变了个人,在姜山耳畔说着恶魔低语。

得亏姜山已经逐渐对英俊美男子有了抗性,不然怕是郭嘉一撒娇,她就什么法子也没了。

“别人可以喝,奉孝不行。”姜山义正言辞地选择拒绝,“什么时候等奉孝能在我手下过三招了,那才可以喝。子乔可跟我说了,你趁着我不在绵竹的时候偷偷喝了不少,还得了伤寒。”

“啧。”郭嘉计划失败,不爽地嘀咕,“这张子乔,为了跟主公邀功请赏真是什么都往外倒。”

姜山道:“好啦好啦,要是没子乔帮忙,你之前扳倒地头蛇也不至于这般顺遂,你这份我就给他留着了。”

“要我说奉孝也不必这般计较,反正回头主公的酒窖你还不是随便进?”甘宁豪爽地笑道,“虽说一次只能拿一瓶,那也总是比这些乡野酒坊酿的酒顺口多了。”

在甘宁和郭嘉的活络下,姜山这些手下的氛围也变得更圆滑熟络了些。

姜山却不由得看向了荀攸,他静静地看着火堆,那跳动的火光似乎也勾不起他半分兴头。

其实仔细一想,荀攸也是个挺自闭的人吧。

除了跟郭嘉这种旧识在一起的时候,荀攸只有办公或者讲课的时候话才多一些,别的时候就像个透明的背景板,总是很轻易地就让人忘了他的存在。

一般像他这般年纪的同龄人,个个不说性子活泼,也算得上是事业心拉满,法正那样的才是大多数。可荀攸这佛得实在也太过离谱……

“主公?”察觉到姜山的视线,荀攸轻声问道。

“嗯?”

“主公好像有事想问我?”

“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些事情,有些出神。”

姜山原本想问荀攸一些事情,但想起他绝不是会在公开场合提起自己私事的人,便又作了罢,转而看向了众人。

在她的视野死角,荀攸却是无声地叹息,讪讪地将视线又移回了火堆上。

——即便他拥有上辈子的记忆,无论是兵法谋略还是内政经营都远比过去的他精通,却好像还是改不了他聊天时不讨喜的毛病。

如果是文若或是奉孝,阿山一定会聊得很尽兴。总比和他相对无言好得多了。

姜山略微思索,拍响了手。

众人看向了姜山——这一路上姜山似乎都在思考什么,现在是终于要下结论了吗?

“近些日子诸位都陪我巡视了绵竹各地各业的情况,诸位觉得若要进一步发展绵竹,应当从何方入手?”

姜山第一个看向的是邓艾。邓艾完全没想到自己这个又无身份,才学尚浅的小孩子竟然会第一个被点名,紧张得浑身每一寸肌肤都绷紧了似的。

“艾、艾认为……”

姜山笑了笑:“别紧张,说错了又不会有人吃了你。”

甘宁恶作剧般补了一句:“顶多把你扔进江里洗个冷水澡。”

郭嘉向来爱凑热闹,更是没有错过这个补刀的机会:“听兴霸说江里的大鱼会吃人,小邓艾可得先学好游水逃命。”

“兴霸,奉孝,你们别吓唬小孩子!”姜山苦恼地挠着额角。她之前可完全没想到甘宁和郭嘉居然连逗小孩也如此默契,毫无谋士与武将间常见的不对盘。

邓艾顿时脸色煞白,但还是结结巴巴地说道:“艾、艾以为应当先从维修水利入手……还、还可以让县里守驻的老兵也加入耕种……荀大人说过,民以食为天,所、所以艾觉得可以先从提高粮食产量入手。”

“不错,能想到以民为本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姜山习惯性地夸奖了邓艾。邓艾在荀攸的教育下已经渐渐展露了过于寻常同龄人的思维和眼界,只是他因身份和口吃的毛病自卑已久,姜山才总是在公众场合提到邓艾,让他习惯主动表达意见。

邓艾听得姜山的鼓励,满脸通红,但又觉得自己方才发挥失常,有不少点没说出来,甚是懊悔。

荀攸默默地对着邓艾点头示意,才让他稍微松了口气。

姜山又将目光投向了郭嘉,郭嘉请了清嗓子,终于也恢复了正经神色。

“嘉以为,绵竹此地虽然作为州治,但因战乱而交通闭塞,与州外的商业交流远远不够。虽然益州物产丰盛,但用于强化兵马的铁器骏马仍有较大缺口,而绵竹的特产对内却又已经饱和,急需出口。”郭嘉说,“除此之外,如果能再次打开商路,应该也更利于引入中原的人才。”

姜山深以为然,不住点头。

益州的安居一隅虽然造就了这一片土地的安居祥和,却也让这里的人才见识视野趋向狭隘。而中原地区则因为频繁的学术交流与直面战争而总结吸取的经验,是益州士人难以争锋的。

即便是姜山对三国了解有限,也记得三国时期的名士谋臣大半都出自颖川,益州的人才输出少得可怜。若非她有抽卡外挂,怕是现在连掌管一县的草台班子都凑不出来。

“虽然咱们有公达的门路,但若是益州没有发展的趋势,眷恋故土的有才之士也不会轻易被招揽来。”姜山说道,看向了甘宁,“现今陆路因战乱而障碍重重,不适宜商业发展,那兴霸以为发展水路商业如何?”

“倒也是个路子,只是若要在水路上有话语权,官府军队就要有足够的战力。可据我观察,主公现在手下兵马通水性的并不多,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官船……”甘宁略一思考,便提出了现在的难处,“若是真要发展水军,那还需要更多的人马。”

“而更多的人马就需要更多的钱粮和名望。”郭嘉补充道,“名望方面先暂且不谈,钱粮的话,主公有何想法吗?”

姜山下意识地看向了荀攸,荀攸似乎觉察到了姜山的意图,适时地开口。

“绵竹知名的物产一是竹,二是酒。但酒需要大量粮食酿造,先可暂时不用考虑,攸认为可以从这漫山遍野的竹子入手。”

应该说是默契,姜山意料外地等到了想要的话头,便顺势接了下去:“既然说到竹子,那我有一个想法。”

姜山顿了顿,见众人都好奇地看向自己,心里未免又紧张了起来。

这毕竟也是她第一次说出具体的发展方向指示。

“现今虽已经有纸张可供文人书写绘画,但因为质量堪忧,也还没能完全推广。而若我们能用这些竹子改良出更好的纸张,销往中原……”

荀攸眉头微皱,问道:“可我们目前也不能确定这竹子就是改良纸张的重点,而且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成功的。恕攸冒昧,此法立意不错,却不够实际。”

“那如果我说,我要先量产纸张,再让这些纸变成书卖出去呢?”姜山唇角勾起自信的笑容,“我有法子能让这些纸的价值翻上好几倍。”

郭嘉好奇地问道:“听起来也不是单纯改进纸的质量,纸顶多用来写字画画,若要从这方面入手——难道主公是想卖书?”

“可若是卖书,又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抄书匠来……”甘宁直白地说,“还是说主公已经有门路了?”

“谁说要抄书了?我是打算印书。”姜山的一句话,顿时让全场哗然。

更新来啦!下一章就要开启重要副本了,你们猜是什么?

新的武将也要在路上了,这次是绝对热门家喻户晓的角色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三十七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